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京市丰台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考生须知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的学校、班级、姓名、教育ID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教育ID号、姓名,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区”贴好条形码。2.本次练习所有答题均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以正确填涂方式将各小题对应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非选择题必须使用标准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字迹清楚。3.请严格按照答题卡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练习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4.本练习卷满分共100分,作答时长90分钟。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5分)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2024年11月15日23时13分,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托举天舟八号货运飞船点火升空,顺利将飞船送入预定轨道,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工作。3小时后,飞船与轨道高度约400多公里的中国空间站成功“握手”,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此次发射升空过程中,飞船( )A. 挣脱了地球的吸引,远离地球大气层 B. 始终位于以地球为中心的天体系统中C. 与地球间的通讯可能受太阳辐射干扰 D. 可利用太阳活动产生的能量进行发电2. 飞船升空过程中,由大(多)到小(少)规律分布的要素有( )①气温②大气密度③气压④水汽和尘埃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3. 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成功从月背采集1935.3克月壤样品并返回,填补了月球背面探索的空白。对月壤形成产生影响的是( )A. 生物作用强 B. 大风降水频发 C. 昼夜温差大 D. 流水侵蚀强月球深部物质和内部结构是理解月球起源和演化奥秘的钥匙,天文学家根据月震仪提供的资料确认:月球有着和地球类似的内部圈层结构。结合图“月球内部月震波速度及物质密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4. 随着深度的增加( )A. 横波的传播速度始终大于0km·s-1 B. 纵波的传播速度持续下降C. 纵波的传播速度一直大于横波 D. 物质密度变化规律与月震波相同5. 月球内部变化最显著的不连续面主要有(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6.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的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是一片2.98亿年前被火山灰封存的远古森林,这里植物残骸以异常完整的形态被保存下来,被称为“植物庞贝城”和“窥探晚古生代的地球生态窗口”。在该“植物庞贝城”最可能找到的化石种类有( )A. 蕨类植物 B. 三叶虫 C. 被子植物 D. 恐龙为深入理解原理,小明手绘了大气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示意图(下图)。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7. 高原地区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8. 据图可知( )A. 太阳辐射穿过大气时,越接近垂直照射,大气对其削弱作用越强,气温越高B. 高原大气稀薄,太阳辐射穿过大气的路径短,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少,气温低C. 与裸地相比,湖泊等水域比热容大,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强,昼夜温差大D. 多雾多云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保温作用也强,昼夜温差小某研究小组在我国北海廉州湾河口区至湾口区(连接海湾和海洋的通道)选定9个采样点,用来测量海水盐度。图1为采样点分布图,图2为不同季节9个采样点盐度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 廉州湾海水盐度( )A. 各采样点夏季普遍高于冬季 B. 大致在河口区低,湾口区高C. 冬季的变化梯度大于夏季 D. 在采样点5处季节差异最大10. 影响廉州湾盐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气温 B. 洋流 C. 降水量 D. 径流量11. 天山以北的北疆面积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某研究小组将成土因素作为土壤多样性的影响因子,绘制了“不同地貌区各影响因子解释程度”统计图(下图),以研究不同地貌区的土壤多样性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北疆各地貌区中,土壤多样性特征( )A. 在新甘蒙丘陵平原区主要受降水的影响B. 除阿尔泰亚高山区外各区主要受成土母质影响C. 在阿尔泰亚高山地区主要受地形地貌影响D. 区内因地形地貌差异小而对其影响能力有限12. 读图“北美洲局部地区沿岸表层洋流分布图”,图中( )A. 洋流①为暖流,②为寒流 B. 甲处寒暖流交汇,渔业资源丰富C. M海域的污染物净化速度比N快 D. 顺洋流②方向,海水盐度值递增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 图中( )A. ①地风力大于②地 B. ③地吹偏西风 C. ④地风平浪静 D. 杭州湾风力将增大14. 伴随着上图所示天气的到来,我国沿海省区居民需预防狂风、暴雨、洪涝、风暴潮等灾害,主要省区有( )A. 浙、沪、苏、鲁 B. 闽、粤、港澳C. 浙、赣、湘、港 D. 沪、皖、赣、豫15. 读图“某地理信息技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示技术( )A. 可精确定位,及时报告位置和受灾情况 B. 可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形成过程C. 具有获取信息的速度快、周期长等特点 D. 可制定减灾的预案、评估灾害的损失等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5分)16.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表层海水温度较低,西部海水温度较高;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海区的表层海水温度会发生异常现象(如图所示)。(1)说出图中赤道附近太平洋海区表层海水温度变化特点。当上图所示异常现象发生且持续时间较长时,赤道附近太平洋海区温度差异减小甚至反转,称为厄尔尼诺现象。该现象进一步导致该海区东西部地区间热力环流减弱甚至发生反转,进而影响东西部两岸气候。(2)完善反转的热力环流及其对太平洋东西部两岸降水的影响示意图。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⑦____;⑧____;17. 亚马孙河流经巴西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区,注入大西洋,是世界径流量最大的河流。阅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1)绘制亚马孙河参与的水循环示意图,并说出其参与的水循环类型的名称。(2)结合图2描述热带雨林景观的主要特征,并说明原因。(3)说明热带雨林对水循环各主要环节的影响。18. 某兴趣小组开展了土壤主题实验探究活动,并填写实验情况记录单。阅读实验情况记录单,回答下列问题。土壤组成分析实验情况记录单实验名称 土壤组成成分分析实验实验目的 探究土壤的组成成分,理解“土壤肥力”这一核心概念实验器材 土壤样本、烧杯、玻璃搅拌棒、干面纸巾、纯净水、铁架台、三脚架、酒精灯、坩埚、坩埚钳、火柴等组别 A组 B组实验步骤 ①将三脚架放置在铁架台上,坩埚置于三脚架上,酒精灯放在坩埚下方,取少许土壤放于坩埚中,点燃酒精灯,一手用坩埚钳夹住坩埚,一手用搅拌棒搅拌使土壤受热均匀,仔细观察土壤颜色的变化。②用手轻轻扇动坩埚上方的空气,使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嗅闻其气味。 ①将采集的土壤样本置于干面纸巾上,约几分钟后将干面纸巾抽出,观察纸巾的潮湿情况。②抓一把土攥紧观察体积变化。③取少许土壤放于盛水的烧杯中,观察有无气泡冒出,用搅拌棒将烧杯中的土壤搅拌均匀,静置一会儿,再观察其分层现象。实验现象 ①土壤颜色变浅。②有焦糊味气体生成。 B实验结论 A 土壤中有空气,水分,有机质(枯枝落叶、小虫等),矿物质等。(1)填写实验记录单中A、B两处内容,以完善实验报告。同学们认为有机质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但就“是不是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越高,越适合植物生长?”的问题展开了讨论。(2)请根据同学们讨论的问题表明观点,并结合实例加以说明。19. 假期期间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沿着黄河干流从源头到河口进行考察。图1是兴趣小组沿途拍摄的考察点地貌景观照片,图2为兴趣小组在延安市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拍摄的乾坤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帮助小组成员完成考察表。考察地点 甲 乙 丙 丁地貌名称 冰蚀湖 ①____ 黄土地貌 ②____地表形态特征 积水洼地 ③____ ④____ 形状多样,河道宽阔分汊作用力 冰川 ⑤____ 风力、流水 ⑥____野外进行地貌观察时,一般采用从宏观到微观的观察顺序。(2)小组同学观察发现丙地区的黄土颗粒物依次按①沙黄土带、②典型黄土带、③黏黄土带分布(如图1)。若深厚的黄土是由风力堆积而成,推测黄土形成时期的盛行风向为____。(3)请你从以下选项中筛选排列出图中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地貌观察的一般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a.延安市b.黄土高原c.凹凸河岸d.河流剖面图e.乾坤湾同学们在丙处走访调查过程中了解到,当地要在河岸附近规划新建一个村落。(4)结合图,推断该村落可能位于河流A、B岸的哪一岸,并说明理由。20.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24年10月18至20日,我国北方地区经历了大规模寒潮天气,中央气象台10月19日06时发布的大风黄色预警显示: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北部和中部部分海域等风力可达9~10级、阵风11~12级。下图为国家海洋预报台10月18日发布的风暴潮预警图。10月19日(农历九月十七),我国沿海多地发生大规模海水倒灌现象。(1)分析造成此次大规模海水倒灌的原因。(2)说出海水倒灌造成的主要危害。参考答案1.B2. D3.C4. C5. A6. A7. C8. D9. B10. D11. B12.C13. D14. A15. B16. (1)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表层海水温度高于平均值,西部低于平均值,出现中东部温度异常升高而西部偏低的现象。(2) ①. 中东部海区气流上升 ②. 西部海区气流下沉 ③. ③中东部海区为高压,西部海区为低压 ④. 中东部海区为低压,西部海区为高压 ⑤. 高空气流从中东部海区流向西部海区 ⑥. 近地面气流从 西部海区流向中东部海区 ⑦. 大洋东岸降水增多 ⑧. 大洋西岸降水减少17.(1);海陆间循环,河水源于雨林降水,经径流回注大西洋。(2)植被茂密高大、生物多样、终年高温多雨、湿度大;高温多雨供植物生长,复杂生态为生物提供栖息地与食物。(3)植被蒸腾与水域蒸发大,增大气湿度;水汽多致降水丰富、频率高;植被助下渗,增地下径流、减地表径流,调节河流水量。18.(1)A处内容:土壤中有能够燃烧的有机物,矿物质是土壤的主要成分(燃烧后留下的物质)。B处内容:①纸巾变潮湿,说明土壤中有水分;②攥紧土壤后体积变小,说明土壤中有空隙,即含有空气;③放入水中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空气,静置后分层,上层为较细的黏土等,下层为较粗的砂石等,说明土壤中有不同粒径的矿物质。(2)观点: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不一定就意味着土壤肥力高,更也不代表越适合植物生长。有机质过高可能导致土壤过于粘重,通气、排水性差,影响植物根系正常呼吸和生长。例如,腐殖质过多可导致泥炭土,适合苔藓类生长,但不一定适合所有植物。因此,土壤适合性还需结合具体植物种类和生长条件综合考虑。19. (1) ①. 风蚀蘑菇 ②. 三角洲 ③. 上部宽大、下部狭小的蘑菇状 ④. 千沟万壑 ⑤. 风力 ⑥. 流水(2)西北风 (3) ①. b ②. a ③. e ④. c ⑤. d(4)A;A岸为堆积岸。20.(1)正值农历九月十七,天文大潮使海水位高;寒潮引发强风,致风暴潮,二者叠加推高水位;沿海地势低洼,阻挡不足。(2)生态上,破坏淡水生态、致土壤盐碱化;生活上,污染淡水、影响人体健康;生产上,损坏基础设施,危害工农业生产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