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找春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找春天》是统编本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重组后的第一篇课文。全文共8个自然段,文章将春天人格化,跟孩子进行捉迷藏一般的互动,充满童趣。作为一篇小散文,在语言表达上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语言认知水平:循环往复的段式结构利于学生记忆内容和对信息的检索,找到春天的特点,同时在想象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疑问句增强了文章的感彩。教学目标语言建构:(1)借助拼音和已经掌握的各种识字方法,独立识读14个生字。(2)书写本课的10个生字,结合二年级上学期书写提示,巩固左右结构字的书写结构安排。指导上下结构的生字书写,重点指导“荡”。思维发展:(1)初识春天的模样,在《找春天》的阅读中,发展形象思维,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2)参与春天的活动,在认识导览图的过程中培养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和联系思维能力。文化传承:尝试发现自己眼中的春天,感受春天带给自己的快乐。教学重点1.借助拼音和已经掌握的各种识字方法,独立识读14个生字。2.书写本课的生字,结合二年级上学期书写提示,巩固左右结构字的书写结构安排。指导上下结构的生字书写,重点指导“荡”。3.在小组内,练习读课文,能读出孩子们找到的春天的模样。初步感受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所表达的不同情感。4.积累四字词语,借助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学会想象。感受不同语言形式表达的丰富性。教学难点1.积累四字词语,借助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学会想象。感受不同语言形式表达的丰富性。 2.初识春天的模样,在《找春天》的阅读中,培养并发展形象思维,能够用语言描述出来。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导入新课出示《语文园地一》中“识字加油站”的导览图。这节课,我们就要通过导游览图,一起去找春天。板书课题:找春天。环节二:朗读课文,自主识字1.自由朗读。(1)圈画本课所有生字和认读字。(2)标画自然段。(3)在阅读复现的过程中巩固生字字音。2.跟读句子(PPT,生字闪烁)。(1)句:复现生字:羞、姑、遮、掩、(2)句:复现生字:探(3)句:复现生字:触跟读句子,在读中复现生字。初步体会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不同的读法、语气和感彩(这里需要做一个朗读指导的微课,区分三个句式的不同读法)。3.同桌互读。(1)力争读准字音、读音清晰/洪亮、读成句子、读出节奏、读得流利、通顺,尽可能避免字读、断读,试着做到一口气读一个句子。让同桌听听——)。(2)结成学生帮扶小组,学会同自己性格迥异,或不喜欢的人打交道并合作。4.合作朗读。(1)8个同学一个小组。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①读和看的过程中进一步复现生字。②边听边思考。③根据课文内容提取信息。④用横线进行标画。(2)指名读孩子们找到的春天的模样。①学生读句子。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②复现生字:羞、姑、遮、掩、探、嫩、符、解、杜、鹃 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不断复现生字,达到识字目的。培养合作能力。【设置意图】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不断复现生字,达到识字目的。培养合作能力。环节三:学习检测1.认读藏在春天不同的景物里的生字词。(1)指名读、开火车读。(2)顺序读、乱序读。2.学生独立观察本课需要书写的左右结构的生字的汉字结构和“柳”字。冲、姑、娘、仔、吐、桃、柳3.复习二年级上册书写提示中有关左右结构字的书写指导。4.通过标识框自己标画结构安排,独立观察生字占格,提示重点笔画。5.学生书写,评价后修改。检测本课生字词的掌握,书写左右结构的字。【设置意图】检测本课生字词的掌握,书写左右结构的字。课后作业“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请你根据这句话和从课文中找到的春天的样子,画一画春天。第二课时环节一:游戏导入1.出示句子(PPT)。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2.画一个小朋友,从眼睛、嘴巴、耳朵、手脚、心,不同部位延伸出枝杈,类似于思维导图,便于学生结合文中泡泡记录下通过什么方式感受到了春天的存在。【设置意图】激发兴趣,落实文中小泡泡。环节二:发现春天的模样,训练想象思维1.学生再次梳理自己从文中提取的信息。看到…… 听到…… 闻到…… 触摸到…… 感受到……2.逐段朗读课文,阅读中复现识字。(PPT)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哇,找哇。(1)做动作体会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字理识记:遮、掩。借助“遮掩”同义字的构词方式,感受“遮”的本义。(2)体会“仔细地找哇,找哇。”(3)想象画面、指导朗读。3.朗读4-7自然段,说说你的发现。(PPT)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1)初步感受想象思维。眉毛、眼睛、音符、琴声(2)体会比喻的修辞手法。小草是眉毛 ,野花是眼睛 ,嫩芽是音符,溪声是琴声。(3)尝试读出疑问句的语气,读出孩子们的想象。4.朗读第8自然段,建立人与自然的联系。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1)体会拟人的修辞手法。(2)变换句式练说,用这样的想象,说一说4-7自然段。复现生字,感受想象思维。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示例:她在小草尖上探头。(3)聚焦:看、听、闻、触,建立人与自然的联系。她在柳枝上荡秋千(看)。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看)。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听)。在桃花、杏花枝头笑……(闻、触)。5.通过教师总结,明白4-8自然段的描写都说明了“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渗透写这种先总后分的写法。【设置意图】阅读中复现生字,积累四字词语,感受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环节三:学习检测1.认读生字卡片上的生字词。(1)指名读、开火车读。(2)顺序读、乱序读。2.学生独立分析字的结构,安排及关键笔画。寻、荡、杏3.教师范写后学生独立书写。4.评价后修改。【设置意图】检测本课生字的掌握。书写生字。环节四:开启春天主题实践活动1.参考识字加油站的公园导览图,依据自己游览公园的经验,画一个曾经游览过的公园/博物馆/乡村导览图,图中的文字可以粘贴/拼音/图示。2.出示园地一导览图和本课小泡泡,以游园活动为载体开启春天主题实践活动。【设置意图】为下节课的口语交际做铺垫。课后作业阅读《春天的报信者》一书中《春天的报信者》一文。课堂总结孩子们满怀向往、兴奋、激动的心情找到了春天,春天真美啊!课后也请你们去找一找春天在哪里。板书设计找春天看 听 闻 触 小草 像 眉毛 野花 像 眼睛 嫩芽 像 音符 小溪水流声 像 琴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