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抽测
八年级地理
(本试卷共 19 道题 满分 40 分 考试时间 共 45 分钟 开卷考试)
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设计省份标志时,既要反映省份简称,又要融入地方特色元素。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的标志示意
图,完成下列小题。
1. 甲、乙、丙、丁四个标志中,与所表示的省份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山东 B. 乙——四川 C. 丙——江苏 D. 丁——西藏
2. 丁省份的标志中出现了“竹子”的元素,说明这里的环境( )
A. 凉爽湿润 B. 温暖湿润 C. 寒冷干燥 D. 炎热干燥
读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各地区出生率统计图,完成下列小题。
3. 由图可知,出生率最低的地区是( )
A. 华南 B. 西北 C. 华东 D. 东北
4. 面对我国的出生率现状,国家最新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
A. 独生子女 B. “单独二孩” C. “全面二孩” D. “全面三孩”
5. 近年来,我国多次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是( )
A. 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适应 B. 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C. 防止人口增长过快,优化年龄结构 D. 改变城乡之间人口比例
纪录片《远方的童谣》通过五个少数民族童谣的录播,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读中国部分少数民族
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6. “仙女囊拉萨,有座贡桑金山”这句童谣来自( )
A. 蒙古族 B. 侗族 C. 藏族 D. 彝族
7. 蒙古族童谣多与畜牧生活相关,蒙古族体现畜牧生活特色的节日是( )
A. 以展花灯、猜灯谜为主的元宵节 B. 以互相泼水、表示祝福为主的泼水节
C. 以跳芦笙、赛歌活动为主的苗年 D. 以赛马、射箭等活动为主的那达慕节
8.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
A. 少数民族只分布在边疆地区 B. 汉族仅分布在东部
C.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D. 各民族分布很均匀
近年来,景德镇陶瓷快件量占全市快件总量的 80%以上。当地某物流公司成功打通“最后一公里”难题
后,其物流在全国乡镇的覆盖率提高至 96.2%。完成下列小题。
9. 该公司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 公路运输 B. 航空运输 C. 铁路运输 D. 管道运输
10. 还有部分物流公司采用无人机配送来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该方式的优势是( )
A. 天气影响小 B. 人力成本低 C. 载货重量大 D. 配送时间长
冬至是我国的重要节气。北方地区是“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南方则为“家家捣米做汤圆,
知是明朝冬至天”。完成下列小题。
11. 冬至习俗的差异反映出南、北方粮食作物的差异。据此判断饺子、汤圆的主要原料分别是( )
A. 水稻、油菜 B. 玉米、小麦 C. 大豆、高粱 D. 小麦、水稻
12. 从冬至起开始“数九”,第一个九天叫做“一九”,第二个九天叫做“二九”,以此类推。“九九歌”唱到:一
九二九不出手:……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从“九九歌”中描述的现象可知,该区域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
是( )
A. 种植业 B. 林业 C. 畜牧业 D. 渔业
作为一个冷得“特别复杂”的国家,每到 11月时,棉裤、秋裤、毛裤等已成为中国人民过冬的基础装备,
覆盖国土面积超过 9成。读全国抗冻地图,完成下列小题。
13. 下列地理区域中“最抗冻”的地区是( )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14. 使人们一夜之间由夏装转为冬装的灾害性天气可能是( )
A. 台风 B. 暴雨 C. 寒潮 D. 干旱
15. 海南省及云南省南部“无须抗冻”,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低 B. 距海近 C. 海拔高 D. 人口少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25 分)
16. 同学们在地理课上进行“中国地势三级阶梯模型”制作活动,以此探究我国地势特征及其影响。根据制作
过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一:构建模型】
(1)同学们在“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底图上,用超轻黏土逐层构建地势模型。A、B、C三层中最
高的是____(填字母)层,表示第一级阶梯。
(2)根据分层设色原则,在 C级阶梯上,应该用____色颜料表示,因为这里的地形以____、丘陵为主。
【步骤二:塑造山脉】
(3)构建模型后,同学们用手挤压阶梯交界塑造山脉,其中①山脉是____。
【步骤三:制作结论】
(4)制作出的地势模型体现出了我国的地势特征是____。
【步骤四:理解应用】
(5)在模型东南方向,同学们进一步利用加湿器,演示影响我国的____(夏/冬)季风从海洋上吹来的湿润
气流。
17.“引汉济渭”工程采用隧洞引水方式,将汉江水引入渭河。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引汉济渭”工程建成后,会使西安、咸阳渭南等城市 1000多万人喝上汉江水,使 300万~500
万亩耕地恢复灌溉,对遏制渭河生态环境恶化发挥重大作用。
材料二:长江、黄河水系图、“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及西安、汉中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源流概况,区域差异】
(1)汉江、渭河分别是长江、黄河的最大支流。长江、黄河都发源于____(地形区),最终流入海洋,都
属于____(内流河/外流河)。
(2)从气候角度说明汉江水量比渭河大的原因____。
【南水北调,穿越峻岭】
(3)“引汉济渭”工程沟通了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该工程穿过的山脉 A是____,它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
理分界线。
【汉水入渭,造福秦川】
(4)渭河流经区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请列举一条治理措施____。
(5)根据材料一,归纳“引汉济渭”工程建成后对渭河流域的有利影响。
18. 大连某中学八年级地理社团开展了一次“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文明靠大家”的主题探究活动。阅读图文
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3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中指出,严格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继续实行按照属地管理、分
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田长制、河长制、林长制、草长制等措施,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
理。
材料二: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和中国干湿地区划分图
【落实田长制,实现神州大地万物生】
一组同学前往浙江对当地一位田长制负责人进行访谈:
(1)土地属于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
(2)一组来到浙江感受“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景象。这里主要的耕地类型是____。
【落实草长制,实现一川草色绿无涯】
二组同学前往内蒙古对当地一位草长制负责人进行访谈:
(3)内蒙古主要位于半干旱、____区(干湿地区),再加上近年来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土地荒漠化严重。
【落实林长制,实现妩媚青山峰峦翠】
三组同学前往黑龙江省伊春市对当地一位林长制负责人进行访谈:
(4)位于小兴安岭的伊春被称为“中国林都”,依托木材采运和木材加工业发展迅速。但目前伊春却面临环
境问题突出、“林竭城衰”的现象,推测其“林竭城衰”的主要原因有____。
【落实河长制,实现蜿蜒长河清波舞】
四组同学前往北京对当地一位河长制负责人进行访谈:
(5)北京河道众多,但水资源严重不足,容易发生____等自然灾害。
(6)为保护水资源,中学生能做的是____。
19. 汽车产业是体现国家制造业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已形成多个汽车产业群。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
列问题。
【观察地图,明确分布】
(1)我国汽车产业群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北三省、沿河流和沿____分布。
【回顾历史,区位分析】
(2)长春建有我国第一个汽车制造厂,属于____汽车产业群,发展的优势条件是____(一条即可)。
【科技制胜,绿色出行】
2024年 3月 28日某品牌 SU7 电动汽车发布。目前汽车首期研发投入超 100亿元,这些投入主要集中
在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上,包括关键的辅助驾驶技术研发。位于北京亦庄的汽车工厂车间内,机器人正
协同工作。
(3)该品牌汽车的研发制造属于____(传统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其在北京的生产车间位于__________
工业基地。
(4)我国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对生态环境的意义是____。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抽测
八年级地理 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题答案】
【答案】1. C 2. B
【3~5题答案】
【答案】3. D 4. D 5. A
【6~8题答案】
【答案】6. C 7. D 8. C
【9~10题答案】
【答案】9. A 10. B
【11~12题答案】
【答案】11. D 12. A
【13~15题答案】
【答案】13. B 14. C 15. 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25 分)
【16题答案】
【答案】(1)A (2) ①. 绿 ②. 平原
(3)大兴安岭 (4)西高东低 (5)夏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青藏高原 ②. 外流河
(2)汉江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水量大;渭河流经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少,水量小 (3)
秦岭
(4) ①. 水土流失 ②. 植树造林、种草以保持水土;将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等
(5)缓解用水紧张问题;增加灌溉面积;改善生态环境等
【18题答案】
【答案】(1)可再生 (2)水田 (3)干旱
(4)乱砍滥伐,破坏植被 (5)春旱
(6)随手关上水龙头;使用节水马桶、淋浴头;一水多用等
【19题答案】
【答案】(1)海 (2) ①. 东北 ②. 矿产资源丰富
(3) ①. 高新技术 ②. 京津唐
(4)减少空气污染,节约能源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