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学科素养期末诊断四年级科学试卷1.(2025四上·龙岗期末)周末,龙龙陪家人到菜市场购物,热闹非凡的集市充满了烟火气息。在吵闹的市场中,龙龙听到很多人说话的音量很大,此时可以用( )来描述这些声音。A.强 B.弱 C.高 D.低2.(2025四上·龙岗期末)为了吸引顾客,有的商家在店门口敲鼓奏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敲鼓时鼓面没有发生变化B.因为鼓面振动,所以产生了鼓声C.停止敲击,鼓声会立刻停止D.鼓声只能向前方传播3.(2025四上·龙岗期末)在研究鼓面发声实验中,为了更直观地观察到鼓面的振动情况,下列方法效果最明显的是 ( )。A.在鼓面涂上一些颜色 B.在鼓面撒些米粒C.在鼓面贴一些胶带 D.直接用肉眼观察4.(2025四上·龙岗期末)随着龙龙靠近敲鼓的地方,鼓声逐渐响亮起来,此时龙龙手上拎着的塑料袋薄膜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保持不动 B.振动得更微弱C.振动得更明显 D.振动一会后停止5.(2025四上·龙岗期末)龙龙联想到,在我们的耳朵中也有一个和塑料袋薄膜很像的结构,它就是( ),它很薄而且很有弹性。A.鼓膜 B.耳郭 C.外耳道 D.耳蜗6.(2025四上·龙岗期末)在购物时,龙龙看见远处有人在叫卖商品,于是他把手掌放在耳朵后面,如图所示,这主要是为了 ( )。A.减弱声音的传播过程B.将声音通过手掌直接传递给大脑C.更好玩D.收集更多的声音,听得更清晰7.(2025四上·龙岗期末)在闹市里强烈的声音会让耳朵感到不适,因此我们需要爱护听力,下列方法不能帮我们保护听力的是 ( )。A.一整天都戴着耳机听歌 B.远离较强的噪音C.遇到噪音时捂住耳朵 D.不用力掏耳朵8.(2025四上·龙岗期末)在挑西瓜时,妈妈告诉龙龙可以通过拍打的方式来挑选西瓜,先用手轻轻拍打西瓜的同一部位,再用较大的力拍打,龙龙仔细对比这两次的声音,他的发现合理的是( )。A.轻轻拍西瓜时,声音更强 B.用力拍西瓜时,声音更弱C.轻轻拍西瓜时,声音更弱 D.用力拍和轻拍,声音没有变化9.(2025四上·龙岗期末) 龙龙用相同的力拍打西瓜的同一部位,发现相同的成熟度下,大西瓜的发音总是更沉闷一些,这是因为大颗的西瓜比小颗的西瓜( )。A.振动速度更快 B.振动速度更慢C.振动幅度更大 D.振动幅度更小10.(2025四上·龙岗期末)挑选完商品回家后,龙龙打算自制一个橡皮筋小乐器,关于他制作小乐器的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制作时可以不断调整,所以与设计图可以不一致B.和同学交流分享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改进乐器C.必须要几种材料同时使用才能制作出小乐器D.制作完成后不用再改进,可以直接使用11.(2025四上·龙岗期末)校运会上,龙龙和乐乐一起参加了丰富的文体活动。我们吸气时,空气进入肺中的主要途径是 ( )。A.空气→气管→鼻腔→肺 B.空气→鼻腔→气管→肺C.空气→气管→口腔→肺 D.空气→口腔→气管→肺12.(2025四上·龙岗期末)参加完一天的活动后,乐乐发现在( )的情景下人的呼吸次数会增加。A.在图书馆安静地看书 B.参加800米赛跑C.坐在教室里认真听老师讲课 D.午休时躺在教室睡觉13.(2025四上·龙岗期末)在跳绳比赛中,龙龙气喘吁吁,这是因为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空气中的(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14.(2025四上·龙岗期末)乐乐联想到科学课上学过的呼吸模型,如图,在呼吸时,我们的膈肌会不断地收缩和舒张,下列关于呼吸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模型中两个小气球代表肺B.模型中手拉动的气球皮代表膈肌C.吸气时胸腔扩张,膈肌收缩D.图中气球皮下拉代表呼气过程15.(2025四上·龙岗期末)经过一天的活动,疲惫的乐乐和龙龙开始品尝美味大餐,他们把餐桌上的食物分成了如下两类:①西红柿、土豆、黄瓜,②鸡翅、牛肉、鲤鱼,这样的分类标准是 ( )。A.主食和副食 B.生食和熟食C.植物类和动物类 D.喜欢吃的和不喜欢吃的16.(2025四上·龙岗期末)龙龙准备把几种食物放在一张白纸上检测其营养成分,却不小心把碘酒洒在白纸上,结果白纸变蓝,据此推测白纸中可能含有( )。A.维生素 B.淀粉 C.脂肪 D.蛋白质17.(2025四上·龙岗期末)经过校运会一上午激烈的活动后,龙龙需要补充大量的能量,下列四份午餐中,搭配最适合龙龙的是 ( )。A.米饭、鸡肉、炒青菜 B.鸡肉、 鱼肉C.米饭、炒青菜 D.米饭、苹果、炒青菜18.(2025四上·龙岗期末)乐乐吃饭时狼吞虎咽,老师教导他要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 “细嚼”这个活动是我们口腔中的( )完成的。A.门齿 B.犬齿 C.臼齿 D.唾液19.(2025四上·龙岗期末)如图所示,乐乐反复挤揉装着水、馒头、青菜的塑料袋,这是在模拟( )。A.食物从食道中通过B.食物在口腔中被磨碎C.食物在胃中被混合、磨碎,并初步消化D.食物在小肠内消化20.(2025四上·龙岗期末)消化器官是非常容易受到伤害的,需要被好好保护,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吃饭前,将手清洗干净 B.不喝太热或太冷的饮料C.刚吃完饭后,不做剧烈运动 D.吃饭时,和同学大声吵闹21.(2025四上·龙岗期末)回顾校运会,乐乐发现投出去的篮球总是落回地面,这是因为篮球受到( )的作用。A.空气阻力 B.弹力 C.重力 D.反冲力22.(2025四上·龙岗期末)在校园赛车比赛上,不同选手展示了自己的小车,乐乐制作的小车如图,要使小车沿水平方向向左运动,我们可以( )。A.将喷气方向水平向右 B.将喷气方向水平向左C.将小车喷气方向随意放 D.将小车的质量减轻23.(2025四上·龙岗期末)乐乐发现,气球驱动小车前进时,行驶速度越来越慢,这是因为小车受到的( )。A.重力变大了 B.反冲力变小了C.反冲力变大了 D.弹力变大了24.(2025四上·龙岗期末)龙龙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时,小车在5秒内运动了100厘米,如果要让小车在相同时间内运动得更远,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更换弹力更大的橡皮筋 B.减少橡皮筋缠绕的圈数C.增加小车的质量 D.把橡皮筋换成棉绳25.(2025四上·龙岗期末)看着田径场上跳高运动员比赛的情景,龙龙对撑杆跳产生了思考,下列想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弯曲的跳高杆和拉伸的橡皮筋都能产生弹力B.跳高杆弯曲得越明显,产生的力越大C.跳高杆产生的弹力没有限度D.运动员落回地面时,防护垫提供的弹力可以保护运动员26.(2025四上·龙岗期末)赛车比赛前,需要记录小车的重量,于是龙龙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测量,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测力计直接拿来测量B.挂上重物后,没等示数稳定就读数C.平视读数,重复测量3次D.测量的小车重量超过最大量程27.(2025四上·龙岗期末)最终,通过正确操作,小车在测力计上的示数如图所示,小车所受的重力为( )N。A.3.3 B.3.6 C.4.2 D.3.428.(2025四上·龙岗期末)龙龙将小车放到赛道上,经过测试,发现小车总会打滑,我们可以建议他( )。A.减轻小车重量 B.在更光滑的赛道上测试C.换更宽更重的车轮 D.给小车的轴承涂润滑油29.(2025四上·龙岗期末)运动的小车具有能量,对于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相同条件下,运动小车的速度越快,能量越大B.气球小车的气球被吹得越大,具有的能量越多C.敲击后发声的音叉速度很慢,所以没有能量D.拉长的橡皮筋也可以给小车提供能量30.(2025四上·龙岗期末)乐乐和同学们在讨论利用身边的材料来设计制作一辆具有动力的小车。在他们共同设计制作小车时,以下做法中错误的是 ( )。A.仔细观察小车模型, 了解小车的结构B.绘制多角度的小车设计图,尽可能全面反映它的结构C.自己有什么想法就做,不用和其他同学交流讨论D.如果作品失败了,应该找出原因, 进行改进,继续制作31.(2025四上·龙岗期末)文化创作节上,乐乐展示了自己制作的简易橡皮筋小琴盒,如下图,琴盒主要由三根皮筋,一根筷子和一个纸盒组成,并测量了六根琴弦的长短和粗细,数据如下表所示。制作完成后,乐乐开始调试音高。琴弦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长度/厘米 10 17 12 15 13 14粗细/厘米 0.1 0.1 0.3 0.3 0.5 0.5(1)测试时乐乐想知道琴弦的长短对音高的影响,他应该选择( )进行对比实验。A.①和③ B.②和③ C.①和② D.④和⑥(2)在相同条件下,乐乐拨动①③⑤三根琴弦的同一位置,他发现振动速度从快到慢的排序依次是 。(3)在测试中, 乐乐还为琴弦设计了旋钮用于调节琴弦的松紧,他发现,如果要让琴弦发音更低,可以将琴弦 (选填“调松”或“调紧”)。(4)调音成功后, 乐乐在琴弦②上贴上一个小红点,假如用越大的力拨动琴弦,琴弦上红点的振动幅度 (选填“越大”或“越小”),而琴弦发音的音高 (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32.(2025四上·龙岗期末)校运会上,龙龙和乐乐都参加了四年级男子组的一分钟跳绳比赛,下表是他们比赛前后的呼吸频率数据,请你根据数据回答问题。呼吸频率 赛前平静状态 (次/分钟) 跳绳一分钟后 (次/分钟) 跳绳五分钟后 (次/分钟) 肺活量 (毫升)龙龙 23 43 1800乐乐 20 35 25 2500(1)一分钟跳绳运动后呼吸更为急促的是 同学。(2)从表中数据分析得知:经常运动的最有可能是 同学。(3)一分钟跳绳后, 两位同学开始休息,五分钟后,龙龙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乐乐的呼吸次数,你分析的理由是 。(4)针对龙龙的运动情况,我们可以建议他: 。33.(2025四上·龙岗期末)如图所示,在探究运动的小车具有的能量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龙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将小车放在斜面的不同高度,静止滑下后撞向放在水平面上的铜锣,并用分贝仪记录声音的强弱。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撞击后铜锣发声的强弱(单位:分贝)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a处 45 44 45b处 40 40 39c处 36 54 35(1)龙龙在每一组实验中都进行了3次重复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2)龙龙做该实验是为了探究运动的小车具有的能量与____的关系,通过比较____可以比较出不同小车的能量大小。( )A.高度,声音强弱 B.质量, 高度C.斜面坡度, 高度 D.斜面坡度,声音强弱(3)龙龙在实验中发现有一组数据出现明显错误,这一异常数据是 (填写数字),对于这一异常数据,合理的做法是 。(4)处理完异常实验数据后,龙龙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小车从越高的高度上滑下时,小车的速度越 ,产生的能量越 。(均选填“大”或“小”)34.(2025四上·龙岗期末)科技新城,活力深圳。在龙岗创客节上,龙龙和乐乐组队参加了无人机物流运输赛,选手需要操控无人机运载货物飞往指定区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乐乐启动无人机,无人机扇叶转动后向下产生强大的气流,此时无人机飞行的动力是 ( )。A.重力 B.反冲力 C.弹力 D.摩擦力(2)无人机运行路线如图,乐乐看着弯弯曲曲的路线,联想到我们的消化器官中也有一个又长又细的弯曲管道,它是 ,在消化过程中它的作用是 。(3)为了让无人机顺利到达终点,主办方给出了迷宫路线的提示,每一个路口前都有三个大小不同的风铃,只有选择发音最高的风铃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因此乐乐应该选择风铃 (选填“最大”“最小”或“中等大小”)的路口。(4)为了在这次激烈的角逐中获胜,龙龙和乐乐想让无人机具有更快的速度,从减小阻力的角度来说,可以建议他们采取什么方法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在声学中,“音量” 通常指的是声音的强弱程度。当很多人说话声音很大时,意味着声音的强度较大,所以可以用 “强” 来描述这些声音。而 “高” 和 “低” 一般更多地用于描述声音的音调,比如高音、低音等,与音量大小无关;“弱” 则与声音大的情况相反,不符合描述这些大声说话声音的情境。2.【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鼓时,鼓面振动从而产生了鼓声,故B选项正确。3.【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在鼓面撒些米粒,当鼓面振动时,米粒会随着鼓面的振动而跳动,通过观察米粒的跳动情况就能非常直观地反映出鼓面的振动情况,是一种很有效的转换方法,效果明显。4.【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并通过介质(如空气)传播。当龙龙靠近敲鼓的地方时,鼓声逐渐响亮,说明声音的响度增大。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同时传播到周围介质中的能量也越大。塑料袋薄膜处于空气介质中,接收到的能量增多,会使得薄膜振动得更明显。所以答案选C。5.【答案】A【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其中鼓膜是中耳的一部分,它就像一个薄膜,很薄而且很有弹性,与塑料袋薄膜有相似之处。鼓膜的作用是接收声音的振动,并将这些振动传递到中耳的其他部分,进而将声音信号传递到内耳,最终转化为神经信号被大脑感知。6.【答案】D【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把手掌放在耳朵后面,主要是为了收集更多的声音,使听得更清晰。手掌放在耳朵后面可以增大耳朵收集声音的面积,起到类似扩音器和反射板的作用,帮助收集更多的声波,让声音更集中地传入耳朵,从而增强听到声音的效果。7.【答案】A【知识点】保护听力【解析】【分析】一整天都戴着耳机听歌,会使耳朵长时间处于声音刺激之下,容易引起听觉疲劳,还可能会损伤内耳的毛细胞等听觉结构,导致听力下降,不能帮助我们保护听力。8.【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用手轻轻拍打西瓜时,西瓜振动的幅度较小,产生的声音能量相对较少,所以声音更弱;而用较大的力拍打西瓜时,西瓜振动的幅度更大,产生的声音能量更多,声音就更强。因此,轻轻拍西瓜时声音更弱,用力拍西瓜时声音更强,只有C选项符合。9.【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声音的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在相同的成熟度下,用相同的力拍打西瓜的同一部位,大西瓜发音更沉闷,说明大西瓜发出声音的音调更低。而音调低是因为物体振动速度更慢,频率更低。大西瓜体积大、质量大,在受到相同力的拍打时,振动速度比小西瓜更慢,所以发出的声音更沉闷。10.【答案】B【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和同学交流分享能够获取不同的观点和建议,发现自己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或可以改进的地方,从而更好地改进乐器,B选项正确。11.【答案】B【知识点】呼吸系统【解析】【分析】人体进行呼吸时,空气进入肺的主要途径是:首先空气通过鼻腔进入,鼻腔对空气起到温暖、湿润和过滤的作用;然后空气经过咽、喉,进入气管;再由气管进入支气管,最后到达肺。因此,正确顺序是 “空气→鼻腔→气管→肺”。口腔在正常呼吸时一般不参与空气进入肺的主要途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鼻腔堵塞等,才会经口腔呼吸。12.【答案】B【知识点】呼吸次数【解析】【分析】参加 800 米赛跑时,人体的肌肉需要大量的能量来维持运动,而能量的产生需要消耗氧气,为了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呼吸系统会加快工作,表现为呼吸次数增加,以便吸入更多的氧气,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13.【答案】A【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解析】【分析】人体运动时,肌肉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运动状态。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释放出能量供机体使用,而这个过程需要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所以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空气中的氧气,以满足能量代谢的需求,因此龙龙在跳绳比赛后会气喘吁吁,这是身体在加快呼吸,以吸入更多氧气。氮气在人体呼吸过程中一般不参与气体交换,二氧化碳是人体呼吸排出的气体,水蒸气也不是运动时主要消耗的气体成分。14.【答案】D【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解析】【分析】图中气球皮下拉时,相当于膈肌收缩,会使胸腔容积增大,这代表的是吸气过程,而不是呼气过程,D选项说法错误。15.【答案】C【知识点】植物的分类【解析】【分析】①类中的西红柿、土豆、黄瓜都属于植物类食物;②类中的鸡翅、牛肉、鲤鱼都来自动物,属于动物类食物,这种分类标准符合植物类和动物类的分类,C选项正确。16.【答案】B【知识点】淀粉的检验【解析】【分析】淀粉遇碘会变蓝,这是淀粉的一个特性。所以当碘酒洒在白纸上,白纸变蓝,很可能是白纸中含有淀粉。而维生素、脂肪、蛋白质遇到碘酒不会出现变蓝的现象。故答案选B。17.【答案】A【知识点】平衡膳食【解析】【分析】为了满足身体在激烈活动后对能量的需求,午餐需要包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成分,做到营养均衡。米饭富含碳水化合物,能够快速为身体提供能量;鸡肉富含蛋白质,有助于身体的修复和生长;炒青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可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该搭配营养较为均衡,适合激烈活动后补充能量。18.【答案】C【知识点】牙齿【解析】【分析】人的牙齿根据形态和功能可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其中,臼齿的形状宽阔、平坦,适合研磨和咀嚼食物,“细嚼” 这个活动主要是由口腔中的臼齿来完成的。门齿的主要功能是切割食物,犬齿主要用于撕裂食物,唾液则是帮助湿润食物、初步消化淀粉等,并不直接完成 “细嚼” 动作。19.【答案】C【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解析】【分析】胃具有储存食物、混合和磨碎食物以及初步消化食物的功能。胃通过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对食物进行搅拌、混合和研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食糜,图中反复挤揉装着水、馒头、青菜的塑料袋,模拟的就是食物在胃中被混合、磨碎,并初步消化的过程,C选项正确。20.【答案】D【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解析】【分析】吃饭时和同学大声吵闹,可能会导致食物呛入气管,引发呛咳甚至窒息等危险情况,同时也会影响正常的咀嚼和吞咽过程,还可能使胃肠道内进入过多空气,引起胃胀等不适,不利于消化器官的保护,D做法不正确。21.【答案】C【知识点】重力【解析】【分析】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篮球投出去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其在竖直方向上会有向下的加速度,从而不断改变运动轨迹,最终落回地面,所以篮球总是落回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22.【答案】A【知识点】反冲力【解析】【分析】根据反冲力的原理,当物体向一个方向喷出气体、液体或固体时,会受到一个相反方向的力。所以将喷气方向水平向右,气体向右喷出,小车会受到向左的反冲力,从而沿水平方向向左运动,故A选项正确。23.【答案】B【知识点】反冲力【解析】【分析】气球驱动小车是利用气球喷气产生的反冲力来推动小车前进。随着气球内的气体不断喷出,气球内的气压逐渐降低,喷气的速度和力量也会逐渐减小,从而产生的反冲力变小,小车的行驶速度就会越来越慢。24.【答案】A【知识点】弹力;橡皮筋动力小车【解析】【分析】更换弹力更大的橡皮筋,在缠绕相同圈数等条件下,能为小车提供更大的动力,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更大的动力会使小车获得更大的动能,从而在相同时间内运动得更远,A选项做法可行。25.【答案】C【知识点】弹力【解析】【分析】任何物体的弹性都有一定限度,跳高杆也不例外。当外力超过一定程度时,跳高杆可能会发生塑性变形甚至断裂,此时就不能再产生弹力或不能正常产生弹力了,C做法不正确。26.【答案】C【知识点】弹簧测力计【解析】【分析】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使用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才能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读数时,视线要与弹簧测力计的刻度面平视,为了减小误差,一般要重复测量3次,C选项操作正确。27.【答案】B【知识点】弹簧测力计【解析】【分析】弹簧测力计的读数需要先明确其量程和分度值。一般来说,常见的弹簧测力计量程有 5N 等,分度值可能是0.1N 或0.2N。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 0.2N,指针指在3.6N刻度线处是合理的,小车所受重力可以是3.6N。28.【答案】C【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解析】【分析】换更宽更重的车轮,一方面增加了车轮与赛道的接触面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摩擦力,另一方面增加了小车的重量,使小车对赛道的压力增大,也会使摩擦力增大,同时更宽的车轮还能提高小车的稳定性,减少打滑的可能性,C选项可行。29.【答案】C【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解析】【分析】敲击后发声的音叉虽然速度很慢,但它在振动,振动的物体具有机械能,所以音叉是有能量的,C说法不正确。30.【答案】C【知识点】设计小车【解析】【分析】在团队合作设计制作小车时,自己有想法应该及时和其他同学交流讨论,这样可以综合大家的智慧,优化设计方案,避免出现片面或不合理的设计。如果自己有什么想法就做,不与他人交流,可能会导致与团队的整体设计不相符,浪费时间和材料,C做法错误。31.【答案】(1)C(2)①③⑤(3)调松(4)越大;不变【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1)对比实验需要控制变量,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来研究该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研究琴弦长短对音高的影响时,应保证琴弦的粗细等其他条件相同,只改变琴弦的长度。①和②琴弦粗细都是 0.1 厘米,只有长度不同,符合控制变量法要求,可以用来探究琴弦长短对音高的影响。(2)通常情况下,琴弦越细、越短,振动速度越快,音高越高;琴弦越粗、越长,振动速度越慢,音高越低。从题目所给数据可知,①琴弦最细且最短,⑤琴弦最粗且相对较长,③琴弦的粗细和长度处于中间,所以振动速度从快到慢为①>③>⑤。(3)当琴弦被调松时,其振动频率会变慢,根据频率与音高的关系,频率越低,音高也就越低;而将琴弦调紧时,琴弦振动频率会加快,发出的声音音高会更高。(4)当用越大的力拨动琴弦时,琴弦获得的能量就越大,其振动的幅度也就越大,所以琴弦上红点的振动幅度会越大。 音高是由琴弦的振动频率决定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只要琴弦的松紧、长度、粗细等因素不改变,无论用多大的力拨动琴弦,其振动频率都不会发生变化,因此琴弦发音的音高不变。用力大小只会影响声音的响度,即声音的强弱,而不会影响音高。32.【答案】(1)龙龙(2)乐乐(3)大于;肺活量越大,运动后越快恢复到正常呼吸(4)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合理即可)【知识点】呼吸次数【解析】【分析】(1)一分钟跳绳运动后呼吸更为急促的是龙龙同学。 跳绳一分钟后,龙龙的呼吸频率为43次/分钟,乐乐的呼吸频率为35 次/分钟,43>35,即龙龙跳绳一分钟后的呼吸频率更快,所以龙龙的呼吸更为急促。(2)从表中数据分析得知:经常运动的最有可能是乐乐同学。(3)一分钟跳绳后,两位同学开始休息,五分钟后,龙龙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大于乐乐的呼吸次数,这是因为龙龙的肺活量比乐乐小,恢复平静需要的时间更多。(4)龙龙在一分钟跳绳后的呼吸频率较高,说明此次跳绳运动对他来说强度可能较大。建议他在后续运动中,不要一开始就追求过高的运动强度,而是逐渐增加跳绳的速度、时间或次数,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避免呼吸过于急促和身体过度疲劳。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能够增加肺活量。33.【答案】(1)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准确性(2)A(3)54;重做实验/再测一次(合理即可)(4)大;大【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1)在科学实验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实验环境的微小变化、测量工具的精度限制、操作过程中的细微差异等,每次实验得到的数据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波动。通过进行多次重复实验,可以获取多个数据样本,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如求平均值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这些偶然因素带来的误差,使实验结果更接近真实值,从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让实验结论更具说服力。(2)龙龙在实验中是将小车放在斜面的不同高度,静止滑下后撞向铜锣,并用分贝仪记录声音的强弱,所以自变量是小车所处的高度,通过改变高度来探究小车具有的能量变化情况。而因变量是铜锣发声的强弱,即通过比较撞击后铜锣发出声音的强弱来间接比较不同情况下小车能量的大小,声音越强说明小车撞击铜锣时具有的能量越大,声音越弱说明小车具有的能量越小。因此该实验是为了探究运动的小车具有的能量与高度的关系,通过比较声音强弱可以比较出不同小车的能量大小。(3)龙龙在实验中发现有一组数据出现明显错误,这一异常数据是c处第二次的54,对于这一异常数据,我们需要进行分析,重新实验。(4)处理完异常实验数据后,龙龙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小车从越高的高度上滑下时,小车的速度越大,产生的能量越大。34.【答案】(1)B(2)小肠;充分消化吸收营养(3)最小(4)将机身重量减轻/改为流线型机身/在扇叶连接处涂上润滑油等(合理即可)【知识点】反冲力;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消化器官及其作用【解析】【分析】(1)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无人机扇叶转动后向下产生强大的气流,给空气一个向下的力,同时空气会给无人机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就是使无人机飞行的动力,也就是反冲力。重力是地球对无人机产生的向下的力,与无人机飞行的动力方向相反;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力,在该情境中与无人机飞行动力无关;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也不是无人机飞行的动力来源。所以答案选B。(2)无人机运行路线如图,乐乐看着弯弯曲曲的路线,联想到我们的消化器官中也有一个又长又细的弯曲管道,它是小肠,在消化过程中它的作用是吸收营养物质。(3)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就越高。一般来说,在材质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风铃越小,振动时频率越高,发音也就越高;风铃越大,振动频率越低,发音越低。所以为了找到发音最高的风铃,乐乐应该选择风铃 “最小” 的路口。(4)为了让无人机在角逐中具有更快的速度,从减小阻力的角度,我们可以减轻机身重量,也可以在扇叶连接处涂上润滑油等。1 / 1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学科素养期末诊断四年级科学试卷1.(2025四上·龙岗期末)周末,龙龙陪家人到菜市场购物,热闹非凡的集市充满了烟火气息。在吵闹的市场中,龙龙听到很多人说话的音量很大,此时可以用( )来描述这些声音。A.强 B.弱 C.高 D.低【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在声学中,“音量” 通常指的是声音的强弱程度。当很多人说话声音很大时,意味着声音的强度较大,所以可以用 “强” 来描述这些声音。而 “高” 和 “低” 一般更多地用于描述声音的音调,比如高音、低音等,与音量大小无关;“弱” 则与声音大的情况相反,不符合描述这些大声说话声音的情境。2.(2025四上·龙岗期末)为了吸引顾客,有的商家在店门口敲鼓奏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敲鼓时鼓面没有发生变化B.因为鼓面振动,所以产生了鼓声C.停止敲击,鼓声会立刻停止D.鼓声只能向前方传播【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鼓时,鼓面振动从而产生了鼓声,故B选项正确。3.(2025四上·龙岗期末)在研究鼓面发声实验中,为了更直观地观察到鼓面的振动情况,下列方法效果最明显的是 ( )。A.在鼓面涂上一些颜色 B.在鼓面撒些米粒C.在鼓面贴一些胶带 D.直接用肉眼观察【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在鼓面撒些米粒,当鼓面振动时,米粒会随着鼓面的振动而跳动,通过观察米粒的跳动情况就能非常直观地反映出鼓面的振动情况,是一种很有效的转换方法,效果明显。4.(2025四上·龙岗期末)随着龙龙靠近敲鼓的地方,鼓声逐渐响亮起来,此时龙龙手上拎着的塑料袋薄膜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保持不动 B.振动得更微弱C.振动得更明显 D.振动一会后停止【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并通过介质(如空气)传播。当龙龙靠近敲鼓的地方时,鼓声逐渐响亮,说明声音的响度增大。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同时传播到周围介质中的能量也越大。塑料袋薄膜处于空气介质中,接收到的能量增多,会使得薄膜振动得更明显。所以答案选C。5.(2025四上·龙岗期末)龙龙联想到,在我们的耳朵中也有一个和塑料袋薄膜很像的结构,它就是( ),它很薄而且很有弹性。A.鼓膜 B.耳郭 C.外耳道 D.耳蜗【答案】A【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其中鼓膜是中耳的一部分,它就像一个薄膜,很薄而且很有弹性,与塑料袋薄膜有相似之处。鼓膜的作用是接收声音的振动,并将这些振动传递到中耳的其他部分,进而将声音信号传递到内耳,最终转化为神经信号被大脑感知。6.(2025四上·龙岗期末)在购物时,龙龙看见远处有人在叫卖商品,于是他把手掌放在耳朵后面,如图所示,这主要是为了 ( )。A.减弱声音的传播过程B.将声音通过手掌直接传递给大脑C.更好玩D.收集更多的声音,听得更清晰【答案】D【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把手掌放在耳朵后面,主要是为了收集更多的声音,使听得更清晰。手掌放在耳朵后面可以增大耳朵收集声音的面积,起到类似扩音器和反射板的作用,帮助收集更多的声波,让声音更集中地传入耳朵,从而增强听到声音的效果。7.(2025四上·龙岗期末)在闹市里强烈的声音会让耳朵感到不适,因此我们需要爱护听力,下列方法不能帮我们保护听力的是 ( )。A.一整天都戴着耳机听歌 B.远离较强的噪音C.遇到噪音时捂住耳朵 D.不用力掏耳朵【答案】A【知识点】保护听力【解析】【分析】一整天都戴着耳机听歌,会使耳朵长时间处于声音刺激之下,容易引起听觉疲劳,还可能会损伤内耳的毛细胞等听觉结构,导致听力下降,不能帮助我们保护听力。8.(2025四上·龙岗期末)在挑西瓜时,妈妈告诉龙龙可以通过拍打的方式来挑选西瓜,先用手轻轻拍打西瓜的同一部位,再用较大的力拍打,龙龙仔细对比这两次的声音,他的发现合理的是( )。A.轻轻拍西瓜时,声音更强 B.用力拍西瓜时,声音更弱C.轻轻拍西瓜时,声音更弱 D.用力拍和轻拍,声音没有变化【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用手轻轻拍打西瓜时,西瓜振动的幅度较小,产生的声音能量相对较少,所以声音更弱;而用较大的力拍打西瓜时,西瓜振动的幅度更大,产生的声音能量更多,声音就更强。因此,轻轻拍西瓜时声音更弱,用力拍西瓜时声音更强,只有C选项符合。9.(2025四上·龙岗期末) 龙龙用相同的力拍打西瓜的同一部位,发现相同的成熟度下,大西瓜的发音总是更沉闷一些,这是因为大颗的西瓜比小颗的西瓜( )。A.振动速度更快 B.振动速度更慢C.振动幅度更大 D.振动幅度更小【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声音的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在相同的成熟度下,用相同的力拍打西瓜的同一部位,大西瓜发音更沉闷,说明大西瓜发出声音的音调更低。而音调低是因为物体振动速度更慢,频率更低。大西瓜体积大、质量大,在受到相同力的拍打时,振动速度比小西瓜更慢,所以发出的声音更沉闷。10.(2025四上·龙岗期末)挑选完商品回家后,龙龙打算自制一个橡皮筋小乐器,关于他制作小乐器的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制作时可以不断调整,所以与设计图可以不一致B.和同学交流分享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改进乐器C.必须要几种材料同时使用才能制作出小乐器D.制作完成后不用再改进,可以直接使用【答案】B【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和同学交流分享能够获取不同的观点和建议,发现自己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或可以改进的地方,从而更好地改进乐器,B选项正确。11.(2025四上·龙岗期末)校运会上,龙龙和乐乐一起参加了丰富的文体活动。我们吸气时,空气进入肺中的主要途径是 ( )。A.空气→气管→鼻腔→肺 B.空气→鼻腔→气管→肺C.空气→气管→口腔→肺 D.空气→口腔→气管→肺【答案】B【知识点】呼吸系统【解析】【分析】人体进行呼吸时,空气进入肺的主要途径是:首先空气通过鼻腔进入,鼻腔对空气起到温暖、湿润和过滤的作用;然后空气经过咽、喉,进入气管;再由气管进入支气管,最后到达肺。因此,正确顺序是 “空气→鼻腔→气管→肺”。口腔在正常呼吸时一般不参与空气进入肺的主要途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鼻腔堵塞等,才会经口腔呼吸。12.(2025四上·龙岗期末)参加完一天的活动后,乐乐发现在( )的情景下人的呼吸次数会增加。A.在图书馆安静地看书 B.参加800米赛跑C.坐在教室里认真听老师讲课 D.午休时躺在教室睡觉【答案】B【知识点】呼吸次数【解析】【分析】参加 800 米赛跑时,人体的肌肉需要大量的能量来维持运动,而能量的产生需要消耗氧气,为了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呼吸系统会加快工作,表现为呼吸次数增加,以便吸入更多的氧气,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13.(2025四上·龙岗期末)在跳绳比赛中,龙龙气喘吁吁,这是因为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空气中的(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答案】A【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解析】【分析】人体运动时,肌肉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运动状态。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释放出能量供机体使用,而这个过程需要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所以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空气中的氧气,以满足能量代谢的需求,因此龙龙在跳绳比赛后会气喘吁吁,这是身体在加快呼吸,以吸入更多氧气。氮气在人体呼吸过程中一般不参与气体交换,二氧化碳是人体呼吸排出的气体,水蒸气也不是运动时主要消耗的气体成分。14.(2025四上·龙岗期末)乐乐联想到科学课上学过的呼吸模型,如图,在呼吸时,我们的膈肌会不断地收缩和舒张,下列关于呼吸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模型中两个小气球代表肺B.模型中手拉动的气球皮代表膈肌C.吸气时胸腔扩张,膈肌收缩D.图中气球皮下拉代表呼气过程【答案】D【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解析】【分析】图中气球皮下拉时,相当于膈肌收缩,会使胸腔容积增大,这代表的是吸气过程,而不是呼气过程,D选项说法错误。15.(2025四上·龙岗期末)经过一天的活动,疲惫的乐乐和龙龙开始品尝美味大餐,他们把餐桌上的食物分成了如下两类:①西红柿、土豆、黄瓜,②鸡翅、牛肉、鲤鱼,这样的分类标准是 ( )。A.主食和副食 B.生食和熟食C.植物类和动物类 D.喜欢吃的和不喜欢吃的【答案】C【知识点】植物的分类【解析】【分析】①类中的西红柿、土豆、黄瓜都属于植物类食物;②类中的鸡翅、牛肉、鲤鱼都来自动物,属于动物类食物,这种分类标准符合植物类和动物类的分类,C选项正确。16.(2025四上·龙岗期末)龙龙准备把几种食物放在一张白纸上检测其营养成分,却不小心把碘酒洒在白纸上,结果白纸变蓝,据此推测白纸中可能含有( )。A.维生素 B.淀粉 C.脂肪 D.蛋白质【答案】B【知识点】淀粉的检验【解析】【分析】淀粉遇碘会变蓝,这是淀粉的一个特性。所以当碘酒洒在白纸上,白纸变蓝,很可能是白纸中含有淀粉。而维生素、脂肪、蛋白质遇到碘酒不会出现变蓝的现象。故答案选B。17.(2025四上·龙岗期末)经过校运会一上午激烈的活动后,龙龙需要补充大量的能量,下列四份午餐中,搭配最适合龙龙的是 ( )。A.米饭、鸡肉、炒青菜 B.鸡肉、 鱼肉C.米饭、炒青菜 D.米饭、苹果、炒青菜【答案】A【知识点】平衡膳食【解析】【分析】为了满足身体在激烈活动后对能量的需求,午餐需要包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成分,做到营养均衡。米饭富含碳水化合物,能够快速为身体提供能量;鸡肉富含蛋白质,有助于身体的修复和生长;炒青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可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该搭配营养较为均衡,适合激烈活动后补充能量。18.(2025四上·龙岗期末)乐乐吃饭时狼吞虎咽,老师教导他要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 “细嚼”这个活动是我们口腔中的( )完成的。A.门齿 B.犬齿 C.臼齿 D.唾液【答案】C【知识点】牙齿【解析】【分析】人的牙齿根据形态和功能可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其中,臼齿的形状宽阔、平坦,适合研磨和咀嚼食物,“细嚼” 这个活动主要是由口腔中的臼齿来完成的。门齿的主要功能是切割食物,犬齿主要用于撕裂食物,唾液则是帮助湿润食物、初步消化淀粉等,并不直接完成 “细嚼” 动作。19.(2025四上·龙岗期末)如图所示,乐乐反复挤揉装着水、馒头、青菜的塑料袋,这是在模拟( )。A.食物从食道中通过B.食物在口腔中被磨碎C.食物在胃中被混合、磨碎,并初步消化D.食物在小肠内消化【答案】C【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解析】【分析】胃具有储存食物、混合和磨碎食物以及初步消化食物的功能。胃通过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对食物进行搅拌、混合和研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食糜,图中反复挤揉装着水、馒头、青菜的塑料袋,模拟的就是食物在胃中被混合、磨碎,并初步消化的过程,C选项正确。20.(2025四上·龙岗期末)消化器官是非常容易受到伤害的,需要被好好保护,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吃饭前,将手清洗干净 B.不喝太热或太冷的饮料C.刚吃完饭后,不做剧烈运动 D.吃饭时,和同学大声吵闹【答案】D【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解析】【分析】吃饭时和同学大声吵闹,可能会导致食物呛入气管,引发呛咳甚至窒息等危险情况,同时也会影响正常的咀嚼和吞咽过程,还可能使胃肠道内进入过多空气,引起胃胀等不适,不利于消化器官的保护,D做法不正确。21.(2025四上·龙岗期末)回顾校运会,乐乐发现投出去的篮球总是落回地面,这是因为篮球受到( )的作用。A.空气阻力 B.弹力 C.重力 D.反冲力【答案】C【知识点】重力【解析】【分析】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篮球投出去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其在竖直方向上会有向下的加速度,从而不断改变运动轨迹,最终落回地面,所以篮球总是落回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22.(2025四上·龙岗期末)在校园赛车比赛上,不同选手展示了自己的小车,乐乐制作的小车如图,要使小车沿水平方向向左运动,我们可以( )。A.将喷气方向水平向右 B.将喷气方向水平向左C.将小车喷气方向随意放 D.将小车的质量减轻【答案】A【知识点】反冲力【解析】【分析】根据反冲力的原理,当物体向一个方向喷出气体、液体或固体时,会受到一个相反方向的力。所以将喷气方向水平向右,气体向右喷出,小车会受到向左的反冲力,从而沿水平方向向左运动,故A选项正确。23.(2025四上·龙岗期末)乐乐发现,气球驱动小车前进时,行驶速度越来越慢,这是因为小车受到的( )。A.重力变大了 B.反冲力变小了C.反冲力变大了 D.弹力变大了【答案】B【知识点】反冲力【解析】【分析】气球驱动小车是利用气球喷气产生的反冲力来推动小车前进。随着气球内的气体不断喷出,气球内的气压逐渐降低,喷气的速度和力量也会逐渐减小,从而产生的反冲力变小,小车的行驶速度就会越来越慢。24.(2025四上·龙岗期末)龙龙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时,小车在5秒内运动了100厘米,如果要让小车在相同时间内运动得更远,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更换弹力更大的橡皮筋 B.减少橡皮筋缠绕的圈数C.增加小车的质量 D.把橡皮筋换成棉绳【答案】A【知识点】弹力;橡皮筋动力小车【解析】【分析】更换弹力更大的橡皮筋,在缠绕相同圈数等条件下,能为小车提供更大的动力,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更大的动力会使小车获得更大的动能,从而在相同时间内运动得更远,A选项做法可行。25.(2025四上·龙岗期末)看着田径场上跳高运动员比赛的情景,龙龙对撑杆跳产生了思考,下列想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弯曲的跳高杆和拉伸的橡皮筋都能产生弹力B.跳高杆弯曲得越明显,产生的力越大C.跳高杆产生的弹力没有限度D.运动员落回地面时,防护垫提供的弹力可以保护运动员【答案】C【知识点】弹力【解析】【分析】任何物体的弹性都有一定限度,跳高杆也不例外。当外力超过一定程度时,跳高杆可能会发生塑性变形甚至断裂,此时就不能再产生弹力或不能正常产生弹力了,C做法不正确。26.(2025四上·龙岗期末)赛车比赛前,需要记录小车的重量,于是龙龙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测量,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测力计直接拿来测量B.挂上重物后,没等示数稳定就读数C.平视读数,重复测量3次D.测量的小车重量超过最大量程【答案】C【知识点】弹簧测力计【解析】【分析】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使用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才能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读数时,视线要与弹簧测力计的刻度面平视,为了减小误差,一般要重复测量3次,C选项操作正确。27.(2025四上·龙岗期末)最终,通过正确操作,小车在测力计上的示数如图所示,小车所受的重力为( )N。A.3.3 B.3.6 C.4.2 D.3.4【答案】B【知识点】弹簧测力计【解析】【分析】弹簧测力计的读数需要先明确其量程和分度值。一般来说,常见的弹簧测力计量程有 5N 等,分度值可能是0.1N 或0.2N。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 0.2N,指针指在3.6N刻度线处是合理的,小车所受重力可以是3.6N。28.(2025四上·龙岗期末)龙龙将小车放到赛道上,经过测试,发现小车总会打滑,我们可以建议他( )。A.减轻小车重量 B.在更光滑的赛道上测试C.换更宽更重的车轮 D.给小车的轴承涂润滑油【答案】C【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解析】【分析】换更宽更重的车轮,一方面增加了车轮与赛道的接触面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摩擦力,另一方面增加了小车的重量,使小车对赛道的压力增大,也会使摩擦力增大,同时更宽的车轮还能提高小车的稳定性,减少打滑的可能性,C选项可行。29.(2025四上·龙岗期末)运动的小车具有能量,对于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相同条件下,运动小车的速度越快,能量越大B.气球小车的气球被吹得越大,具有的能量越多C.敲击后发声的音叉速度很慢,所以没有能量D.拉长的橡皮筋也可以给小车提供能量【答案】C【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解析】【分析】敲击后发声的音叉虽然速度很慢,但它在振动,振动的物体具有机械能,所以音叉是有能量的,C说法不正确。30.(2025四上·龙岗期末)乐乐和同学们在讨论利用身边的材料来设计制作一辆具有动力的小车。在他们共同设计制作小车时,以下做法中错误的是 ( )。A.仔细观察小车模型, 了解小车的结构B.绘制多角度的小车设计图,尽可能全面反映它的结构C.自己有什么想法就做,不用和其他同学交流讨论D.如果作品失败了,应该找出原因, 进行改进,继续制作【答案】C【知识点】设计小车【解析】【分析】在团队合作设计制作小车时,自己有想法应该及时和其他同学交流讨论,这样可以综合大家的智慧,优化设计方案,避免出现片面或不合理的设计。如果自己有什么想法就做,不与他人交流,可能会导致与团队的整体设计不相符,浪费时间和材料,C做法错误。31.(2025四上·龙岗期末)文化创作节上,乐乐展示了自己制作的简易橡皮筋小琴盒,如下图,琴盒主要由三根皮筋,一根筷子和一个纸盒组成,并测量了六根琴弦的长短和粗细,数据如下表所示。制作完成后,乐乐开始调试音高。琴弦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长度/厘米 10 17 12 15 13 14粗细/厘米 0.1 0.1 0.3 0.3 0.5 0.5(1)测试时乐乐想知道琴弦的长短对音高的影响,他应该选择( )进行对比实验。A.①和③ B.②和③ C.①和② D.④和⑥(2)在相同条件下,乐乐拨动①③⑤三根琴弦的同一位置,他发现振动速度从快到慢的排序依次是 。(3)在测试中, 乐乐还为琴弦设计了旋钮用于调节琴弦的松紧,他发现,如果要让琴弦发音更低,可以将琴弦 (选填“调松”或“调紧”)。(4)调音成功后, 乐乐在琴弦②上贴上一个小红点,假如用越大的力拨动琴弦,琴弦上红点的振动幅度 (选填“越大”或“越小”),而琴弦发音的音高 (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答案】(1)C(2)①③⑤(3)调松(4)越大;不变【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1)对比实验需要控制变量,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来研究该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研究琴弦长短对音高的影响时,应保证琴弦的粗细等其他条件相同,只改变琴弦的长度。①和②琴弦粗细都是 0.1 厘米,只有长度不同,符合控制变量法要求,可以用来探究琴弦长短对音高的影响。(2)通常情况下,琴弦越细、越短,振动速度越快,音高越高;琴弦越粗、越长,振动速度越慢,音高越低。从题目所给数据可知,①琴弦最细且最短,⑤琴弦最粗且相对较长,③琴弦的粗细和长度处于中间,所以振动速度从快到慢为①>③>⑤。(3)当琴弦被调松时,其振动频率会变慢,根据频率与音高的关系,频率越低,音高也就越低;而将琴弦调紧时,琴弦振动频率会加快,发出的声音音高会更高。(4)当用越大的力拨动琴弦时,琴弦获得的能量就越大,其振动的幅度也就越大,所以琴弦上红点的振动幅度会越大。 音高是由琴弦的振动频率决定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只要琴弦的松紧、长度、粗细等因素不改变,无论用多大的力拨动琴弦,其振动频率都不会发生变化,因此琴弦发音的音高不变。用力大小只会影响声音的响度,即声音的强弱,而不会影响音高。32.(2025四上·龙岗期末)校运会上,龙龙和乐乐都参加了四年级男子组的一分钟跳绳比赛,下表是他们比赛前后的呼吸频率数据,请你根据数据回答问题。呼吸频率 赛前平静状态 (次/分钟) 跳绳一分钟后 (次/分钟) 跳绳五分钟后 (次/分钟) 肺活量 (毫升)龙龙 23 43 1800乐乐 20 35 25 2500(1)一分钟跳绳运动后呼吸更为急促的是 同学。(2)从表中数据分析得知:经常运动的最有可能是 同学。(3)一分钟跳绳后, 两位同学开始休息,五分钟后,龙龙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乐乐的呼吸次数,你分析的理由是 。(4)针对龙龙的运动情况,我们可以建议他: 。【答案】(1)龙龙(2)乐乐(3)大于;肺活量越大,运动后越快恢复到正常呼吸(4)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合理即可)【知识点】呼吸次数【解析】【分析】(1)一分钟跳绳运动后呼吸更为急促的是龙龙同学。 跳绳一分钟后,龙龙的呼吸频率为43次/分钟,乐乐的呼吸频率为35 次/分钟,43>35,即龙龙跳绳一分钟后的呼吸频率更快,所以龙龙的呼吸更为急促。(2)从表中数据分析得知:经常运动的最有可能是乐乐同学。(3)一分钟跳绳后,两位同学开始休息,五分钟后,龙龙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大于乐乐的呼吸次数,这是因为龙龙的肺活量比乐乐小,恢复平静需要的时间更多。(4)龙龙在一分钟跳绳后的呼吸频率较高,说明此次跳绳运动对他来说强度可能较大。建议他在后续运动中,不要一开始就追求过高的运动强度,而是逐渐增加跳绳的速度、时间或次数,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避免呼吸过于急促和身体过度疲劳。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能够增加肺活量。33.(2025四上·龙岗期末)如图所示,在探究运动的小车具有的能量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龙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将小车放在斜面的不同高度,静止滑下后撞向放在水平面上的铜锣,并用分贝仪记录声音的强弱。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撞击后铜锣发声的强弱(单位:分贝)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a处 45 44 45b处 40 40 39c处 36 54 35(1)龙龙在每一组实验中都进行了3次重复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2)龙龙做该实验是为了探究运动的小车具有的能量与____的关系,通过比较____可以比较出不同小车的能量大小。( )A.高度,声音强弱 B.质量, 高度C.斜面坡度, 高度 D.斜面坡度,声音强弱(3)龙龙在实验中发现有一组数据出现明显错误,这一异常数据是 (填写数字),对于这一异常数据,合理的做法是 。(4)处理完异常实验数据后,龙龙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小车从越高的高度上滑下时,小车的速度越 ,产生的能量越 。(均选填“大”或“小”)【答案】(1)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准确性(2)A(3)54;重做实验/再测一次(合理即可)(4)大;大【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1)在科学实验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实验环境的微小变化、测量工具的精度限制、操作过程中的细微差异等,每次实验得到的数据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波动。通过进行多次重复实验,可以获取多个数据样本,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如求平均值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这些偶然因素带来的误差,使实验结果更接近真实值,从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让实验结论更具说服力。(2)龙龙在实验中是将小车放在斜面的不同高度,静止滑下后撞向铜锣,并用分贝仪记录声音的强弱,所以自变量是小车所处的高度,通过改变高度来探究小车具有的能量变化情况。而因变量是铜锣发声的强弱,即通过比较撞击后铜锣发出声音的强弱来间接比较不同情况下小车能量的大小,声音越强说明小车撞击铜锣时具有的能量越大,声音越弱说明小车具有的能量越小。因此该实验是为了探究运动的小车具有的能量与高度的关系,通过比较声音强弱可以比较出不同小车的能量大小。(3)龙龙在实验中发现有一组数据出现明显错误,这一异常数据是c处第二次的54,对于这一异常数据,我们需要进行分析,重新实验。(4)处理完异常实验数据后,龙龙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小车从越高的高度上滑下时,小车的速度越大,产生的能量越大。34.(2025四上·龙岗期末)科技新城,活力深圳。在龙岗创客节上,龙龙和乐乐组队参加了无人机物流运输赛,选手需要操控无人机运载货物飞往指定区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乐乐启动无人机,无人机扇叶转动后向下产生强大的气流,此时无人机飞行的动力是 ( )。A.重力 B.反冲力 C.弹力 D.摩擦力(2)无人机运行路线如图,乐乐看着弯弯曲曲的路线,联想到我们的消化器官中也有一个又长又细的弯曲管道,它是 ,在消化过程中它的作用是 。(3)为了让无人机顺利到达终点,主办方给出了迷宫路线的提示,每一个路口前都有三个大小不同的风铃,只有选择发音最高的风铃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因此乐乐应该选择风铃 (选填“最大”“最小”或“中等大小”)的路口。(4)为了在这次激烈的角逐中获胜,龙龙和乐乐想让无人机具有更快的速度,从减小阻力的角度来说,可以建议他们采取什么方法 。【答案】(1)B(2)小肠;充分消化吸收营养(3)最小(4)将机身重量减轻/改为流线型机身/在扇叶连接处涂上润滑油等(合理即可)【知识点】反冲力;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消化器官及其作用【解析】【分析】(1)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无人机扇叶转动后向下产生强大的气流,给空气一个向下的力,同时空气会给无人机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就是使无人机飞行的动力,也就是反冲力。重力是地球对无人机产生的向下的力,与无人机飞行的动力方向相反;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力,在该情境中与无人机飞行动力无关;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也不是无人机飞行的动力来源。所以答案选B。(2)无人机运行路线如图,乐乐看着弯弯曲曲的路线,联想到我们的消化器官中也有一个又长又细的弯曲管道,它是小肠,在消化过程中它的作用是吸收营养物质。(3)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就越高。一般来说,在材质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风铃越小,振动时频率越高,发音也就越高;风铃越大,振动频率越低,发音越低。所以为了找到发音最高的风铃,乐乐应该选择风铃 “最小” 的路口。(4)为了让无人机在角逐中具有更快的速度,从减小阻力的角度,我们可以减轻机身重量,也可以在扇叶连接处涂上润滑油等。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学科素养期末诊断四年级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学科素养期末诊断四年级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