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龙岗区 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
1.(2 分)(1)镂 (2)延
2.(2 分)B
3.(2 分)D
4.(3 分)
【评分标准】时间、地点 1分,主题、活动内容 1分,表述通顺、礼貌得体 1分
郑老师,班级计划于 1 月 9 日下午 2:00—5:00 前往观澜版画基地,进行“行走客家村
落 领略版画魅力”为主题的校外实践活动,欢迎您来参加!
5.(4 分)①绘制版样(画稿等意近即可)(1分)
②使用刻刀根据画稿进行刻制(关键词:刻刀、刻制,意近即可)(1分)
③涂上油墨(上墨等意近即可)(1分)
④将准备好的纸张平整地覆盖在木版上(关键词:纸、覆盖,意近即可)(1
分)
6.(3 分)
【评分标准】只选人物不给分,选定人物并能对应阐述理由可得分。结合人物事迹 1
分,给鲁迅带来的影响 1分,小结 1分。
示例 1:我会选择阿长。阿长是儿童时期最关心“我”快不快乐的人。不识字的她为
“我”买来了他人不能或不愿给“我”买的《山海经》,极大地满足了“我”的好奇心;过
年时,她将福橘塞进“我”嘴里,还说“恭喜恭喜”,表达对“我”的美好祝福。鲁迅先生
怀着敬意回忆阿长。阿长是给予鲁迅温暖的人之一,是鲁迅生命中的重要他人。
示例 2:我会选择父亲。儿童时期,父亲对“我”严厉,让“我”背诵完《鉴略》后才
能去看五猖会。父亲严厉的教育方式虽鲁迅感到痛苦,但客观上让鲁迅接触了同时也引发了
鲁迅对儿童教育观念的思考;父亲生病后轻信庸医,最终不治身亡,这一经历使鲁迅决定到
南京求学,最终到日本学医,企图用医学拯救国人。可以说,父亲是影响鲁迅人生选择的重
要人物。
示例 3:我会选择衍太太。衍太太是鲁迅的邻居,她心术不正、自私自利、爱搬弄是
非,怂恿鲁迅看不良书籍,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并散布谣言,教鲁迅在父亲临死前大声呼
喊父亲的名字,结果让父亲死得不安宁。衍太太让鲁迅看到了人性中的丑陋、伪善、欺骗、
迷信守旧等,这些体验与他后来弃医从文不无关联,甚至成为了他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因
而,衍太太是鲁迅生命中的重要他人。
7.(10 分)
(1)(8 分)①洪波涌起 ②影入平羌江水流 ③河流大野犹嫌束 ④夜阑卧听风吹雨
⑤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2分)任选一项作答。选择选项不算分,两句诗每句 1分,错一句扣一分。
A.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B.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C.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D.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8.(3 分)杨花、子规(各 0.5 分) 思念家乡、怀念朋友(2分)
9.(1)同“无”,没有(0.5 分) (2)告知,开导(0.5 分)
(3)②(0.5 分) (4)很,非常(0.5 分)
10.内乏粮/外阻救/蹙然兴叹不已(1处 1分,多断不得分)
11.(1)纵使(天)坠落,也不会有所伤害。(2分)
(2)善于自我宽慰,病就能够痊愈了。(2分)
12.(1)未雨绸缪或者临渴掘井(1分)
(2)杞人和沈屯子都对未知事件进行不必要或过度地担忧,以致成疾(意近即可)(1
分)
(3)朱子则告诫后代要有一定的忧患意识,为未知事件的发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意近即
可)(1分)
13.(2 分)D
【答案解析】此题考查学生信息筛选提取能力。选项 A中“涵盖了所有”过于绝对,从
资料一中数字阅读的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上看,并没有提及纸媒阅读,可以推断其没有完全
取代纸媒阅读这一阅读方式的独特价值;选项 B 中“2023 年深圳成年居民图书、报纸、期
刊等纸媒的阅读率”不是依次递减,2023 年期刊阅读率为 15.18%,高于报纸 13.55%的阅读
率;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三可知,数字化阅读是丰富了我们的阅读选择,比如阅读方式丰富多
样,可通过各种电子设备来进行阅读,比如阅读软件与工具也是多样化,可见选项 C中“无
法丰富”是不正确的。
14.(3 分)
【评分标准】横向分析写出数字(化)阅读受到更多青睐得 1.5 分,纵向分析写出数字
阅读率整体呈现发展态势 1.5 分。结论错误的不给分。能看出结论正确,但表述有欠缺,根
据欠缺程度酌情扣 0.5-1 分。可以进行 2021-2023 整体对比,也可以拿出某一年进行对。比
较基点多元开放,学生能得出正确结论即可,不局限于下面示例。
示例:横向分析图表数据可知,从 2021 年到 2023 年,与图书、报纸、期刊传统媒体阅
读率相比,数字阅读受到成年读者更多青睐(1.5 分);纵向分析图表数据可知,从 2021 年
到 2023 年数字阅率整体呈现增长态势(0.5 分),2021 年最高达到 100%,2022 年热度有所
降低,2023 年有小幅度上升(1分)。(意思相近即可)
15.【评分标准】表明观点 0.5 分,结合资料说明理由 2.5 分。写了结论,资料结合肤浅、
不贴切等,酌情扣 1-2 分;只有观点,没写理由,不得分。
示例 1:我认为应该大力提倡数字阅读。(0.5 分)从资料一中阅读对象的数字化和阅
读方式的数字化可知,数字阅读具备便捷、高效的特点,且可随时随地获取阅读内容;从社
会化阅
读可知,数字阅读具备互动的特点,能实现内容的快速搜索、标注和分享,满足现代人
在阅读过程中的个性化需求。从资料三中可知,还能通过智能推荐、个性化设置等功能,实
现沉浸式阅读,提升了阅读体验。(2 分)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数字阅读的优势大力提倡数
字阅读。(0.5 分)
(说明:表明观点,得 0.5 分;从资料一中能得出数字(化)阅读具备便捷、高效、互
动、满足个性化需求等其中任何一点优势,阐释通顺,意思相近都可得 1 分;从资料三中能
得出提升阅读体验,即可得 1分;总结态度 0.5 分。)
示例 2:我认为应该杜绝数字阅读(0.5 分)从资料一中阅读对象的数字化和阅读方式
的数字化可知,数字阅读虽具备便捷、高效的特点,数字化内容来源缺乏筛选,阅读质量无
法得到保障。且长时间面对电子设备,会对视力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容易分散读者注意
力,缺乏纸媒阅读的质感,最终影响阅读质量。从资料三可知数字阅读目前存在许多挑战。
例如存在定位限制,阅读平台有限且不兼容的现实。同时,图书资源少,免费的学习资源缺
乏常用数据库的推荐或各数字资源的数据介绍。而且部分功能还不完善,使用起来有些麻
烦。(2分)因此,从其存在的弊端上看应该杜绝数字阅读。(0.5 分)
(说明:表明观点,得 0.5 分;从资料一中能得出数字(化)阅读内容来源、阅读方式
带来的其中任何一个弊端,阐释通顺,意思相近都可得 1 分;从资料三中能得出数字阅读带
来的任何其中一个挑战,即可得 1分;总结态度 0.5 分。)
示例 3:我认为应该理性对待数字阅读(0.5 分)从资料中可知,数字阅读具备便捷、
高效、互动的特点,能满足现代人在阅读过程中的个性化需求,能通过智能推荐、个性化设
置实现沉浸式阅读,提升阅读体验。同时,数字化阅读存在其内容来源缺乏筛选,长时间面
对电子设备会对视力造成不良影响,也容易分散读者注意力,缺乏纸媒阅读的质感等弊端。
(2 分)因此,数字阅读目前仍存在提升优化的空间,应该理性面对数字阅读,顺应时代发
展继续提升。(0.5 分)
(说明:表明观点,得 0.5 分;从资料中能得出数字(化)阅读内容来源、阅读方式带
来的其中任何一个弊端和其中任何一个优势,阐释通顺,意思相近可分别得 1分;总结态度
0.5 分。)
16.(3 分)
【评分标准】能针对资料三中“声音一”中任何三个问题对应给出三点建议,得 3 分,
1 点 1 分。没有针对“声音一”所提出的问题,不得分。参考示例如下,意思相近即可,也
可以不限于示例:
示例:
针对读者 1:定位限制可放开了如东莞、惠州、中山、珠海等深圳周边城市,PC 端、微
信端、数字阅读馆皆可访问。
针对读者 2:增加丰富的电子书资源,有 QQ 阅读、掌阅精选、书香深圳、超星书世界、
歌德电子书,以及适合小朋友的哪吒看书、OverDrive,偏专业的易阅通电子书等,以及持
续关注更新新书和畅销书,以便更新更好的产品。
针对读者 3:可每年开展数字阅读调查、发布数字阅读报告以便更好地了解读者需求,
展示数字资源使用数据及分析结果,提升数字阅读服务水平。可附《数字资源服务指南》,
便于
读者知晓各种数字资源的服务内容和访问方式,方便读者快速锁定自己的最爱。
针对读者 4:可添加或更新可提供下载服务,便于读者登陆且具备历史记录、书签、标
记等功能的 APP。
针对读者 5:可加大宣传力度,例如可在地铁上标识广告,共同推动提升数字化阅读服
务水平。
17.(2 分)(2)“我”和小伙伴偷野菱(1分) (3)村里(人)采菱角(1分)
【评分标准】意思相近即可。从(1)(4)的范例可知表达结构是主谓关系,缺少主语
成分扣 0.5 分。
18.(3 分)
【评分标准】提出写作手法 0.5 分,结合原文对写作手法进行分析说明 0.5 分,写出表
达效果 1分,写出作者情感或者文章主旨 1分。
示例 1: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迅速生长的菱盘比作厚厚的绿毯,(1 分)生动
而形象地描绘出菱盘的繁殖速度之快,生命力之旺盛,(2 分)表达出作者对于菱角生命力
极强的赞叹。(3分)
示例 2:“挤挤挨挨”“层层叠叠”叠词的运用,(1 分)让人形象地感受到菱盘的繁
殖速度之快,生命力之旺盛,(1分)表达出作者对于菱角生命力极强的赞叹。(1分)
19.(3 分)
【评分标准】标注重音 0.5 分,说明重音设计理由 1分;标注语调 0.5 分,说明语调设
计理由(1分)。
示例 1:
细细品味,十分绵软,一股甜香从嘴角飘出来。↗(重音 0.5 分,语调 0.5 分)
“飘”字可重读(0.5 分),菱角的甜香从嘴角飘散开来,读出“我”品味菱角时的欢
喜(1 分);整个句子可采用微微上扬的语调(0.5 分),最后“飘出来”三个字可读得悠
长,充分激发读者对菱角美味的想象,读出作者对菱角味美的欣赏与无比喜爱之情(1
分)。
示例 2:
细细品味,十分绵软,一股甜香从嘴角飘出来。↗(重音 0.5 分,语调 0.5 分)
“十分”二字可重读(0.5 分),强调菱角口感绵软,读出“我”品味菱角时的欢喜(1
分);整个句子可采用微微上扬的语调,最后“飘出来”三个字可读得悠长,充分激发读者
对菱角美味的想象,读出作者对菱角味美的欣赏与无比喜爱之情(1分)。
20.(4 分)
【评价标准】填写贴切词语 1 分,结合文本阐释所填写词语与文本表意的契合 2分,表
达情感 1分。
示例 1:美好。(1 分)菱角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段美好的记忆和情感。漫步菱塘
边,
享受扑面而来的清香;儿时与伙伴偷野菱,吃野菱,相互打趣,笑成一团;村中采莲,
如诗如画;母亲煮菱角,甜香四溢,菱角入口软糯细腻,实属美味。(2 分)这一切都让菱
角名副其实地成为留存于“我”脑海的美好回忆,也成为了“我”对平淡、愉悦生活的喜爱
的表达。(1分)
示例 2:诗意。(1 分)菱角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段诗意的记忆和情感。菱角开
花,虽细细碎碎,但风姿各异,玲珑俊俏,好一幅诗意美景图画!村中女人采菱,动作轻
灵,盆划过后,碧绿的河塘中分出一条条水道,场景如诗如画。(2 分)这些画面无一不让
菱角成为“我”的一段充满诗意的记忆,也让菱角成为了“我”对愉悦平淡生活的喜爱的表
达。(1分)
21.(4 分)
本题采用分层赋分。
得分 评分标准 参考示例
基本不懂题目的意思,表意
前结构
不清、答非所问或者没有作 略
0分
答。
例 1:菱角能够引起作者们对于往事的
仅能从异或者同一个方面粗
回忆;
浅作答。(答出“对往事的
例 2:菱角中都蕴藏着作者的美好而温
单点结构 回忆”或“是作者的美好而
1分 温暖的记忆”或“一个认为 暖的记忆;
好吃,一个认为不好吃” 例 3:鲁迅先生觉得菱角不如记忆中的
等) 美味,但本文作者认为菱角在眼下和记忆中
都是美食。
例 1:在两位作者的笔下,菱角都勾起
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1 分),但两位作
能从异同两个方面进行阐 者对菱角味道的记忆有所差别(1分)。
多点结构
述,能够总结出两点不同,
2分 例 2:菱角都能勾起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但只能简单作答。 (1 分),但两位作者对菱角味道的看法不
同(0.5 分),鲁迅认为不再好吃,本文作
者认为好吃(0.5 分)。
例如:
同:菱角都能勾起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从异同两方面进行总结和阐 都是作者美好而温暖的记忆(1分)。
关联结构 述,且能够结合《朝花夕 异:两位作者对菱角味道的看法不同。
3分 拾》及本文的内容关联分析 鲁迅先生记忆中的菱角极其鲜美可口,但多
两者的不同之处。 年后再尝味道却不及儿时(1 分);《菱角
杂忆》中,对作者来说,菱角在眼下与记忆
中都是美食
(1分)
能够从异同两方面进行总结 同:菱角都是思乡之情的载体,都是作
阐述,能够结合《朝花夕 者美好、温暖记忆的载体。(1 分)(意近
抽象拓展
拾》及本文内容关联分析两 即可)
结构
者的不同之处,还能够从抽
4分 异:①对菱角味道的记忆不同(0.5
象角度提炼出作者情感与文
分)。鲁迅先生记忆中的菱角极其鲜美可
章所要表达的主旨。
口,但多年后再尝味道却不及儿时(0.5
分);《菱角杂忆》中,对作者来说,菱角
在眼下与记忆中都是美食(0.5 分)。②所
表达的情感侧重点不同(0.5 分)。鲁迅先
生对听蟋蟀弹琴、翻蜈蚣、按斑蝥、拔何首
乌,摘覆盆子等童年趣事的回忆,表达了作
者对充满童真童趣少年生活的怀念,同时以成
人视角评判童年生活,回忆童年的无忧(0.5
分)。《菱角杂忆》则直接、真实地回忆了
观菱塘、偷野菱、品菱角等往事,怀念往事
之余还传达出作者对自然的喜爱与对愉悦平
淡生活的热爱之情(0.5 分)。
22.(5 分)【评价标准】1空 1分,可根据表达的清晰度和准确性,酌情扣分。
A.治学严谨、真诚待人、没有民族偏见(1分)(意思相近即可)
B.探寻更有效的救国救民道路(1 分)(意思相近即可)
C.从叛逆石猴到“斗战胜佛”(1 分)(意思相近即可)
D.七十二般变化、驾驭筋斗云等本领(1分)(意思相近即可)
E.大闹天宫(1分)(意思相近即可)
23.写作评价标准(45 分)
一、文题解析
1.审题:“成长需要重音”是标题,写作应该围绕关键词“成长”“重音”展开。“重音”
原指朗读技巧,意为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者短语通过重读的形式加以强调。文题中是比喻说
法,比喻生活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给予“我”心灵重击,启迪“我”成长的人、事、
物等。写作重心在于对这些人、事、物的具体记叙。“成长”包括身体的发育、知识的积
累、心智的成熟、品德的完善等诸多方面,可以从“我”在生活、学习、心智等各方面的进
步来思考。“成长需要重音”是对过往生活的回顾与总结,在回眸中发现“重音”于引领成
长方面的重要作用,需要通过议论、抒情句点明这些人、事、物对成长的重要意义。本题旨
在引导学生明确成长方向,构建精神支柱,强化自我认知,体现立德树人。
2.选材:选材多元,可以书写学习上的启示,可以书写对亲情的感悟,可以书写友情的滋
养,可以书写意志品质的塑造,也可以书写汲取传承的力量等等。总之,需要明确“重音”
具体指什么,以及对于“我”成长如何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3.文体:要求记叙文,针对初一学生而言,提升记叙文的写作能力是关键。可以讲述自己或
他人成长过程中的故事,其中体现某个因素对成长起到的关键作用。注意写作中叙事清晰、
描写生动、叙议结合、融情于理。
4.人称:人称可以多元,提倡用第一人称写作,凸显真实性,讲述“我”的成长故事,也可
以转换叙事视角,换用二、三人称,增加新颖性。还可以讲述他人的成长故事,从他人的生
活经验中提炼出于“我”有益的成长“重音”。
二、评分等级及标准
作文等级 评分标准
一类文 1.立意深刻,中心突出,选材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41-45 分) 2.结构严谨,前后照应,详略得当。
3.语言准确典雅、生动流畅、有文采。
二类文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选材具体,能流露感情。
(36-40 分) 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有详略之分。
3.语言规范、通顺、较生动。
三类文 1.立意明确,选材能表现中心。
(32-35 分) 2.结构基本完整,条理一般。
3.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
四类文 1.立意不明确,选材难以表现中心。
(14-31 分) 2.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3.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五类文 1.没有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
(0-13 分) 2.结构残缺,不成篇章。
3.文理不通,错别字较多,影响阅读。
三、评分的几点重要说明
1.起评分说明
满分 45 分,起评分 34 分(百分制的 75 分),平均分 36 分。在规定字数内,文章扣
“成长”“重音”,体现对于“我”成长的引领意义,即可按起评分给分。
2.书写说明
书写共 3 分,另外评分;作文 45 分不考虑书写因素,单纯从内容角度评分;评分时注
意不要被书写干扰,只给文章本身评分。
3.字数说明
结构基本完整,超过 450 字,不扣分;少于 450 字,每少 50 字扣 1分。400 字以下,得
分 27 分以下;300 字以下,得分 20 分以下,200 字以下,得分 18 分以下;100 字以下作
文,得分 8分以下。超过 900 字不扣分。
4.抄袭说明
(1)判定抄袭或雷同卷必须有确凿证据。慎重判断抄袭和套作。
(2)非抄袭类套题的作文按照离题类作文处理,视离题程度判分,完全离题从三类
(包括三类)往下打分。没有完全离题的从二类往下(包括二类)评分。
(3)经与原文核对查实,完全抄袭试卷里的现代文,写了文题,可以给 2分。达 50%左
右,最高不超过 20 分。达 10%-30%,文章中心较突出,表意较明确的,在根据文章质量进行
评价的基础上,再扣 5-7 分。
(4)非抄袭类套题的作文按照离题类作文处理,视离题程度判分,完全离题从三类(包
括三类)往下打分。没有完全离题的从二类往下(包括二类)评分。
(5)抄导语酌情扣 1分。
5.错别字说明
错别字 3 字以内不扣分,从第 4 个错别字开始,每错一字扣 1 分,错同一字不重复扣
分。扣至 2分为止。
6.题目说明
改动题目,但写作的内容与试卷原题目内容可契合的,扣 2 分;改动题目,且写作内容
与试卷原题目内容不契合,则在原评分基础上扣 15 分;只写题目,没有内容,只得 2分。
7.文体说明
记叙事件具体生动可得高分,对于部分文体不明的情况,参照等级标准评分即可,不刻
意扣分。
8.偏题和离题说明
判偏题和离题作文要慎重,可在阅卷群内沟通。确属偏离题意,可以在 30 分以下打
分,切忌因阅卷老师个人觉得有偏离题意嫌疑而打低分的情况。
9.素材相似类
类似传统文化常用的学书法、学刺绣等素材,不能因审美疲劳作为打低分的原因,只要
不是抄袭,正常给分。
10.出现影响评分的校名、人名等信息,扣 2分。龙岗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1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用规定的笔写在答题卡指定
的位置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区。请保持条形码
整洁、不污损。
3.本卷试题,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规定作答;凡在试卷、草稿纸上作
答的,其答案一律无效。答题卡必须保持清洁,不能折叠。
4.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内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规定的笔,按作答题目的序号,写在答题卡非选
择题答题区内。
5.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
【展汉字书写之美】(3分)
见字如面,写一笔好字,赏心悦目,请展现你的汉字书写之美。本题
根据全卷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规范、美
观,保持卷面整洁。
学校试点“每周半天计划”,分单双周安排学生轮流上“半天校外课”
和“半天阅读课”。以下是小语和小文推荐的七年级“半天计划”课程。
【半天校外课】行走客家村落领略版画魅力
【基地推荐】
请你帮助小语完善下面的推荐词。(共4题,共9分)
观澜大水田古村是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客家历史风貌,如今,这里已成为
“中国版画第一村”一观澜版画基地。白墙黛瓦的客家民居,处处可见的
古井,雕lòu(1)祥瑞图案的宗祠,传承着古韵绵yán(2)的客家文化。古
老村落的静谧与版画艺术的沉静,彼此衬托,相得益彰,男女老少徜徉其
间,
(3)
。这座古老的村落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前往参观,
我推荐“观澜版画村”为校外实践基地。
1.结合推荐词语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1)雕Iòu
(2)绵yan
七年级语文试题第1页共11页
2.请选择最符合语境的一项填入(3)处,使推荐词更加完整(
)(2分)
A.精益求精
B.各得其所
C.气象万千
D.花枝招展
3.推荐词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观澜大水田古村是有三百多年的客家历史风貌。
B.观澜大水田古村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客家历史风貌。
C.观澜大水田古村是有三百多年的客家历史风貌区。
D.观澜大水田古村是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客家历史风貌区。
4.班级同学拟邀请语文郑老师参加校外实践课程,请你根据海报信息,向郑
老师发出口头邀请。(3分)
每周半天活动,邀请你来参加」
行走客家村落领略版画魅力
1月9日(周四)下午2:005:00
校门口集合,统一坐车出发
【创作实践】
5.基地提供了版画学习材料,请将(1)(3)处的步骤名称以及(2)(4)处的介绍补充完
整。(4分)
版画的起源和制作
版画起源于中国,是绘画形式的一种。木刻版画通过在木板上雕刻出需要印刷
的图案和线条,并在雕刻出的凹槽上涂上油墨,再经过压印到纸张上形成版画。
制作木刻版画的步骤
首先,需要在木板上绘制出反向的图
第一步:
像,常见的做法是在木板上画稿或通过复
(1)
写纸将画稿转移到木板上。
接着,
(2)

第二步:
意用刀尽量利落,充分表现“刀痕板味”
雕刻制版
的版画自身语言。
七年级语文试题第2页共1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