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下 1.3.3植物的生殖与发育(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科学七下 1.3.3植物的生殖与发育(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七下1.3.3植物的生殖与发育(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我国在泥炭层中发掘出已有千年之久的古莲子,1951年对其进行育苗试验,1953年夏首次开花。古莲子在泥炭层中未萌发,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缺乏充足的氧气 B.缺乏适宜的温度
C.缺乏充足的水分 D.缺乏充足的光照
2.为了解宇宙空间环境条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某中学科技活动小组利用在太空飞行两周后(搭载于我国返回式卫星)返回地面的油菜和美国芦笋种子,进行萌发实验。实验分2类:空间类(S类),即选用遨游太空后的种子;地面类(G类),即选自然条件下保存的种子。在各类中又分加氧气和不加氧气两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空间类(S类)发芽率(%) 地面类(G类)发芽率(%)
S+氧气组 S组 G+氧气组 G组
油菜 94 83.3 72 58
美国芦笋 91.5 85 90 80.4
从实验结果看,空间组比地面组的发芽率高,获得此结论,应该比较那两组数据得出(  )
A.S+氧气组与S组 B.S+氧气组与G组或G+氧气组与S组
C.G+氧气组与G组 D.S+氧气组与G+氧气组或S组与G组
3.为了验证大豆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选择表中的组别(  )
组别 温度 水分 萌发情况
1 25℃ 没水 不萌发
2 0℃ 水半淹种子 不萌发
3 25℃ 水半淹种子 萌发
4 25℃ 水淹没种子 不萌发
A.1和2 B.2和3 C.3和4 D.1和3
4.如图是由菜豆种子萌发成的幼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菜豆种子萌发时需要进行光照
B.菜豆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C.菜豆种子萌发时,先长出叶,再长出根
D.菜豆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主要由胚乳提供
5.将浸泡后的大豆种子剥去种皮,并做如图所示的处理,在适宜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下培养,其中肯定不会萌发的是(  )
A.完整的子叶 B.大部分子叶
C.一片子叶 D.一片子叶
6.如图是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而绘制的两条曲线(甲和乙),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表示其幼苗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是甲
B.曲线甲中a→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从土壤中吸收大量有机物
C.曲线乙中a→c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过程中消耗了大量有机物
D.曲线乙中c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种子萌发从土壤中吸收了大量的水分,使幼苗细胞鲜重增加
7.图甲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农具——谷风车,常用于清除谷物中的轻质杂质,如空壳、瘪粒等,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劳动人民利用谷风车把谷物中的空壳、瘪粒除去后,从剩余的谷物中挑选种子育种。空壳瘪粒的种子难以萌发,这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  )
A.适宜的温度 B.一定的水分
C.充足的空气 D.充足的营养
8.下列最适宜种子萌发的土壤环境是(  )
A.潮湿疏松的土壤 B.潮湿板结的土壤
C.干燥疏松的土壤 D.干燥板结的土壤
9.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示意图,将A烧杯放在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B烧杯放入5℃的冰箱中。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6颗实验的种子中只有②号种子有可能萌发
B.该实验设计的缺陷是所用的种子数量太少
C.①与③对照可以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D.②与⑤对照主要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10.豌豆具有较全面而均衡的营养,豌豆籽粒由种皮、子叶和胚构成。如图是豌豆种子的萌发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豌豆种子的萌发必须要有光照条件
B.有活而完整的胚是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C.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
D.种子萌发消耗的营养物质来自于自身贮藏的营养
11.实心包、油条、豆腐脑是很多温州人儿时极美好的早餐记忆。温州人所说的实心包就是刀切馒头,科学老师带领学生亲制实心包,体验儿时的美味。它的主要原料是面粉,来源于小麦。回答下面小题。小麦的播种季节因地区和品种而异。一般来说,冬小麦通常在秋季,9月至10月之间种植,而春小麦则在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播种。这主要考虑到以下某一因素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该影响因素为(  )
A.光照 B.温度 C.土壤养分 D.水分
12.我们平时吃的豆芽主要是绿豆种子的哪一结构发育而来的(  )
A.胚芽 B.胚轴 C.胚根 D.子叶
13.将美国甜玉米的胚和中国老玉米的胚乳嫁接,长出的植株种子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4.图中甲、乙两图表示菜豆个体发育中胚和胚乳的发育情况,其中曲线    表示胚乳的发育,曲线    表示胚的发育;将几百粒吸水豌豆种植于疏松土壤中,每5天取出20粒种子(或幼苗),劈开并烘干至质量不变,这样将每次的质量统计后得如图丙,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曲线    。
15.小科为了研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空盒子里装入土。
②在甲、乙区域的土壤上洒上水,使其湿润。
③在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均匀的各撤上20粒干燥、同品种的玉米种子。
④用黑纸板把乙、丁盖上,放在20℃左右的环境中。一周后拿掉黑纸板,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见表。
区域 甲 乙 丙 丁
种子发芽数(粒) 19 18 1 1
(1)实验中所用到的玉米种子除不处于休眠期的同品种的活种子外,还应相同的是  。
(2)小科设计甲和乙两个实验区域,基于的假设是    。
(3)对比甲和丙的玉米种子的萌发数量,可以得出:   。
(4)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要使储藏的种子不发芽,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是    。
16.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示意图,将左边烧杯放在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右边烧杯放入5℃的冰箱中。这6颗实验的种子中只有    号种子有可能萌发,②与⑤对照主要探究    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17.银杏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有“活化石”之称,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及园林应用价值。
(1)如图甲,银杏种子的种皮包括外种皮、中种皮和内种皮,它们是由    发育而来的。
(2)如图乙,银杏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
(3)科研人员研究影响银杏种子萌发的因素,据表分析研究的影响因素是    。
温度(℃) 15 20 25 30
萌发率(%) 20.00 60.00 85.00 70.00
18.请你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大豆种子中的    (填标号)合称为胚,它是新植物的幼体。
(2)图乙是大豆幼苗,图乙中A结构是由图甲中标号    所示的结构发育而来。
(3)如图丙所示,大豆种子在萌芽初期,有机物的重量有所减少;当幼叶逐渐形成时,进行光合作用后,其体内有机物重量逐渐增加。请问最接近光合作用开始的时间是    (填T1”、“T2”或“T3”)。
(4)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用油,它主要来自于图甲中的    (填标号)。
19.上世纪50年代初,在辽宁省普兰店袍子屯附近的泥炭层中发现了“沉睡”了大约1000多年的老莲子,经人工处理、种植,在第三年开出了粉红的荷花。请你思考回答:
(1)关于千年莲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猜测,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莲子果皮坚硬,几乎不透水 ②泥炭层含氧极少,缺少水分 ③当地气温低 ④当地阳光不充分 ⑤当地的土壤肥力不足
(2)荷花莲子属于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的植物种子,下列属于该类型的是   
A.玉米 B.蓖麻 C.小麦 D.花生。
三、探究题
20.小钱吃完西瓜后,将西瓜种子种在花盆里,并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但过了很长时间,种子仍然没有萌发。为了研究种子表面残存的瓜瓤汁是否会影响其萌发,他用不同浓度的瓜瓤汁浸泡种子,记录了种子的萌发率,结果如表所示。
瓜瓤浓度/% 0(清水) 1 3 5
种子萌发率/% 80 30 8 0
(1)本实验中,清水组起    作用。
(2)综合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条件 莴苣种子 西瓜种子 小麦种子
光照 93 0 93
黑暗 0 92 94
(3)以上实验过程中,小钱为西瓜种子的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环境条据小钱的实验,小塘提出了一个问题:_____?小钱和小塘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方案;分别选用三种植物的种子在光照和黑暗中进行培养(其他外界条件都满足),每种条件下的种子数量都为100粒。一段时间后观察得出表2的实验结果,数据为已萌发种子的数量。
①小塘提出的问题是    。
②不管是在光照还是黑暗处,都有一些小麦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之一是  。
答案
1.解:种子萌发的条件有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环境条件有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和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1951年对其进行育苗试验,1953年夏首次开花。表明古莲子具备萌发的自身条件。古莲子“沉睡百年不萌发”说明古莲种子没有得到其萌发的外界条件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而与缺乏充足的光照无关。
故选:D。
2.解:实验结果是“空间组比地面组的发芽率高”,说明此实验唯一变量是宇宙空间环境条件,即是空间类还是地面类,其它条件都相同且适宜,因此他们是通过比较空间类S+氧气组与地面类G+氧气组、空间类S组与地面类G组的数据得出的结论。删 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解:A、1和2不能形成对照,变量不唯一,变量是温度和水分,错误。
B、2和3能形成一组对照试验,能验证大豆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错误。
C、3和4能形成一组对照试验,能验证大豆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正确。
D、1和3能形成对照试验,能验证大豆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错误。
故选:C。
4.解:A、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所以菜豆种子萌发时不需要进行光照,A不正确。
B、受精完成后,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所以菜豆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B正确。
C、菜豆种子萌发时,先长出根,再长出叶和茎,C不正确。
D、菜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其种子内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子叶内,所以菜豆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主要由子叶提供,D不正确。
故选:B。
5.解:种子一般包括种皮和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胚将来发育成一株新的植物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选项A、B、C在适宜种子萌发的条件下又同时具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能发芽,而D不具备完整的而有活力的胚,因此不能发芽。
故选:D。
6.解:A、大豆在萌发过程中,由于不断地吸水,因此其鲜重是不断增加的,所以曲线甲是表示种子萌发的鲜重;曲线乙是表示种子干重变化,A错误。
B、曲线甲中a→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因此其鲜重是不断增加,B错误。
C、由于大豆幼苗还没长出叶前,植株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因此从a点到c点有机物是减少的,即干重下降,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C正确。
D、大豆幼苗长出叶,就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萌发的种子一直都能进行呼吸作用,从c点开始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所以有机物开始积累,干重增加,D错误。
故选:C。
7.解: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空壳瘪粒的种子难以萌发,这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
故选:D。
8.解:A、潮湿松软的土壤是最适合水稻种子萌发的环境,A正确;
BCD、潮湿板结的土壤缺乏充足的空气、干燥疏松的土壤缺乏一定的水分、干燥板结的土壤缺乏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都不适合种子萌发,因此都不是最适宜水稻种子萌发的环境,BCD不正确。
故选:A。
9.解:有实验设计看只有2号种子满足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所以几天后,最有可能萌发的只有2号种子,假如它也未萌发,那就是不满足自身条件(种子已经死亡或种子缺胚不完整)或种子正在休眠。
由于探究实验变量的唯一性,该实验方案中实际上包括三组对照实验,其中②与⑤对照组有唯一变量﹣﹣温度,主要探究的是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②与①对照组有唯一变量﹣﹣水分,主要探究的是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①与③对照组有唯一变量﹣﹣空气,主要探究的是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故选:C。
10.解:A、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光照不是种子萌发必需的条件,A不正确。
B、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是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自身条件是种子是完整的、胚是活的,度过休眠期的,B正确。
C、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C正确。
D、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有机物由子叶(双子叶植物种子)或胚乳(单子叶植物种子)提供,D正确。
故选:A。
11.解:冬小麦通常在秋季,9月至10月之间种植,而春小麦则在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播种,主要是这两个季节温度适宜小麦种子的萌发,故该影响因素为温度,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2.解:我们平时吃的豆芽主要是白色光滑的部分即伸长的胚轴,因此我们平时吃的豆芽主要是绿豆种子的胚轴发育而来的。
故选:B。
13.解: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由题意可知,美国甜玉米的胚是接穗,因此成活后长出的植株种子应该和接穗的一样。
从遗传的方面来考虑也可以,胚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遗传物质在胚中,而胚乳只是提供营养物质,因此,将美国甜玉米的胚和中国老玉米的胚乳嫁接,长出的植株种子应该和提供胚的美国甜玉米一样。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14.解:菜豆属于绿色开花植物,具有双受精现象,受精完成,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受精卵经过一个短暂休眠后才发育成胚,所以甲图中b表示胚乳的发育,a表示胚的发育;随着发育时间的进行,菜豆为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成熟的种子中无胚乳,所以乙图中c为胚的发育,d为胚乳的发育。种子萌发过程中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当幼苗出土后,幼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会逐渐增多,所以丙图中C曲线与实验结果相符。
故答案为:b、d;a、c;C
15.解:(1)种子的萌发的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且过了休眠期。因此实验中所用到的玉米种子除不处于休眠期的同品种的活种子外,还应相同的是完整的胚、饱满。
(2)甲、乙实验区域除光照不同外其他实验条件都相同,因此甲和乙两个实验区域,基于的假设是:种子萌发需要(不需要)光照。
(3)甲和丙除水分外,其他实验条件都相同,因此对比甲和丙的玉米种子的萌发数量,可以得出: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4)由实验结果可知,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因此要使储藏的种子不发芽,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是:将种子晒干。
故答案为:(1)完整的胚(或饱满程度)
(2)种子萌发需要(不需要)光照
(3)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4)将种子晒干
16.解:图中①号种子缺乏一定的水分,种子不萌发;②号种子具备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③号种子缺乏充足的空气,种子不萌发;④号种子,缺乏一定的水分并且温度不适宜,种子不萌发;⑤号种子温度不适宜,种子不萌发;⑥号种子缺乏充足的空气且温度不适宜,种子不萌发。因此“在6颗种子中”,只有②号种子有可能萌发。该实验方案中②与⑤以温度为变量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②与①对照,主要探究的是种子萌发需要水分;③与②对照,主要探究的是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故答案为:
②;温度
17.解:(1)受精完成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所以银杏种子的种皮包括外种皮、中种皮和内种皮,它们是由珠被发育而来的。
(2)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所以银杏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根。
(3)科研人员研究影响银杏种子萌发的因素时,设计了不同温度,并测定了不同温度下银杏种子的发芽率,所以科研人员研究影响银杏种子萌发的因素,据表分析研究的影响因素是温度。
故答案为:(1)珠被
(2)胚根
(3)温度
18.解:(1)种子中最重要的结构是胚,由图甲中①胚轴、②胚芽、④胚根、⑤子叶组成。
(2)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胚根生长最快,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图乙中A所示的结构叶,由图甲的④胚芽发育而成。
(3)大豆种子在萌芽初期,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种子的胚,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因此大豆种子在萌芽初期,有机物的重量有所减少是图中T1~T2的过程;当幼叶逐渐形成时,因叶内含有叶绿体,故幼苗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导致体内有机物重量逐渐增加。图中从开始曲线上升,表示有机物逐渐增加。故最接近光合作用开始积累有机物的时间是T2。
(4)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所以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用油,它主要来自于图甲中的⑤子叶。
故答案为:(1)①②④⑤。
(2)④。
(3)T2。
(3)⑤。
19.解:(1)①莲子的果皮具有坚而厚的特殊结构,在种子充分成熟干缩以后,水生和空气不易透入,呼吸作用非常缓慢,处于被迫休眠状态。所以莲子可以在土中埋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而不萌发也不腐烂,这是莲子长寿的原因。
②泥炭深层的土中没有足够的氧气和水分,不能为种子的萌发提供充足的条件。
③当地气温低、雨量少。
因此,莲子萌发的条件﹣﹣水分、氧、适宜温度得不到满足,莲子不能萌发,故选①②③。
(2)双子叶植物的根系多为直根系,叶脉多为网状脉,种子有两片子叶,双子叶植物一般无胚乳,单子叶植物一般有胚乳,蓖麻的种子子属于双子叶植物、有胚乳和荷花莲子同属于该类型。
故答案为:
(1)①②③
(2)B
20.解:(1)本实验中,清水组对实验变量没有经过处理,是对照组,起对照作用。
(2)综合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由实验结果可知,瓜瓤汁对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瓜瓤汁浓度逐渐增加,该作用逐渐增强。
(3)根据实验方案可知,光为变量,因此,小塘提出了一个问题: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照吗?
②不管是在光照还是黑暗处,都有一些小麦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胚不完整、失去活力、正处休眠期等。
故答案为:(1)对照;
(2)由实验结果可知,瓜瓤汁对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瓜瓤汁浓度逐渐增加,该作用逐渐增强;
(3)①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照吗;
②胚不完整(或失去活力或正处休眠期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