【精品解析】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资源简介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1.(2024八上·衢江期末)衢州市从5月起展开2023年度露天焚烧专项治理行动,全面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垃圾、落叶、杂荒草等行为。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露天焚烧秸秆带来危害的是(  )
A.污染空气,破坏生态环境 B.烧死害虫,减少来年虫害
C.产生烟尘,影响人体健康 D.引发火灾,造成经济损失
2.(2024八上·衢江期末)衢州网红小吃搁袋饼,制作过程中要用到面粉、肉末、色拉油、食盐等,上述食材和水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面粉 B.肉末 C.色拉油 D.食盐
3.(2024八上·衢江期末)2021年9月第14号超强台风“灿都”在浙江登录。下图为卫星拍摄到“灿都”登录时的卫星云图,包括清晰可见的台风眼。此现象发生在大气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4.(2024八上·衢江期末)2023年12月13日衢州气象发布寒潮警报:预计明天起有寒潮天气自北而南影响我市,我市将有剧烈降温、风力增大和雨雪过程。日平均气温降温可达,最低气温可降至,有冰冻或严重冰冻,大部分地区可出现6~8级阵风。其中可用于观测“6~8级阵风”的工具是(  )
A. B.
C. D.
5.(2024八上·衢江期末)新冠奥密克戎毒株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感染后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常人的体温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患者不可过量服用退烧药
C.患者居家休息时,产热的器官主要是内脏
D.患者某段时间体温维持在,该时间段内人体产热大于散热
6.(2024八上·衢江期末) 2024年元旦前后,广西11位“砂榶橘”小朋友勇闯哈尔滨,引爆全网冲上热搜。“砂榶橘”们欣赏到冰天雪地的北国风光,与家乡温暖的冬季气候形成了极大反差。影响广西和哈尔滨冬季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7.(2024八上·衢江期末)下列生活场景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吸牛奶 B.拔火罐
C.注射药液 D.紧贴墙上的吸盘
8.(2024八上·衢江期末)“生命吸管(Lifestraw)”是一种快速获取野外饮用水的吸管装置,内装有多种过滤器,其中滤网可去除大部分颗粒物;活性炭和离子交换树脂可去除异味和部分重金属;超滤膜可滤除的细菌和病毒。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滤网有过滤的作用,能去除颗粒物
B.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去除异味
C.超滤膜与将自来水煮沸的作用相同
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可直接饮用
9.(2024八上·衢江期末)如图是利用淡化膜分离淡化海水的方法,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进入左侧的淡水池,海水中体积较大的盐离子和其他分子不能通过,从而得到淡水。该分离法的原理与下列操作最相似是(  )
A.吸附沉淀
B.过滤
C.蒸馏
D.结晶
10.(2024八上·衢江期末)如图,在无风条件下,塑料氢气球向带负电的甲棒靠近(未接触),却远离带电情况未知的乙棒,由此可推断乙棒的带电情况是(  )
A.带正电 B.不带电 C.带负电 D.无法判断
11.(2024八上·衢江期末)如图为某同学在消防逃生演练中部分反射活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X表示感受器
B.听到警报声后逃生属于条件反射
C.若传出神经②受损,则肌肉无法收缩
D.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12.(2024八上·衢江期末)校园歌咏比赛有甲老师和乙、丙两个学生代表担任评委,参赛选手需要得到甲老师的认可和至少有一位学生代表的认可才可晋级。甲老师或学生代表认可后按下自己前面的按钮,灯亮起则晋级,灯不亮则未晋级。以下符合这一要求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13.(2024八上·衢江期末)下表是时硝酸钾溶解实验的部分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g 所加硝酸钾质量/g 所得溶液质量
① 10 2.5 12.5
② 10 3 13
③ 10 3.5
④ 10 4 13.2
A.表中的值为13.5
B.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C.实验(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D.实验(3)(4)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14.(2024八上·衢江期末)如图,在恒温水中不断地加入食盐,充分溶解,可观察到沉底的鸡蛋逐渐上浮,最终露出水面。若鸡蛋受到的浮力用表示,食盐水溶质质量分数用a%表示,加入食盐的质量用表示,下列图中可以表示F和a%随m盐变化的图像是(  )
A. B.
C. D.
15.(2024八上·衢江期末)小峻参加青少年科学素养大赛,设计了《自动火灾报警器》。报警器中有热敏电阻R和保护电阻R0,其中R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当火灾发生时,温度升高,导致电表示数变大而触发报警装置。下列能实现上述功能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16.(2024八上·衢江期末)水是生命之源。观察下列与水有关的图,回答问题。
(1)如图甲,加热一段时间后将胶头滴管中的红墨水滴入回形管,则刚滴入的红墨水将向   (填“左”或“右”)运动。
(2)图乙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分布图,A指的是   水。
(3)南水北调工程是将我国水资源相对丰富的长江水调往严重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其主要是对图丙中哪一个环节进行干预   (填序号)。
17.(2024八上·衢江期末)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小科在厨房里意煮西红柿汤时,发现蕴藏着很多的科学知识,请回答。
(1)时房很热,他打开无叶电风扇,如图甲所示,电风扇的底座有一台电动机吸入空气,空气经过加压后被送入环形的出风口,从宽度只有的缝隙(环形空腔)向外喷出,这部分喷出空气因为   ,使周围空气靠近喷射空气而流动起来,形成了风。
(2)为了解汤汁的咸淡,他只需取锅中的少量汤汁品尝即可,这是因为溶液具有某种性质。如果用5个小圆圈表示西红柿汤中所有的钠离子(构成食盐的一种微粒),请你在图乙中画出钠离子的分布情况来体现这一性质。   
18.(2024八上·衢江期末)科学实验中经常用到注射器。
(1)如图甲将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然后移开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待水温降低一些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如图乙,观察水的沸腾情况;该实验目的是验证   对水的沸点影响;
(2)小科用玻璃筒、橡胶管、注射器、铁螺母等材料制作了一个潜水艇模型,如图丙;要让沉底的“潜水艇”上浮,将注射器活塞   (选填“向外拉”或“向里推”)。
19.(2024八上·衢江期末)为延长食物保质期,可对食物进行真空包装。真空包装机(如图甲)先抽出塑料袋内的气体,再利用电热丝加热塑料袋口进行密封。图乙是模拟该真空包装机功能的简易电路图。
(1)该电路图中,只让抽气机工作,需闭合的开关是   ;
(2)利用电热丝加热塑料袋口进行密封时,若需要加快热压速度,即增大通过电热丝的电流,则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20.(2024八上·衢江期末)某学习小组开展了“制作棒棒糖"的项目化学习,过程如下:
(1)“快速晾干筷子,析出少量晶体”是通过   的方法结晶的。
(2)制作棒棒糖时,小明将蔗糖加入热水中,用筷子稍作搅拌,观察到杯底还留有蔗糖固体,接着就进行过滤等后续操作,5天后却没有制得棒棒糖,杯中也没有晶体析出。棒棒糖制作失败的原因:最初配制的蔗糖溶液是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21.(2024八上·衢江期末)实验课,小科拿到了如图甲所示的暗箱电路盒,在盒外只能看到两只灯泡和一只开关(导线的连接情况隐藏在箱内)。他通过操作发现:闭合开关时,两只灯泡都发光;断开开关,两只灯泡又都熄灭。请回答:
(1)该暗箱电路盒内除了导线外,一定还有的电学元件是   ;
(2)该暗箱的电路图可能是图乙中   ;(填字母)
(3)小科认为不借助其他实验器材,就可以判断出电路的连接方式;于是他   ,判断出该电路盒两只灯泡是串联的   。(写出具体的操作和出现的现象)
22.(2024八上·衢江期末)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增强,人们对糖尿病关注度逐年上升。研究人员探究花生根茎提取液是否具有降血榶的作用,利用小鼠开展了如下实验:
(1)选取体重接近、年龄相同、健康的小鼠30只,平均分成三组。
(2)如图,破坏A组和B组小鼠的胰岛;C组不做任何处理。
(3)向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配制的花生根茎提取液。
(4)向B组和C组小鼠注射 。
(5)一段时间后测量每组小鼠的血榶相对值。
表1:注射前后小鼠血榶含量平均值
组别 灌胃前 灌胃后 血糖差值
A组 10.770 9.801 -0.969
组 10.453 12.610 2.157
C组 9.004 9.290 0.286
(1)破坏组和B组小鼠的胰岛,目的是减少   的分泌;
(2)步骤④中B、C组小鼠注射   。
(3)研究人员完善实验后,通过实验得到数据如表1,分析表1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23.(2024八上·衢江期末)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活动中,学习小组的同学采用三节干电池、电压表(0~3伏、0~15伏)、一个灯泡、滑动变阻器(2A 20Ω)、开关、若干导线进行实验。其实验步骤如下:
实验次数 UAB(伏) UBC(伏) UAC(伏) 数据处理
1 1.2 2.8 4.1 1.2+2.8=4.0
2   1.9 4.2 待处理
3 0 4.0 4.0 0+4.0=4.0
4 2.8 7.0 4.2 2.8+4.2=7.0
结论: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①连接如图甲所示电路,断开开关,并将滑片滑至阻值最大处;
②用电压表分别测出间电压,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草稿纸上,如图乙;
③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重复步骤(2),共获得4次实验数据;
④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回答以下问题:
(1)测电压时,先测出间电压后,保持电压表的连接点不动,只断开连接点,并改接到连接点上,测量两端电压,他能否测出两端电压,并说明理由   ;
(2)第2次实验时,测出间电压如图丙所示,该读数为   伏;
(3)小组同学认为第3次实验存在电路故障,该故障原因可能是   ;
(4)小组同学发现第4次实验有一个数据有问题且数据处理也有误,请找出该错误数据并说明产生该错误数据的原因   。
24.(2024八上·衢江期末)纯水的导电能力很弱,电解水时常加入一些氢氧化钠增强导电性(水电解过程中氢氧化钠本身不会减少),以加快电解速度。为探究影响水电解速度的因素,科学小组同学做了如图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表2:探究影响水电解速度数据记录表
实验编号 温度/"C 时间 溶液浓度 氢气体积/mI
① 15 60 22.2
② 15 60 33.1
③ 30 60 26.0
④ 30 60
(1)本实验通过比较   来反映水电解速度的快慢。
(2)对比实验组①③或②④的结果,则V的值可能是   
A.20.1 B.25.3 C.28.2 D.36.9
(3)结合实验结果,预测随着实验的进行,各组产生气体的速度将如何改变?并说出你的理由。   
(4)水电解的产物为氢气和氧气。小组其他同学认为完成本实验也可以测量氧气的体积,而小科极力反对,请说出他反对测氧气体积的一条理由   。
25.(2024八上·衢江期末)学习了项目化课程后,科学学习小组开展自制密度计的项目研究。
【项目任务】自制一支能测量密度大于的密度计;
【项目准备】材料:吸管、细铁丝、水、密度为的食盐水、石蜡、记号笔等;
【项目制作】
(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用石蜡封堵下端口,将细铁丝缠绕在吸管下端,其中缠绕细铁丝目的是   ;
(2)将密度计放入水中,待稳定后用记号笔在液面齐平处标出刻度“1.0”,如图甲所示。小组成员发现“1.0”刻度在吸管的中下部位置,根据项目目的要将刻度“1.0”上移,请提供一种可行的措施   (写出一条即可);
经改进后,再将密度计放入水、密度为的食盐水中,待稳定后用记号笔分别在液面齐平处标出刻度“1.0、1.1、1.2”,如图乙所示;
(3)【项目反思】
小组成员观察发现,密度计刻度不均匀;他们认为原因是该密度计下端缠绕了铁丝,横截面积不均匀导致的,经询问老师得知即使密度计的下端横截面积是均匀的,其刻度也是不均匀;请根据原有器材对老师的说法进行验证,写出简要的实验方案(也可用图文的形式呈现)   。
26.(2024八上·衢江期末)小科在爸爸的陪同下来到安全水域开展冬泳,当他从水的较深处走向越来越浅的岸边时,由于岸边都是坚硬的鹅卵石,他感觉河底越来越“扎脚”,脚底部越来越疼。请你综合所学科学知识,解释“脚底部越来越疼”感觉产生的原因。
27.(2024八上·衢江期末)学校开展科学实验操作技能考查,学生通过抽签来确定考查的实验内容,选择实验器材完成实验操作。备选实验:①过滤含泥沙的食盐水;②蒸发氯化钠溶液获得晶体;③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④测氯化钠溶液的密度。
(1)小衢利用如图甲所示实验器材顺利完成了实验,则他抽到的实验是   (填序号)。
(2)小科组装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也顺利完成他的实验。实验结束后,他取出并展开滤纸观察,若黑色代表泥沙,则看到的情况最接近图中的   (填序号)。
(3)小常配制了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的食盐水溶液,若他用提纯后的精盐进行实验,则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A.提纯后所得的精盐不纯净,仍然含有杂质
B.用天平称取精盐时食盐和砝码放错盘
C.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D.溶液配制好后装入试剂瓶时有部分洒到桌面上
28.(2024八上·衢江期末)小科为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型的支架上固定一个装置,装置内的幼苗种植在以铁丝固定的湿棉花上,再用箱子将植物罩住。图甲是透光的箱子,图乙是不透光的箱子,箱子的下端均开了一小孔,在乙地上放置光源照射幼苗,两个装置都放在适宜幼苗生长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幼苗生长情况如图所示。
(1)图甲是为了验证重力因素对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还需要设置一个与甲进行对照实验,请你补充完整。   (用文字或示意图呈现均可)
(2)根据图乙幼苗的生长情况可以发现:影响幼苗背地生长因素   影响向光生长因素(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9.(2024八上·衢江期末)国产最新歼—10A飞机在空中飞行时,用飞机头部的空速管来测定飞机相对空气的速度。如图甲,空速管内有一个由压敏电阻组成的传感器,阻值随飞行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如图乙所示。
(1)当飞行速度为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   ;随着飞行速度的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当飞机在某一高度(气温一定)下飞行,传感器电源电压恒定为,当飞行速度达到,电流表的示数为;求当电流表的示数时,飞机的飞行速度   。
30.(2024八上·衢江期末)咸鸭蛋是中国特色食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其腌制过程如下:
(1)挑选鸭蛋。
将洗净的鸭蛋放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通过观察鸭蛋的浮沉情况进行挑选。现有四种食盐溶液供选择,其溶质质量分数与密度关系如表3,鸭蛋的新鲜情况与其密度变化如图甲所示,则应选用表3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食盐溶液,才能挑选出新鲜鸭蛋。
表3:食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密度对照表
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密度
1.01
1.03
1.07
1.10
(2)配制溶液。选出新鲜的鸭蛋后,需要用合适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浸泡,才能腌制出味道鲜美的咸鸭蛋。研究表明使用溶质质量分数过大的食盐溶液会使鸭蛋的水分流失快、味咸且口感不鲜;使用溶质质量分数过小的食盐溶液,防腐能力较差、鸭蛋营养价值会降低。有经验的人们常选用质量分数为左右的食盐溶液。现配制20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食盐溶液,请计算需要食盐和水的质量。   
(3)浸泡腌制。将鸭蛋放入容器再倒入配制好的食盐溶液,将其浸没并加盖保存,如图乙所示。若图乙中鸭蛋的体积为,计算鸭蛋A所受的浮力大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根据露天焚烧秸秆产生的浓烟会增加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烟尘等,会污染空气,容易形成雾霾分析。
【解答】A、露天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与烟尘,会破坏生态环境,选项错误;
B、露天焚烧秸秆能够烧死害虫,减少来年虫害,选项正确;
C、露天焚烧秸秆会产生烟尘,影响人体健康,选项错误;
D、露天焚烧秸秆极易引发火灾,造成经济损失,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2.【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解答】A、面粉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B、肉末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C、色拉油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D、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3.【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层是因为重力原因而围绕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整个大气层随高度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世界气象组织把它分为五层,自下而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解答】对流层位于大气的最低层,有强烈的对流运动,集中了约75%的大气质量和几乎所有水汽质量,容易形成各种天现象,图中现象发生在大气的对流层,A正确。
故答案为:A。
4.【答案】B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风速就是风的前进速度,用风速仪来测量风速。
【解答】读图可知,A为风向标,B为风速仪,C为温度计,D为百叶箱。风速仪可用于观测风速大小。
故答案为:B。
5.【答案】D
【知识点】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1)人体在安静下,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在剧烈运动时主要的产热器官则会发生变化。
(2)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但不是绝对不变的。
(3)人体产热与散热相对平衡时体温才能保持平衡。
【解答】A、恒温动物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会随着昼夜、性别、年龄、环境温度、精神状态和体力活动等情况的不同,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A正确;
B、注意合理用药,若过量服用退烧药,导致体温明显降低,所以患者不可过量服用退烧药,B正确;
C、在平静状态下,人体产生热量的主要器官是内脏,C正确;
D、患者某段时间体温维持在39℃,说明产热和散热趋于平衡。D错误。
故答案为:D。
6.【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因素、地形因素和海陆位置等。
【解答】 影响广西和哈尔滨冬季气候差异的主因素是纬度因素,哈尔滨的纬度较高,广西的纬度较低。
故选B。
7.【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大气压的利用一般都是在某处使气压降低,然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产生了某种效果。
【解答】A、用吸管吸牛奶,牛奶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吸管被吸入嘴中,与大气压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
B、先把酒精或其它药棉在罐内烧一下,罐内空气受热排出,此时迅速把罐扣在皮肤上,罐内的气体冷却后气压降低,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外面的大气压就将罐紧紧地压在皮肤上,利用了大气压,故B不符合题意;
C、用注射器注射药液时,利用了手的推力,与大气压无关,故C符合题意;
D、用力将吸盘紧压在墙壁上,将塑料吸盘中的空气排出,松手后,由于吸盘内的空气减少,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吸盘紧压在墙壁上,利用了大气压,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答案】D
【知识点】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解析】【分析】A、滤网可去除大部分颗粒物;
B、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
C、加热煮沸时能使细菌和病毒中的蛋白质变性,从而杀灭细菌和病毒;
D、净化后的水中含有溶于水的物质。
【解答】A、滤网可去除大部分颗粒物,起到过滤的作用,该选项说法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异味,该选项说法正确;
C、若无生命吸管,生活中杀灭细菌和病毒可以用煮沸的方法,是因为加热煮沸时能使细菌和病毒中的蛋白质变性,从而杀灭细菌和病毒,该选项说法正确;
D、净化后的水中含有溶于水的物质,是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D。
9.【答案】B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蒸馏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淡化膜分离法淡化海水,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海水中体积较大的盐的离子和其他分子不能通过)进入左侧的淡水池,从而得到淡水;结合过滤的原理进行分析。
【解答】A、该装置为吸附沉淀,不属于过滤操作,不符合题意;
B、该装置为过滤操作,符合题意;
C、该装置为蒸馏装置,不属于过滤操作,不符合题意;
D、该装置为蒸发结晶操作,不属于过滤操作,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答案】A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
【解答】塑料氢气球向带负电的甲棒靠近,但未接触,发生了相互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和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可知,气球可能带正电或不带电;氢气球远离带电情况未知的乙棒,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氢气球和乙棒带同种电荷,所以氢气球一定是带正电的,乙棒也带正电,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1.【答案】C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冲动。
(2)图中的X表示感受器,传出神经①为内分泌腺分泌激素的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传出神经②为听到报警声逃生的反射弧的传出神经。
【解答】A、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即X→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②→内分泌腺;X→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①→肌肉,故图中X表示感受器,A正确。
B、听到警报声逃生是人出生之后才形成的,属于条件反射,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B正确。
C、传出神经②为听到报警声逃生的反射弧的传出神经。若传出神经②受损,则内分泌腺无法分泌激素,但不会影响听到报警声逃生的反射弧的完整性,肌肉能够收缩,C错误。
D、由题干中的过程示意图可以看出,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
故答案为:C。
12.【答案】A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三个开关的连接方式和灯泡的连接方式,然后选出正确的电路图。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参赛选手需要得到甲老师的认可和至少有一位学生代表的认可才可晋级,这说明乙和丙互不影响,是并联的,然后与甲、灯泡串联在电路中,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13.【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20℃时10g水中最多能形成13.2g溶液,即20℃时10g水中最多能溶解13.2g-10g=3.2g硝酸钾,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A、由实验④,20℃时,向10g水中加入4g硝酸钾,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3.2g,即20℃时10g水中最多溶解3.2g硝酸钾,所以20℃时,向10g水中加入3.5g硝酸钾,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3.2g,即m的值为13.2,选项错误;
B、由A可知,20℃时10g水中最多溶解3.2g硝酸钾,则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2g硝酸钾,即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2g,选项错误;
C、实验(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00%≈23.1%,选项错误;
D、由A可知,20℃时10g水中最多溶解3.2g硝酸钾,实验(3)(4)向10g水中加入的硝酸钾的质量都大一3.2g,则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14.【答案】A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来分析。
【解答】A、由图可知,起点是恒温水,鸡蛋受到的浮力较小,小于重力,鸡蛋沉到容器的底部,随着加入的食盐不断溶解,沉底的鸡蛋逐渐上浮,即鸡蛋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加,最终露出水面,说明鸡蛋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重力不变,则受到的浮力不变,选项正确;
B、由A可知,沉底的鸡蛋逐渐上浮,即鸡蛋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加,最终露出水面,说明鸡蛋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重力不变,则最终鸡蛋受到的浮力不变,选项错误;
C、由题文可知,起点是恒温水,食盐的溶质质量分数为零,选项错误;
D、起点是恒温水,温度不变,食盐的溶解度不变,随着食盐的加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增加,当溶液达到饱和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增加,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15.【答案】C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分析】已知热敏电阻R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温度升高电表示数变大,报警装置报警。由此对各选项分析解答。
【解答】由题知,温度升高,R的阻值减小,电表示数变大,报警装置报警,
A、图中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电压,温度升高时R电阻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知,电压表示数变小,不能触发报警装置,不合题意;
B、图中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温度升高时R电阻减小,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不能触发报警装置,不合题意;
C、图中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温度升高时R电阻减小,电路总电阻减小,所以电流表示数变大,能触发报警装置,符合题意;
D、图中电流表将R短路,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温度升高时不能引起电路中电阻的变化,电流表示数不变,不能触发报警装置,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6.【答案】左;海洋;⑤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水循环
【解析】【分析】(1)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所以右侧热水会上升,左侧冷水会下降,水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所以红墨水向左移。
(2)地球上最多的是海洋水。
(3)人类最容易干预的环节是地面径流。【解答】(1)如图甲,加热一段时间后将胶头滴管中的红墨水滴入回形管,水受热膨胀沿回形管向上运动,推动红墨水向左运动。
故答案为:左。
(2)由图可知,A所占比例较大,为海洋水。
故答案为:海洋。
(3)南水北调工程是将我国水资源相对丰富的长江水调往严重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需要对图中的径流环节进行干预。
故答案为:⑤。
17.【答案】(1)流速大,压强小
(2)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1)液体和气体都称为流体,生活中常见的流体是水和空气,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体的流速越小,压强越大,据以上分析解答;
(2)根据溶液具有的均一性进行分析。
【解答】(1)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空气从宽度只有1.3毫米的缝隙中向外喷出,这部分喷射空气因流速大,压强小,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周围空气向这部分喷射空气靠近,带动周围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2)为了解汤汁的咸淡,他只需取锅中的少量汤汁品尝即可,这是因为溶液具有均一性;用5个小圆圈表示200mL西红柿汤中所有的钠离子(构成食盐的一种微粒),钠离子的分布情况如图:
(1)由于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所以这部分喷出空气因为流速大,压强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周围空气靠近喷射空气而流动起来,形成了风。
(2)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溶液中的溶质均匀地分散在溶剂中,使得溶液的各部分具有相同的浓度;因此无论我们从溶液中取出多少量的液体,其浓度都是相同的,故钠离子的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18.【答案】(1)气压
(2)向里推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大小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2)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下潜、悬浮和上浮的,结合这个特点来对此题的模型进行分析。
【解答】(1)烧瓶中的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待水温降低一些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水重新沸腾。实验表明气压降低,沸点降低;
(2)悬浮在水中的潜水艇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小科又用如图丙所示器材,自制潜水艇模型,要让原本悬浮在图中位置的潜水艇上浮,采取的措施是向内推注射器活塞,水会被压出试管,此时模型的自重减小,模型上浮。
(1)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从瓶内向外抽气,瓶内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所以看到水又重新沸腾,所以该实验验证气压对水的沸点影响。
(2)由于“潜水艇”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潜水艇”受到的浮力不变,要让沉底的“潜水艇”上浮,需要减小“潜水艇”的重力,所以将注射器活塞向里推,使“潜水艇”内的水排出。
19.【答案】(1)S、S2
(2)右
【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分析】由图乙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电热丝串联后再与电动机并联,开关S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开关S1在滑动变阻器、电热丝所在的支路,控制滑动变阻器和电热丝;开关S2串联在电动机的支路上,控制电动机;
(1)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依据题意结合电路图分析是哪部分连入电路,有电流经过的部分,才能正常工作;
(2)利用电热丝加热塑料袋口进行密封时,若需要加快热压速度,即增大通过电热丝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和欧姆定律分析滑片的移动方向。
【解答】(1)分析电路图可知,抽气机和电热丝并联,开关S在干路中,S1与电热丝在一条支路中,S2与抽气机在另一条支路中,所以只让抽气机工作,需闭合的开关是S、S2。
(2)若需要加快热压速度,即增大通过电热丝的电流,则需要减小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右移动。
(1)分析电路图可知,抽气机和电热丝并联,开关S在干路中,S1与电热丝在一条支路中,S2与抽气机在另一条支路中,所以只让抽气机工作,需闭合的开关是S、S2。
(2)若需要加快热压速度,即增大通过电热丝的电流,则需要减小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右移动。
20.【答案】蒸发溶剂;不饱和
【知识点】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结晶的方法有降温结晶和蒸发结晶,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制作棒棒糖时,同学们将蔗糖加入热水中,用筷子稍作搅拌,观察到杯底还留有蔗糖固体,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快速晾干筷子,析出少量晶体”,水分蒸发,有晶体析出,利用的是蒸发结晶的方法;
(2)制作棒棒糖时,小捷将蔗糖加入热水中,用筷子稍作搅拌,观察到杯底还留有蔗糖固体,接着就进行过滤等后续操作,5天后却没有制得棒棒糖,杯中也没有晶体析出。棒棒糖制作失败的原因:最初配制的蔗糖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用筷子稍作搅拌,观察到杯底还留有蔗糖固体,蔗糖晶体没有充分溶解。
21.【答案】(1)电源
(2)ABE
(3)拧下一只灯泡,两灯均不亮;见详解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解析】【分析】(1)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一是有电源;二是闭合回路;
(2)(3)根据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否能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分析作答。
【解答】(1)电路的组成需要有电源、用电器、开关,所以箱内除了导线,一定还有的电路元件是电源。
(2)闭合开关时,两只灯泡都发光;断开开关,两只灯泡又都熄灭;则两灯可能串联,也可能并联;
A、图中两灯泡并联,开关在干路中,闭合开关时,两只灯泡都发光;断开开关,两只灯泡又都熄灭,故A符合题意;
B、图中两灯泡串联,闭合开关时,两只灯泡都发光;断开开关,两只灯泡又都熄灭,故B符合题意;
C、图中闭合开关时,一个灯泡被短路,只有一只灯泡发光,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两灯泡并联,开关在支路中,断开开关时,一个灯泡发光,闭合开关时,两只灯泡都发光,故D不符合题意;
E、图中两灯泡并联,开关在干路中,闭合开关时,两只灯泡都发光;断开开关,两只灯泡又都熄灭,故E符合题意。
故选ABE。
(3)拧下一只灯泡,闭合开关,观察两灯亮暗;如果两灯均不亮,则暗盒上两只灯泡是串联的。
(1)电路的组成需要有电源、用电器、开关,所以箱内除了导线,一定还有的电路元件是电源。
(2)闭合开关时,两只灯泡都发光;断开开关,两只灯泡又都熄灭;则两灯可能串联,也可能并联;
A.图中两灯泡并联,开关在干路中,闭合开关时,两只灯泡都发光;断开开关,两只灯泡又都熄灭,故A符合题意;
B.图中两灯泡串联,闭合开关时,两只灯泡都发光;断开开关,两只灯泡又都熄灭,故B符合题意;
C.图中闭合开关时,一个灯泡被短路,只有一只灯泡发光,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两灯泡并联,开关在支路中,断开开关时,一个灯泡发光,闭合开关时,两只灯泡都发光,故D不符合题意;
E.图中两灯泡并联,开关在干路中,闭合开关时,两只灯泡都发光;断开开关,两只灯泡又都熄灭,故E符合题意。
故选ABE。
(3)[1][2]拧下一只灯泡,闭合开关,观察两灯亮暗;如果两灯均不亮,则暗盒上两只灯泡是串联的。
22.【答案】胰岛素;生理盐水;花生根茎提取液有降血糖的作用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解析】【分析】1、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等。
血糖的调节过程: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1)胰岛能分泌胰岛素,破坏A组和B组小鼠的胰岛,目的是减少胰岛素的分泌。
(2)此实验探究的是花生根茎提取液是否具有降血糖的作用,A组与B、C组形成对照,因此,步骤④中B、C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3)分析表1数据A组灌胃后血糖浓度下降,可得出的结论是:花生根茎提取液有降血糖的作用。
23.【答案】(1)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2)2.4V
(3)滑动变阻器断路或灯泡短路
(4)见详解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解析】【分析】(1)电压表的使用时要求电流从正接线柱流进,负接线柱流出,由此分析改接后是否合理;
(2)根据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
(3)电路故障包括断路和短路,根据AB间电压为0分析解答;
(4)根据串联电压规律结合电压表的量程分析解答。
【解答】(1)当电压表B点不动,只断开A点,并改接到C点上时,虽然电压表并联在BC两端,但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却接反了,所以闭合开关后,指针会反向偏转,所以不能测出BC两端的电压。
(2)由图丙可知,电压表选择0~3V量程,分度值为0.1V,示数为2.4V。
(3)由表中数据可知,第3次实验时,AB两端的电压为0,BC两端的电压为4V,等于电源两端电压,则电路中可能是滑动变阻器断路,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或者灯泡短路,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电压时,电压表被短路。
(4)由表中数据可知,第3次实验时,BC两端的电压为7V,是电压表选择0~3V量程接入电路中,然后按照0~15V量程读数,即读错了量程。
(1)当电压表B点不动,只断开A点,并改接到C点上时,虽然电压表并联在BC两端,但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却接反了,所以闭合开关后,指针会反向偏转,所以不能测出BC两端的电压。
(2)由图丙可知,电压表选择0~3V量程,分度值为0.1V,示数为2.4V。
(3)由表中数据可知,第3次实验时,AB两端的电压为0,BC两端的电压为4V,等于电源两端电压,则电路中可能是滑动变阻器断路,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或者灯泡短路,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电压时,电压表被短路。
(4)由表中数据可知,第3次实验时,BC两端的电压为7V,是电压表选择0~3V量程接入电路中,然后按照0~15V量程读数,即读错了量程。
24.【答案】相同时间产生氢气的体积;D;加快;随着实验的进行,水的量减小,使得溶液的浓度变大,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快;相同条件下,产生的氢气的体积大于氧气的体积,可以更加准确反映电解速度的快慢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相同时间产生氢气的多少反映水电解速度的快慢。
(2)对比①③或②④的相同与不同的量分析得出结论;
(3)根据表格数据得出结论,结合氢氧化钠浓度变化分析;
(4)根据相同情况下产生氢气与氧气体积大小比较分析。
【解答】(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知,本实验通过比较相同时间产生氢气的体积来反映水电解速度的快慢;
(2)对比实验组①③或②④的结果,相同浓度时,温度越高,产生的氢气的体积越大,因而第4次产生氢气的体积应该比第2次大,则V的值可能是36.9;
故答案为:D;
(3)结合实验结果,预测随着实验的进行,水的量减小,使得溶液的浓度变大,而浓度变大,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快;
(4)水电解的产物为氢气和氧气。小组其他同学认为完成本实验也可以测量氧气的体积,但相同条件下,产生的氢气的体积大于氧气的体积,可以更加准确反映电解速度的快慢。
25.【答案】(1)使吸管竖直漂浮在液体中
(2)增加配重
(3)见详解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吸管下端缠绕细铁丝可以降低重心,增加稳定程度,使它保持竖直漂浮;
(2)(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沉浮条件进行分析。
【解答】(1)用石蜡封堵下端口,将细铁丝缠绕在吸管下端,此时吸管的重心偏下,放入水中后,下端下沉,则可以使吸管竖直漂浮在液体中。
(2)若要将刻度“1.0”上移,则需要增大吸管排开液体的体积,因此可以增加配重。
(3)由于密度计漂浮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则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深度
所以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不成正比,故密度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1)用石蜡封堵下端口,将细铁丝缠绕在吸管下端,此时吸管的重心偏下,放入水中后,下端下沉,则可以使吸管竖直漂浮在液体中。
(2)若要将刻度“1.0”上移,则需要增大吸管排开液体的体积,因此可以增加配重。
(3)由于密度计漂浮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则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深度
所以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不成正比,故密度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26.【答案】根据F浮=ρ液V排g可知,人在水中由深水走向浅水时,ρ液不变,由于人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故人所受浮力减小;再由
F支=G-F浮
可知,浮力减小,重力不变,则支持力增大,根据可知,脚的受力面积不变,脚受到石头的压强变大,所以人的脚将越来越疼。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人在水中由深水走向岸边时,水的密度不变,由于人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根据F浮=ρ液V排g可知人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已知浮力的变化情况,重力不变,由F支=G-F浮可知人受到的支持力的变化情况,进而得出石头对人的压力的变化情况,脚的受力面积不变,根据可知,脚受到石头的压强的变化情况。
27.【答案】②;①;ABC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根据蒸发需要器材有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铁架台分析;
(2)根据滤纸是对折再对折,只有两个面会有泥沙,结合过滤时液面不能超过滤纸边缘,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分析。
【解答】(1)由图可知,小衢的实验需要酒精灯、蒸发皿和铁架台,含有蒸发操作,则他抽到的实验是蒸发氯化钠溶液获得晶体,即实验②,故填②。
(2)制作过滤器的操作是先将圆形滤纸对折成半圆,再对折一次呈圆锥状,且过滤时液面低于滤纸边缘,所以难溶物在滤纸上的分布小于滤纸的半圆,则看到的情况最接近图中的①,故填①。
(3)A 、提纯后所得的精盐不纯净,仍然含有杂质,则称取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小,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选项正确;
B、配制了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水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50g×15%=7.5g,称量氯化钠需要使用游码,用天平称取精盐时食盐和砝码放错盘,则称取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小,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选项正确;
C、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数小于水的实际体积数,即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选项正确;
D、溶液具有均一性,溶液配制好后装入试剂瓶时有部分洒到桌面上,不影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BC。
28.【答案】设置一个与图甲相同的透光箱子,但将箱子倒置,使幼苗的生长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小于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向性运动是植物受单向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是植物感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叫向光性。正常情况下,在重力的影响下,植物的根会顺着重力方向生长的现象叫向地性。
【解答】(1)分析题干可知,验证重力因素对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故单一变量为重力,其余实验条件应该相似,故对照组应为:选与甲装置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植物幼苗安装在相同的L形支架上,并使装置绕辅助线d匀速缓慢旋转(如图),其余实验条件与甲保持一致。
(2)分析图乙可知,幼苗处于暗箱中,只从一侧的小孔接收到单侧光照,因此一段时间后,幼苗会弯向光源生长。小科欲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在墙壁上固定一个装置,装置内的幼苗种植在以铁丝固定的湿棉花上,并在地上放置光源照射此幼苗。经过一段时间后,幼苗会朝着固定的方向生长(即光源生长),故影响幼苗背地生长因素小于影响向光生长因素。
29.【答案】(1)8;变大
(2)850
【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分析】由图甲知,R0与Rx串联,电压表测Rx两端的电压,由图乙读出飞行速度达到1020m/s时Rx的阻值为0Ω,由此可知电压表示数,根据欧姆定律计算R0的阻值;当电流表A的示数0.75A时,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计算Rx的阻值,然后由乙图读出飞机的飞行速度。
【解答】(1)[1]由图乙可知,Rx阻值随飞行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当飞行速度为340m/s时,压敏电阻Rx的阻值为8Ω。
[2]由图乙可知,Rx阻值随飞行速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随着飞行速度的减小,压敏电阻Rx的阻值增大;由图甲可知,压敏电阻Rx与R串联,电压表测量Rx两端电压,由串联分压特点可知,电压表测量Rx两端电压增大,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将变大。
(2)传感器电源电压恒定为12V,由图乙可知,当飞行速度达到1020m/s,压敏电阻Rx的阻值为0;电流表的示数为1A,则
当电流表的示数0.75A时,压敏电阻Rx的阻值
由图乙可知,Rx阻值与飞行速度的关系
当压敏电阻Rx的阻值为2Ω时,解得v=850m/s
(1)[1]由图乙可知,Rx阻值随飞行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当飞行速度为340m/s时,压敏电阻Rx的阻值为8Ω。
[2]由图乙可知,Rx阻值随飞行速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随着飞行速度的减小,压敏电阻Rx的阻值增大;由图甲可知,压敏电阻Rx与R串联,电压表测量Rx两端电压,由串联分压特点可知,电压表测量Rx两端电压增大,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将变大。
(2)传感器电源电压恒定为12V,由图乙可知,当飞行速度达到1020m/s,压敏电阻Rx的阻值为0;电流表的示数为1A,则
当电流表的示数0.75A时,压敏电阻Rx的阻值
由图乙可知,Rx阻值与飞行速度的关系
当压敏电阻Rx的阻值为2Ω时,解得
v=850m/s
30.【答案】10%;根据m溶质=m溶液×ω溶质的质量分数可知,需要食盐的质量=2000g×15%=300g;需要溶剂水的质量为2000g-300g=1700g;答:需要食盐和水的质量分别为300g、1700g;;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5%食盐溶液的密度为1.1g/cm3,则鸭蛋A浸没时受到的浮力F浮=ρgV排=1.1×103kg/m3×10N/kg×(70×10-6 m3)=0.77N。答:鸭蛋A所受的浮力0.77g。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新鲜鸭蛋的密度较大,而较新鲜和已变质的鸭蛋密度较小,结合图表给定的信息进行分析;
(2)m溶质=m溶液×ω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据以上分析解答;
(3)根据F浮=ρgV排代入数值计算结果。
【解答】(1)据表一可知,新鲜鸭蛋的密度较大,而较新鲜和已变质的鸭蛋密度较小;根据浮沉条件可知,如果食盐溶液的密度为1.07g/cm3,那么新鲜鸭蛋在其中下沉,其它的在其中漂浮,这样就能挑选出新鲜鸭蛋,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此时对应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2)根据m溶质=m溶液×ω溶质的质量分数可知,
需要食盐的质量为2000g×15%=300g;
需要溶剂水的质量为2000g-300g=1700g;
(3)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5%食盐溶液的密度为1.1g/cm3,
则鸭蛋A浸没时受到的浮力F浮=ρgV排=1.1×103kg/m3×10N/kg×(70×10-6 m3)=0.77N。
1 / 1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1.(2024八上·衢江期末)衢州市从5月起展开2023年度露天焚烧专项治理行动,全面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垃圾、落叶、杂荒草等行为。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露天焚烧秸秆带来危害的是(  )
A.污染空气,破坏生态环境 B.烧死害虫,减少来年虫害
C.产生烟尘,影响人体健康 D.引发火灾,造成经济损失
【答案】B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根据露天焚烧秸秆产生的浓烟会增加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烟尘等,会污染空气,容易形成雾霾分析。
【解答】A、露天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与烟尘,会破坏生态环境,选项错误;
B、露天焚烧秸秆能够烧死害虫,减少来年虫害,选项正确;
C、露天焚烧秸秆会产生烟尘,影响人体健康,选项错误;
D、露天焚烧秸秆极易引发火灾,造成经济损失,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2.(2024八上·衢江期末)衢州网红小吃搁袋饼,制作过程中要用到面粉、肉末、色拉油、食盐等,上述食材和水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面粉 B.肉末 C.色拉油 D.食盐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解答】A、面粉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B、肉末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C、色拉油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D、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3.(2024八上·衢江期末)2021年9月第14号超强台风“灿都”在浙江登录。下图为卫星拍摄到“灿都”登录时的卫星云图,包括清晰可见的台风眼。此现象发生在大气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层是因为重力原因而围绕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整个大气层随高度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世界气象组织把它分为五层,自下而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解答】对流层位于大气的最低层,有强烈的对流运动,集中了约75%的大气质量和几乎所有水汽质量,容易形成各种天现象,图中现象发生在大气的对流层,A正确。
故答案为:A。
4.(2024八上·衢江期末)2023年12月13日衢州气象发布寒潮警报:预计明天起有寒潮天气自北而南影响我市,我市将有剧烈降温、风力增大和雨雪过程。日平均气温降温可达,最低气温可降至,有冰冻或严重冰冻,大部分地区可出现6~8级阵风。其中可用于观测“6~8级阵风”的工具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风速就是风的前进速度,用风速仪来测量风速。
【解答】读图可知,A为风向标,B为风速仪,C为温度计,D为百叶箱。风速仪可用于观测风速大小。
故答案为:B。
5.(2024八上·衢江期末)新冠奥密克戎毒株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感染后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常人的体温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患者不可过量服用退烧药
C.患者居家休息时,产热的器官主要是内脏
D.患者某段时间体温维持在,该时间段内人体产热大于散热
【答案】D
【知识点】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1)人体在安静下,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在剧烈运动时主要的产热器官则会发生变化。
(2)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但不是绝对不变的。
(3)人体产热与散热相对平衡时体温才能保持平衡。
【解答】A、恒温动物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会随着昼夜、性别、年龄、环境温度、精神状态和体力活动等情况的不同,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A正确;
B、注意合理用药,若过量服用退烧药,导致体温明显降低,所以患者不可过量服用退烧药,B正确;
C、在平静状态下,人体产生热量的主要器官是内脏,C正确;
D、患者某段时间体温维持在39℃,说明产热和散热趋于平衡。D错误。
故答案为:D。
6.(2024八上·衢江期末) 2024年元旦前后,广西11位“砂榶橘”小朋友勇闯哈尔滨,引爆全网冲上热搜。“砂榶橘”们欣赏到冰天雪地的北国风光,与家乡温暖的冬季气候形成了极大反差。影响广西和哈尔滨冬季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因素、地形因素和海陆位置等。
【解答】 影响广西和哈尔滨冬季气候差异的主因素是纬度因素,哈尔滨的纬度较高,广西的纬度较低。
故选B。
7.(2024八上·衢江期末)下列生活场景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吸牛奶 B.拔火罐
C.注射药液 D.紧贴墙上的吸盘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大气压的利用一般都是在某处使气压降低,然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产生了某种效果。
【解答】A、用吸管吸牛奶,牛奶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吸管被吸入嘴中,与大气压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
B、先把酒精或其它药棉在罐内烧一下,罐内空气受热排出,此时迅速把罐扣在皮肤上,罐内的气体冷却后气压降低,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外面的大气压就将罐紧紧地压在皮肤上,利用了大气压,故B不符合题意;
C、用注射器注射药液时,利用了手的推力,与大气压无关,故C符合题意;
D、用力将吸盘紧压在墙壁上,将塑料吸盘中的空气排出,松手后,由于吸盘内的空气减少,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吸盘紧压在墙壁上,利用了大气压,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2024八上·衢江期末)“生命吸管(Lifestraw)”是一种快速获取野外饮用水的吸管装置,内装有多种过滤器,其中滤网可去除大部分颗粒物;活性炭和离子交换树脂可去除异味和部分重金属;超滤膜可滤除的细菌和病毒。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滤网有过滤的作用,能去除颗粒物
B.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去除异味
C.超滤膜与将自来水煮沸的作用相同
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可直接饮用
【答案】D
【知识点】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解析】【分析】A、滤网可去除大部分颗粒物;
B、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
C、加热煮沸时能使细菌和病毒中的蛋白质变性,从而杀灭细菌和病毒;
D、净化后的水中含有溶于水的物质。
【解答】A、滤网可去除大部分颗粒物,起到过滤的作用,该选项说法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异味,该选项说法正确;
C、若无生命吸管,生活中杀灭细菌和病毒可以用煮沸的方法,是因为加热煮沸时能使细菌和病毒中的蛋白质变性,从而杀灭细菌和病毒,该选项说法正确;
D、净化后的水中含有溶于水的物质,是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D。
9.(2024八上·衢江期末)如图是利用淡化膜分离淡化海水的方法,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进入左侧的淡水池,海水中体积较大的盐离子和其他分子不能通过,从而得到淡水。该分离法的原理与下列操作最相似是(  )
A.吸附沉淀
B.过滤
C.蒸馏
D.结晶
【答案】B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蒸馏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淡化膜分离法淡化海水,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海水中体积较大的盐的离子和其他分子不能通过)进入左侧的淡水池,从而得到淡水;结合过滤的原理进行分析。
【解答】A、该装置为吸附沉淀,不属于过滤操作,不符合题意;
B、该装置为过滤操作,符合题意;
C、该装置为蒸馏装置,不属于过滤操作,不符合题意;
D、该装置为蒸发结晶操作,不属于过滤操作,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2024八上·衢江期末)如图,在无风条件下,塑料氢气球向带负电的甲棒靠近(未接触),却远离带电情况未知的乙棒,由此可推断乙棒的带电情况是(  )
A.带正电 B.不带电 C.带负电 D.无法判断
【答案】A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
【解答】塑料氢气球向带负电的甲棒靠近,但未接触,发生了相互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和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可知,气球可能带正电或不带电;氢气球远离带电情况未知的乙棒,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氢气球和乙棒带同种电荷,所以氢气球一定是带正电的,乙棒也带正电,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1.(2024八上·衢江期末)如图为某同学在消防逃生演练中部分反射活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X表示感受器
B.听到警报声后逃生属于条件反射
C.若传出神经②受损,则肌肉无法收缩
D.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C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冲动。
(2)图中的X表示感受器,传出神经①为内分泌腺分泌激素的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传出神经②为听到报警声逃生的反射弧的传出神经。
【解答】A、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即X→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②→内分泌腺;X→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①→肌肉,故图中X表示感受器,A正确。
B、听到警报声逃生是人出生之后才形成的,属于条件反射,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B正确。
C、传出神经②为听到报警声逃生的反射弧的传出神经。若传出神经②受损,则内分泌腺无法分泌激素,但不会影响听到报警声逃生的反射弧的完整性,肌肉能够收缩,C错误。
D、由题干中的过程示意图可以看出,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
故答案为:C。
12.(2024八上·衢江期末)校园歌咏比赛有甲老师和乙、丙两个学生代表担任评委,参赛选手需要得到甲老师的认可和至少有一位学生代表的认可才可晋级。甲老师或学生代表认可后按下自己前面的按钮,灯亮起则晋级,灯不亮则未晋级。以下符合这一要求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三个开关的连接方式和灯泡的连接方式,然后选出正确的电路图。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参赛选手需要得到甲老师的认可和至少有一位学生代表的认可才可晋级,这说明乙和丙互不影响,是并联的,然后与甲、灯泡串联在电路中,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13.(2024八上·衢江期末)下表是时硝酸钾溶解实验的部分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g 所加硝酸钾质量/g 所得溶液质量
① 10 2.5 12.5
② 10 3 13
③ 10 3.5
④ 10 4 13.2
A.表中的值为13.5
B.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C.实验(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D.实验(3)(4)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20℃时10g水中最多能形成13.2g溶液,即20℃时10g水中最多能溶解13.2g-10g=3.2g硝酸钾,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A、由实验④,20℃时,向10g水中加入4g硝酸钾,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3.2g,即20℃时10g水中最多溶解3.2g硝酸钾,所以20℃时,向10g水中加入3.5g硝酸钾,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3.2g,即m的值为13.2,选项错误;
B、由A可知,20℃时10g水中最多溶解3.2g硝酸钾,则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2g硝酸钾,即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2g,选项错误;
C、实验(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00%≈23.1%,选项错误;
D、由A可知,20℃时10g水中最多溶解3.2g硝酸钾,实验(3)(4)向10g水中加入的硝酸钾的质量都大一3.2g,则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14.(2024八上·衢江期末)如图,在恒温水中不断地加入食盐,充分溶解,可观察到沉底的鸡蛋逐渐上浮,最终露出水面。若鸡蛋受到的浮力用表示,食盐水溶质质量分数用a%表示,加入食盐的质量用表示,下列图中可以表示F和a%随m盐变化的图像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来分析。
【解答】A、由图可知,起点是恒温水,鸡蛋受到的浮力较小,小于重力,鸡蛋沉到容器的底部,随着加入的食盐不断溶解,沉底的鸡蛋逐渐上浮,即鸡蛋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加,最终露出水面,说明鸡蛋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重力不变,则受到的浮力不变,选项正确;
B、由A可知,沉底的鸡蛋逐渐上浮,即鸡蛋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加,最终露出水面,说明鸡蛋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重力不变,则最终鸡蛋受到的浮力不变,选项错误;
C、由题文可知,起点是恒温水,食盐的溶质质量分数为零,选项错误;
D、起点是恒温水,温度不变,食盐的溶解度不变,随着食盐的加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增加,当溶液达到饱和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增加,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15.(2024八上·衢江期末)小峻参加青少年科学素养大赛,设计了《自动火灾报警器》。报警器中有热敏电阻R和保护电阻R0,其中R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当火灾发生时,温度升高,导致电表示数变大而触发报警装置。下列能实现上述功能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分析】已知热敏电阻R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温度升高电表示数变大,报警装置报警。由此对各选项分析解答。
【解答】由题知,温度升高,R的阻值减小,电表示数变大,报警装置报警,
A、图中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电压,温度升高时R电阻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知,电压表示数变小,不能触发报警装置,不合题意;
B、图中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温度升高时R电阻减小,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不能触发报警装置,不合题意;
C、图中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温度升高时R电阻减小,电路总电阻减小,所以电流表示数变大,能触发报警装置,符合题意;
D、图中电流表将R短路,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温度升高时不能引起电路中电阻的变化,电流表示数不变,不能触发报警装置,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6.(2024八上·衢江期末)水是生命之源。观察下列与水有关的图,回答问题。
(1)如图甲,加热一段时间后将胶头滴管中的红墨水滴入回形管,则刚滴入的红墨水将向   (填“左”或“右”)运动。
(2)图乙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分布图,A指的是   水。
(3)南水北调工程是将我国水资源相对丰富的长江水调往严重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其主要是对图丙中哪一个环节进行干预   (填序号)。
【答案】左;海洋;⑤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水循环
【解析】【分析】(1)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所以右侧热水会上升,左侧冷水会下降,水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所以红墨水向左移。
(2)地球上最多的是海洋水。
(3)人类最容易干预的环节是地面径流。【解答】(1)如图甲,加热一段时间后将胶头滴管中的红墨水滴入回形管,水受热膨胀沿回形管向上运动,推动红墨水向左运动。
故答案为:左。
(2)由图可知,A所占比例较大,为海洋水。
故答案为:海洋。
(3)南水北调工程是将我国水资源相对丰富的长江水调往严重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需要对图中的径流环节进行干预。
故答案为:⑤。
17.(2024八上·衢江期末)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小科在厨房里意煮西红柿汤时,发现蕴藏着很多的科学知识,请回答。
(1)时房很热,他打开无叶电风扇,如图甲所示,电风扇的底座有一台电动机吸入空气,空气经过加压后被送入环形的出风口,从宽度只有的缝隙(环形空腔)向外喷出,这部分喷出空气因为   ,使周围空气靠近喷射空气而流动起来,形成了风。
(2)为了解汤汁的咸淡,他只需取锅中的少量汤汁品尝即可,这是因为溶液具有某种性质。如果用5个小圆圈表示西红柿汤中所有的钠离子(构成食盐的一种微粒),请你在图乙中画出钠离子的分布情况来体现这一性质。   
【答案】(1)流速大,压强小
(2)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1)液体和气体都称为流体,生活中常见的流体是水和空气,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体的流速越小,压强越大,据以上分析解答;
(2)根据溶液具有的均一性进行分析。
【解答】(1)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空气从宽度只有1.3毫米的缝隙中向外喷出,这部分喷射空气因流速大,压强小,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周围空气向这部分喷射空气靠近,带动周围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2)为了解汤汁的咸淡,他只需取锅中的少量汤汁品尝即可,这是因为溶液具有均一性;用5个小圆圈表示200mL西红柿汤中所有的钠离子(构成食盐的一种微粒),钠离子的分布情况如图:
(1)由于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所以这部分喷出空气因为流速大,压强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周围空气靠近喷射空气而流动起来,形成了风。
(2)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溶液中的溶质均匀地分散在溶剂中,使得溶液的各部分具有相同的浓度;因此无论我们从溶液中取出多少量的液体,其浓度都是相同的,故钠离子的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18.(2024八上·衢江期末)科学实验中经常用到注射器。
(1)如图甲将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然后移开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待水温降低一些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如图乙,观察水的沸腾情况;该实验目的是验证   对水的沸点影响;
(2)小科用玻璃筒、橡胶管、注射器、铁螺母等材料制作了一个潜水艇模型,如图丙;要让沉底的“潜水艇”上浮,将注射器活塞   (选填“向外拉”或“向里推”)。
【答案】(1)气压
(2)向里推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大小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2)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下潜、悬浮和上浮的,结合这个特点来对此题的模型进行分析。
【解答】(1)烧瓶中的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待水温降低一些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水重新沸腾。实验表明气压降低,沸点降低;
(2)悬浮在水中的潜水艇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小科又用如图丙所示器材,自制潜水艇模型,要让原本悬浮在图中位置的潜水艇上浮,采取的措施是向内推注射器活塞,水会被压出试管,此时模型的自重减小,模型上浮。
(1)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从瓶内向外抽气,瓶内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所以看到水又重新沸腾,所以该实验验证气压对水的沸点影响。
(2)由于“潜水艇”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潜水艇”受到的浮力不变,要让沉底的“潜水艇”上浮,需要减小“潜水艇”的重力,所以将注射器活塞向里推,使“潜水艇”内的水排出。
19.(2024八上·衢江期末)为延长食物保质期,可对食物进行真空包装。真空包装机(如图甲)先抽出塑料袋内的气体,再利用电热丝加热塑料袋口进行密封。图乙是模拟该真空包装机功能的简易电路图。
(1)该电路图中,只让抽气机工作,需闭合的开关是   ;
(2)利用电热丝加热塑料袋口进行密封时,若需要加快热压速度,即增大通过电热丝的电流,则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答案】(1)S、S2
(2)右
【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分析】由图乙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电热丝串联后再与电动机并联,开关S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开关S1在滑动变阻器、电热丝所在的支路,控制滑动变阻器和电热丝;开关S2串联在电动机的支路上,控制电动机;
(1)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依据题意结合电路图分析是哪部分连入电路,有电流经过的部分,才能正常工作;
(2)利用电热丝加热塑料袋口进行密封时,若需要加快热压速度,即增大通过电热丝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和欧姆定律分析滑片的移动方向。
【解答】(1)分析电路图可知,抽气机和电热丝并联,开关S在干路中,S1与电热丝在一条支路中,S2与抽气机在另一条支路中,所以只让抽气机工作,需闭合的开关是S、S2。
(2)若需要加快热压速度,即增大通过电热丝的电流,则需要减小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右移动。
(1)分析电路图可知,抽气机和电热丝并联,开关S在干路中,S1与电热丝在一条支路中,S2与抽气机在另一条支路中,所以只让抽气机工作,需闭合的开关是S、S2。
(2)若需要加快热压速度,即增大通过电热丝的电流,则需要减小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右移动。
20.(2024八上·衢江期末)某学习小组开展了“制作棒棒糖"的项目化学习,过程如下:
(1)“快速晾干筷子,析出少量晶体”是通过   的方法结晶的。
(2)制作棒棒糖时,小明将蔗糖加入热水中,用筷子稍作搅拌,观察到杯底还留有蔗糖固体,接着就进行过滤等后续操作,5天后却没有制得棒棒糖,杯中也没有晶体析出。棒棒糖制作失败的原因:最初配制的蔗糖溶液是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答案】蒸发溶剂;不饱和
【知识点】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结晶的方法有降温结晶和蒸发结晶,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制作棒棒糖时,同学们将蔗糖加入热水中,用筷子稍作搅拌,观察到杯底还留有蔗糖固体,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快速晾干筷子,析出少量晶体”,水分蒸发,有晶体析出,利用的是蒸发结晶的方法;
(2)制作棒棒糖时,小捷将蔗糖加入热水中,用筷子稍作搅拌,观察到杯底还留有蔗糖固体,接着就进行过滤等后续操作,5天后却没有制得棒棒糖,杯中也没有晶体析出。棒棒糖制作失败的原因:最初配制的蔗糖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用筷子稍作搅拌,观察到杯底还留有蔗糖固体,蔗糖晶体没有充分溶解。
21.(2024八上·衢江期末)实验课,小科拿到了如图甲所示的暗箱电路盒,在盒外只能看到两只灯泡和一只开关(导线的连接情况隐藏在箱内)。他通过操作发现:闭合开关时,两只灯泡都发光;断开开关,两只灯泡又都熄灭。请回答:
(1)该暗箱电路盒内除了导线外,一定还有的电学元件是   ;
(2)该暗箱的电路图可能是图乙中   ;(填字母)
(3)小科认为不借助其他实验器材,就可以判断出电路的连接方式;于是他   ,判断出该电路盒两只灯泡是串联的   。(写出具体的操作和出现的现象)
【答案】(1)电源
(2)ABE
(3)拧下一只灯泡,两灯均不亮;见详解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解析】【分析】(1)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一是有电源;二是闭合回路;
(2)(3)根据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否能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分析作答。
【解答】(1)电路的组成需要有电源、用电器、开关,所以箱内除了导线,一定还有的电路元件是电源。
(2)闭合开关时,两只灯泡都发光;断开开关,两只灯泡又都熄灭;则两灯可能串联,也可能并联;
A、图中两灯泡并联,开关在干路中,闭合开关时,两只灯泡都发光;断开开关,两只灯泡又都熄灭,故A符合题意;
B、图中两灯泡串联,闭合开关时,两只灯泡都发光;断开开关,两只灯泡又都熄灭,故B符合题意;
C、图中闭合开关时,一个灯泡被短路,只有一只灯泡发光,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两灯泡并联,开关在支路中,断开开关时,一个灯泡发光,闭合开关时,两只灯泡都发光,故D不符合题意;
E、图中两灯泡并联,开关在干路中,闭合开关时,两只灯泡都发光;断开开关,两只灯泡又都熄灭,故E符合题意。
故选ABE。
(3)拧下一只灯泡,闭合开关,观察两灯亮暗;如果两灯均不亮,则暗盒上两只灯泡是串联的。
(1)电路的组成需要有电源、用电器、开关,所以箱内除了导线,一定还有的电路元件是电源。
(2)闭合开关时,两只灯泡都发光;断开开关,两只灯泡又都熄灭;则两灯可能串联,也可能并联;
A.图中两灯泡并联,开关在干路中,闭合开关时,两只灯泡都发光;断开开关,两只灯泡又都熄灭,故A符合题意;
B.图中两灯泡串联,闭合开关时,两只灯泡都发光;断开开关,两只灯泡又都熄灭,故B符合题意;
C.图中闭合开关时,一个灯泡被短路,只有一只灯泡发光,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两灯泡并联,开关在支路中,断开开关时,一个灯泡发光,闭合开关时,两只灯泡都发光,故D不符合题意;
E.图中两灯泡并联,开关在干路中,闭合开关时,两只灯泡都发光;断开开关,两只灯泡又都熄灭,故E符合题意。
故选ABE。
(3)[1][2]拧下一只灯泡,闭合开关,观察两灯亮暗;如果两灯均不亮,则暗盒上两只灯泡是串联的。
22.(2024八上·衢江期末)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增强,人们对糖尿病关注度逐年上升。研究人员探究花生根茎提取液是否具有降血榶的作用,利用小鼠开展了如下实验:
(1)选取体重接近、年龄相同、健康的小鼠30只,平均分成三组。
(2)如图,破坏A组和B组小鼠的胰岛;C组不做任何处理。
(3)向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配制的花生根茎提取液。
(4)向B组和C组小鼠注射 。
(5)一段时间后测量每组小鼠的血榶相对值。
表1:注射前后小鼠血榶含量平均值
组别 灌胃前 灌胃后 血糖差值
A组 10.770 9.801 -0.969
组 10.453 12.610 2.157
C组 9.004 9.290 0.286
(1)破坏组和B组小鼠的胰岛,目的是减少   的分泌;
(2)步骤④中B、C组小鼠注射   。
(3)研究人员完善实验后,通过实验得到数据如表1,分析表1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胰岛素;生理盐水;花生根茎提取液有降血糖的作用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解析】【分析】1、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等。
血糖的调节过程: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1)胰岛能分泌胰岛素,破坏A组和B组小鼠的胰岛,目的是减少胰岛素的分泌。
(2)此实验探究的是花生根茎提取液是否具有降血糖的作用,A组与B、C组形成对照,因此,步骤④中B、C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3)分析表1数据A组灌胃后血糖浓度下降,可得出的结论是:花生根茎提取液有降血糖的作用。
23.(2024八上·衢江期末)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活动中,学习小组的同学采用三节干电池、电压表(0~3伏、0~15伏)、一个灯泡、滑动变阻器(2A 20Ω)、开关、若干导线进行实验。其实验步骤如下:
实验次数 UAB(伏) UBC(伏) UAC(伏) 数据处理
1 1.2 2.8 4.1 1.2+2.8=4.0
2   1.9 4.2 待处理
3 0 4.0 4.0 0+4.0=4.0
4 2.8 7.0 4.2 2.8+4.2=7.0
结论: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①连接如图甲所示电路,断开开关,并将滑片滑至阻值最大处;
②用电压表分别测出间电压,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草稿纸上,如图乙;
③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重复步骤(2),共获得4次实验数据;
④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回答以下问题:
(1)测电压时,先测出间电压后,保持电压表的连接点不动,只断开连接点,并改接到连接点上,测量两端电压,他能否测出两端电压,并说明理由   ;
(2)第2次实验时,测出间电压如图丙所示,该读数为   伏;
(3)小组同学认为第3次实验存在电路故障,该故障原因可能是   ;
(4)小组同学发现第4次实验有一个数据有问题且数据处理也有误,请找出该错误数据并说明产生该错误数据的原因   。
【答案】(1)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2)2.4V
(3)滑动变阻器断路或灯泡短路
(4)见详解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解析】【分析】(1)电压表的使用时要求电流从正接线柱流进,负接线柱流出,由此分析改接后是否合理;
(2)根据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
(3)电路故障包括断路和短路,根据AB间电压为0分析解答;
(4)根据串联电压规律结合电压表的量程分析解答。
【解答】(1)当电压表B点不动,只断开A点,并改接到C点上时,虽然电压表并联在BC两端,但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却接反了,所以闭合开关后,指针会反向偏转,所以不能测出BC两端的电压。
(2)由图丙可知,电压表选择0~3V量程,分度值为0.1V,示数为2.4V。
(3)由表中数据可知,第3次实验时,AB两端的电压为0,BC两端的电压为4V,等于电源两端电压,则电路中可能是滑动变阻器断路,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或者灯泡短路,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电压时,电压表被短路。
(4)由表中数据可知,第3次实验时,BC两端的电压为7V,是电压表选择0~3V量程接入电路中,然后按照0~15V量程读数,即读错了量程。
(1)当电压表B点不动,只断开A点,并改接到C点上时,虽然电压表并联在BC两端,但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却接反了,所以闭合开关后,指针会反向偏转,所以不能测出BC两端的电压。
(2)由图丙可知,电压表选择0~3V量程,分度值为0.1V,示数为2.4V。
(3)由表中数据可知,第3次实验时,AB两端的电压为0,BC两端的电压为4V,等于电源两端电压,则电路中可能是滑动变阻器断路,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或者灯泡短路,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电压时,电压表被短路。
(4)由表中数据可知,第3次实验时,BC两端的电压为7V,是电压表选择0~3V量程接入电路中,然后按照0~15V量程读数,即读错了量程。
24.(2024八上·衢江期末)纯水的导电能力很弱,电解水时常加入一些氢氧化钠增强导电性(水电解过程中氢氧化钠本身不会减少),以加快电解速度。为探究影响水电解速度的因素,科学小组同学做了如图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表2:探究影响水电解速度数据记录表
实验编号 温度/"C 时间 溶液浓度 氢气体积/mI
① 15 60 22.2
② 15 60 33.1
③ 30 60 26.0
④ 30 60
(1)本实验通过比较   来反映水电解速度的快慢。
(2)对比实验组①③或②④的结果,则V的值可能是   
A.20.1 B.25.3 C.28.2 D.36.9
(3)结合实验结果,预测随着实验的进行,各组产生气体的速度将如何改变?并说出你的理由。   
(4)水电解的产物为氢气和氧气。小组其他同学认为完成本实验也可以测量氧气的体积,而小科极力反对,请说出他反对测氧气体积的一条理由   。
【答案】相同时间产生氢气的体积;D;加快;随着实验的进行,水的量减小,使得溶液的浓度变大,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快;相同条件下,产生的氢气的体积大于氧气的体积,可以更加准确反映电解速度的快慢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相同时间产生氢气的多少反映水电解速度的快慢。
(2)对比①③或②④的相同与不同的量分析得出结论;
(3)根据表格数据得出结论,结合氢氧化钠浓度变化分析;
(4)根据相同情况下产生氢气与氧气体积大小比较分析。
【解答】(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知,本实验通过比较相同时间产生氢气的体积来反映水电解速度的快慢;
(2)对比实验组①③或②④的结果,相同浓度时,温度越高,产生的氢气的体积越大,因而第4次产生氢气的体积应该比第2次大,则V的值可能是36.9;
故答案为:D;
(3)结合实验结果,预测随着实验的进行,水的量减小,使得溶液的浓度变大,而浓度变大,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快;
(4)水电解的产物为氢气和氧气。小组其他同学认为完成本实验也可以测量氧气的体积,但相同条件下,产生的氢气的体积大于氧气的体积,可以更加准确反映电解速度的快慢。
25.(2024八上·衢江期末)学习了项目化课程后,科学学习小组开展自制密度计的项目研究。
【项目任务】自制一支能测量密度大于的密度计;
【项目准备】材料:吸管、细铁丝、水、密度为的食盐水、石蜡、记号笔等;
【项目制作】
(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用石蜡封堵下端口,将细铁丝缠绕在吸管下端,其中缠绕细铁丝目的是   ;
(2)将密度计放入水中,待稳定后用记号笔在液面齐平处标出刻度“1.0”,如图甲所示。小组成员发现“1.0”刻度在吸管的中下部位置,根据项目目的要将刻度“1.0”上移,请提供一种可行的措施   (写出一条即可);
经改进后,再将密度计放入水、密度为的食盐水中,待稳定后用记号笔分别在液面齐平处标出刻度“1.0、1.1、1.2”,如图乙所示;
(3)【项目反思】
小组成员观察发现,密度计刻度不均匀;他们认为原因是该密度计下端缠绕了铁丝,横截面积不均匀导致的,经询问老师得知即使密度计的下端横截面积是均匀的,其刻度也是不均匀;请根据原有器材对老师的说法进行验证,写出简要的实验方案(也可用图文的形式呈现)   。
【答案】(1)使吸管竖直漂浮在液体中
(2)增加配重
(3)见详解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吸管下端缠绕细铁丝可以降低重心,增加稳定程度,使它保持竖直漂浮;
(2)(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沉浮条件进行分析。
【解答】(1)用石蜡封堵下端口,将细铁丝缠绕在吸管下端,此时吸管的重心偏下,放入水中后,下端下沉,则可以使吸管竖直漂浮在液体中。
(2)若要将刻度“1.0”上移,则需要增大吸管排开液体的体积,因此可以增加配重。
(3)由于密度计漂浮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则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深度
所以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不成正比,故密度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1)用石蜡封堵下端口,将细铁丝缠绕在吸管下端,此时吸管的重心偏下,放入水中后,下端下沉,则可以使吸管竖直漂浮在液体中。
(2)若要将刻度“1.0”上移,则需要增大吸管排开液体的体积,因此可以增加配重。
(3)由于密度计漂浮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则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深度
所以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不成正比,故密度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26.(2024八上·衢江期末)小科在爸爸的陪同下来到安全水域开展冬泳,当他从水的较深处走向越来越浅的岸边时,由于岸边都是坚硬的鹅卵石,他感觉河底越来越“扎脚”,脚底部越来越疼。请你综合所学科学知识,解释“脚底部越来越疼”感觉产生的原因。
【答案】根据F浮=ρ液V排g可知,人在水中由深水走向浅水时,ρ液不变,由于人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故人所受浮力减小;再由
F支=G-F浮
可知,浮力减小,重力不变,则支持力增大,根据可知,脚的受力面积不变,脚受到石头的压强变大,所以人的脚将越来越疼。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人在水中由深水走向岸边时,水的密度不变,由于人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根据F浮=ρ液V排g可知人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已知浮力的变化情况,重力不变,由F支=G-F浮可知人受到的支持力的变化情况,进而得出石头对人的压力的变化情况,脚的受力面积不变,根据可知,脚受到石头的压强的变化情况。
27.(2024八上·衢江期末)学校开展科学实验操作技能考查,学生通过抽签来确定考查的实验内容,选择实验器材完成实验操作。备选实验:①过滤含泥沙的食盐水;②蒸发氯化钠溶液获得晶体;③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④测氯化钠溶液的密度。
(1)小衢利用如图甲所示实验器材顺利完成了实验,则他抽到的实验是   (填序号)。
(2)小科组装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也顺利完成他的实验。实验结束后,他取出并展开滤纸观察,若黑色代表泥沙,则看到的情况最接近图中的   (填序号)。
(3)小常配制了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的食盐水溶液,若他用提纯后的精盐进行实验,则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A.提纯后所得的精盐不纯净,仍然含有杂质
B.用天平称取精盐时食盐和砝码放错盘
C.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D.溶液配制好后装入试剂瓶时有部分洒到桌面上
【答案】②;①;ABC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根据蒸发需要器材有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铁架台分析;
(2)根据滤纸是对折再对折,只有两个面会有泥沙,结合过滤时液面不能超过滤纸边缘,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分析。
【解答】(1)由图可知,小衢的实验需要酒精灯、蒸发皿和铁架台,含有蒸发操作,则他抽到的实验是蒸发氯化钠溶液获得晶体,即实验②,故填②。
(2)制作过滤器的操作是先将圆形滤纸对折成半圆,再对折一次呈圆锥状,且过滤时液面低于滤纸边缘,所以难溶物在滤纸上的分布小于滤纸的半圆,则看到的情况最接近图中的①,故填①。
(3)A 、提纯后所得的精盐不纯净,仍然含有杂质,则称取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小,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选项正确;
B、配制了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水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50g×15%=7.5g,称量氯化钠需要使用游码,用天平称取精盐时食盐和砝码放错盘,则称取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小,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选项正确;
C、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数小于水的实际体积数,即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选项正确;
D、溶液具有均一性,溶液配制好后装入试剂瓶时有部分洒到桌面上,不影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BC。
28.(2024八上·衢江期末)小科为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型的支架上固定一个装置,装置内的幼苗种植在以铁丝固定的湿棉花上,再用箱子将植物罩住。图甲是透光的箱子,图乙是不透光的箱子,箱子的下端均开了一小孔,在乙地上放置光源照射幼苗,两个装置都放在适宜幼苗生长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幼苗生长情况如图所示。
(1)图甲是为了验证重力因素对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还需要设置一个与甲进行对照实验,请你补充完整。   (用文字或示意图呈现均可)
(2)根据图乙幼苗的生长情况可以发现:影响幼苗背地生长因素   影响向光生长因素(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设置一个与图甲相同的透光箱子,但将箱子倒置,使幼苗的生长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小于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向性运动是植物受单向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是植物感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叫向光性。正常情况下,在重力的影响下,植物的根会顺着重力方向生长的现象叫向地性。
【解答】(1)分析题干可知,验证重力因素对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故单一变量为重力,其余实验条件应该相似,故对照组应为:选与甲装置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植物幼苗安装在相同的L形支架上,并使装置绕辅助线d匀速缓慢旋转(如图),其余实验条件与甲保持一致。
(2)分析图乙可知,幼苗处于暗箱中,只从一侧的小孔接收到单侧光照,因此一段时间后,幼苗会弯向光源生长。小科欲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在墙壁上固定一个装置,装置内的幼苗种植在以铁丝固定的湿棉花上,并在地上放置光源照射此幼苗。经过一段时间后,幼苗会朝着固定的方向生长(即光源生长),故影响幼苗背地生长因素小于影响向光生长因素。
29.(2024八上·衢江期末)国产最新歼—10A飞机在空中飞行时,用飞机头部的空速管来测定飞机相对空气的速度。如图甲,空速管内有一个由压敏电阻组成的传感器,阻值随飞行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如图乙所示。
(1)当飞行速度为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   ;随着飞行速度的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当飞机在某一高度(气温一定)下飞行,传感器电源电压恒定为,当飞行速度达到,电流表的示数为;求当电流表的示数时,飞机的飞行速度   。
【答案】(1)8;变大
(2)850
【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分析】由图甲知,R0与Rx串联,电压表测Rx两端的电压,由图乙读出飞行速度达到1020m/s时Rx的阻值为0Ω,由此可知电压表示数,根据欧姆定律计算R0的阻值;当电流表A的示数0.75A时,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计算Rx的阻值,然后由乙图读出飞机的飞行速度。
【解答】(1)[1]由图乙可知,Rx阻值随飞行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当飞行速度为340m/s时,压敏电阻Rx的阻值为8Ω。
[2]由图乙可知,Rx阻值随飞行速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随着飞行速度的减小,压敏电阻Rx的阻值增大;由图甲可知,压敏电阻Rx与R串联,电压表测量Rx两端电压,由串联分压特点可知,电压表测量Rx两端电压增大,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将变大。
(2)传感器电源电压恒定为12V,由图乙可知,当飞行速度达到1020m/s,压敏电阻Rx的阻值为0;电流表的示数为1A,则
当电流表的示数0.75A时,压敏电阻Rx的阻值
由图乙可知,Rx阻值与飞行速度的关系
当压敏电阻Rx的阻值为2Ω时,解得v=850m/s
(1)[1]由图乙可知,Rx阻值随飞行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当飞行速度为340m/s时,压敏电阻Rx的阻值为8Ω。
[2]由图乙可知,Rx阻值随飞行速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随着飞行速度的减小,压敏电阻Rx的阻值增大;由图甲可知,压敏电阻Rx与R串联,电压表测量Rx两端电压,由串联分压特点可知,电压表测量Rx两端电压增大,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将变大。
(2)传感器电源电压恒定为12V,由图乙可知,当飞行速度达到1020m/s,压敏电阻Rx的阻值为0;电流表的示数为1A,则
当电流表的示数0.75A时,压敏电阻Rx的阻值
由图乙可知,Rx阻值与飞行速度的关系
当压敏电阻Rx的阻值为2Ω时,解得
v=850m/s
30.(2024八上·衢江期末)咸鸭蛋是中国特色食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其腌制过程如下:
(1)挑选鸭蛋。
将洗净的鸭蛋放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通过观察鸭蛋的浮沉情况进行挑选。现有四种食盐溶液供选择,其溶质质量分数与密度关系如表3,鸭蛋的新鲜情况与其密度变化如图甲所示,则应选用表3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食盐溶液,才能挑选出新鲜鸭蛋。
表3:食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密度对照表
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密度
1.01
1.03
1.07
1.10
(2)配制溶液。选出新鲜的鸭蛋后,需要用合适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浸泡,才能腌制出味道鲜美的咸鸭蛋。研究表明使用溶质质量分数过大的食盐溶液会使鸭蛋的水分流失快、味咸且口感不鲜;使用溶质质量分数过小的食盐溶液,防腐能力较差、鸭蛋营养价值会降低。有经验的人们常选用质量分数为左右的食盐溶液。现配制20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食盐溶液,请计算需要食盐和水的质量。   
(3)浸泡腌制。将鸭蛋放入容器再倒入配制好的食盐溶液,将其浸没并加盖保存,如图乙所示。若图乙中鸭蛋的体积为,计算鸭蛋A所受的浮力大小。   
【答案】10%;根据m溶质=m溶液×ω溶质的质量分数可知,需要食盐的质量=2000g×15%=300g;需要溶剂水的质量为2000g-300g=1700g;答:需要食盐和水的质量分别为300g、1700g;;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5%食盐溶液的密度为1.1g/cm3,则鸭蛋A浸没时受到的浮力F浮=ρgV排=1.1×103kg/m3×10N/kg×(70×10-6 m3)=0.77N。答:鸭蛋A所受的浮力0.77g。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新鲜鸭蛋的密度较大,而较新鲜和已变质的鸭蛋密度较小,结合图表给定的信息进行分析;
(2)m溶质=m溶液×ω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据以上分析解答;
(3)根据F浮=ρgV排代入数值计算结果。
【解答】(1)据表一可知,新鲜鸭蛋的密度较大,而较新鲜和已变质的鸭蛋密度较小;根据浮沉条件可知,如果食盐溶液的密度为1.07g/cm3,那么新鲜鸭蛋在其中下沉,其它的在其中漂浮,这样就能挑选出新鲜鸭蛋,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此时对应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2)根据m溶质=m溶液×ω溶质的质量分数可知,
需要食盐的质量为2000g×15%=300g;
需要溶剂水的质量为2000g-300g=1700g;
(3)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5%食盐溶液的密度为1.1g/cm3,
则鸭蛋A浸没时受到的浮力F浮=ρgV排=1.1×103kg/m3×10N/kg×(70×10-6 m3)=0.77N。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