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5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三次月考测试卷社会·思品 (2016.4)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2016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主持人大开种族玩笑,暗讽亚洲童工多,这番不当言论掀起新一轮的抗议。你认为该主持人应该 ( )A.顺从他人,诚实做人 B.理解他人,换位思考C.平等待人,尊重他人 D.自我调控,保持乐观2.2015年天猫和苏宁电商大战,多种品牌商无奈被迫站队。右图1中漫画警示我们 ( )A.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不择手段B.在竞争中,要采取正当的方式,遵守公平竞争规则C.在竞争中,要先发制人,垄断发展,才能获得成功D.竞争能有效激发人的潜能,对社会进步有促进作用3.2016年1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家庭暴力法》。新法第一条:“为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表明 ( )①我国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特殊行为规范②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普通法律的基础和依据③我国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④我国法律是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某校开展了“青少年交通安全教育日”活动,特邀请交巡警城区中队警官对全体学生进行道路交通法律法规、交通安全知识讲座。这体现该校对未成年人实施了 (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5.分析右表,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有 ( )①国民经济快速发展②实现民族共同繁荣③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6.2016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我国未来五年(2016-2020)发展蓝图。这反映了 ( )A.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B.全国人大享有立法权C.科学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D.全国人大享有决定权7.《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总体战略。下列有关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根本途径③必须把教育摆在发展的重要位置 ④中国未来的发展关键在教育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下图2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据此回答8-9题。8.航线经过的P处为当今的 ( )A.马六甲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白令海峡 D.麦哲伦海峡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区域的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 )A.甲处区域深受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 B.乙处区域号称“骑在羊背上的国家”C.丙处沙海绵绵,蕴藏着丰富的石油 D.丁处居住着白种人,他们信仰基督教阅读右边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中EF线处容易形成河流②字母G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是陡崖③丙在甲山的西南方④图中H处的海拔是600米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11.根据南昌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屏风,考古学家推算出孔子的生年为鲁襄公七年(公元前566年),比我国各类文字记载早了15年。那么孔子诞生于 ( )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前5世纪 C.公元6世纪 D.公元5世纪12.“元首”一词是首席元老和国家第一公民的意思。以下人物中最早获得这一称谓的是( )A.伯利克里 B.屋大维 C.凯撒 D.克里斯提尼13.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A. 古罗马时期,颁布《十二铜表法》等一系列法律,形成法律体系 成为许多近代西方国家法律基础。B.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促进思想文化的发展。C.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 巩固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D. 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 使美、德成为领先国家14.下列有关宋太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推行重文抑武的政策,提高了文人地位 B.善于虚心和纳谏,缔造了“贞观之治”C.统一六国,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版图 D.册封达赖和班禅,加强对西藏的管理某史书记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该材料反映了下列哪一制度或措施 ( )A.三省六部制 B.行省制度 C.改土归流 D.郡县制16.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搭配正确的有 ( )①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②北伐战争——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③重庆谈判——全面内战爆发④渡江战役——国民党政权垮台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7.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迹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D.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18.阅读右侧图4农业发展曲线图,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A→B阶段的增长是因为进行了土地改革B.B→C阶段的增长是因为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C→D阶段的回落是因为文革期间,农业遭受破坏D.F之后的阶段增长是因为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渐进式延迟退休正式方案将在2017年推出。从上图5我国人口形势及其发展趋势来看,延迟退休制度符合的人口国情是 ( )A.人口素质低 B.人口老龄化C.人口增长迅速 D.新增人口较多近年来,各种宗教极端组织(如ISIS)屡屡制造恐怖袭击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这体现了 ( )A.发展中国家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B.非传统安全问题表现突出C.霸权主义仍是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D.WTO应发挥作用维护和平二、非选择题21.(12分)“西三角经济圈”是指以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大经济实体,总面积20-30万平方公里,包含约50座城市。它承接了“长三角经济圈”的部分工业转移。结合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图1中B为 (省),甲为 (山脉)。(2分)选择表1中的任一处城市,分析当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结合上述图文资料,分析“西三角经济圈”承接“长三角经济圈”工业转移的人文条件。(2分)(4)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简述我国打造“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意义。(4分)22. (10分)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经表决高票通过了《慈善法》草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慈善法》条文摘录:第一条:为了发展慈善事业,弘扬慈善文化,规范慈善活动,保护慈善组织、捐赠人、志愿者、受益人等慈善活动参与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进步,共享发展成果,制定本法。……第十四条 慈善组织的发起人、主要捐赠人以及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慈善组织、受益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1)根据材料一,说说《慈善法》的出台体现了法律具有什么作用?(2分)材料二: 关于《慈善法》的出台,各界反映激烈:(2)根据材料二,结合九年级国情教育的相关知识,说说《慈善法》出台有何必要性?(8分)(12分)近代以来,世界逐步由分散走向整体,文明交流日益频繁。在封闭中日渐落后的东方各国也开始了或主动或被动地融入世界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类文明的交流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公元1500年前后,使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遭遇”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它对人类文明的交流有何重要影响?(2分)材料二: “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868年,日本某官员(2)试列举两例说明日本“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4分)材料三:“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史学家陈旭麓(3)“两次反思”后,先进的中国人分别采取了哪些行动来拯救中国?(3分)并分析这些行动在本质上有何区别?(2分)(14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是二十世纪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的三位伟人,他们的伟大实践实现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三次飞跃。伟人 实践(片断)孙中山 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毛泽东 A.响应 ① ,成立湖南学生联合会,支援北京学生。B.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走上拯救中华民族的伟大革命征途。C.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现代化,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邓小平 A.1938年,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委员,与师长刘伯承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一起在太行山区开辟抗日根据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B.1947年与刘伯承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一起领导野战军主力部队,强渡黄河。C.1978年出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根据上表回答问题:(1)孙中山为谋求“民主自由”、“民生幸福”有什么主张和重大实践?(2分)(2)请说明①处发生的历史事件对中国革命史的“划时代”意义。(4分)(3)有人说:对中国和全世界而言,邓小平是20世纪的一位重要政治伟人。请结合邓小平同志的主要生平大事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8分)(要求史论结合,论证严密)25.(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900—1953年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主要受到了哪些干扰?(2分)材料二中中国制造业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其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有人说,中国制造业被日本的马桶盖击中了“痛点”,根据材料三,你认为这个痛点是什么?(2分)(4)联系上述材料,谈谈实现“中国制造2025”,政府和个人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6分)第2题图1第8、9题图2(第10题图3)第19题图5第18题图4:建国后中国农业发展情况民政官员近十年来,我国慈善事业进入较快的发展期,捐赠总额从2006年不足100亿元发展到目前1000亿元左右。“天使妈妈”被质疑、杨六斤500万善款事件、郭美美事件……这些热点事件反映出慈善领域的缺憾还有望得到解决。民间爱心人士我国还有7000多万城乡低保五保对象、8500多万残疾人、1.6亿农村留守群体,需要政府和企业、社会继续联手扶老、助残、救孤、济困,提供关爱服务。政府官员制定慈善法,在全社会提倡、支持和鼓励助人为乐、团结友爱、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有助于社会成员在仁行善举中不断累积道德力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人大代表政府官员材料一 1953年,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的比例仅有2.3%,……中国的人口每年以数以千万计的高速度增长,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贫穷的农民,其人均产值低得可怕,……20世纪以来,中国的发展受到过许多干扰。……中国的的工业要想腾飞,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长期的安定和巨额的投资。1953年2015年…………材料二 中国制造业白手起家,2010年发展成为世界工厂,2012年以来,中国已连续多年蝉联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全球近80%的空调、70%的手机以及60%的鞋类都是“中国制造”。2010年材料四:中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至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材料三:近几年,很多中国游客去日本抢购马桶盖、电饭煲、电吹风等生活用品。中国也有这些商品,可为何要去日本买?原来,这马桶盖不是普通的马桶盖,而是具有抗菌、可冲洗和座圈瞬间加热等贴心功能的智能马桶盖;电饭煲也用了独特的材料技术,煮饭粒粒晶莹不粘锅;电吹风通过纳米水离子技术,让头发干爽柔滑……2014年2015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三次月考参考答案社会·思品 (2016.4)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A B C D B A C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B A A B B D C B B二、非选择题21.(12分)(1)陕西 太行山 (2分)(2)成都平原: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1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2分,仅写热量丰富得1分);无霜期长(1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渭河平原: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1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2分,仅写热量丰富得1分);日照时间长,温差大(1分),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的积累。(3)人文条件:①西三角煤、铁、天然气资源丰富 ②西三角水陆交通便利 ③西三角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写出2点即可,共2分)(4)意义:有利于加快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有利于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东西部经济的均衡发展;有利于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差异,实现东西部的共同富裕。(两点,共4分)22.(10分)(1)规范和保护作用(2分)(2)答出四点即可,每点2分,共8分。①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迅速,有利于我国慈善事业更好、健康的发展;②有利于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方略,使社会文明进步,国家长治久安(若写有法可依也对);③有利于更好在全社会弘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持久精神动力; (此点写出一层即可得2分)④有利于扶贫,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小康社会;⑤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⑥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23.(12分)(1)新航路开辟 (1分)影响: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世界开始走向整体,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流。(2分)(2)①经济上: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②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4分)(3)第一次反思后:洋务运动(1分)第二次反思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2分)区别:前者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1分);后者不仅学习技术,还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1分)(14分)(1)主张:三民主义(1分) 实践:辛亥革命,成立兴中会、同盟会(任选一例,1分)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工人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人们的思想获得了极大解放。(4分)此题应用solo评价,格式运用:“观点(1分)+史实+史实评述。”水平1:没有形成对观点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0分)水平2:没有找到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1分)水平3: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角度的论证。(2-3分)如:仅评述邓小平对中国的影响,忽略对世界的影响;仅从政治、军事、经济上、外交上、精神上任一角度评述。水平4: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4-7分)如:运用多个材料从不同角度对邓小平进行评价(如军事上和经济上,对当时和对以后,对中国和世界,是否符合历史潮流等),并作出合理解释。水平5:在水平4的基础上,能对材料进行抽象的提炼,并结合史实评述。(8分)在第四层的基础上,能提炼出更高层次的观点,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都是主观,它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历史是一种解释,不同的作者对相同的人或事件会做出不同的评价;评价也会受时代的影响。示例:赞同。邓小平是我国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领导者,政治家,外交家,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使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富起来”,他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和世界。政治军事上:邓小平同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一起,率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如解放战争中,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指挥淮海战役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大大加快了解放全国胜利的到来。经济上:1978年在邓小平的主持下,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工作重心转移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我国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建立经济特区,引进外来技术,促进我国经济建设。他创立的改革开放政策,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因此曾两次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精神(文化)上: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同时向全中国展现了一种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外交: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转变,又提出不结盟战略,赋予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新的内涵,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他提出的“一国两制”,圆满地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成为中外外交史上的佳话,为世界所赞誉。综上所述,邓小平的确是20世纪对中国和世界有影响力的政治伟人。当然,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都是主观,它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历史是一种解释,不同的作者对相同的人或事件会做出不同的评价;评价也会受时代的影响。(12分)干扰:①北洋军阀混战。②日本侵华战争。③国共内战。④人口过快增长(2分,只要答出其中任意2点即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任选两句,或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2分)缺少科技的创新(或自主创新能力差,只要符合这层意思都对,2分)(4)公民:①尊重中国的历史,把支持国货变成实际行动;②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增强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能力。(符合创新皆可)(任选1个角度,2分)国家: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提高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人口数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③坚持和平与发展,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创造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④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与经济上的帮助,加大投资力度。(任选2个角度,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15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测试卷(2016.3).doc 参考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