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上期期末测试八年级生物学试题卷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试题卷总页数:6页。2.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3.需要填涂的地方,一律用2B铅笔涂满涂黑。需要书写的地方一律用0.5MM签字笔书写。4.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监测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珊瑚虫是刺胞动物门珊瑚纲中多类生物的统称。体内有藻类和它共同生活,并为其提供用于呼吸的氧气,而珊瑚虫的废物则可作为藻类的养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珊瑚虫是一种动物,因为它需要藻类提供的营养B. 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近海区,因为藻类需要阳光和适宜的温度C. 珊瑚礁是珊瑚虫分泌的物质,可供鱼类食用D. 藻类从珊瑚虫排出的废物中获取营养,这些物质类似人体排出的废物2. 下列与线形动物门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蛔虫寄生在人体肠道中吸食食糜B. 蛔虫体表有抵御消化液的角质层C. 秀丽隐杆线虫全身透明有利观察发育情况D 小麦线虫通常侵染小麦叶、小麦穗等营养器官3. 下列与软体、节肢动物门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在水中河蚌用鳃进行气体交换B. 幼蝎蜕下的皮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C. 蜜蜂可以在开花植物间传播花粉D. 蝗虫和七星瓢虫都是有害的昆虫4. 涡虫被切割后各部分仍可再生为完整个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涡虫与水螅都属刺胞动物门B. 涡虫属于扁形动物门C. 涡虫再生出的眼点能感知光线的刺激D. 完整的涡虫不能再生出一个新涡虫5. 鸟类飞翔时翅膀会快速煽动,气囊具有辅助气体呼吸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吸气时,吸进肺的空气小部分在肺内进行第一次气体交换B. 呼气时,大部分已经吸入气囊的气体,会再次进入肺部,进行第二次气体交换C. 吸气时,吸进肺的空气大部分进入气囊进行第二次气体交换D. 鸟类高效的气体交换能力提高了身体的产热量,维持了体温的恒定6. 下列有关鸟、哺乳动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B. 鸟卵的卵壳(主要是碳酸钙)适应水环境C. 翼是鸟适于飞行的唯一特征D. 鸟和人类一样,高速运动时看不清物体7. 鲫鱼能感知环境刺激从而适应水环境。下列与鲫鱼感知的叙述,错误是( )A. 鼻不能感知气味 B. 鳔不能感知水的压力C. 眼能感知光线刺激 D. 侧线能感知水波震动8.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蟾蜍的皮肤的黏液能溶解空气中的氧气,从而辅助呼吸B. 鱼鳃丝在水中分散开,扩大了毛细血管与水接触面积,有利于呼吸C. 蜈蚣是常见的良好中药D. 蝗虫的呼吸器官在头部9. 咳嗽或打喷嚏时,口腔或鼻腔内的液滴可能会喷出2米以外,但不会( )A. 传播新冠病毒 B. 喷出大肠杆菌噬菌体C. 喷出细菌或病毒 D. 传播普通感冒病毒10. 与哺乳动物体温恒定无关的是( )A. 心脏有四个腔,动静血液完全分开B. 肺发达,肺泡与毛细血管气体交换率高C. 胎生产仔的数量少,使其成活率高D. 体表有减少热能散失的结构11. 爬行动物和鸟类是真正适应陆生生活的动物。下列不属于它们适应陆生生活的是( )A. 卵壳坚硬 B. 用肺呼吸C. 有鳞、羽和毛 D. 骨中空,薄而轻12. 人体在伸肘后,前臂再弯曲必须依靠( )A. 肱二头肌收缩,因为它与肱三头肌在运动中的作用相反B. 肱三头肌收缩,因为它与肱二头肌在运动中的作用相反C. 胸大肌的收缩,因它收缩产生的力量很强D. 肱三头肌舒张,因为它的收缩使前臂骨弯曲13. 下列关于鸟类体温恒定的原因,错误的叙述是( )A. 心脏有四个腔,动、静脉血液混合较少B. 口腔没有牙齿,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少C. 心跳频率较快,血压高,血液循环速度快D. 气囊与肺相通,具有双重呼吸14. 利用发酵原理制作米酒时,主要的微生物及其生理活动是( )A. 酵母菌,在无氧环境中产生酒精B. 乳酸杆菌,在无氧环境中产生乳酸C. 根瘤菌,固定空气中的氮D. 醋酸杆菌,在有氧环境中产生醋酸15. 沼气池是无氧或氧气浓度极低的环境,在此环境中,甲烷菌分解有机物产生气体物质。这种气体物质的主要成分是( )A. 二氧化碳(CO2) 和水蒸气(H2O)B. 含碳的有机物甲烷(CH4)C. 不含碳的无机物氢气(H2)D. 氧气(O2) 和水蒸气 (H2O)16. 新冠病毒与HIV病毒一样,导致人体直接致病的结构是( )A. 蛋白质外壳 B. 正、负链RNAC. 核酸或脱氧核糖核酸 D. 蛋白质内壳17. 细菌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A. 没有 DNA 脱氧核糖核酸,也没有 RNA 等核糖核酸B. 没有细胞核,DNA 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C.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NA裸露,不与蛋白质结合D. 没有细胞膜,但在不利环境会形成芽孢以适应环境18. 寄生在大豆(黄豆)等很多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可以吸收的物质。下列与它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不是分解者 B. 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殖C. 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 D. 与病毒一样营寄生生活19. 根据下表信息,判断“类群名称”“举例”的物种名称,正确的是( )特征 类群名称 举例有花、两片子叶,叶脉一般为网状脉 ① 大豆、红豆树种子裸露 裸子植物门 ④身体表面有角质鳞片或甲,卵生,体温不恒定 ② 龟、鳖、蛇胎生,哺乳 ③ 黑猩猩、人A. ①是单子叶植物纲B. ④是桫椤、能固氮的满江红C. ②是爬行动物纲D. ③是脊椎动物门中的灵长动物门20. 新冠病毒离开活细胞后以病毒颗粒形式存在于气溶胶中,一但侵入活细胞就会用宿主细胞原料( )A. 合成自己的 DNA B. 不会合成自己的 RNAC. 合成自己的染色体 D. 合成自己的蛋白质外壳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21. 以下是家庭制作甜酒步骤,和酵母菌出芽生殖的光学显微绘图。思考回答有关问题:①将糯米用水淘洗干净后浸泡一昼夜②将糯米倒入蒸锅煮熟(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 30℃④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⑤将糯米饭放入容器中密封,用毛巾包裹起来置入温暖的地方。(1)用于制作甜酒的糯米,是糯米稻谷种子的_______(填结构名);洗净后浸泡一昼夜的目是让其充分吸收水分,然后将其倒入蒸锅煮熟,有利于_______在高温下初步水解(分解),以供微生物进一步水解吸收用于发酵。(2)酒曲里的主要微生物是_______(选“具有”/“不具有”)液泡的酵母菌,在营养丰富、氧气充足、温度适宜等环境条件下,会快速通过出芽生殖方式繁殖,以迅速扩大种群数量。与细胞分裂一样,该方式细胞核内DNA(或染色体)也进行了_______和均分,最后形成完整的幼小的酵母菌(芽体)从原细胞产出。(3)用凉开水而不用普通清水冲淋糯米饭,是为了防止细菌或_______的污染以免发霉;待米饭冷却到30℃是为了避免_______使微生物死亡。甜酒因含有麦芽糖或葡萄糖而具有甜味,因含有_______而具有酒味。22. 思考并回答下列关于探究生活环境中微生物的分布范围和数量的有关问题(1)探究的问题:生活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吗?哪种_______中的细菌和真菌更多?(2)探究的目的:_______。(3)配制培养基:将牛肉汁与_______融化后混合在一起制成固体培养基,在培养基未完全凝固前分装到几个培养皿中。为避免组成培养基的物质本身带来的微生物干扰,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进行灭菌,如用_______进行高温湿热灭菌。(4)接种:如要探究手指上是否有微生物,可将无菌棉棒擦拭手指,然后再涂抹到A培养皿的_______上,或直接用手指在培养基上轻按一下,而另一个B培养皿则_______,用以作为对照组。(5)培养和观察:将接种好的培养皿放在25℃的恒温箱中培养一定时间后,用放大镜观察菌落数量的多少,从而判断哪种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更多。该实验中如果洗手后再接种,_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观察不到细菌和真菌。23. 下图为蚯蚓的外形示意图,观察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蚯蚓身体呈圆筒形,不易区分前、后端和左、右侧面。如用腐烂的枯枝落叶放在蚯蚓的_______,观察它取食的运动方向,可以确定其前、后端;通过物体触碰蚯蚓身体的_______侧面,观察它对刺激物体方向的感知情况,以区分其身体的左、右面。(2)用放大镜观察会发现蚯蚓的大多数体节都有一圈或几圈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_______,它朝向身体的后方且位于贴地的腹面,有利于蚯蚓运动获取_______。(3)图中3指示的结构名称叫_______,它与蚯蚓生殖的_______形成有关。24. 蚂蚁的通讯:蚂蚁是一种具有社会群体生活的生物。在一个庞大的家族里,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会迅速返回巢穴,不一会而,一大群蚂蚁排着长长队伍奔向食物。蚂蚁不发声,个体间是如何做到有条不紊地工作的呢?请完成下列探究实验:(1)你的假设是:蚂蚁通讯不是依靠声音而是依靠_______,理由是最先发现食物的蚂蚁会返回巢穴,然后群体中其它个体会沿蚂蚁走过的路径奔向_______。(2)方法步骤:将三块小石头放到盛有清水容器内,形成在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木条连接。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 岛上,食物放在C 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饥饿处理蚂蚁的目的是,使蚂蚁具有强烈的_______;一段时间后再将B、C岛之间的“桥”和A、B岛的对换,若蚂蚁向_______岛移动,则说明蚂蚁在爬过的“桥”留下了可以让同伴感知的物质。通过观察发现,蚂蚁是用_______感知这种物质,在社群中进行通讯的。25. 我国于 1992年6月5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加入了《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成功举办了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15个缔约国国际会议,制定并实施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 (2011-2030年)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特有珍稀鸟类朱鹮,已从1981年仅存的7只,在陕西朱鹮自然保护区通过人工繁育到目前几千只。自然保护区就是“_______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_______;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2)为保护鸟类,可以用废旧材料仿制成_______或饲喂器,放置于鸟经常活动地方。定期或不定期向饲喂器添加饲料,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_______(至少举出两例)作为该饲料。这些饲料你打算投喂生饲料还是熟饲料?并说明理由_______。2024~2025学年度上期期末测试八年级生物学试题卷 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D【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A【5题答案】【答案】C【6题答案】【答案】A【7题答案】【答案】A【8题答案】【答案】D【9题答案】【答案】B【10题答案】【答案】C【11题答案】【答案】D【12题答案】【答案】A【13题答案】【答案】B【14题答案】【答案】A【15题答案】【答案】B【16题答案】【答案】B【17题答案】【答案】C【18题答案】【答案】C【19题答案】【答案】C【20题答案】【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21题答案】【答案】(1) ①. 胚乳 ②. 淀粉(2) ①. 具有 ②. 复制(3) ①. 真菌 ②. 高温 ③. 酒精【22题答案】【答案】(1)环境##生活环境(2)了解生活环境中微生物的分布范围和数量(3) ①. 琼脂 ②. 高压蒸汽灭菌锅(4) ①. 培养基 ②. 不做处理(5)不一定【23题答案】【答案】(1) ①. 前端和后端(或两端) ②. 某一(2) ①. 刚毛 ②. 有机物(或食物)(3) ①. 环带 ②. 卵茧【24题答案】【答案】(1) ①. 气味 ②. 食物(2) ①. 取食欲望 ②. A ③. 触角【25题答案】【答案】(1) ①. 天然基因 ②. 生态系统(2) ①. 鸟巢 ②. 谷物、玉米粒 ③. 生饲料;因为生饲料更接近鸟类的自然食物,有助于鸟类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