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抽测八年级地理(本试卷共 19 道题 满分 40 分 考试时间 共 45 分钟 开卷考试)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设计省份标志时,既要反映省份简称,又要融入地方特色元素。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的标志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1. 甲、乙、丙、丁四个标志中,与所表示的省份对应正确的是( )A. 甲——山东 B. 乙——四川 C. 丙——江苏 D. 丁——西藏2. 丁省份的标志中出现了“竹子”的元素,说明这里的环境( )A. 凉爽湿润 B. 温暖湿润 C. 寒冷干燥 D. 炎热干燥读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各地区出生率统计图,完成下列小题。3. 由图可知,出生率最低的地区是( )A. 华南 B. 西北 C. 华东 D. 东北4. 面对我国的出生率现状,国家最新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A. 独生子女 B. “单独二孩” C. “全面二孩” D. “全面三孩”5. 近年来,我国多次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是( )A. 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适应 B. 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C. 防止人口增长过快,优化年龄结构 D. 改变城乡之间人口比例纪录片《远方的童谣》通过五个少数民族童谣的录播,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读中国部分少数民族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6. “仙女囊拉萨,有座贡桑金山”这句童谣来自( )A. 蒙古族 B. 侗族 C. 藏族 D. 彝族7. 蒙古族童谣多与畜牧生活相关,蒙古族体现畜牧生活特色的节日是( )A. 以展花灯、猜灯谜为主的元宵节 B. 以互相泼水、表示祝福为主的泼水节C. 以跳芦笙、赛歌活动为主的苗年 D. 以赛马、射箭等活动为主的那达慕节8.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A. 少数民族只分布在边疆地区 B. 汉族仅分布在东部C.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D. 各民族分布很均匀近年来,景德镇陶瓷快件量占全市快件总量的 80%以上。当地某物流公司成功打通“最后一公里”难题后,其物流在全国乡镇的覆盖率提高至 96.2%。完成下列小题。9. 该公司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 公路运输 B. 航空运输 C. 铁路运输 D. 管道运输10. 还有部分物流公司采用无人机配送来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该方式的优势是( )A. 天气影响小 B. 人力成本低 C. 载货重量大 D. 配送时间长冬至是我国的重要节气。北方地区是“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南方则为“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完成下列小题。11. 冬至习俗的差异反映出南、北方粮食作物的差异。据此判断饺子、汤圆的主要原料分别是( )A. 水稻、油菜 B. 玉米、小麦 C. 大豆、高粱 D. 小麦、水稻12. 从冬至起开始“数九”,第一个九天叫做“一九”,第二个九天叫做“二九”,以此类推。“九九歌”唱到:一九二九不出手:……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从“九九歌”中描述的现象可知,该区域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A. 种植业 B. 林业 C. 畜牧业 D. 渔业作为一个冷得“特别复杂”的国家,每到 11月时,棉裤、秋裤、毛裤等已成为中国人民过冬的基础装备,覆盖国土面积超过 9成。读全国抗冻地图,完成下列小题。13. 下列地理区域中“最抗冻”的地区是(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14. 使人们一夜之间由夏装转为冬装的灾害性天气可能是( )A. 台风 B. 暴雨 C. 寒潮 D. 干旱15. 海南省及云南省南部“无须抗冻”,主要原因是( )A. 纬度低 B. 距海近 C. 海拔高 D. 人口少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25 分)16. 同学们在地理课上进行“中国地势三级阶梯模型”制作活动,以此探究我国地势特征及其影响。根据制作过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步骤一:构建模型】(1)同学们在“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底图上,用超轻黏土逐层构建地势模型。A、B、C三层中最高的是____(填字母)层,表示第一级阶梯。(2)根据分层设色原则,在 C级阶梯上,应该用____色颜料表示,因为这里的地形以____、丘陵为主。【步骤二:塑造山脉】(3)构建模型后,同学们用手挤压阶梯交界塑造山脉,其中①山脉是____。【步骤三:制作结论】(4)制作出的地势模型体现出了我国的地势特征是____。【步骤四:理解应用】(5)在模型东南方向,同学们进一步利用加湿器,演示影响我国的____(夏/冬)季风从海洋上吹来的湿润气流。17.“引汉济渭”工程采用隧洞引水方式,将汉江水引入渭河。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引汉济渭”工程建成后,会使西安、咸阳渭南等城市 1000多万人喝上汉江水,使 300万~500万亩耕地恢复灌溉,对遏制渭河生态环境恶化发挥重大作用。材料二:长江、黄河水系图、“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及西安、汉中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源流概况,区域差异】(1)汉江、渭河分别是长江、黄河的最大支流。长江、黄河都发源于____(地形区),最终流入海洋,都属于____(内流河/外流河)。(2)从气候角度说明汉江水量比渭河大的原因____。【南水北调,穿越峻岭】(3)“引汉济渭”工程沟通了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该工程穿过的山脉 A是____,它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汉水入渭,造福秦川】(4)渭河流经区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请列举一条治理措施____。(5)根据材料一,归纳“引汉济渭”工程建成后对渭河流域的有利影响。18. 大连某中学八年级地理社团开展了一次“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文明靠大家”的主题探究活动。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23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中指出,严格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继续实行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田长制、河长制、林长制、草长制等措施,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材料二: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和中国干湿地区划分图【落实田长制,实现神州大地万物生】一组同学前往浙江对当地一位田长制负责人进行访谈:(1)土地属于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2)一组来到浙江感受“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景象。这里主要的耕地类型是____。【落实草长制,实现一川草色绿无涯】二组同学前往内蒙古对当地一位草长制负责人进行访谈:(3)内蒙古主要位于半干旱、____区(干湿地区),再加上近年来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土地荒漠化严重。【落实林长制,实现妩媚青山峰峦翠】三组同学前往黑龙江省伊春市对当地一位林长制负责人进行访谈:(4)位于小兴安岭的伊春被称为“中国林都”,依托木材采运和木材加工业发展迅速。但目前伊春却面临环境问题突出、“林竭城衰”的现象,推测其“林竭城衰”的主要原因有____。【落实河长制,实现蜿蜒长河清波舞】四组同学前往北京对当地一位河长制负责人进行访谈:(5)北京河道众多,但水资源严重不足,容易发生____等自然灾害。(6)为保护水资源,中学生能做的是____。19. 汽车产业是体现国家制造业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已形成多个汽车产业群。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观察地图,明确分布】(1)我国汽车产业群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北三省、沿河流和沿____分布。【回顾历史,区位分析】(2)长春建有我国第一个汽车制造厂,属于____汽车产业群,发展的优势条件是____(一条即可)。【科技制胜,绿色出行】2024年 3月 28日某品牌 SU7 电动汽车发布。目前汽车首期研发投入超 100亿元,这些投入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上,包括关键的辅助驾驶技术研发。位于北京亦庄的汽车工厂车间内,机器人正协同工作。(3)该品牌汽车的研发制造属于____(传统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其在北京的生产车间位于__________工业基地。(4)我国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对生态环境的意义是____。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抽测八年级地理 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题答案】【答案】1. C 2. B【3~5题答案】【答案】3. D 4. D 5. A【6~8题答案】【答案】6. C 7. D 8. C【9~10题答案】【答案】9. A 10. B【11~12题答案】【答案】11. D 12. A【13~15题答案】【答案】13. B 14. C 15. 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25 分)【16题答案】【答案】(1)A (2) ①. 绿 ②. 平原(3)大兴安岭 (4)西高东低 (5)夏【17题答案】【答案】(1) ①. 青藏高原 ②. 外流河(2)汉江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水量大;渭河流经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少,水量小 (3)秦岭(4) ①. 水土流失 ②. 植树造林、种草以保持水土;将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等(5)缓解用水紧张问题;增加灌溉面积;改善生态环境等【18题答案】【答案】(1)可再生 (2)水田 (3)干旱(4)乱砍滥伐,破坏植被 (5)春旱(6)随手关上水龙头;使用节水马桶、淋浴头;一水多用等【19题答案】【答案】(1)海 (2) ①. 东北 ②. 矿产资源丰富(3) ①. 高新技术 ②. 京津唐(4)减少空气污染,节约能源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