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看图讲故事-美丽的祖国》教学设计授课老师: 班级:一年级科目:美术 授课时间:第1周【教学内容】: 《美丽的祖国》1课时【学习目标】 1.审美感知:通过欣赏祖国的自然景观,感受其地大物博、山川秀美及河山壮丽的独特魅力。 2.艺术表现:能够表达自己对画作中描绘景物的感受,并尝试用语言描述这些美丽的景象。 3.创意实践:动手创作一幅反映个人对祖国美丽景色热爱与自豪之情的作品。 4.文化理解:深入体会画家如何通过作品展现祖国江山之美,增强学生对自己国家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学习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们对中国壮丽自然风光的认识与欣赏能力;鼓励他们运用所学技巧来表达这种美感。 难点:引导学生学会从专业角度分析并表达出对特定艺术作品中元素(如色彩、构图等)的理解及其背后蕴含的情感价值。【教学准备】 PPT演示文稿 彩色铅笔/油画棒 绘画纸张复习和导入( 5 分钟)视频导入 1. 视频引入 播放短片《大美中国 壮丽河山》,让学生们沉浸于我国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之中。 2. 集体诵读 全班齐声朗诵:“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山川秀美。”导入课题《美丽的祖国》。 3. 主题介绍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美丽的祖国》。讲解和活动(阅读、思考、分组讨论、分享)(10 分钟)观察发现,探索新知:艺术家是如何通过画笔描绘我们美丽的祖国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艺术家笔下的祖国。 1. 名画鉴赏:《江山如此多娇》 提问:除了黄河与红日外,你还发现了什么? 师生共赏名画《江山如此多娇》,找寻画作中描绘的景物。(①山脉:画面中描绘了连绵起伏、雄伟壮观的山脉,这些山脉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与坚强。 ②长城:在画卷中隐约可见蜿蜒曲折的长城,它不仅是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见证者,也代表着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 ③ 松柏:画面中有几棵苍劲有力的老松树点缀其间,它们不仅增添了自然景观之美,同时也寓意着国家长治久安、万古长青的美好愿望。 ④瀑布与溪流:画面上方有一条从高山间流淌而下的清澈溪流,最终汇入下方的大江大河之中,这种水流的设计体现了自然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⑤ 云雾缭绕:整个画面被轻柔飘渺的云雾所环绕,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效果,使得整幅作品更加富有诗意与浪漫气息。) 2. 《绿色长城》解析 观察此画作,思考它展现了哪些自然元素?为什么选择这些作为主题? 茂密的树林:作为画面中最显眼的部分,“绿色长城”实际上是指人工种植的防护林,它有效地抵御了海风对内陆地区的影响。 大海与天空:背景中的广阔海域和蓝天白云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空间感,也象征着自然界的壮丽。 地平线:将画面分为上下两部分,上方是天际,下方则是陆地,这样的构图方式使得整幅画看起来更加和谐统一。 选择这些作为主题的原因: 1. 生态意义: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绿色长城》通过展示人工植树造林工程所带来的积极变化,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2. 时代背景:该时期正值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在此背景下,通过艺术形式展现国家在生态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3. 美学价值:利用中国传统山水画技法来表现现代题材,既保留了传统绘画的魅力,又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展现了艺术家对于新时代精神的理解与表达。 总之,《绿色长城》不仅仅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更承载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反映了作者对于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态度。 4.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讨论 探究为何作者选用红色来描绘高山?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著名画家李可染先生根据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中的意境创作的一系列山水画作品之一。这幅画作以红色为主调,用来描绘秋天的群山,给人一种热烈而壮丽的感觉。选择红色来描绘高山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诗词灵感:该作品灵感来源于毛泽东主席的《沁园春·长沙》,其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秋日里满山枫叶如火般的景象。通过使用红色,艺术家能够更好地捕捉并传达诗中所表达的那种壮观与激情。 2. 情感表达:在中国文化中,红色往往象征着吉祥、喜庆和革命精神。在这幅画中采用大面积的红色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蕴含着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以及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社会充满希望的情感。 3. 视觉冲击力:从艺术角度来看,鲜艳夺目的红色具有很强的视觉吸引力,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观众的眼球。它打破了传统山水画多以青绿为主的色彩模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更加突显出秋季特有的氛围。 4. 创新尝试:对于创作者来说,《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也是一种大胆的艺术探索。通过改变常规的颜色搭配方式,李可染先生成功地创造出了既符合传统文化审美又富有现代感的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 由此产生的联想可能包括: 对于大自然之美的赞叹,尤其是四季变换所带来的不同景致。 感受到作者对于祖国大好河山深厚的感情,以及希望通过艺术形式记录下这份美好愿望。 联想到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新中国成立初期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 体会到艺术创作过程中不断追求创新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勇于突破自我局限,在各自领域内寻求新的发展可能性。 5. 儿童视角下的祖国美景 展示几幅由小朋友绘制的关于祖国风景的作品,让大家寻找其中使用的线条与颜色特点。练习和/或扩展( 25 分钟)三、学生创作 能够说一说对作品的感受和想法。 根据步骤完成画我中华艺术画作。 3评一评 组织展示作业,评选作品。【作业设计】课后拓展: 我们中国艺术史上还有很多优秀的画家描绘了祖国秀丽河山的绘画作品,希望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可以多去美术馆、博物馆参观学习!【教学板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