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寻找春天的足迹——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任务群整体教学设计人文主题分析本单元围绕“春天”这一主题进行编排,有古诗,有散文,还有童话故事。《古诗二首》中的《村居》《咏柳》及“日积月累”中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这三首古诗都以柳、草等物来写春景、春意,《找春天》《笋芽儿》是充满灵动想象和儿童情趣的散文,《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讲述了与春天有关的故事。语文实践活动“找春天”,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体验、自主发现春天。语文园地一中的“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均以春天的公园为背景。本组内容体裁各异,表现了春天里的美景和人们的活动,尽显春天的美好。语文要素分析“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其对应的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一学段“阅读与鉴赏”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其中“注意重音”是本单元对学生的新要求。指导朗读时可以引导学生重读相关字词,读好课文。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学期已练习过“读好带感叹号、问号的句子”及“读好对话”“分角色朗读课文”。本单元中《古诗二首》渗透了“注意语气和重音”的要求;《找春天》侧重“注意重音”训练;《开满鲜花的小路》中“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角色读好语气和重音。“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引导学生能够根据交际需要练习说话的语气。“语文园地一”中“字词句运用”第二题引导学生体会“重音”的作用。学习任务群定位综合人文主题及语文要素,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本单元以“春天”为内容进行编排,文意兼美,学生能通过有情有趣的朗读,感受诗文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的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以更好地观察、感受大自然,并尝试用多种形式与活动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在第一学段中指出:“诵读表现自然之美的短小诗文,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与变化。”本单元的内容与整体框架与之基本相同。学习主题整合单元主题内容,形成核心任务“寻找春天的足迹”,展开真实情境下的单元教学活动。结合本单元的学习,通过“诵春风诗意”“寻春日景物”“讲春天故事”“说春暖话语”等学习任务打开通向春天的魔法之门,通过多姿多彩、情趣横生的春之景、春之事、春之人,去发现春天、感受春天、歌颂春天。学习目标1.认识62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6个字,会写33个词语。能根据提示,写好左上包围和左下包围的字。2.在抓住关键词、读懂意思的基础上,结合脑海中的画面、句式特点,尝试读出可以读重音的字词。3.借助关键标点、语气词,调整语调和语速等,把不同的角色读出不同的语气。4.阅读描写春天景象的古诗、散文、童话故事,初步感知人们眼中春天的样子。5.说话时,应做到语调平和,语速、音量适中,避免使用命令的语气,做到诚恳、有礼貌,让听到的人感到舒服。6.联系生活中自己观察和体验到的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好,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任务框架评价指标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识字与写字 能正确读写字词。 ☆☆☆阅读与鉴赏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二首》。 2.能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 ☆☆☆表达与交流 1.朗读时能注意语气和重音;能用恰当的语气与别人交流。 2.能用自己的话描绘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的美景,说出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能借助插图描绘出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情景。 ☆☆☆梳理与探究 能感受春天的美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任务发布:寻找春天的足迹学习目标1.明确单元主题,整体感知本单元课文内容。2.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了解“寻找春天的足迹”的活动流程。3.初步学习本单元的字词,了解左上包围、左下包围的字的书写要领,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课前准备梳理任务,制作课件;观察生活。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发布单元任务。1.告别了喜气洋洋的春节,迎着温暖的春风,我们迎来了新的一个学期。你找到春天了吗?(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发现)2.同学们请看(课件)——桃红柳绿、万物复苏,一片生机勃勃,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春姑娘来了!打开课本第一单元,如同打开了通向春天的魔法之门,遇见的是多姿多彩、情趣横生的春之景、春之事、春之人。就让我们在这多姿多彩的春天里,打开自己的全部感官,去遇见和发现春天,去寻找春天的足迹吧!(二)阅读学习导航,了解任务流程。(三)预习本单元学习内容。预习要求如下:1.自读课文,圈出要求会认的汉字,标画生词,想一想识字的好方法。2.再读课文,标出文中描写的春天景物、事物名称,感受春天的讯息。3.读一读要求书写的汉字,标出不熟悉的汉字或者笔画。(四)初步检查字词预习效果。1.易错读音河堤 丝绦 嫩芽 符号 解冻 刺猬 懊丧 年龄2.四字词语第一组: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叮叮咚咚第二组:春风拂面 绚丽多彩 五颜六色 碧空如洗 万里无云 引人注目 兴致勃勃(五)指导写字。要求写的字按照结构进行归类,梳理规律,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1.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字:诗、妆、绿、冲、姑、娘、仔、吐、柳、桃、堆、认、礼、植、格、注、满、休·左宽右窄的字:引、邮·左右等宽的字:鲜、叔、邓2.上下结构·上窄下宽的字:寻、丝、员、息·上宽下窄的字:童、剪、杏·上下等宽的字:碧、荡3.半包围结构:趁、递、原、局“语文园地一”“书写提示”:左上包围的字,书写时包围部分的撇画要写得伸展;左下包围的字,书写时包围部分的捺画要写得伸展。(六)小结本课收获。任务一:诵春风诗意学习目标1.巩固生字词,会认“莺、拂”等11个生字,会写“诗、童”等8个字,积累由“堤、柳”等生字拓展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描述春天美景的诗句。课前准备熟读古诗,积累有关春天的诗句。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一:诗情画意我会读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在古代,无数诗人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今天,我们就跟随古人一起去寻春吧。(一)我是小小朗读者。1.创设评选“小小朗读者”的情境。2.板书诗题,指导写“诗”字。3.初读古诗,读通诗句,随文巩固识字。4.通过自由读、师生对读、抽读等多种形式朗读三首诗,做到读正确、读流利。5.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出古诗的节奏与韵味。(二)我会给诗配音乐。1.提供三首背景音乐,根据古诗的内容进行选择。2.品读古诗,想象画面,说说仿佛看到了什么,读懂了什么。3.配音朗诵。根据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有感情地进行诵读,感受古诗的意境,在诵读中体会古诗的韵律之美。活动二:春风杨柳我会赏(一)我是小小欣赏家。1.朗读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古 诗 描写了哪些景物 相同之处《村居》《咏柳》《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2.想一想:诗人在《村居》中看到了哪些景物和儿童的什么活动?在《咏柳》中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中描写了怎样的画面?3.品读古诗,想象画面。在这样的景色中,诗人的感受是怎样的呢?品读春天的“童乐”。4.诵读古诗,积累背诵。师生合作,对读古诗。以补白的形式积累背诵。(二)我是快乐小画家。想象画面,先画一画,再根据自己的绘画讲一讲诗句中的春天的美景。(三)我是小小书法家。1.练习书写本课8个生字。2.小组内进行交流、汇报,教师适当地点拨和示范。任务二:寻春日景物学习目标1.巩固生字词,借助公园导览图认读6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文中感叹句、问句的语气和句子的重音。3.能说出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笋芽儿是如何长大的,体会春天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4.有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课前准备搜集图片和视频,积累描写春天的好词佳句。课时安排5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一:在田野找春天(一)在田野里识字。1.创设去田野里找春天的情境。2.用“春”字组词,说一说自己积累的描写春天的好词佳句。3.通过各种形式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交流识字方法,并利用形声字的特点交流、识记生字。4.出示难读的句子,指导朗读。(1)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2)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二)在田野里找寻。1.春天在哪里?(1)在欢快的《春天在哪里》的歌曲中朗读《找春天》和《笋芽儿》两篇文章,找一找课文中的春天在哪里。(2)说一说田野里发生的趣事。(3)出示课件,观赏田野中的桃红柳绿、莺歌燕舞,结合笋芽儿生长的状态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2.春天记心间。(1)再次走进课文,边朗读边想象,品味、欣赏课文语言的精妙。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走进春的奇妙世界。(出示课文内容)第一组: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你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仿写句子。“ ,那是春天的 吧?” 第二组: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她睁开眼睛一看,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啊!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2)美丽多姿的春天,历来是文人墨客描写的对象。补充语句,再次进行品读。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魅力多姿的垂柳,飘起长发,轻轻地从人们肩头拂过。它舞啊舞啊,好像在炫耀春天对它的抚爱。一棵棵小草从美梦中醒来,它们破土而出,舒展着它那幼嫩的绿叶。3.春天读得美。指名朗读,注重语气和重音。(1)怎么才能读出“我们”寻找春天的急切和喜悦呢?(朗读《找春天》第1自然段,语速稍快,后面一句“春天来了”要读得更响亮一些。)(2)读第2自然段,重读“脱掉、冲出、奔向”,语速要稍快,注意节奏。(3)朗读第3自然段时头脑里要有“害羞的小姑娘”的画面,“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要读得轻而缓。“找哇,找哇”,重音落到“找”上,语气词“哇”要读得气息深长,读出期待之情。活动二:在公园找春天(一)去公园里走一走。1.欣赏“识字加油站”中提供的公园导览图,说一说从导览图中可以知道公园里的哪些景点和设施。2.借助拼音识记导览图中的生字词并读懂导览图。3.认读词语并交流识字方法:管理处、湖心亭、餐厅、咨询处、宝塔、露天剧场。4.按一定的顺序介绍每个处所。5.想一想:公园中还有哪些景点?去公园里或是广场上寻找春天,画出自己的导览图。6.展示学生画的公园、广场导览图。(二)到公园里看一看。1.借助图片和视频创设情境,带同学们走进公园,欣赏公园里春天的美景。2.说一说在“春天的公园”里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3.仿照“语文园地一”“字词句运用”里的短语和句子,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说出来。4.根据不同的提问,读读句子。(什么?哪里?什么样?)例: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活动三:我眼中的春天(一)创设情境。春光灿烂,周末到了,快投入春天的怀抱吧,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手触摸,用心灵去感受,去找寻春的足迹吧!(二)布置项目化任务。根据自己的特长,从下面的任务中任选一个,把你找到的春天表达出来。 诵春天:朗读、积累有关春天的诗文。 说春天:结合生活实践,描述自己看到的春天。 写春天:把自己找到的春天描写下来。 唱春天:演唱和春天有关的歌曲。 画春天:到公园里,把自己看到的春景画下来。任务三:讲春天故事学习目标1.巩固生字词,读准多音字“啊”。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角色的语气,读出大家对“开满鲜花的小路”的赞美、喜爱之情。3.运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绚丽多彩”等词语的意思,仿照例句写句子。4.能借助插图讲故事,知道“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并了解生活中其他美好的礼物。能借助图片描绘出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情景。课前准备搜集图片和视频,初步了解植树的知识。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一:讲好春天的故事(一)初读课文知人物。1.接读课文《开满鲜花的小路》,纠音正音,关注多音字“啊”。2.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填空:文中的人物都有谁?读读故事,试着把下列动物名称填到相应的括号里。黄狗 松鼠太太 鼹鼠先生 长颈鹿大叔 刺猬太太 狐狸太太邮递员( )为( )送来了( )寄来的包裹单。鼹鼠先生不认识包裹里的小颗粒,于是去问( ),结果发现包裹破了,小颗粒都漏在来时的路上了。春天来了,通往( )家的路,成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 )和( )看到门前的鲜花,非常惊奇。原来,( )寄来的礼物是花籽。(二)朗读课文分角色。1.创设“我是最佳小演员”的情境。2.角色朗读,感受意境。(1)把不同角色说的话用线画下来,并试着读一读。(2)你们知道鼹鼠先生发现的这条小路有多美丽吗?是从哪里知道的?出示:门前开着一大片绚丽多彩的鲜花。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门前的小路上花朵簇簇。(3)结合插图完成课后练习,试着把一句话说具体。3.在小组内分角色读一读,演一演。4.根据朗读和表演进行指导和点拨:是否读出了刺猬太太、狐狸太太“疑惑”“惊喜”的语气,是否读出了鼹鼠先生“欢快”的语气。5.班里展示,评选出最佳小演员。(三)图文结合讲故事。1.观察本课的泡泡语“我能借助插图讲讲这个故事”,借助插图创设讲故事的情境。2.对照课文观察图片,把每一幅图片所描绘的情节讲述出来。3.将故事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串联起来,讲好故事。活动二:种下来年的春天(一)讲伟人故事。1.默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清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过程。2.图文对照,根据课文插图观察邓小平爷爷植树时的神态、动作,说一说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情景。3.讲好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故事,感受邓小平爷爷做事认真、严肃的态度。(二)种下来年春天。1.创设活动情境。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世界万物呈现勃勃生机。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也随着春天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同学们,在3月12日植树节那天,我们也去户外植树吧!2.请以“种下来年春天”为主题,以小组为单位,制订植树计划并行动起来吧!第一步:设计植树方案。“种下来年春天”植树活动方案时 间 2024年3月12日地 点 公园目 的 种下一棵小树,收获一个希望。准备物品 挑选并购买生命力强的果树树苗。 铁锹、水桶。设计爱心卡 给小树起个喜欢的名字。 设计一张精美的爱心卡,许下一个心愿,寄托美好愿望。记录过程 用照片或视频记录挖坑、放树苗、培土、浇水、悬挂爱心卡的植树过程。第二步:讲好植树过程。各小组根据设计的方案开展植树活动后,现场讲述自己植树的过程,联系课文,学以致用,尽量用上《邓小平爷爷植树》中的词句。先在小组内讲,大家互相补充,再推出代表,在全班展示。第三步:制订培育计划。开展“我和小树共成长”活动,查阅资料,做到有计划地科学培育。定期给小树浇水、施肥、培土,做好记录;写观察日记,观察小树有什么变化,记录小树成长的过程,四季的变化。小组汇报展示评分表 评价标准 组 别 展示方式合理,内容清晰 能结合季节特征,把过程说完整,合情合理。 语言流畅,声音响亮,自然大方任务四:讲春暖话语学习目标1.懂得与人交流时,不同的语气会有不同的效果。2.与人交流时,能够用恰当的语气说话。课前准备梳理“口语交际”情形,观察生活中人们是怎么说话的。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为了迎接春姑娘,感受美好的春光,我们将举行春游活动,地点设置在公园的湖心亭里。准备好就出发!1.情境一:我们现在在公园门口集合,想去湖心亭,该怎么走呢?这时,迎面走过来一位阿姨,就让我们一起向阿姨去问问路吧!可是该怎么问路呢?先来讨论一下。(1)学生交流。(2)小结:说话的时候要使用礼貌用语,就像暖暖的春风,让听的人感到舒服。2.情境二:我们朝目的地行进吧!这时,两位同学在行进过程中因为被沿途风景吸引而不小心撞在了一起。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出示录音)(1)你有什么想说的?小结:相同的话语,语气不同,给人的感受不同。(2)出示两组句子,对比朗读,体会不同的语气。小结:在学习和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跟别人交流、沟通,所以在说话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气。(二)模拟交际,明确要点。1.再现情境,交流语气。情境一:看到有同学随手将垃圾扔在公园的道路旁……2.总结交际,归纳要点。(1)全班交流:你觉得怎样的说话语气让人感觉舒服?(2)指名说,明确以下两点:①说话的语气要委婉,不要太生硬,可适当用上礼貌用语。②多使用协商的语气,避免使用命令的语气。(三)解决问题,提升能力。1.情境演练,体验语气。(1)情境一:看到有同学把花摘了下来……(2)情境二:今天活动时,因为小明速度慢而耽误了班级的活动进程。我对他说……2.分组合作,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话题,体验情境,并演一演。教师巡视指导。3.演一演:分组上台表演。4.评一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5.总结:使用恰当的语气说话,就犹如一股清风温暖人心。让我们学会说话,并在这美好的风光中发现更多春天的足迹吧!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或积累的与春天有关的绘本、古诗词、文章等,如《春夜喜雨》等诗词,金波的《春天》、朱自清的《春》等诗文,还可以运用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源,如纪录片《四季中国》等,感受春天的美好。同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也可以引入观察单、过程性评价表等工具作为学习活动的抓手。1.构建链接,注重结合。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要引导学生走进自然、感受自然、触摸自然,建立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意识,在春天的大环境、大主题下自主学习,去寻找别人还没有发现的春天的足迹,去探索笋芽儿长成竹子的奥秘,去想象春风、春雨、春花、春草像什么。让学生多读,多体会,在读中领悟内容、体会感情、品味美感,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为三年级的深入读书和写作做好准备。2.让学习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发生。在任务情境中,教师要整合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品味诗句、诵读古诗等内容,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形成教学情境。通过画一画、讲一讲,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建构的语言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表达出来,让学习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发生。3.默读助思,突破难点。本单元不但对朗读有具体的要求,在第4课还提出了默读的要求。比如学生边默读第3自然段,边提取描写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动作的词语,再连贯地表达出来。这样有了思维活动的参与,学生才能把过程说明白,默读就有了价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