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评估生物上册全部注意:共两大题,25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答题框内)1. 若要使显微镜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则应选择的图中的镜头组合是( )A. 甲和丁 B. 乙和丁 C. 甲和丙 D. 乙和丙2. 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取材之前,在载玻片上分别滴加的液体是( )A. 清水、清水 B. 生理盐水、清水C. 清水、生理盐水 D. 生理盐水、生理盐水3. 唐代诗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著名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诗句中的莺与树的细胞结构相比,莺的细胞不具有( )A. 细胞膜 B. 细胞质 C. 细胞核 D. 细胞壁4. 如果把细胞比作汽车的话,那么细胞中相当于汽车发动机的是( )A. 细胞膜 B. 线粒体 C. 细胞核 D. 液泡5.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关于荷花和蜻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B. 它们的细胞最外面的结构都是细胞膜C. 荷花是营养器官D. 蜻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6. 星期天,柯柯的妈妈买了一盆波士顿蕨回家,可她不知道应该把这株盆栽植物放在什么地方养。请你给出建议( )A. 摆放在背阴处,保持干燥 B. 摆放在背阴处,适当浇水C. 摆放在阳光下,保持干燥 D. 摆放在阳光下,适当浇水7. 我们把裸子植物称为“真正的陆生植物”的根本原因是( )A. 其根、茎、叶发达B. 其输导组织发达C. 其能产生种子D. 其受精过程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啼鸟匆匆变物华,雨池蝌蚪变成蛙”,描述了蝌蚪随着时间推移生长和发育成蛙的场景。小林同学分别对诗中生物的呼吸器官及呼吸方式进行了探究。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蝌蚪和蛙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A. 皮肤、鳃 B. 鳃、肺和皮肤 C. 肺、皮肤 D. 鳃、肺9. 小林利用部分材料制作了家鸽呼吸系统模型,图中用来模拟家鸽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 )A. 吸管 B. 小气球C. 大气球 D. 小气球和大气球10. 生物学的“结构与功能观”是重要的生命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家鸽前肢变成翼,利于飞行 B. 青蛙趾间有蹼,利于跳跃C. 鲫鱼身体呈流线型,利于减小水的阻力 D. 鳄鱼的头部后面有颈,利于觅食和避敌11. 秋冬季节是流感流行的时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下列有关流感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有细胞结构,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B. 能独立生活C. 利用孢子进行繁殖D. 寄生在人体内,属于动物病毒12. 霉菌和灵芝的共同特征是( )①细胞内具有真正的细胞核 ②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 ③进行分裂生殖 ④进行孢子生殖 ⑤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⑥细胞内有叶绿体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②③⑤ D. ①④⑤13. 农药是必不可少的化学药剂,可以有效杀死害虫,提高农作物产量。现在大多数人选择白僵菌作为新型“杀虫剂”,其主要原因是( )A. 毒性大 B. 作用速度快C. 能杀死全部害虫 D. 能够减少环境污染14. 小丽用酵母菌发酵做馒头,做出来的馒头内无孔隙,又小又硬。原因不可能是( )A. 没有创造无氧环境 B. 用开水化开酵母C. 发酵的时间不充足 D. 发酵时温度太低15. 泡菜类型丰富,历史悠久。下列有关泡菜制作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清洗泡菜坛可以防止杂菌污染B. 密封坛口可以创造无氧环境C. 导致蔬菜变酸的主要是酵母菌D. 发酵宜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16. 水稻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表。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等级 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分类关系种 水稻 小麦 大豆属 稻属 小麦属 大豆属科 禾本科 豆科目 禾本目 豆目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门 种子植物门的被子植物亚门A.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B. 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小麦和大豆C. 表中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较水稻与大豆的少D. 分类等级“种”比“属”包含的生物种类多17. 下列哪一组是我国的一级保护植物( )A. 君子兰、文竹 B. 绿萝、苏铁C. 水杉、珙桐 D. 侧柏、月季18. 造成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灾害 B. 天敌过多C. 动物病害 D.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19. 为了保护珍稀鱼类以及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相继推出一系列“禁渔”措施。下列不是禁渔的主要目的的是( )A. 指定渔网规格,有效控制对幼鱼的捕捞B. 使渔船、渔民得到休整,为捕捞做好准备C. 设置禁渔区,保护该区水生动物的多样性D. 设置禁渔期,确保鱼类在特定季节的繁殖20. 有人从国外旅游回来,带回一些旅游地的新鲜水果。当通过我国海关检查时,在其携带的水果中发现了苹果蠹蛾、葡萄花翅小卷蛾,这些水果因此被海关扣留。根据有关生物学知识,分析这位旅游者带入境的水果被海关扣留的原因( )A. 未用中文注明水果名称、产地等信息B. 会与我国的水果杂交,使水果的品种退化C. 超过允许携带的重量D. 携带有外来生物,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21.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植物地理上属于泛北极植物区与古热带植物区两个植物区系的过渡地带,是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一个核心部分。保护区植物种类繁多,据统计,自然保护区内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有21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有苏铁、四川苏铁、银杏和南方红豆杉4种,二级保护植物有金毛狗、闽楠、黑桫椤、金钱松、钟萼木和香榧等16种,38种省重点保护植物,原始的猴头杜鹃林分布面积达106.7公顷,纯林40公顷,每到五月便将天宝岩及天斗山变成花的海洋,为全国罕见。泥炭藓沼泽总面积达30.7公顷。(1)上述资料中描述的植物中,黑桫椤属于_______植物,用_______繁殖;泥炭藓沼泽中的泥炭藓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_______的分化,可被当作监测_______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2)上述资料中,一级保护植物苏铁、四川苏铁、银杏和南方红豆杉的种子无_______包被,属于_______植物。22. 萱草(学名:Hemerocallis fulva(L.L.)又名忘忧草,在中国的文化意象里,萱草又可以指代母亲。黄花菜(学名: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是萱草的近亲,也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食材。萱草、黄花菜都属于萱草属的植物。图一是萱草的结构层次,图二是黄花菜花朵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中填图中序号):(1)图一中a表示________过程,此过程细胞中变化最明显的是________。(2)b表示________过程。被子植物的器官除了图一中提到的根、茎、叶和花以外,还包括________。(3)黄花菜的主要食用部分是花,食用前要蒸熟,是因为图二中的[______]含有的秋水仙碱会使人中毒,加热可破坏该成分。将新鲜的黄色花朵放在热水中煮熟后,水会变色。水变色主要与图二中的[②]________被破坏有关。23. 鱼和螃蟹都是用鳃呼吸,为什么鱼离开水很快就会窒息而死,而螃蟹不会呢?某兴趣小组对鱼的鳃和螃蟹的鳃进行了对比观察。将新鲜的鱼鳃和螃蟹鳃分别放入水中观察鳃丝的分散情况。 观察结果:鱼的鳃丝粘连,表面黏稠;螃蟹的鳃蓬松。 将鳃从水中取出,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观察鳃的变化。 观察结果:鱼的鳃丝在水中较分散;螃蟹的鳃外形无变化。请根据上述观察及相关知识回答问题。(1)鱼和螃蟹都有鳃,鳃丝呈鲜红色,因为其中含有丰富的_______,是呼吸器官。鱼呼吸时水流经鳃,从鳃盖后缘流出时_______(填气体名称)减少了,因为被鱼体吸收了。(2)鱼离开水后,鳃丝粘连,与空气的接触面积_______,故会窒息而死;螃蟹离开水后鳃与空气接触面积不变,可以存活一段时间。(3)由图示可知,螃蟹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_______动物,体表有_______,故体表较硬。与螃蟹相比,鱼的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_______。24. 观察图,并据图回答问题蟹、袋鼠、蝴蝶、骆驼、章鱼、象、马 动物界 鱼、鸡、虎、蛇、鸭、蛙 脊索动物门 猴、熊、鼠、人 哺乳纲 猪、鹿、牛、羊 偶蹄目 驯鹿、马鹿、梅花鹿 鹿科 马鹿、梅花鹿 鹿属 梅花鹿 梅花鹿种(1)在分类等级中,生物种类最多的单位是_______,其中生物之间所含有的共同特征最_______,生物体间的差异最_______。(2)梅花鹿与_______的亲缘关系最近。(3)上表中,梅花鹿在_______这个分类阶层与人分开;在_______这个分类等级上与驯鹿分开。25. 在潮湿又温暖的季节,如果食品保存不当,表面很快会生长出白色的霉菌,不久又会变成绿色、黄色、黑色等颜色。为了探究霉菌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情况,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操作:取甲、乙、丙三个培养皿,分别放入基本相同的两块橘子(甲中两块橘子在烘烤箱中烘烤去掉水分并晾凉,乙和丙中的两块橘子不烘烤),在空气中暴露30分钟后按下表中的方法处理,并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根据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组别 甲 乙 丙实验处理 加盖后室温下放置 加盖后放入冰箱冷藏室(4℃) 加盖后室温下放置放置时间 4~5天实验现象 不发霉 不发霉 发霉(1)引起橘子发霉的生物主要是青霉,青霉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而青霉细胞内没有_______(填细胞结构),不能制造有机物。(2)探究开始时将橘子在空气中暴露30分钟,目的是让空气中青霉的_______掉落到橘子上,然后大量繁殖。(3)探究活动中,甲组和乙组不能形成对照的原因是_______。为了避免出现偶然性,该实验还应进行_______。(4)该探究活动的结论:青霉不适合在_______和_______的环境中生活。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评估生物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答题框内)【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B【5题答案】【答案】A【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D【8~9题答案】【答案】8. B 9. C【10题答案】【答案】B【11题答案】【答案】D【12题答案】【答案】D【13题答案】【答案】D【14题答案】【答案】A【15题答案】【答案】C【16题答案】【答案】A【17题答案】【答案】C【18题答案】【答案】D【19题答案】【答案】B【20题答案】【答案】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21题答案】【答案】(1) ①. 蕨类 ②. 孢子 ③. 茎、叶 ④. 空气(2) ①. 果皮 ②. 裸子【22题答案】【答案】(1) ①. 细胞分裂 ②. 染色体(2) ①. 细胞分化 ②. 种子和果实(3) ①. ⑤ ②. 细胞膜【23题答案】【答案】(1) ①. 毛细血管 ②. 氧气(2)减小 (3) ① 节肢 ②. 外骨骼 ③. 脊柱【24题答案】【答案】(1) ①. 界 ②. 少 ③. 大(2)马鹿 (3) ①. 偶蹄目 ②. 鹿属【25题答案】【答案】(1)叶绿体 (2)孢子(3) ①. 变量不唯一 ②. 重复实验(4) ① 干燥 ②. 低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