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
2025.1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4分)
本部分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北京时间2024年5月10-12日,太阳爆发超强耀斑,使地磁发生强烈扰动,引发特大地磁暴事件。我国新疆阿勒泰、黑龙江漠河等多地都出现了绚丽的红色极光。据此,回答1、2题。
1.本次太阳燿斑爆发
A.使极光发生的范围扩大 B增强无线电短波通信稳定性
C.使高层大气的密度降低 D.显著增加了太阳黑子的数量
2.极光
A.主要发生在对流层 B.属于太阳辐射的常见形式
C.只是在夜间发生 D.预示卫星导航或将受干扰
2024年11月,在浙江杭州建德李家镇的一座山上,挖出了二叠纪旋齿鲨的牙齿化石。旋齿鲨体长10米左右,是二叠纪的地球霸主。据此,回答3、4题。
3.在发现旋齿鲨化石的地层中,还可能发现
A.裸子植物化石 B.被子植物化石 C.鱼类化石 D.爬行动物化石
4.浙江杭州建德李家镇当时的地理环境可能是
A.茂密森林 B.广袤荒漠 C.巍峨山地 D.—片汪洋
图1为北京市2021年夏季城郊温度和热岛强度的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一天中,热岛强度最强的时间段是
A.6:00-8:00 B.10:00-12:00
C.12:00-16:00 D.21:00-4:00
6.减弱北京热岛效应的主要措施有
①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②道路铺设渗水砖
③冬季利用地热采暖 ④合理增加城市水面
A.①② B. ①④ C.②④ D.③④
密云水库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城以北约15hn的燕山丘陵之中,面积约为180km2。在沿湖地区,存在湖陆风和山谷风现象。图2示意库区地形及气象站点分布。读图,回答7、8题。
7.据统计,某地在天气形势稳定的情况下,白天以偏北风为主,夜间以偏南风为主。该地最可能为
A.① B.② C.③ D.④
8.观测发现水库北侧北风的风速明显大于南侧北风的风速,其原因是水库北侧
A.陆风与山风叠加 B.陆风与谷风叠加
C.湖风与山风叠加 D.湖风与谷风叠加
2024年4月16日,阿联酋遭遇了194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单日最大降雨。迪拜24小时降雨量约142毫米,超过当地多年平均降雨量89毫米。暴雨造成迪拜主要道路、居民区、商业中心、机场等被淹,甚至对区域乃至全球水循环产生影响。据此,回答9~11题。
9.此次迪拜洪涝最主要的原因是
A.城市地表硬化,下渗弱 B.空气湿度大,蒸发弱
C.降水量大,降水强度高 D.城市排水设施不完善
10.此次迪拜暴雨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导致全球海平面显著上升 B.当地提升防洪防涝设施的防灾等级
C.调节全球水资源分布格局 D.增加全球云量,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11.此次洪涝灾害结束后,迪拜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派储罐车到街道和公路上抽水 ②完善排水基础设施建设
③学校停课、工作人员远程办公 ④做好强降水监测与预警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024年10月20日晚至21日(农历十八),渤海和黄海中北部的潮位站测得80至160厘米的异常涨水,辽宁、河北、山东等地沿岸城市发生海水倒灌。10月20日晚该区域风力达8至9级以上。渤海海域的洋流主要是沿岸流(图3)。据图文材料,回答12、13题。
12.图示区域海水特征正确的是
A.山东半岛沿岸等温线向北凸 B.水温西高东低
C.渤海海水的盐度小于黄海 D.少见潮汐现象
13.推测渤海沿岸发生海水倒灌的原因包括
①河流处于枯水期,水位较低 ②强风影响,形成海啸
③半封闭浅海,涨水效果明显 ④天文大潮,潮水位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地貌景观图(图4),回答14~16题。
14.图中地貌景观特征
A.①相比②海拔高度高 B.①、④地势起伏大体相同
C.②、⑤规模基本相同 D.③、⑥自然环境大体相似
15.⑥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条件是
A.流水侵蚀 B.海浪侵蚀 C.风力侵蚀 D.冰川侵蚀
16.图中地貌
A.①、②同属火山地貌 B.③、④同属喀斯特地貌
C.④、⑤同属河流地貌 D.③、⑥同属冰川地貌
图5为北京颐和园西堤柳树与四川遂宁市香樟。读图,完成17、18题。
17.北京柳树
A.属于常绿乔木,叶繁茂 B.属于落叶灌木,较耐旱
C.属于落叶乔木,较喜湿 D.属于常绿灌木,较耐寒
18.柳树相比香樟
A.枝下高较低,更适宜光照强的环境
B.枝条柔软,更适于春季多大风的环境
C.根系较深,更适于炎热干燥的环境
D.叶片较小,更适宜冬季较干燥的环境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黑土主要分布区,其土壤有机质丰富。据此,回答19、20题。
19.东北地区黑土肥力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质地黏重 B.矿物质含量低 C.土壤酸性强 D.腐殖质层厚
20.东北平原黑土相比华北平原土壤腐殖质层厚的原因是当地
A.冬季气温低,微生物分解慢
B.夏季雨热同期,有机物生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森林覆盖率高
D.农耕历史悠久,耕作层改良深刻
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4年1月23日2时9分,在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22千米。图6为该地震烈度分布图。据此,回答21、22题。
21.阿合奇县比柯坪县地震烈度高的主要原因
A.震中距小 B.震级高 C.建筑质量高 D.震源深度大
22.地理信息技术在此次抗震救灾过程中承担的作用是
①遥感技术——呈现灾区道路受损外貌 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监测岩层位移情况
③5G通信技术——制作灾害专题地图 ④地理信息系统——综合评估灾区损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6分)
23.(11分)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随着科技援藏的深入实施,只能在温暖湿润地区生长草莓、车厘子、蓝莓等果木在西藏林芝市开花结果。图7为林芝市草莓温室大棚及地表的黑色地膜景观图。
(1)简述温室大棚内空气的受热过程,指出温室大棚保温的主要原因。(4分)
(2)简析地表铺设黑色地膜的原因。(3分)
近年来,林芝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成为滑翔伞爱好者的向往之地。游客多选择秋季每天的10~14时前往体验滑翔伞飞行运动。图8为该地滑翔伞运动图。
(3)简析游客选择秋季每天的10~14时体验滑翔伞项目的原因。(4分)
24.(12分)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塔里木河主要发源于天山山脉,流经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最终流入台特玛湖。20世纪后期全球变暖现象已经非常明显,台特玛湖一度处于干涸状态。图9为塔里木河流域位置示意图。
(1)从水循环角度,简述20世纪后期台特玛湖干涸的原因。(6分)
2000年,国家从大西海子水库向其输水,使台特玛湖水域面积逐渐恢复。
(2)请尝试为保持该湖泊有水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25.(12分)地貌观察是地理野外考察的一项重要内容。某中学地理小组暑假期间赴陕西考察黄土地貌。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10a为考察区等高线地形图,图10b为黄土地貌景观图。
(1)指出图10a中甲、乙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1分)
(2)绘制地形剖面图,说明甲、乙两地的同学是否互相可见。(6分)
(3)描述图10a或图10b所示的地貌特征(任选一项)(5分)
26.(11分)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4年9月16日第13号台风“贝碧嘉”登陆上海浦东临港新城。图11为台风“贝碧嘉”移动路径示意图。
(1)指出在台风影响下甲地相比乙地和丙地独有的自然灾害。(1分)
(2)指出台风在乙地(苏州城区)和丙地(浙东山区)易诱发的主要自然灾害,简析各自形成的主要条件。(10分)
27.(10分)某校学生前往山东省济南市开展“泉水与环境”的主题研学活动。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济南市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泉水众多,仅市区内就有大小泉池百余处。图12为济南市泉水成因示意图。
(1)济南素有“泉城”之称,知名度最高的趵突泉地处山麓地带,海拔约__________米。趵突泉南部山区上覆岩层主要为__________岩,该岩层在流水作用下易发育溶洞和裂隙,形成__________水的流动和存储空间,成为釣突泉重要的补给区域,山区地势___________高__________低__________(填水循环环节)顺山势而下,在山麓地带喷涌而出,形成泉水。(6分)
(2)釣突泉在__________季受__________的补给量大,其喷涌量较大;受土壤含水量影响,趵突泉公园土壤在该季节温度较________。趵突泉公园相比甲处,土壤的淀积层较____(厚/薄)。(4分)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D D B D A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C A D B C B D A
题号 21 22
答案 A B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6分)
23.(11分)
(1)(4分)太阳辐射透过保温膜射入棚内使地面增温,地面(辐射)使棚内的空气增温(2分)。保温膜阻断棚内外空气的热交换(2分)。
(2)(3分)减少土壤水分蒸发(1分),保持土壤温度(1分),抑制杂草生长(1分)。
(3)(4分)秋季降水少(晴天多);(1分)10-14时,地表气温升高,上升气流显著,风向是从山谷指向山坡(谷风显著)(3分),使得滑翔伞飞得更高、更远。
24.(12分)
(1)(6分)全球气候变暖,蒸发更旺盛;(2分)冰川消融加剧(冰川消退),人类活动用水增多,沙漠下渗量大,注入湖泊的地表径流减少。(4分)
(2)(6分)寻找更多补给水源,修建防渗河道,合理调配入湖流量(免蒸发过多),合理控制湖泊水域面积,恢复沿岸(水源涵养)植被,发展节水型产业,控制沿岸人口规模。(6分)
25.(12分)
(1)(1分)6.4m
(2)(6分)
地形剖面图横坐标1分,纵坐标1分,图像1分,方向1分;
可见,甲乙两地间无地形阻挡。(2分)
(3)(5分)10a:地势起伏大,东部和西部高,中部为谷地(较低),谷地呈西北-东南向(南北向),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5分)
10b:地势起伏大,千沟万壑,黄土为主,规模较大,植被较差、土质疏松。(5分)
26.(11分)
(1)(1分)风暴潮
(2)(10分)乙地:洪涝(1分);暴雨形成大量的地表径流;地势低平,径流宣泄不畅;地表硬化,地表径流下渗弱。(6分)
丙地:滑坡或泥石流(1分);暴雨润滑地层或土层,地层存在滑动面或土质疏松,地势起伏大。(答出两项得2分)
27.(10分)
(1)(6分)70 石灰 地下 南 北 地下径流
(2)(4分)夏 降水(降雨) 低 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