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浙美版五年级下册 第5课《剪纸人物》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美术浙美版五年级下册 第5课《剪纸人物》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美术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剪纸人物——抓髻娃娃》
教学目标
1.了解民间剪纸人物——抓髻娃娃的艺术特点和基本技巧。 2.学习用对称的剪纸方法创作,添加多种剪纸纹样装饰表现抓髻娃娃。 2.进一步培养对剪纸艺术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剪纸人物装饰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 1.教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欣赏一段有趣的舞蹈视频。 2.教师:同学们,猜一猜,视频中小朋友们的造型灵感来自于什么?老师给你们一个小提示,和中国传统的一个民间工艺有关。 二、图片欣赏 1.教师:这些可爱的小朋友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剪纸人物——《抓髻娃娃》。抓髻娃娃,好特别的名字啊,让我们认识一下它吧。 2.教师:“抓髻娃娃”是我国民间剪纸艺术中最为古老、夸张、朴素、喜庆的形象之一,民间剪纸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式样,包含多种祈禳含义,是生命与繁衍之神、吉祥和幸福的象征。 3.教师:欣赏并观察剪纸人物(右图)作品:这些剪纸人物作品装饰效果有什么不同,给你什么感受?人物的造型有何特点? 4.教师:抓髻娃娃的基本特征是正面站立,圆头,两肩平张,两臂下垂或上举,两腿分开,手足皆外撇。 三、观察分析 1.教师:聪明的你再仔细观察这三幅作品,抓髻娃娃还有什么特征呢? 2.教师:对啦,抓髻娃娃还是一个对称图形。 3.教师:所以,我们在创作剪纸抓髻娃娃步骤有: (1)第一步,就是先对折。 (2)第二步,画出娃娃的外形大轮廓。 (3)第三步,添加纹样。 (4)第四步,剪作品。 四、微课示范 1.教师:快来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吧。 2.教师:首先,我们将纸对折,注意开口与闭口的方向,折线的位置是画面的中线,千万不要弄错哦。 3.教师接着我们开始勾勒抓髻娃娃的外轮廓,记得画大一点,这样方便我们等会添加纹样。这一步我们也可以用铅笔来画。 4.教师:第三步是添加纹样,还记得那些有趣的剪纸纹样吗?圆点、月牙纹、柳叶纹、锯齿纹等等,你发现来吗,老师就是用这些基本纹样来装饰抓髻娃娃的。 5.教师:最后一步是剪。同学们剪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要剪刀手,纸张可以转动,也可以再对折,遇到难剪的纹样一定要动动脑筋,想象办法怎么样可以更方便地剪下来。 6.教师:剪下来的碎纸片可要记得收拾干净。 五、作业布置 1.教师:同学们,今天的体验环节老师想请你尝试完成一幅剪纸《抓髻娃娃》。 2.课后同学们可以思考:我们可以把完成的《抓髻娃娃》装饰在哪? 3.我们下节课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