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说说闪闪发光的那个“他” 任务群整体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说说闪闪发光的那个“他” 任务群整体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   说说闪闪发光的那个“他”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任务群整体教学设计
人文主题分析
这是一个写人习作单元,以培养学生习作能力为单元主要目标,有着独特的育人价值。学生在习作中表现人物性格和特点的过程,也正是发展语言运用及审美创造能力的过程。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字里行间众生相,大千世界你我他”。本单元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人物描写一组》《刷子李》,两篇习作例文《我的朋友容容》《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以及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其中穿插安排了“交流平台”“初试身手”。
精读文章描写的是大千世界各具特色的人物,不仅让学生感受作家笔下人物的丰富多彩、性格各异,同时落实了本单元的阅读要素“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此外,阅读还为习作服务,以读促写。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能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尝试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本单元读写高度结合。
语文要素分析
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是“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习作要素是“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四年级教材安排过“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的要点,五年级上册教材还安排了“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的要点。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写人的方法,即选择典型事例,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的细致描写,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从单元的阅读要素和习作要素中能知道学生最终要在习作中写鲜活的人物,初步运用到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主要就是指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因此可以说鲜活人物是这个单元学生学习的重点和核心,指导着方法的选择,而方法的恰当运用也就是语言的有效建构,又会塑造出人物的鲜活。在主题引领之下来看精读课文和习作例文,就会发现里面塑造的每个人物都是有着鲜明特点的,作者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都是能够体现出人物特点的,借此可以进一步分析出每一项学习内容中学生习作能力的增长点。
学习任务群定位
根据单元语文要素及教材特点,本单元可依据“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要求进行设计,确定主题及学习活动。其合理性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学生在习作中表现人物性格和特点的过程,也正是发展语言运用及审美创造能力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感受阅读与表达的价值和意义,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学素养。
其次,从教材对写人习作的编排中可以看到,学生习作在对象选择、事例表达和情感表达方面的一个整体发展,同时也能从教材中看到学生细节描写方面的一个进阶,体现了文学阅读的育人价值和功能。
再次,学生观察写作对象的过程,也是学生积累多样情感体验的环节。在描摹“闪闪发光的‘他’”的过程中,学生正好尝试进行富有创意的表达,这也正体现了珍视学生的个性感受和体验的要求,加强学生学习创造性地表达文学读写成果。
学习主题
基于以上单元解析,学生可能出现的最大问题是写不出人物的特点。据此以“说说闪闪发光的那个‘他’”为主题统摄整个单元,以向大家介绍身边闪闪发光的“他”为核心驱动任务,先后设置了“任务发布”“品读作家笔下形形色色的人”“观察身边闪闪发光的‘他’”“描摹心中闪闪发光的‘他’”“介绍身边闪闪发光的‘他’”等一系列学习任务,并调整了课文顺序,来帮助学生始终围绕人物的特点进行学习,突破习作的难点。
学习目标
1.认识18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9个字,会写26个词语,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积累一组具有新意的词语,丰富自身的词语储备库。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结合课文描写人物的相关语句,说出人物的特点。
3.了解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表现人物的特点,还可以通过描写他人的反应表现主要人物的特点,能体会这些方法的表达效果。
4.能交流、总结写人的基本方法。能结合例文和批注,进一步感知写人的基本方法。
5.能选择典型事例,通过描写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能试着用学过的方法进行描写,列出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
任务框架
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
识字与写字   正确认读生字,积累多音字;能用楷体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词,并能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新的意思,丰富自身的词语储备。 ☆☆☆
阅读与鉴赏   1.能结合课文描写人物的相关语句,说出人物的特点。 2.了解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表现人物的特点,还可以通过描写他人的反应表现主要人物的特点,能体会这些方法的表达效果。 ☆☆☆
表达与交流   1.能交流、总结写人的基本方法。 2.能试着用学过的方法描写一个同学或家人。 ☆☆☆
梳理与探究   1.能结合例文和批注,进一步感知写人的基本方法。 2.能选择典型事例,通过描写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
任务发布:说说闪闪发光的那个“他”
学习目标
1.明确单元主题,整体感知本单元课文内容。
2.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了解“说说闪闪发光的那个‘他’”的活动流程。
3.识记本单元生字新词,理解词语。认真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课前准备
阅读本单元课文,适当查阅资料,了解本单元人物描写的方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任务发布。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各类人,哪些人让你印象深刻 本单元将举行“说说闪闪发光的那个‘他’”主题活动,请大家选出自己心中最特别的那个他,细致观察,结合学习到的人物描写方法,用文字描摹出他的特别之处,并与全班同学分享。
(二)阅读学习导航,了解任务流程。(课件出示:单元思维导图)
(三)浏览本单元的课文,用表格的形式梳理课文中所写人物的基本信息和对人物的初步印象。
文 章 出 处 作 者 主人公 对人物的初步印象
《摔跤》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
《两茎灯草》
《刷子李》
《我的朋友容容》
《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
(四)单元生字新词我能行。
1.出示字词,指导小组交流汇报。
摔跤 欺负 破绽 脚腕子 肢体 格局 无疑 侄子 喉咙 粉刷 师傅 绝活 半信半疑 派头 包袱 手法 鼓点 屏障 芝麻 神圣 侵犯 露馅儿 轰然 难堪 学徒
2.重点指导读准多音字。
监 露
3.理解难懂的词语,并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破绽 格局 半信半疑 派头 难堪 轰然 露馅儿
4.指导书写。
跤 搂 仗 鞭 欺 挠 扳 腕 剃 腮 疤 监 侄 喉 咙 浆 傅 袱 障 芝 圣 犯 馅 轰 堪 诈 傻 捏 怔
重点指导:
(1)左窄右宽:跤 搂 仗 挠 扳 腕 腮 侄 喉 咙 傅 袱 障 犯 馅 堪 诈 傻 捏 怔
(2)易错的字:挠 腕 喉 袱 堪 傻 怔
(五)按照“温馨提示”进行预习。
任务一:品读作家笔下形形色色的人
子任务一:聚焦典型事例
学习目标
1.能结合片段中描写人物的语句,说出人物的特点。
2.能总结出写好典型事例的三个妙招。
课前准备
阅读《两茎灯草》和《我的朋友容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读一读,感知人物形象
(一)自由读课文,说说严监生给你留下的印象。
(二)探究人物,聚焦典型事例。
1.讨论:严监生吝啬是因为贫穷吗 少点一茎灯草省下来的灯油,对严监生而言很重要吗 仔细读课文,你能从哪些细节中看出严监生是一个富有的人
2.补充资料:这严致和是个监生,家私豪富,足有十多万银子。赵氏在家掌管家务,真个是钱过北斗,米烂成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享福度日。
3.总结:一个如此富有奢靡的人,临死前竟然想着两茎灯草。所以,吴敬梓写的这件事充分体现了严监生的吝啬。这件事就是突出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件”。
活动二:探一探,怎样写典型事例
(一)严监生是在什么情况下惦念着两茎灯草
(
此时的严监生
,
病一日重似一日
,
再不回头
,
但他惦念的只有
:
两茎灯草
此时的严监生
,
身边挤满了诸亲六眷
,
但他惦念的只有
:
两茎灯草
此时的严监生
,
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
,
但他惦念的只有
:
两茎灯草
)
【总结】写典型事例第一招:让人物拥有强劲的内驱力,再把他放到极端情境中行动。
(二)你从严监生的反应中读出了什么
为了两茎灯草,严监生        。
严监生越来越着急,几乎绝望,但在挑掉一茎灯草前就是不断气,看得出来他非常在意那一点点灯油。
【总结】写典型事例第二招:同一动作,层层递进,让人物的反应越来越大。
(三)填写表格,梳理《两茎灯草》的情节。
1.寻常人猜得到“两个指头”是指什么吗 猜了几次 默读课文,填写表格,梳理情节。
谁来猜 猜成什么 严监生的反应
大侄子 两个亲人 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 两笔银子 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
奶妈 两位舅爷 把眼闭着摇头
赵氏 两茎灯草 点一点头,把手垂下,没了气
  2.改成“大侄子、二侄子等一众人来猜,都没猜到”你觉得好吗 为什么
【总结】写典型事例第三招:设置悬念,一波三折,不让人物轻易达成目的。
(四)用上刚才的学习方法,梳理《我的朋友容容》的内容。
1.自读“习作例文”《我的朋友容容》,边读边想,文章写了关于容容的哪些事 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人 物 特 点 典型事例 描写方法
我的朋友 容容 助人为乐 每天早上帮“我”取报纸   动作、语言描写,写出她取报纸的不容易与送报纸的兴奋。
忠于职守 一天没有取到报纸就发脾气   神态描写,写出她“职务”被抢走时的伤心委屈。
天真好奇 对信产生浓厚兴趣   语言描写,一连串追问,表现她的天真好奇。
可爱 给“我”寄梧桐树叶   动作、神态、语言描写,表现她的可爱。
  2.总结:典型事例要紧扣人物特点来选择。运用描写方法是为了表现典型事例中人物的特点。
活动三:练一练,扩写契诃夫《醋栗》片段
(一)出示契诃夫《醋栗》片段。
从前我们城里有个垂危的商人。他临死时叫人给端来一碟蜜,把他所有的钱钞和彩票就着蜜一股脑儿吃到肚子里,让谁也得不着。
  有一回我正在一个火车站检查牲口,正巧有个马贩子摔到火车头底下,压断了一条腿。我们把他抬到候车室里,血汩汩地流,样子真是可怕,可是他老求大家找回他的腿,老是着急,原来那条断腿的靴子里装有二十卢布,他生怕找不着了。
(二)交流对主人公的印象。
(三)小练笔。
请运用学到的方法,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扩写刚才的故事片段。
子任务二:聚焦动作描写
学习目标
1.能结合片段中描写人物的语句,说出人物的特点。
2.能总结出写好动作描写的两个妙招。
课前准备
阅读《摔跤》和《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读一读,感知人物形象
(一)默读课文,把文中最吸引你的句子画出来,和同学交流。
(二)《摔跤》里提到了两个人物:小嘎子和小胖墩儿,关注动作描写的细节,你认为作者想塑造两个什么样的人物
(
我从
      
看出
,
作者想塑造一个
    
样的小嘎子。

我从
      
看出
,
作者想塑造一个
    
样的小胖墩儿。

)
活动二:探一探,怎样写好人物动作
(一)行动即人物。
1.著名作家老舍曾经说过:“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如果要描写一场“摔跤”,你会选择重点写什么 (神态、动作、语言、外貌)
2.如果让你把摔跤的过程写下来,你会用到哪些动词
3.《摔跤》这篇课文用到了哪些动词 自由读课文,把动词圈出来。
4.你能做出相应的动作吗
出示相应动词:
(
跳起来
 
一闪身
 
叉着腰
 
塌着腰
 
合了裆
退后两步
 
一叉一搂
 
蹦来蹦去
 
下冷绊子
三抓两挠
 
推拉拽顶
 
扳他不动
 
鼓着眼珠子
虎势儿一站
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
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

 

 

 

 

)
5.对比刚才自己写下的动词,你发现作者用到的动词有什么特点
【总结】写动作第一招:用词丰富、准确、形象。
(二)作者是怎样借助动词,把摔跤的过程写清楚的
再次阅读课文,想想作者分别写了摔跤的哪些阶段。
摔跤前的准备——对阵——揪在一起——摔倒
【总结】写动作第二招:分阶段写清楚动作的过程。
活动三:练一练,续写第二次摔跤过程
(一)阅读《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是怎样通过对小守门员和观众们的外貌、动作或神态的描写,表现出人物的不同特点的。和同学交流,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
(二)对比阅读。
对比两篇例文,它们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快速浏览两篇例文,试着完成下面的表格。
例 文 不同点 相同点
《我的朋友容容》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描写一个人物。   两篇例文都通过典型事例,综合运用动作、外貌、神态等描写方法突出人物特点。
《小守门员和 他的观众们》   选取了球赛中的一个场景,描写了众多人物。
(三)第一遍观看摔跤视频。
1.关注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的动作,记录动词。
2.同学交流自己记录的动词并互相补充。
(四)第二遍观看摔跤视频。
1.关注两个人的战势,给动词分出阶段。
2.交流自己分出的阶段。
总结:对阵阶段难分高下——小嘎子被举起——二人摔下草地——继续对阵——小嘎子咬小胖墩儿肩膀
(五)第三遍观看摔跤视频。
1.关注整个摔跤的过程,准备写作。
2.自由练笔。
3.小组交流练笔片段,互相评价并修改。
子任务三:聚焦外貌描写
学习目标
1.能结合片段中描写人物的语句,说出人物的特点。
2.能总结出写好外貌描写的三个妙招。
课前准备
阅读《他像一棵挺脱的树》,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阅读《骆驼祥子》中的关于祥子不同时期的外貌描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读一读,感知人物形象
1.《他像一棵挺脱的树》的主角是祥子。如果你要向别人介绍他,你会怎么描述他的外貌
2.课文的两段描写中,你觉得哪些语句对我们介绍祥子的外貌有帮助 请用横线画出来。
品读:
(1)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
(2)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
(3)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
(4)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
(5)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
3.你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怎样的祥子
活动二:探一探,怎样写好人物外貌
(一)为了表现祥子强壮的特点,作者选择了哪些身体部位进行重点描写
(课件出示课文中重点描写祥子身体部位的词句)
【总结】写外貌第一招:根据特点选择要描写的身体部位。
(二)自由读课文,说说对祥子的印象。
1.好的外貌描写能让读者感受到人物的性格、心情、状态、品质等。结合文本中的外貌描写,说说你对祥子的印象。
2.补充《骆驼祥子》中对祥子的描写:
祥子是一个来自农村的青年,刚进入北平时只有十八岁。那时的他年轻强壮,自信,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他的理想就是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人力车,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他不抽烟、不喝酒,没有任何平常车夫身上常见的恶习。
经过三年省吃俭用的努力,买新车的梦终于实现了。可刚过半年,车子就在军阀混战中被一伙逃兵抢走,他好不容易逃出了兵营,还趁乱偷走了三匹骆驼,总算为自己的未来留下了一点希望。从此他得了个“骆驼祥子”的外号,更加努力地拉车攒钱,但辛苦换来的一点积蓄,又被一个流氓侦探敲诈一空。为了尽快拥有属于自己的车,他违心地娶了车厂老板的女儿虎妞。然而好景不长,虎妞因为难产而死,祥子不得不卖掉人力车去办理丧事。
祥子的一生就是一场悲剧,不相信命运的他,在黑暗混乱的旧时代中浮浮沉沉,终于彻底绝望堕落了。随着梦想的一次次破灭,他变得心如死灰,变成了一个坑蒙拐骗的自私鬼。
3.找学生说说阅读后的感受。
(三)感受祥子的自信。
1.从课文两个段落里你感受到祥子的自信了吗 感受到他对未来充满希望了吗 你从哪些细节中感受到的呢 用波浪线画下来。
2.学生交流答案,教师追问分析人物。
(1)祥子是故意把腰勒得细一些,把裤脚用鸡肠带儿系住的,从这个细节里你感受到什么
(2)祥子傻子似的笑,他在笑什么呢 在想什么呢
(3)祥子的脸并不英俊,他却很爱自己的脸,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4)为什么说祥子像一棵挺脱的树 像树的仅仅是他的身体吗
(四)感受祥子的颓废。
1.补充阅读《骆驼祥子》中对于祥子梦想破灭、人生沉沦时的外貌描写:
(1)他的脸臌满起来一些,可是不像原先那么红扑扑的了;脸色发黄,不显着足壮,也并不透出瘦弱。眼睛很明,可没有什么表情……他的神气很像风暴后的树,静静的立在阳光里,一点不敢再动。
(2)身量还是那么高,可是那股正气没有了,肩头故意的往前松着些,搭拉着嘴,唇间叼着支烟卷。
(3)打着那么个小东西,他低着头,弯着背,口中叼着个由路上拾来的烟卷头儿,有气无力的慢慢的蹭。
2.对比刚刚进入城里的青年祥子的外貌描写,你有什么发现
【总结】写外貌第二招:形象的比喻可以表现人物的状态。
【总结】写外貌第三招:利用转折和对比,突出人物的外貌特点。
活动三:练一练,观察并描写一位同学
(一)回顾祥子。
车夫祥子的外貌描写,让人印象深刻,头、眼、鼻子、眉、头发、腮、脖子、脸、颧骨和右耳之间的疤等,多么细致入微。课文细致描写了祥子健美的身体和他的相貌,读了这样的外貌描写,你心中一定会浮现出高大健壮、充满活力的车夫祥子。其实作家笔下人物的特点就是这样被凸显的,我们写作时就可以借助外貌描写来体现人物的特点。
(二)小试牛刀。
课间十分钟,观察一位同学,试着用学过的方法写一写他。
1.确定练笔对象,观察后填写记录表。
同 学 特 点 外 貌 (外貌描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特点) 事 例
  2.进行片段练笔。
3.把写好的片段给文中提到的同学看,共同评定是否写出了人物特点。
子任务四:聚焦奇人塑造
学习目标
1.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刷子李的特点。
2.了解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等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并能体会其表达效果,了解可以通过描写他人的反应表现主要人物的特点。
课前准备
阅读《刷子李》,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阅读《俗世奇人》中的相关文章。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读一读,感知人物形象
(一)介绍出处。
《刷子李》这篇课文选自一本书——《俗世奇人》,作者冯骥才用天津方言,以短篇小说的方式,讲述了生活在天津的诸多奇人妙事。刷子李就是这诸多奇人中的一个。
(二)出示原文,感受绰号之奇。
1.这个人为什么叫“刷子李” 课文大家已经预习过了,你知道原因吗 冯骥才在书中是这么注解的:
各行各业,全有几个本领齐天的活神仙。刻砖刘、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刷子李等等。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擅长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叫长了,名字反没人知道。只有这一个绰号,在码头上响当当和当当响。
——选自《刷子李》原文第1自然段
2.原来“刷子李”这个绰号是这么来的,假如我们身边也有人有绝活,你也可以这样给他取个绰号。比如国画画得特别好的人,可以称呼他为“国画×”;比如篮球打得特别好的人,可以称呼他为“篮球×”。
(三)快速浏览课文,圈画出刷子李的奇特之处,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刷子李的“奇”。
(
看到
      
,
我从
      
看出刷子李奇在
      
,
也就是
      
奇。

)  
品读:
1.穿着奇。
(1)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2)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
2.规矩奇。
(1)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2)照他的规矩一天只刷一间屋子。
3.技艺奇。
(1)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2)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活动二:探一探,如何塑造奇人
(一)刷子李能在天津码头混下去,靠的是刷墙的高超技艺。作者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笔墨写他的穿着奇和规矩奇
【总结】塑造奇人第一招:未见其奇,先闻奇名,从侧面铺垫造势。
(二)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样一位奇人的奇事,最应该由谁来证实 为什么
谁来证实 原 因 弊 端
由刷子李自证 他最了解自己 难免有自卖自夸之嫌疑
由刷子李亲近的人来证实 他们熟悉刷子李 不够客观
由不相信刷子李的人来证实 更有说服力,所有的读者都是不 相信刷子李的人
  【总结】塑造奇人第二招:奇人的故事应由他人证实。
(三)作者借曹小三之眼,怎样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总结】
1.间接表现技艺高超:通过对比和反问,写出刷子李刷墙的效果。
2.直接描写技艺高超:通过对刷子李的动作描写,写出他动作优雅熟练。
活动三:读一读,整本书阅读《俗世奇人》
(一)完成“人物图鉴卡”。
冯骥才笔下还有哪些有特点的人 走进《俗世奇人》这本书,书中还有哪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特点又是怎样的 边读边记录,完成这份“人物推荐卡”。
人物特点 描写人物的方法 精彩语段摘录
人物: 出处:
人物: 出处:
人物: 出处:
人物: 出处:
(二)小组分享交流,积累写法。
任务二:观察身边闪闪发光的“他”
学习目标
1.选择身边的一个人,试着运用多种方法来发现人物特点。
2.用上人物描写方法,初步完成观察记录单。
课前准备
准备人物观察记录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看一看,观察选定人物并完成记录单
填写第一次观察记录单。
观察人物
人物特点
观察时间 观察地点
我的观察 (典型时间或 精彩瞬间)
活动二:拍一拍,借助图片或视频记录人物“闪光”瞬间
第二次观察。
1.在第一次观察单的基础上,找到人物的精彩瞬间,本次有侧重点地进行补充观察,在观察过程中可以通过图画或者拍照的方式,定格人物的精彩瞬间。
2.可以多种形式多次拍照,然后选出最有代表性的“闪光”瞬间。
活动三:写一写,借助图片或视频细致描绘人物定格时刻
(一)完善人物外貌描写。
1.选择描写方法时,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
(1)孤立地描写外貌,语句单调,与人物特点不搭边。
(2)没有综合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
2.如何描写人物外貌
(1)可以写初见时印象深刻的外貌。
(2)可以写人物最突出的一两个外貌特点——要能体现人物特点。
(3)将人物外貌放在典型事例当中写。
(4)前面的外貌描写在后面有对比呼应。
(二)修改观察记录单。
1.对照图片或者视频资料,综合运用本单元学习的人物描写方法,细致描写人物的“闪光”瞬间。
2.修改完善第二次观察记录单。
观察人物
人物特点
观察时间 观察地点
我的观察 (典型时间或 精彩瞬间)
我采取的 人物描写 方法
被观察者 看了记录 后这样评价
任务三:描摹心中闪闪发光的“他”
学习目标
1.结合所学的课文内容,进一步感知描写人物文章的特点。
2.选择典型事例,通过描写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具体地表现人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课前准备
预习“习作”要求。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聊一聊,哪些人物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摘抄精彩片段。
在课内外的阅读中,作家笔下哪些有特点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家又是怎样写出人物的特点的 请把你读到的精彩语段摘抄下来和大家分享吧。
(
摘抄内容
:
推荐理由
:
)
(二)小组交流分享。
活动二:谈一谈,自己学到的人物描写方法
(一)梳理学到的描写方法。
人物描写方法 典型片段 我的启发
(二)区分“虚构的人”和“现实的人”。
人 物 作家如何了解人物 作家对人物的了解程度 人物的行动
虚构的人
现实的人
活动三:探一探,好作品的评价标准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全班总结标准。
评价标准:
1.有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且事件内容具体生动。
2.典型事例中人物的神态、语言、心理等描写生动形象,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3.能通过典型事例中周围人的反应来间接地衬托人物特点。
活动四:写一写,描摹出心中闪闪发光的“他”
(一)明确要求。
同学们,通过第五单元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作家们运用了多种方法把人物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笔,一起描摹出自己心中那个闪闪发光的“他”吧。
1.我们先一起来读读书中第82页的习作要求。(出示习作要求,指名读)
2.你读到了哪些明确的要求
(二)构思过程。
明确了习作要求后,我们可以这样来构思。
第一步:确定要写的人物及其特点。
第二步:选择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
第三步:根据事例选择描写的方法。
(三)运用表格,构思作文。
人 物 特 点 典型事例 描写方法
四散点
一聚焦
(四)完成习作。
活动五:改一改,结合他人评价,修改自己的作品
(一)小组内完成互评。
评价标准 自 评 互 评
  有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且事例内容具体生动。
  典型事例中人物的神态、语言、心理等描写生动形象,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能通过典型事例中周围人的反应来间接地衬托人物特点。
(二)让被写到的人读读自己的作品,听取他的评价。
(三)结合他人评价意见进行修改。
任务四:介绍身边闪闪发光的“他”
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能交流介绍自己的习作。
2.小组交流展示,介绍每个人心中闪闪发光的“他”。
课前准备
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整理学习作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展一展,张贴优秀作品
展览学生的作品。
利用班级展板展出全班同学的作品,大家互相阅读学习,每人随机给三位同学留下阅读感受。
活动二:选一选,组内交流并选出代表小组参加介绍的人选
组内交流。
每人轮流介绍自己身边闪闪发光的“他”,其他人听后进行评价,说说作者写的人物具有哪些特点及闪光之处。组内分享后,大家投票选出代表小组参加班级分享的同学。
活动三:说一说,分享介绍那个“他”
(一)介绍会准备。
召集班级习作优秀的同学,组成作品评审组,对同学们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每组撰写一篇总结点评。
(二)召开发布会。
1.参加班级分享的同学轮流介绍自己心中闪闪发光的“他”。介绍时可以配上观察时收集的图片和视频。
2.随机挑选同学进行点评。
1.文本资源:名家笔下的人物描写名篇,如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契诃夫的《醋栗》等。
2.图片、视频资源:能够展现人物有特色瞬间的图片、视频资源。如“宝玉摔玉”片段、王熙凤首次出场片段等。
3.工具:网络平台、演示文稿、过程性评价和单元测评的分级标准。
作为素养导向的语文实践活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任务设计更强调“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学生在习作中表现人物性格和特点的过程,也正是发展语言运用及审美创造能力的过程。在单元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时要把握好适切度。不要作过细的分析,也不要机械地让学生去判别,应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句,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描写的表达效果。
第二,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表现,学生的观察应该贯串本单元学习的始终。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不断运用新学的方法修改完善自己的观察记录单,从而达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目的。
第三,灵活运用文学作品选文,根据需要适当融入学习资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习作中展现出来的能力薄弱点,在指导中融入课外优秀的人物描写主题的文学作品,有针对性地开展群文比较阅读等。依托这些学习资源开展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可以体现文学阅读的开放性和实践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