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 怎样选材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 怎样选材 (教案)

资源简介

写作 怎样选材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注重抒发真挚感情,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语言运用:在阅读教学和既有写作积累的基础上,积累素材,认识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拓展阅读,体会选材对于写作的意义,学习选材的方法。
思维能力:进行写作实践,能够从生活中选材,围绕中心选材,并努力做到真实、新颖。
审美创造: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注重搜集素材,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
古代有个读书人,走了三百里路,去向大师请教作文的诀窍。这位大师看了他的文章,把他带到树林边,指着一个蜘蛛网说:“你不要拜我为师,你拜它为师吧。”那个书生对着蛛网呆看了三整天,忽然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从此作文大有长进,并且考场得意,中举成名。事后有人问他原因。
他说:“大师在告诉我:天下找不到一个没有中心的蜘蛛网;蜘蛛织网是先有网的中心,再一圈一圈的围绕中心编织。”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说选材,谈中心(主题、主旨)
1.什么是中心呢?
明确:
简单的说就是你想要表达什么。无论是写人叙事或写景状物,都不只为描述一个现象或记叙一个过程,而是借记叙描写内容,使读者受到启发,使作者表露感情、态度等。
确定好的有深刻意义的中心是选材的基础。
2.确立中心的要求
明确:
①正确:中心思想要积极向上。
②新颖:即要求不落俗套,不老调重弹,能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③集中:中心始终如一。若有多个中心,文章就会紊乱,读者就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作者到底要说什么。
3.什么是选材?
明确:
选材,就是根据主旨的需要,有目的地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现主题,使文章产生最好的效果。
4.选材与中心的关系
明确:
①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②中心思想从材料中提炼,还要靠材料来表现。
5.材料的分类
明确:
材料分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
要做生活有心人,从生活中寻找。像亲身经历的校园生活,亲眼所见的家庭生活,亲耳所闻的社会生活这些都是直接材料。
做阅读有心人,从阅读中挖掘。像历史中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文学作品中典型的形象及
经典的情感寄托与描写,报纸、杂志中的人物及故事这些都是间接材料。
目标导学二:选材方法
1.材料要真实、典型。
例如:《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前半部分选用改文章、送客、复信等内容,充分表现叶先生待人宽厚的美德;后半部分又从作文和做人两方面取材,突出了叶先生严于律己的品质。
2.材料角度要小。
例如:以“家乡的变化”为题进行选材,可以选新修了一条公路,交通更便利了;兴建了大型农贸市场,生意更兴隆了;盖起了一座文化娱乐中心,人们的精神生活更丰富了。
3.选材还要新颖。
新颖就是指新而别致,与众不同,不落俗套。新颖的材料应该是别人未使用过的,或者虽然已经有人用过,但自己又有独特的感悟和体验。选取这样的材料入文,才能打动他人。
材料陈旧
家庭生活:
①下雨妈妈来接我,把雨伞倾斜到我一边。
②夜里生病、发烧,爸爸妈妈背着我跑去医院。
③爸爸教我学会骑自行车/ 跳绳 / 爬山 / 游泳 ,最后终于坚持下来。
④考试失利了,父母语重心长教育我 。
学校生活:
①运动会上,同学们/老师/竞争对手的鼓励和帮助让“我”顺利到达终点。
②生病了,同学、老师给我补课。
③遇到一个解决不了的问题,脑子里有两个小人在打架。
社会生活:
①公交车上让座。
②给街头的乞丐以资助。
③扶盲人过马路、送小孩回家。
④拾金不昧。
换角度可以写的新材料:
①刚由小学升上中学的我,经常为提前的上学时间而抱怨,却忽视了身边每天早晨五点多就起床给我做饭的毫无怨言的妈妈。
②九点才上班的公务员老爸,却从不比我多睡一会,坚持每天早起按时送我上学。
③中学课程难度加大,母亲也买了书开始钻研起来。
④我上了中学,爸爸的习惯也改了:由看电视改成了读书看报。
4.材料要深刻。
反面材料:生日那天,爸爸妈妈送给我梦寐以求的礼物;老师送给我祝福的话语;同学们为我开生日晚会,远方的朋友也给我发来祝福的短信。我感觉到好温暖好幸福。
正面材料:不知从何时起,学校里刮起了一股风——给过生日的同学送礼物。今天是好朋友张琴的生日,我不知怎么办才好。送吧,这个月为给同学送礼物借了好几回钱了;不送吧,又不好意思。我感到很困惑:同学过生日,送礼物既浪费钱财,又耽误学习,这是何苦呢?为什么社会上的“人情风”竟刮到校园里来了呢?
都是过生日,对比发现。例②比例①选材要深刻一些。
汇总小结:
选材要求:紧扣中心(准),去粗取精。
选材角度要做到:①真事真情(真),去伪存真;②小事入笔(小),舍大取小;③富有新意(新),舍旧取新; ④立意深刻(深),忌浅逐深
目标导学三:写作实践
(一)如果围绕你熟悉的某条街道写篇作文,你准备表达什么中心,选择哪些能反映街道特点的材料?仔细思考,写出你准备表达的中心,列出需要选用的材料,并注明详略安排。
提示:
1.根据你对这条街道的了解,想一想可以表现街道的哪些方面。在此基础上,搜集相关材料。
2.可以通过观察、拍摄、记录等方式,尽可能多地搜集与要表达的中心相关的直接材料;也可以通过访谈、查阅资料的方法,搜集间接资料。
(二)你们班上一定有不少“牛人”吧?他们或是“读书迷”,知识丰富;或是“演说家”,善于表达;或是“大管家”,热心集体事务;或许还有体育健将、乐器高手、智力超人……以《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可以只写一位“牛人”,选取最能表现其“牛”的材料,突出其特点;如果这个人在很多方面都“牛”,就要注意分清主次、详略,合理安排。
2.也可以写几位“牛人”,每人只写一件事,但要突出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
3.语言可以诙谐、幽默一些,甚至带点儿调侃的味道,这样会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佳作欣赏
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我们班的“牛人”挺多,数学“牛人”,音乐“牛人”,体育“牛人”……他们的存在让我的班级变得更加完美,让我来为你介绍几位吧!
数学“牛人”,刘成洲。不愧是“牛成洲”,在数学方面他真的是够“牛”了。上数学课时,他总是把手高高举起,他很安静,也很认真,似乎身上所有的细胞都在为数学课而准备。我数学不错,可在他那敏捷的思维下,我不得不甘拜下风。
一次数学课上,老师出了一道几何题。太复杂,这是我对这道题的第一印象,所有人都进入了思考。可一分钟未到,老师便说:“已经有一位同学会做了。”我不禁抬头望去,只见刘成洲胸有成竹地把手高高举起,没有沾沾自喜,没有骄傲自大,唯有眼中水波不惊的平静,就像不是自己在举手一样。我默默佩服,佩服他的聪明,他的认真,他的平静。
音乐“牛人”,陈选烽。他有着肥胖的身材,同时也拥有着“天籁之音”,在学校中的所有文艺活动中都少不了他的身影。他唱歌可是一绝,虽说我对唱歌不是很感兴趣,也不是很懂,可噪音和乐音我还是能分辨出来的。他唱歌很有魅力,在他唱歌时你就沉醉在他的歌声中了。
记得一次元旦晚会上,他给我们带来了一首《着魔》,优美的伴奏响起,歌声随着节拍从他口中飘出。你听,这歌声就像清晨的露珠,给人以清爽和甘甜的享受;这歌声就像冬日的阳光,给人以温暖和明亮的体会;这歌声就像沙漠的清泉,给人以滋润和希望的动力。这就是他的歌声!一首曲子结束后,我才缓缓回过神来,心中一片美好。他记歌词简直比我吃饭还快,也不知道为什么,他背语文课文和背英语单词都不快,但在背歌词方面却让我望尘莫及,这也许就是天赋吧。他唱歌会带给我们快乐,带走我们的烦恼,在他的歌声中我感受到了美好。希望他能一直唱下去,把这一片美好带给更多人。
体育“牛人”,方自鑫。他爸妈的运动细胞估计都遗传到他身上了,所以他跑起步来跟飞一样。运动场上,他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我在后面只能远远地看见他的背影,也许过一会儿连背影都看不到了。在运动会上,他是我们班的支柱,是我们班的希望。他带着我们的期望走到田径场上,经过一番努力后,在热烈的欢呼声中,他以超乎平常的速度拿下短跑第一,又以坚忍的意志拿下长跑冠军。他挥洒汗水付出艰辛的努力后终于为班级争得了荣誉。他身体素质很好,在体育锻炼中有极大优势。我不得不说,在体育运动方面,他可真“牛”。
以上三位都是我们班上赫赫有名的“牛人”,我们班上的“牛人”还有很多,例如:画画“牛人”王德江,搞笑“牛人”沈维超……也是因为这些“牛人”的存在,我们的班级才会这样团结,这样积极向上。
(三)你记录过自己一天的生活吗?在这一天中,哪些经历是你独有或者令你感触最深的?请以《我的一天》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可以写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天,围绕“特殊”选择恰当的材料,注意材料的新颖;也可以写平平常常的一天,但要写出生活的特点以及你对平凡生活的独特感受。选择的材料应真实、可信。
2.要突出重点,不能让材料游离中心,或把文章写成流水账。为了便于把握,可以先列出提纲。
3.可以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着力展现需要突出的部分;与要展现的生活特点没有紧密关系的部分,可以用概括式的描述。
佳作欣赏:
我的一天
一天,短促,转瞬即逝。
一天,煎熬,度日如年。
清晨,窗帘中透出微微的白光,照亮了半个屋子,照在了我的脸上。我不耐烦地皱紧了眉头,把脸扭向无光的那一侧,“或许还能睡一会。”我想。
突然,爸爸手机的铃声响了起来,似乎比往常更急促,几分钟后,爸爸脚步慌张,快速逼近,他重重地敲着房门,声音嘶哑,“快起来,快,快收拾东西,回老家,爷爷走了。”
我猛然挺起身子,血液像倒流一样直冲脑部,像是窒息。
这一天,伴随着一声噩耗开始了。
中午,汽车发动引擎,驶在开阔的高速公路上。太阳高照,我眯起眼,把头扭向了一边。车窗外景象模糊,像一幅混乱的油画,神思随着这景象飘移着,勾起了我的回忆:
小时候,爷爷会接我放学回家,路上,他总会带我去超市买我喜欢的零食或玩具。我曾说过,也曾对着天喊出来过,“我要爷爷活一百岁,等我长大买好多吃的给他。”
可上天没有成全我的天真。汽车继续行着,远处是一片荒野,错落着几座坟墓,黄色的,尖的,冰冷的,爷爷也要躺在里面吗?我不知不觉中哭出声,泪水模糊了视线。
太阳没那么高了,中午过去了。
走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到了那里,姑姑戴着白头巾,她不对我笑了,白纸黑字贴在断垣残壁中,边角随风飘着。
我拉了拉妈妈的衣角,轻声问那是什么?妈妈拍掉了我的手,嘴唇紧闭着,脸色苍白。
望着悲恸的大人们,我的瞳孔中闪过一丝慌乱,像离群的小羊,无助而惶恐。
夜幕来临,我坐在门口的台阶上,双臂抱膝,望着在树枝之间的天空。深蓝的天空中伶仃地挂着几颗星星。
我忆起一个同样的傍晚——我问爷爷人死了会到哪里去,记得他是这么说的:“人死了,会飞到天上去,化作星星,地上少了一个人,天上就会多一颗星星。”
想着,想着,望着天空,眼眶里又积起了泪。爷爷,哪一颗星星是你呢?
那一天,经历了一场生与死的别离,那一天短暂又漫长,让我难以忘却。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1、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2、选取学生熟悉的课本中的文本和学生习作作为写作课实例,很好地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不足之处 1、出示的例文较少,不利于学生从中总结方法。2、由于时间关系,课上只展示了个别同学的片段作文,并且没有修改,升格作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