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7.3 弹力 教学设计课题 7.3 弹力 单元 第七章 力 学科 物理 年级 8教材内容分析 “弹力” 是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内容。在力学知识体系中,弹力是重要的基本概念,是学习后续摩擦力、力与运动关系等知识的基础。教材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出弹性和塑性的概念,进而介绍弹力的定义、产生条件,详细讲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构造及使用方法,最后阐述相互作用力的关系,内容循序渐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实践操作能力2022新课标要求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探究并了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观察与体验,了解弹性形变与塑性形变的区别。通过观察日常物品发生的形状变化,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经历通过实验感受弹力的存在进而获得弹力概念的过程,提高观察能力,以及从现象中发现并总结规律的能力。在实际生活中感知弹力的存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弹力,能解释实际生活中有关弹力的简单现象。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物理观念1.能说出弹力由物体弹性形变产生,准确辨别弹性、塑性形变。2.知道记弹力产生条件,了解拉力、压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3.理解弹簧测力计工作原理,知道其构造。二、科学探究1.熟练掌握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规范完成力的测量实验。2.学会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三、科学思维1.借助简单模型理解弹力,如把弯曲的钢尺当作弹力产生模型。2.对弹力知识保持思考,敢于质疑,探索新的解决思路。四、科学态度与责任1.实验中如实记录数据,不篡改,认真对待每一次测量结果。2.面对难题积极探索,不怕困难,比如努力解决复杂弹力问题。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观察能力和简单实验操作能力,对生活中的力现象有一定感性认识,但抽象思维能力仍在发展中。在学习弹力之前,学生对力已有初步了解,但对于弹力这种较为抽象的力,理解其概念和产生条件可能存在困难;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正确操作和读数也需要教师详细指导和学生反复练习。重点 弹力概念、产生条件;弹簧测力计原理、使用方法难点 对弹力概念的理解,特别是从微观角度理解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弹簧测力计量程选择和正确读数材料准备 弹簧、气球、橡皮泥、弹簧测力计、文具袋、玻璃瓶、细玻璃管、西红柿、薄长木板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展示弹簧、气球、橡皮泥,引导学生思考:用力分别压弹簧、挤压气球、捏橡皮泥,松手后物体形变有何不同? 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并回答问题 从生活常见现象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授新课 1. 讲解弹性形变概念,结合实验举例说明,如拉伸弹簧、弯曲钢尺等。 2. 给出弹力定义,分析弹力产生条件,通过实例让学生判断弹力是否存在,如分析书放在桌子上时弹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3. 介绍测量力的工具,重点讲解弹簧测力计原理、构造,展示弹簧测力计实物,让学生观察。 4. 详细示范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包括使用前调零、拉动挂钩、观察量程和分度值,测量时使弹簧伸长方向与受力方向一致,待指针稳定后读数等。 5.讲解相互作用力关系,可通过实验或生活实例辅助说明,如两个同学互相推搡 参与实例分析,判断弹力存在情况,明确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观察弹簧测力计实物,认识其构造。学习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并动手操作练习。 通过实验、实例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科学探究方法课堂练习 展示随堂练习题,如判断哪些力属于弹力、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的正误判断、根据弹簧测力计读数计算力的大小等。 巡视学生做题情况,及时指导和纠正 独立完成练习题,然后同桌或小组间交流讨论答案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弹力概念、产生条件、弹簧测力计原理、构造、使用方法以及相互作用力关系 学生自主发言,总结所学内容,其他同学补充完善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框架,强化记忆,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板书 一、弹力 1. 弹性形变 2. 弹力定义 3. 弹力产生条件 4. 施力、受力物体 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1. 测量工具 2. 原理 3. 结构 4. 使用方法 5. 注意事项 6. 其他测力计 三、相互作用的力 相互作用力关系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布置课外拓展任务:让学生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利用了弹力,如汽车减震装置、蹦床等;查阅资料了解不同类型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利用 PPT 展示实验图片、动画等资源,直观呈现弹性形变过程、弹簧测力计构造及使用方法等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知识;在讲解相互作用力关系时,可利用力传感器等实验器材进行演示实验,增强实验的直观性和准确性教学反思 1. 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多提问、多思考,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 2. 对于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的教学,可增加学生分组实验时间,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操作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3. 在讲解难点内容时,可采用更多形象生动的比喻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如用弹簧的拉伸比喻橡皮筋的弹性形变,降低学生理解难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