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五四制)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五四制)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烟台市芝罘区(五四制)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2.答题前,务必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5.写在试卷上或答题卡指定区域外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地球上生存的动物是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各种动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结构,不同结构可能实现相同的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鱼的鳃和蜗牛的外套膜,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B.蛔虫身体分节和蜥蜴的颈,都能让运动更灵活
C.蚯蚓的外骨骼和蛇的角质鳞,都能减少水分蒸发
D.涡虫的咽和蝗虫的触角,都能进行捕食
2.月亮鱼(如图甲)是一种特殊的鱼类。研究团队通过监测绘制了月亮鱼体温随水温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月亮鱼在水中游泳时,胸鳍会持续快速摆动,解剖发现其胸鳍基部有发达的肌肉,周身覆盖着厚达1厘米的脂肪层。下列关于月亮鱼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月亮鱼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
B.月亮鱼胸鳍基部有发达的肌肉,为运动提供动力
C.月亮鱼的周身覆盖着脂肪层,脂肪层具有保温作用
D.月亮鱼的体温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3.“天高任鸟飞”,各种姿态的鸟在蓝天中翱翔,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关于鸟类适于飞行的结构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型,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B.气囊可以扩大气体交换的面积
C.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可减轻体重
D.胸骨上附着发达的胸肌,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4.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诗词里蕴含着不少生物学知识。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鲈鱼的鳞片为其提供了很好的保护
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蝉身体分节,属于环节动物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蛙的肺和皮肤都可以进行气体交换
D.“爪利嘴还刚,残阳啄更忙。”啄木鸟的喙具有尖利的特点,与其食性相适应
5.《小蝌蚪找妈妈》是我国首部水墨动画片。依据甲、乙、丙、丁四个动物的自述,小蝌蚪的妈妈最可能是( )
甲:一生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运动
乙:终生用肺呼吸,体内受精,体表有甲
丙: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水中受精
丁:陆地上产卵,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A.甲 B.乙 C.丙 D.丁
6.如图是兔和狼的牙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①是门齿,适于切断食物
B.依据②推测,图2是狼的牙齿
C.③是臼齿,适于撕裂食物
D.哺乳动物的牙齿出现分化
7.深海热泉口生活着大量的管状蠕虫,其结构及生活方式如图,它们吸收硫化氢后,由体内硫细菌合成有机物供自身利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鳃冠上有许多细小的羽毛状分支结构——扩大与海水的接触面积,利于气体交换
B.体细胞周围有毛细血管分布——硫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管状蠕虫的其他部位
C.硫细菌生活在管状蠕虫体内,为它提供有机物——硫细菌与管状蠕虫为共生关系
D.管状蠕虫的身体为圆筒形,由很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属于节肢动物
8.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下列动物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鲫鱼和非洲象 B.鸵鸟和大鲵 C.丹顶鹤和猕猴 D.野马和蜥蜴
9.如图示用哑铃增强上臂肌肉力量的锻炼方法。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关节的运动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B.屈肘时①处于舒张状态,②处于收缩状态
C.[①]肱二头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构成
D.[③]关节是运动系统中的重要结构,既牢固、又灵活
10.运动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①骨绕关节转动;②骨骼肌收缩;③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④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②③① D.④①②③
11.“鸟类的黑手党”——杜鹃,常将自己的卵产到灰喜鹊的巢中,灰喜鹊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对灰喜鹊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是先天性行为②是后天学习行为③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2.廷伯根研究自然环境中银鸥幼雏求食行为时发现,银鸥幼雏饥饿时总是啄亲鸟的喙。为探究引起银鸥幼雏这种行为的原因,廷伯根利用模型进行探究,模型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廷伯根使用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法
B.廷伯根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银鸥幼雏的求食行为
C.银鸥幼雏求食行为属于后天学习行为
D.银鸥幼雏啄亲鸟求食的行为可能是亲鸟喙上的斑引起的
13.“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在诗人杜甫的笔下,动物使大自然充满生机。以下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蝴蝶采集花粉和花蜜会导致果树减产
B.苍蝇、蚊子、老鼠、蟑螂这“四害”会传播疾病,应彻底消灭
C.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的种类越少,生态系统越稳定
D.野兔的皮毛上经常挂着苍耳等植物果实,可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14.如图表示相关概念或结构之间的关系,选项中与甲、乙、丙、丁依次对应错误的是( )
A.狼的牙齿,门齿、犬齿、臼齿
B.变温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C.动物的行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社会行为
D.社会行为特征,有一定组织、有明确分工、有的形成等级
15.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仿生技术被广泛应用。以下没有运用仿生学原理的是( )
A.模仿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冷光灯
B.模仿蝴蝶调节体温的方式——人造地球卫星的控温系统
C.模仿蝙蝠回声定位——雷达
D.模仿青蛙的游泳姿势——蛙泳
16.昆虫的两种变态发育方式的全过程可以分别用如图的部分内容表示,已知D为卵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蜻蜓的发育过程可以表示为A→B→C
B.若用此图表示蜜蜂的发育过程,则B为蛹期,C为幼虫期
C.若用此图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C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若用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C时期
17.在烟台某花鸟市场,一株三角梅上同时开出白、黄、红、粉、紫等多种颜色的“花”。下列实例中,在操作和原理上与此例最为接近的是( )
A.月季的扦插 B.柿子的嫁接 C.夹竹桃的压条 D.水稻的播种
18.如图所示为马铃薯两种繁殖方式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丙只具有乙的遗传特性 B.丁的细胞中有来自甲的基因
C.丙由a(种子)中的子叶发育而成 D.扦插与繁殖方式②的实质相同
19.2024年11月28日,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祖国。确定遗骸身份,建立遗骸遗传信息档案时,应检测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细胞
20.人眼睑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一个家庭中成员眼睑的性状如下表所示,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祖父 祖母 儿子 儿媳 孙子
双眼皮 双眼皮 双眼皮 双眼皮 单眼皮
A.单眼皮是显性性状
B.祖父、祖母、儿子、儿媳基因组成可能相同
C.儿子、儿媳基因组成可能相同
D.儿子、儿媳再生一个孩子,是双眼皮的机率为50%
21.某学习小组在实验田里种植大、小两种花生,收获后分别对两种花生果实的长轴长度进行了抽样测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取样时,从大花生中挑大的,小花生中挑小的
B.小花生果实的长轴长度都小于大花生果实的长轴长度
C.两种花生果实大小的差异,主要是因为遗传物质不同
D.选取粒大饱满的大花生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不会结出小花生
22.常在烟台月亮湾、东炮台附近出现斑海豹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其体细胞染色体为16对,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由此可知,雌性斑海豹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 )
A.15条常染色体+X B.15条常染色体+Y
C.15对常染色体+XX D.15对常染色体+XY
23.2024年12月9日,世界最高课堂——“天宫课堂”开讲。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微重力环境下心肌细胞有些功能和基因表征会发生改变。关于这种变异理解正确的是( )
A.心肌细胞的变异不可遗传
B.心肌细胞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C.该心肌细胞的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
D.心肌细胞在太空中发生的变异都是有利变异
24.某项生物学技术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X表示能合成胰岛素的人类细胞
B.该技术是在DNA分子水平上操作的
C.该技术应用了细菌繁殖速度快的特点
D.该技术可以引起可遗传变异
25.生物技术在农业、食品、医药等领域广泛应用,产生了巨大效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转基因技术可以用于“抗虫棉”的培育
B.与化学农药相比,生物防治具有高效率、低成本、无公害等优点
C.生物反应器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等
D.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是为了抑制杂菌繁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6个小题,共50分。)
26.(8分)蚊子是夏天常见的昆虫,繁殖能力强,能传播多种疾病。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1)甲图表示蚊子的发育过程,由此可知,其发育方式属于______发育。
(2)蚊子发育过程中,幼虫会经过多次蜕皮。“皮”实则是其体表的______(填结构名称),其作用是______。蜕皮的原因是______。
(3)某同学为了探究洗衣粉溶液能否杀死蚊子的幼虫,他准备了浓度为1%的洗衣粉溶液等相关实验材料,并进行了如下探究。根据所学知识,将探究补充完整:
①将60只蚊子幼虫平均分成A、B两组,分别置于两个同样的玻璃杯中。
②向A组玻璃杯中加入适量______,向B组玻璃杯中加入等量的1%的洗衣粉溶液,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每15分钟观察、记录一次。
③乙图表示该同学预测的实验结果:若A、B两组实验结果均接近曲线Ⅰ,则说明______;若______,则说明1%的洗衣粉溶液能杀死蚊子幼虫。
(4)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都可以通过蚊子叮咬传播,通过灭蚊、驱蚊等措施防止蚊子叮咬,能有效预防疾病的传播,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
27.(8分)科学家发现成年小鼠在非饥饿状态下会抑制摄食,仅对食物进行嗅闻,该活动受脑NA区控制。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对小鼠的摄食活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有关实验。
图1 图2 图3
(1)小鼠属于哺乳动物,体表______,有很好的保温作用,其重要的繁殖特征是______,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2)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小鼠在非饥饿状态下仅对食物进行嗅闻是______行为。图1为不同行为状态下,NA脑区电活动的强度,可知NA脑区电活动活跃对小鼠摄食行为起______作用(选填“促进”或“抑制”)
(3)利用如图2所示的迷宫对小鼠进行实验。在迷宫的八个臂中,随机选4个臂,每臂在最外端处放1颗食粒,让小鼠自由活动,直到吃完所有食粒。每天训练两次,然后测试记录小鼠行动轨迹。在迷宫实验中正常组小鼠和AD组小鼠的轨迹如图2。
①训练后进行测试,小鼠尝试吃完所有食粒,由图2可知,______组小鼠多次进入已经吃过食粒的臂中,错误更多,能力较弱。
②以下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实验用的小鼠性别相同
B.实验变量是小鼠的行动轨迹
C.训练测试前让小鼠处于饥饿状态
D.放置小鼠喜欢吃的食物
(4)为了探究运动强度对小鼠AD的影响,科研人员将多只AD小鼠均分为4组,第1组不运动,第2、3、4组分别进行低强度、中强度和高强度运动。五个月后与正常小鼠一起进行迷宫实验,结果见图3。
①本次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②对比四个小组数据可知中、高强度运动的小鼠错误次数较少,说明______。
28.(9分)我国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将野生原鸡驯化培育成家鸡,并逐渐选育出许多优良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图3
(1)鸡属于鸟类,主要特征是______。其特有的呼吸方式是______,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2)图1是鸡的发育过程示意图。结构A是______,其内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在①~③的发育过程中,发生了细胞的______。
(3)鸡蛋在孵化过程中质量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因为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进行了旺盛的______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
(4)家鸡的羽毛有翻毛、轻度翻毛、非翻毛三种表现性状,如图2所示。这三种表现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A、a控制。相关杂交实验如图3所示。
①子代轻度翻毛鸡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②若轻度翻毛鸡的雌性和雄性个体相互杂交,产生的子代有______种基因组成,理论上子代雄鸡中轻度翻毛鸡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29.(8分)如图是与人体运动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资料分析回答:
资料一:若运动姿势不当等易造成关节损伤,伤后马上热敷会加重病情。正确做法应是在伤后48小时内给予间断性冷敷,组织遇冷后会收缩,减少液体渗出,减缓肿胀,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
资料二:由于大鼠与人类运动系统组成相似,人体运动的相关研究常以大鼠为模型。生物小组的同学研究了不同运动强度对大鼠膝关节的影响,实验过程如下:
①选择8周龄、体重200~220克的健康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10只。
②利用自制电动跑台,每天同时训练大鼠1小时。其中a组不运动;b组为低强度运动,运动速度15米/分钟;c组为中强度运动,运动速度25米/分钟;d组为高强度运动,运动速度35米/分钟。
③8周后,观察大鼠的膝关节,测量软骨厚度,结果如下表:
组别膝关节软骨厚度(微米)a无明显关节积液和滑膜肿胀,关节软骨表面完整,未见裂痕及纤维化表现263b295c332d轻微的关节积液和滑膜肿胀,关节软骨表面可见散在的裂痕及纤维化改变189
(1)球员投篮瞬间如图所示,此时肱二头肌处于______状态。精准投篮是在多次练习后形成的______反射。
(2)图中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有[ ]______和[ ]______分泌的滑液。
(3)打篮球时若运动不当易造成肩关节脱臼,脱臼指的是______。为避免发生运动损伤,请你为同学们提出一条合理建议:______。
(4)分析资料二,由实验结果可知:a、b、c三组大鼠未见明显的膝关节损伤,b组和c组大鼠关节软骨均______,增强了运动时的缓冲力,且______的运动对关节软骨的促进效果更好。
30.(9分)“爱媛38号”柑橘因皮薄、无籽、水分足,口感像果冻,被称为果冻橙,广受烟台市民喜爱。该品种是由“南香”与“西子香”两种柑橘经过程①进行杂交选育而出的,后经过程②获得更多的杂柑幼苗。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过程①中,为了获得杂交种子,在花期需要进行的操作是:去掉南香柑的雄蕊,授以西子香的花粉,这个过程叫做______;随后花粉中的精子进入南香柑的______中,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种子中的______,继而发育为新植株,新植株所结的果实就是“爱媛38号”。
(2)像过程①这样,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受精卵发育为新个体的繁殖方式称为______,这种繁殖方式的后代具有______。
(3)杂柑幼苗生长为成熟植株后,若此时果农要想快速获得更多的杂柑幼苗,可通过如过程②所示的繁殖方式进行,该繁殖过程成功的关键是______,最终能结出“爱媛38号”果实的是______(填“a”或“b”)。若果农若想快速大批量地培育减毒的杂柑幼苗,还可以采用______技术。
(4)过程②的繁殖方式与过程①的繁殖方式相比,优点是______。
31.(8分)2024年11月15日,果蝇搭载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入住“天宫”。在遗传学研究中,果蝇是一种极好的实验材料。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其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如图1所示;图2为染色体的结构示意图;其翅型的遗传具有如图3所示的特点(显、隐性基因用A、a表示),请分析作答。
图1 图2 图3
(1)基因究竟存在于细胞中什么位置呢?1909年摩尔根选择了染色体为图1的果蝇进行研究。图1中雄果蝇(XY)产生的某一个精子中,含有的性染色体是______,摩尔根和他的学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绘制出了果蝇多种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图1),说明染色体与基因在数量上的对应关系是______。
(2)基因到底是什么呢?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具有独特的结构,并通过实验证明遗传物质是图2中的[ ]______,该分子上包含______的片段就叫基因。
(3)基因与性状有什么关系呢?如图3,果蝇的长翅和短翅是一对______,由图可子代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的数量比例约为______。
(4)环境对生物的性状有影响吗?果蝇的觅食行为是一种先天性行为,是由体内的基因决定的。但果蝇的觅食行为会将果蝇暴露在危险当中,为将觅食的质量最大化,将风险最低化,研究发现果蝇会通过学习来评估食物的价值,将食物来源的气味、颜色、质地和其他特征与食物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偏好,这种偏好就是果蝇对某种特定食物的反应阈值。反应阈值越大,对食物的选择性越强。为探究食物来源的气味对果蝇选择蔗糖反应阈值的影响,采用如下表4种不同的喂食条件,在差异处理4天后进行实验,观察果蝇对蔗糖的反应情况,结果如柱形图所示。
组别喂食条件A良性环境+无香气食物B良性环境+有香气食物C恶性环境(电击)+无香气食物D恶性环境(电击)+有香气食物
①据图分析,在良性环境中,果蝇对蔗糖的反应阈值较大;在恶性环境下,反应阈值较小。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②若要进一步研究果蝇的相关觅食行为,还可以从食物来源的颜色、质地等提出怎样的假设?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初三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D B B C C D C B C A D D C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B D B B C C B A D
二、非选择题
26.(1)完全变态
(2)外骨骼;保护支持内部结构,防止体内水分大量蒸发;外骨骼不能生长,限制了昆虫生长发育。
(3)清水;1%的洗衣粉溶液不能杀死蚊子幼虫;A组实验结果接近曲线Ⅰ,B组实验结果接近曲线Ⅱ
(4)切断传播途径
27.(1)被毛;胎生哺乳(2)先天性;抑制(3)①AD②ACD
(4)①运动强度②高强度和中等强度运动对小鼠AD有显著改善作用
28.(1)被覆羽毛,前肢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双重呼吸
(2)胚盘;生长、分裂和分化(3)减少;呼吸(4)①Aa②3;1/2
29.(1)收缩;复杂(条件)
(2)④关节软骨;②关节囊(顺序不能颠倒)
(3)关节头从关节窝里脱落出来;运动前要进行热身运动,运动时佩戴护具
(4)增厚;中强度
30.(1)人工辅助授粉(异花传粉);胚珠;胚
(2)有性生殖;双亲的遗传特性
(3)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a;组织培养
(4)有利于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同时加快了植物的繁殖速度。
31.(1)X或Y;1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2)②DNA;特定遗传信息
(3)相对性状;3:1
(4)①果蝇在良好环境中可以保持对食物的选择性,使食物保持在高质量,而在恶劣的环境中,则降低对食物选择。
②食物来源的颜色(或质地、形状)对果蝇选择食物反应阈值有影响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