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12.4【国家宪法日】授课人:XXXX 授课时间:XXXX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法治观念1.通过阅读教材正文及分析材料,能说出宪法的构成及基本内容,理解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感受宪法的重要性,增强法治观念。2.通过合作探究,充分认识宪法的地位与作用,理解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观念。3.通过开展宪法诵读活动,进一步尊崇宪法和法律,在生活中能自觉维护宪法权威。认真阅读课本P20-26页内容,思考本课教学基本问题(时间:5分钟)12.4【国家宪法日】(1)我们国家每年两会召开的时间一般是什么时段?(2)我们国家两会全称是什么?(3)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5)我国基本的治国方略是什么?请大家根据自己对我们国家的了解,结合下面的问题说一说,看看谁了解得多?这是制度是谁规定的呢?1.宪法的组成组成: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我国现行宪法是新中国第四部宪法。在这部宪法诞生过程中,宪法修改委员会多次广泛征询各地区、各部门、各阶层的意见,并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进行全民讨论。在历时4个月的全民讨论中,广大群众表现出高度的政治热情和积极性,提出大量意见。全国80%左右的成年公民参加了讨论,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也参加了讨论。这部凝聚全国人民意志和智慧的宪法草案,于1982年12月4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式通过并公布施行。此后,我国分别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对现行宪法进行了修改。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2.宪法的性质 ★性质: 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3.宪法的内容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分组讨论:你认同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宪法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所以作为执政党,党可以不受宪法的约束。小光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小丽4.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的原因★①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②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表现:A.正面: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B.反面: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5.落实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的具体要求①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②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③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④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相关链接)12.4【国家宪法日】我是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和应当承担何种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我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我的任务是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规定了我国的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这些法律的“对话”中,你能看出哪部法律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为什么?6.宪法的地位 ★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比较一下,这些法律和宪法规定的内容有什么不同?规定什么是犯罪,以及对犯罪行为施以什么样的处罚。刑法民法总则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治安管理处罚法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规定的是某一具体方面,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规定的都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6.宪法与其他法律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1)从规定的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活动四 阅读感悟2024 年 9 月 26 日,重庆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重庆市工业设计促进条例》,10 月 31 日起施行;11 月 28 日,表决通过了《重庆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条例》;自 2024 年 9 月 1 日起,《重庆市川剧保护传承条例》施行 。这些条例的制定均以宪法为立法基础,在各自领域为地方治理、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等提供了法治保障,同时也体现了宪法所确立的原则和精神在地方立法中的指导作用。这则新闻材料说明了什么?6.宪法与其他法律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2)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提议通过宪法的修改普通法律的修改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其他的法律和议案的制定、修改只需一般程序,有半数以上代表通过。为什么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严格?6.宪法与其他法律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3)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7.宪法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有什么意义 ★①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②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8.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①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②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③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齐声诵读,全体同学在领读人的带领下,大声诵读所选定的宪法文本内容。拓展空间 宪法诵读1.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党领导人民制定的宪法,集中了人民智慧,体现了全体人民共同意志……因而得到最广大人民拥护和遵行,具有显著优势、坚实基础、强大生命力。”这主要表明( )A.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任务B.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实施宪法C.我国宪法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制定的D.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D2.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下列属于宪法规定的内容是( )A.婚姻、家庭关系问题B.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C.犯罪和刑罚问题D.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D3.2024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某班召开“宪法权威之我见”主题班会,同学们纷纷发言,其中你赞同的是( )①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②维护宪法权威是国家机关的事,与公民无关③维护宪法权威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④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C4.民事诉讼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宪法为根据,结合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民事审判的实际情况是其立法基础B.有利于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C.说明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D.立法活动必须以宪法为行为准则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