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榆次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题(卷)八年级生物学姓名______ 准考证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位置。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本卷共20个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1.“发现”号是我国专为科考船量身定制的无人深海缆控机器人,“发现”号到达海山后,将拍摄到的柳珊瑚、黑珊瑚等珊瑚虫的画面传回了科考船。下列动物中与这些珊瑚虫属于同一动物类群的是( )A.水螅 B.水蛭 C.缢蛏 D.涡虫2.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一些昆虫的栖息地被破坏,为保护生态,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昆虫建造“旅馆”,下列没有资格入住昆虫“旅馆”的动物是( )A.蝴蝶 B.蜜蜂 C.蟋蟀 D.蜈蚣3.我国科学家利用蒙古牛、三河牛等为育种素材,通过杂交创新和持续选育,培育出了肉牛新品种——“华西牛”。这是利用了(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环境的多样性4.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在云南省发现了棱蜥新种——招龙棱蜥。该新种外观上神似缩小版的“龙”,头部鳞片光滑、背部鳞片起棱、用肺呼吸,据此判断,该生物属于(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环节动物 D.爬行动物5.章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但无贝壳。下列动物和章鱼属于同一类群的是( )A.海葵 B.鲫鱼 C.河蚌 D.蜘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华利用自制装置(如图)制作酸奶,请回答6~8题:6.制作酸奶所用的菌种是(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醋酸菌 D.青霉7.该装置中使用加热垫、温度计和温控器的主要目的是( )A.为菌种的发酵提供适宜的温度 B.对装置进行灭菌处理C.为菌种的发酵制造无氧环境 D.提供菌种生长和繁殖需要的水分8.制作好的酸奶,最适宜的保存方式是( )A.煮沸灭菌 B.冰箱冷藏 C.脱水干燥 D.高盐防腐近年来,我国利用现代工程技术耕海牧鱼,大力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将广阔的海域变成了“蓝色粮仓”。请回答9~11题:9.构建海洋牧场生态环境,最常使用的方式是人工鱼礁。人工鱼礁能够聚拢四处游动的鱼群(如图)。小鱼游动过程中的动力来自( )A.身体两侧的侧线 B.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C.鱼骨的支撑作用 D.体表产生的黏液10.我国通过人工育苗和天然育苗相结合的方式培育了石斑鱼、花鲈等适合深远海养殖的优良苗种,这些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征有( )A.体表有角质层 B.体内有脊柱 C.用肺呼吸 D.身体呈流线型11.在夏季黎明时分,牧场工人们常用类似竹竿的器具拍打海面,这样做的目的是( )A.驱赶聚集的鱼群 B.振动水面,增加水中含氧量C.避免高温影响鱼群 D.使鱼群多活动,多吃饲料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较强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疾控部门表示,近期流感活动水平上升,建议大家尽量在流感流行季开始前接种流感疫苗,做好个人防护。请回答12~14题:12.根据病毒感染细胞不同进行分类,与流感病毒种类不一样的是( )A.乙肝病毒 B.烟草花叶病毒 C.狂犬病病毒 D.禽流感病毒13.下列有关流感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独立生活 B.通过分裂繁殖C.可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结构 D.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14.流感防控以预防为主,下列做法不利于校园流感防控的是( )A.勤打扫教室 B.及时佩戴口罩 C.患流感也坚持到校 D.经常开窗通风冬虫夏草的形成离不开真菌。这种真菌感染蝙蝠蛾幼虫后使幼虫僵化死亡,形成“冬虫”。到了夏天,真菌再从虫体头部生长出棒状的菌体,形成“夏草”。请回答15~16题:15.“夏草”的生长需要现成的有机物,是因为其细胞中没有( )A.细胞核 B.细胞壁 C.叶绿体 D.线粒体16.“夏草”成熟后,可再去感染新的蝙蝠蛾幼虫,依赖于真菌的( )A.芽孢 B.营养菌丝 C.孢子 D.直立菌丝17.龋齿,主要是由链球菌分解食物残渣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表面导致的。如果不及时治疗,龋齿可能进一步发展为牙髓炎,导致剧烈疼痛和牙齿丧失。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龋齿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 B.患了龋齿,应及时治疗C.龋齿可通过局部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D.为预防龋齿,我们应养成饭后刷牙的好习惯18.立定跳远主要考察学生的弹跳力、爆发力和身体的协调性。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包括预摆、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部分(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预摆时,肱二头肌收缩同时肱三头肌舒张 B.起跳时,上下肢肌肉提供动力C.腾空时,骨骼肌牵拉骨绕关节活动 D.落地时,屈膝缓冲利于保护下肢关节19.生物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蚯蚓身体分节,适于生活在干燥的土壤中B.蛔虫体表有角质层,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适于寄生在小肠C.蜥蜴的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可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陆地生活D.獭兔的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无犬齿,与其植食性生活相适应20.小明看见广告上说:“舒肤佳可有效地抑制细菌的存活”。为了验证这一说法,他和小聪两人分别进行了探究实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聪的实验比小明的实验更合理B.手指按压培养基之后,培养基必须进行高温灭菌C.“手指往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的操作相当于接种D.按手指后,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必须放在同一环境下培养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个小题,共6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21.(23分)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山西作为华北地区重要的基因宝库,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某校生物社团的同学们尝试对山西境内的部分生物进行分类。【活动一】认识山西境内的生物同学们经过调查发现,山西分布有南方红豆杉、榆叶梅等植物,有中国林蛙、华北豹、褐马鸡、原麝、小黄赤蜻等动物。(1)以下是关于榆叶梅的分类等级和小黄赤蜻的结构特征的介绍,请你完善资料卡:榆叶梅 ______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蔷薇目 蔷薇科 桃属 榆叶梅 小黄赤蜻 小黄赤蜻有三对足,两对翅,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属于______动物。(2)同学们还对某些生物的特征进行了讨论。小青:中国林蛙属于两栖动物,从适应生活环境的角度分析,它如何进行呼吸?______。小君:中国林蛙和褐马鸡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二者的“卵”有何不同?______。【活动二】运用科学方法对生物分类(3)同学们根据生物的特征对其进行分类,绘制了如下分类表解,让我们一起给它们分分类吧:【活动三】了解生物分类的意义以下是同学们制作的部分动物的分类等级表,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界 动物界门 脊索动物门纲 两栖纲 鸟纲 哺乳纲目 无尾目 鸡形目 偶蹄目 食肉目科 蛙科 雉科 麝科 猫科属 蛙属 马鸡属 麝属 豹属种 中国林蛙 褐马鸡 原麝 华北豹(4)生物的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______。以上四种生物中,与华北豹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5)我国分布着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黑鹳(Ciconia nigra)、白马鸡(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等珍稀鸟类,其中与褐马鸡共同特征最多的鸟类是______。(6)生物学家按照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对生物进行分类,有哪些意义?______。22.(20分)守护动物迁徙路对动物来说,迁徙是一场出自本能的“大冒险”。每年春季与秋季,数以亿计的动物在世界各地来往穿梭,开始周而复始的迁徙之路。 每年5月到7月,上万只藏羚羊从三江源出发,长途跋涉前往水源充足、天敌少的卓乃湖产崽,全程往返超300公里,母羊一路克服高寒缺氧,尽显坚韧。黑颈鹤从青藏高原启程,飞向云贵高原越冬,它们组队飞行,借气流翱翔,中途停歇,维系体能。然而人类活动导致栖息地破坏,非法捕猎让种群数量锐减,种种原因使得动物迁徙之路困难重重。 迁徙是一场维持平衡的“交响乐”。通过迁徙,动物不仅实现自身种群的生存与繁衍,还推动了资源的均衡分配与利用,帮助植物传粉、种子传播,丰富生物多样性。正因如此,完善生态保护举措,共护动物迁徙路,对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以上资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资料中两种动物的迁徙行为属于______行为,这是由______决定的。(2)藏羚羊长途跋涉前往卓乃湖产崽,其生殖方式为______。雌性藏羚羊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幼崽,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理由是______。(3)藏羚羊在迁徙途中的运动不仅要靠运动系统,还受到______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还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______等系统的配合。(4)根据资料可知,藏羚羊数量锐减的原因是______,请写出一条具体的保护措施______。(5)黑颈鹤从青藏高原启程,飞向云贵高原越冬,适于其长距离飞行的特点有______、______等。黑颈鹤体温高而恒定,这对它的生存有什么意义?______。(6)动物在生物圈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请你谈一谈共护动物迁徙路的意义______。23.(17分)探究大蒜的抑菌作用夏天拌凉菜,因为没有加热烹饪而无法充分灭菌,人们习惯放些大蒜来帮助抑菌。大蒜真的能抑菌吗?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探究大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否有抑菌作用。【实验步骤】第一步:制作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后接种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置于37℃培养24h。第二步:将紫皮大蒜捣碎成泥状,制成大蒜原液备用。第三步:用无菌水稀释大蒜原液,制成浓度为500mg/mL、250mg/mL、125mg/mL、62.5mg/mL、31.25mg/mL、15.625mg/mL6个不同梯度的大蒜提取液。第四步:将灭菌处理过的滤纸片置于不同浓度大蒜提取液中,浸泡50min。再放入含有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基里。第五步:用恒温培养箱37℃培养24h观察抑菌圈直径,重复3次取平均值。(注:抑菌圈是大蒜提取液周围不长细菌的区域,抑菌圈的大小代表了抑菌效果。)【实验结果】大蒜提取液浓度mg/mL 500 250 125 62.5 31.25 15.625大肠杆菌抑菌圈直径(mm) 9.35 8.12 6.94 4.45 0 0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mm) 19.23 17.54 13.15 8.81 5.93 0分析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大肠杆菌呈杆状,金黄色葡萄球菌呈球状,与大蒜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属于______生物。(2)实验中对培养基、滤纸片进行灭菌,以及使用无菌水的目的是______。(3)本实验变量是______。观察抑菌圈直径,每种菌重复3次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4)实验结果显示抑菌圈直径随着大蒜提取液浓度的增加而______,大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大肠杆菌,依据是______。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实验结论是______。(5)科学研究表明,大蒜中主要的抑菌成分是大蒜素,新鲜的大蒜里其实没有大蒜素,完整的大蒜瓣破坏后才会形成大蒜素。大蒜素活性会随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根据以上资料,在生活中为了充分发挥大蒜抑菌效果,最合理的食用方法是:______。榆次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题(卷)八年级生物学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第Ⅰ卷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D B D C B A B B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B D C C C A A A B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21.(除特殊标记外,每空2分,共23分)(1)植物界 节肢(2)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答出一点,合理即可得分)褐马鸡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中国林蛙卵没有卵壳;(或褐马鸡受精卵比中国林蛙较大:中国林蛙为体外受精,在水中产卵,褐马鸡为体内受精,将受精卵产在陆地上等)(答出一点,合理即可得分)(3)①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 ②体内有无脊柱 ③体温是否恒定(4)种(1分) 原麝 华北豹和原麝属于哺乳纲,共同特征最多(5)白马鸡(6)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更好地研究、利用和保护生物。(答出一点,合理即可得分)22.(除特殊标记外,每空2分,共20分)(1)先天性(1分) 遗传物质(1分)(2)胎生 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迅速地生长和发育(3)神经系统(1分) 循环系统(1分)(4)人类活动导致栖息地破坏:非法捕猎保护藏羚羊的栖息环境:禁止非法捕猎,对非法捕猎的人进行法律制裁等(5)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或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翼上生有成排的大型羽毛;骨骼轻、薄,可减轻体重;胸肌发达,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视觉发达,便于在疾飞中看清并捕食猎物;有喙无齿,消化能力强,食物经消化吸收后,残渣很快就形成粪便排出;气囊辅助肺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心跳频率快,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的功能强)(第一、二空每空2分,合理即可得分)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分布范围。(6)实现自身种群的生存与繁衍:(或推动了资源的均衡分配与利用:帮助植物传粉、种子传播:丰富生物多样性:动物能维持生态平衡)(答出一点,合理即可得分)23.(除特殊标记外,每空2分,共17分)(1)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原核(1分)(2)排除相关材料用具上的杂菌对实验的影响(或“控制变量”)(3)大蒜浓度:不同菌种(答出一点即可)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准确性。(4)增大在同一大蒜提取液浓度,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比大肠杆菌抑菌圈直径直径大(或大蒜对大肠杆菌最小抑制浓度为62.5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抑制浓度为31.25mg/mL)(合理即可得分)大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抑菌作用:(或大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强于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答出一点即可,合理即可得分)(5)将大蒜切碎生吃:(或食用要及时)(答出一点即可,合理即可得分)温馨提示:答案题意合适即可,大家酌情得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