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坚持依宪治国 课件 (共36张PPT)--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坚持依宪治国 课件 (共36张PPT)--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统编版)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十条
《刑法》是子法,那母法是谁呢?
宪法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
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习主席说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2.1坚持依宪治国
2.1坚持依宪治国
学习目标
宪法的基本内容
为什么要维护宪法的权威?
如何维护宪法的权威?
宪法的地位
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
Part1
根本的活动准则
你对宪法了解多少?
1.我国建国后共颁布过几部宪法?
2.我国现行宪法是哪一部宪法?经过几次修改?
3.宪法日是哪一天?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我国曾于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于当年12月4日正式实施。
宪法四次修改
1954年宪法
1975年宪法
1978年宪法
1982年宪法
时间:
1954年9月20日,
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时间:
1975年1月17日,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时间:
1978年3月5日,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时间: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
2004年宪法修正案
1999年宪法修正案
1993年宪法修正案
1988年宪法修正案
时间:1988年4月12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时间:1993年3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时间: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
时间: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
现行宪法
2018年宪法修正案草案
时间:2018年3月11日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
我国宪法一直处在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过程中。
我国宪法是随着时代进步、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三节 国务院
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五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六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第七节 监察委员会
第八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
判断:下列哪些内容是宪法规定的内容?
国家性质、基本权利
婚姻、家庭问题
根本制度
未成年人保护问题
犯罪、刑罚问题
根本任务、国家机构
由此可以看出宪法规定的是生活中的什么问题?
判断:下列哪些内容是宪法规定的内容?
国家性质、基本权利
婚姻、家庭问题
根本制度
未成年人保护问题
犯罪、刑罚问题
根本任务、国家机构
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宪法的基本内容
我国现行宪法是新中国第四部宪法。在这部宪法制定过程中,宪法修改委员会多次广泛征询了各地区、各部门、各阶层的意见,并发动和组织亿万群众进行全民讨论。在历时4个月的全民讨论中,广大群众表现了高度的政治热情和积极性,提出了大量意见。全国80%以上的成年公民参加了讨论,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也参加了讨论。这部凝聚全国人民意志和智慧的宪法草案,于1982年12月4日由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正式通过并公布实施。
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
(1)从产生来看: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过程就是凝聚社会共识并转化为宪法内涵和规范的过程。
宪法是社会共同体价值的集体共识。
(2)从内容和价值追求来看:
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2018年3月17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全票当选为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习近平坚毅地走上宣誓台,左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右手举拳,面向2970名代表庄严宣誓“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的庄严的宣誓仪式,也是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国家主席首先进行的宪法宣誓。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宣誓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宣誓
主席为什么要向宪法宣誓?
习近平指出,宪法宣誓制度是世界上大多数有成文宪法的国家所采取的一种制度,在142个有成文宪法的国家中,规定相关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宣誓或效忠宪法的有97个。
这样做,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公职人员宪法观念,激励公职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宣誓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宣誓
如果宪法权威没有
得到维护会发生什么呢?
文革时期,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批斗,刘少奇手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抗议道:“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罢免了我国家主席,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
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
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案例—国家主席刘少奇冤假错案
①我国宪法的本质: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权威?
辨一辩
宪法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所以作为执政党,可以不受宪法的约束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
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
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党是执政党
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法律为行为准则。
①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②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
③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Part2
最高法律效力
你都知道哪些法律呢?
比一比,谁的地位高
①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宪法的地位
思考:从内容上看,宪法与其他法律的有何关系?
宪 法
刑 法
民 法
继承法
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
对民事活动中一些共同性问题所作出的法律规定
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
规定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
②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条 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条 为了处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思考:为什么这些法律都要标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劳动教养制度是对轻微违法犯罪人员实行的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在特殊历史时期,这项制度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的进步,其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因与我国宪法的精神相违背,缺乏明确的法理依据,2013年1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法律相抵触、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③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宪法
普通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提议
通过
宪法的修改
普通法律
的修改
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其他的法律和议案的制定、修改只需一般程序,有半数以上代表通过。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提议
通过
宪法的修改
普通法律
的修改
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其他的法律和议案的制定、修改只需一般程序,有半数以上代表通过。
④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
为什么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一方面是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
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②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是对宪法的具体化。
③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④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⑤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思维导图
坚持依宪治国
根本的
活动准则
最高的
法律效力
宪法的地位
内容
法律效力
宪法的构成和内容
维护宪法权威
制定和修改程序
法制统一的基础
原因
如何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