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9张PPT)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第三章 议论文阅读课标解读01KE BIAO JIE DU真题探究02ZHEN TI TAN JIU答题技巧03DA TI JI QIAO知识储备04ZHI SHI CHU BEI课标解读KE BIAO JIE DUPART ONE01真题探究答题技巧2025课标解读知识储备1.整体把握议论文的主要内容。(能力层级:理解)2.阅读简单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能力层级:理解)3.联系实际,对议论文中的观点做出自己的判断。(能力层级:运用)一、备考要求1.选文特点:2013-2017年,广东省中考实用类文本阅读连续五年考查议论文阅读,2019年、2023年也考查议论文阅读。选择的文章是侧重人文色彩,反映人生哲理的短文,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对于塑造学生品性、完善学生人格等方面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2.命题形式:问答题、选择题、简述题、论述题。二、命题规律3.考查内容:(1)把握文章的思想观点;(选择题、问答题)(2)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选择题、问答题)(3)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问答题)(4)论证方法以及作用;(选择题)(5)论证语言的严密性特点;(6)分析论证思路及段落之间的关系;(7)利用文章的观点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问答题、简述题)注意,以下考查内容不能忽视:①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②联系生活实际,对文中的观点做出自己的理解判断。真题探究ZHEN TI TAN JIUPART TWO022025真题探究答题技巧课标解读知识储备(2023·广东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0分)善读无字之书齐 夫①周恩来早年曾题对联自勉:“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他告诫自己也劝诫人们:交友要有选择,要选良友、诤友;读书要注重实践,会读有字书,也会读无字书。②书分有字书与无字书。有字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无字书是鲜活生动的社会实践,是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会读书的人,读有字书,也读无字书,既从书籍中学到知识,也向他人、向社会、向实践学习。古往今来,那些事业成功者绝大多数都既善于读有字书,又善于读无字书。然而,现实中常有人只重视读有字书而不善于读无字书,不能经世致用,容易纸上谈兵,脱离实际。只会读有字书而不会读无字书,就好比单腿走路,所行不速,更行不远。因此,要善读无字之书。③会交友,是读无字书的一个方面。“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良友既可带来学识见地上的进步,也可使视野胸襟开阔。朋友间相互促进,切磋琢磨,能得到书本上读不到的知识。如古代的管鲍之交、高山流水、桃园结义等,都歌颂了友谊的珍贵。现代的鲁迅与瞿秋白,陈寅恪与王国维,冰心与巴金等,也是惺惺相惜,情同手足,获得了友谊和事业上的双赢。④善游历,是读无字书的一个方面。如果只知读书,不懂开眼看世界,就是读死书。读死书,不易消化,更难吸收。李白在《嘲鲁儒》诗中写道“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其中的鲁叟就是读死书之人。走遍天下,广接地气,亲自参与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有字书与无字书结合起来,这书就算读活了。王阳明也是读书人,可他年轻时就遍走四方,留心地势地貌,了解民风民情,后来屡立战功,所向披靡。⑤多经事,是读无字书的一个方面。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王阳明曾说过:“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一个人经历的事情多了,也就成熟了,就会遇事不慌,做事有道,成事有方。⑥入社会,是读无字书的一个方面。社会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也是一部无字大书。读书人只有主动从象牙塔里走出来,拥抱生活、认识社会,才能成为社会的主角而不是看客,顺势而为而不是被其裹挟。毛泽东有句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每到一处,必进行社会调查,开座谈会,了解各方面情况。这其实是阅读社会这本更大更厚的无字之书,把有字书和无字书融会贯通,以便作出正确决策。⑦如此,读有字书时学到的知识,要通过无字书来实践、检验;读无字书时遇到的困惑,要通过有字书解惑、升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万般事,驶万年船。人生当如此。(选自《前线》2022年第10期,有删改)1.下列关于论证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①段引用周恩来的自勉对联,意在引出既要会读有字书,又要会读无字书的观点。B.②段把事业成功者和不善读无字书者作对比,突出了前者比后者更善于读有字书。C.③段列举鲁迅与瞿秋白、冰心与巴金等事例,论证了会交友是读无字书的一个方面。D.⑥段运用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方法,论证了入社会是读无字书的一个方面。B2.选文④⑤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明理由。(3分)【参考答案】不能调换(1 分);因为这两段属于递进关系,只有先走遍天下,广接地气,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才能够在经历的事上懂得思考,做事有道,成事有方(1 分)。游历是基础,经历是提升。所以不能调换(1 分)。3.小粤所在学校将到外地与某中学联合开展“走进田间”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他担心参加活动影响学习,不愿意参加。假如你是他的好朋友,请结合选文内容,劝他参加此次活动。(4分)【参考答案】你好!小粤同学(称呼),你担心参加社会活动会耽误学习,这是你热爱学习的良好表现(1分),但是走进田间参加社会教育活动也是一种学习(1分),走进社会读无字书,可以让你了解社会,拥抱生活,做事有道,成事有方。所以,我建议你还是要积极地参加(2分)。【探究分析】1.2023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没有延续2021年和2022年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形式,转而回归传统的议论文阅读。阅读材料文质兼美、时效性强,选自《前线》2022年第10期,作者齐夫。文章注重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的渗透,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人生观教育等方面的引导。2.从文章内容来看,文本浅显易懂,层次条理清晰,贴近学生实际,具有现实意义;从题型结构看,由一道选择题和两道问答题组成,分值分别为3分、3分和4分,总分10分;从考点来看,分别涉及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论证内容与论证结构(论证思路)、文本知识的迁移与运用;从命题和答案编制看,主观题的开放性比较高,立足“灵活”,给考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同时具有一定的限制性,作答时应符合对有关内容、角度的要求;从试题难度来看,考点偏重议论文文体知识考查,相对来说题型比较常规,难度不大。3.命题新动向: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呈现出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通过创设个人体验、学科认知、社会生活等真实而富有意义的情境,来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23年广东省卷第17题创设情境,将议论文材料内容的理解迁移运用与“劝说”这一口语交际活动结合并考查,这一形式在2022年杭州卷、2022年黄冈卷已有呈现。此外,2022年绍兴卷的写倡议书、广元卷的提建议等多样化命题形式也出现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这些命题新形式提示我们,在复习阶段,可以借助文本资源,开展各种变式训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答题技巧DA TI JI QIAOPART THREE032025真题探究答题技巧课标解读知识储备1.解题思路及答题方法此类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思想观点、论证方法、文章结构、语言特色等议论文所有的考点。回答此类问题,要应用议论文常识来阅读文章,整体感知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文章就是要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和认识,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分析判断,提取关键、重要、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作答。具体答题步骤如下:考点一 整体感知,综合判断(1)关注题目:题目往往会点明文章的议论话题或论点,体现文章的核心思想;(2)关注每段的首句:每段的首句往往是该段的中心,体现文章论述的过程或者分论点;(3)关注结尾段:结尾段一般要对文章的思想观点进行总结,信息量非常大。综上三个步骤,综合归纳分析,把握作者的观点、论证思路等。2.典型试题【例】(2016·广东省)《悲加欢不等于零》: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开门见山,提出“悲+欢≠零”的观点,然后从不同的角度来说理,结尾重申观点,呼应开头。文章思路清晰,论证严密。B.第⑤段,作者用数学公式把人生的逻辑和数理逻辑联系起来,指出不能仅仅用数量来看待人生的幸福指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C.作者善于运用引用论证的方法阐述道理。如引用苏东坡、丰子恺等人的名言,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说服力,也使文章富于文采。D.文章告诉我们,人生难免有缺憾,但是生活是有意义的,要坚定信念,热爱生活,特别强调要努力将生活中拂心的事看成正数。D【解析】此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论点的概括,对论证思路的把握,对内容的理解和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以及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掌握等。回答此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即选择“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然后逐项分析,就会发现:本文并没有特别强调要努力将生活中拂心的事看成正数,而是强调“悲加欢不等于零”,且是一个大大的正数。那些拂心的事能够帮助我们进德修行,于我们而言是正数;那些开心的事让我们对人生充满信心,只要我们谦虚谨慎,不得意忘形,于我们而言也是正数。(一)分析论点1.解题思路及答题方法(1)分析标题法 这是分析论点的常用方法之一。标题一般要么是论点,要么是论题。利用分析标题法寻找中心论点时需要注意明确论题和论点的区别。论题只是一个议论的话题,是作者论述的对象和原因;论点是作者对论题所持的态度和观点。考点二 分析论点,辨析论据议论文的标题如果是一个明确的判断,那大多就是论点,但需要通过文章内容进一步验证;标题如果以“小议……”“谈谈……”等形式出现,或只是一个词语或短语,如“一个哲学命题”只是一个短语而不是判断式的语句,那一般就是论题。(2)位置搜索法 论点在文中的位置一般有五处:①标题;②开头;③篇末;④结尾;⑤总结性词语(“所以、总之、因此、由此看来、归根结底、由此可见”……)。2.典型试题【例】(2019·广东深圳)《拥抱自己的不完美》:通读全文,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参考答案】拥抱自己的不完美,我们才能更好地激发斗志,走向更完美的人生。【解析】概括议论文中心论点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标题、开头、篇末、结尾和总结性词语。进行概括时还要注意:中心论点必须是一个明确的陈述性的语句(词、短语、问句和带有比喻意味的语句都不能做文章中心论点)。本文论述的是我们要拥抱自己的不完美,因为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斗志,走向更完美的人生。(二)辨析论据1.解题思路及答题方法(1)分析论据的作用论据的作用就是证明论点。分析论据的作用,先要找到文中的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再指明作者需要证明的观点。分析论据证明了什么观点是有固定方法的,那就是“瞻前顾后”法:先在文中找到相关事例或道理所在的位置,然后研读该事例或道理前面和后面的内容。一般情况下,作者往往先提出观点,然后进行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这时观点就在前面;有时作者先提出具体的事例或讲道理,然后分析得出观点,这时观点就在后面。能作为观点的句子必须是一个观点鲜明的议论性陈述句。要注意的是,有的论据是用来证明中心论点的,有的是用来证明分论点的,答题时要准确分辨。【答题模式】本文(段)列举……的事实(或道理)论据,从正面(或反面)证明了……的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2)分析论据能否证明论点或补充论据分析某论据能否证明论点,要分析题干所给的论据和论点有没有相同点,在内容上有没有内在联系,如果两者都没有,那么这个论据就不能证明论点。补充论据时,补充的论据要和论点有相同点及内在联系,能充分证明论点。事实论据要真实、典型,道理论据要引用准确,二者都要有说服力。补充论据这类题目近年在其他省市考查得比较频繁,这类题目是考查我们平时阅读积累的手段之一,因此我们平时要多留心生活、多读书、多积累,才能真正做到“胸中有丘壑,下笔如有神”。2.典型试题【例】(2013·广东省)《怎样让幸福来敲门》:下面的材料,可用作本文第④段的事实论据,请说明理由。位于喜马拉雅南麓的不丹王国,相对封闭,经济并不发达。2006年被评为全世界“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幸福指数”亚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十三。【解析】作答时,只要阐述清楚论据如何能支持论点,分析论据和论点的关系,即论据为证明论点服务,它们是被证明和证明的关系即可,不需要过于具体。【参考答案】第④段围绕幸福指数受到心理参照系的影响展开论述。不丹相对封闭,缺乏与其他社会的比照,心理参照系比较稳定(或由于心理守常和习惯定势的作用),人们知足常乐,所以幸福指数高。这正好证明了本段的观点。(一)分析论证方法1.解题思路及答题方法辨别论证方法时,首先要熟记几种常用的论证方法,再根据不同的论证方法的表达特点进行判断,更重要的是要结合论证方法所在的句、段,论证方法不离句意、不离段意作答。考点三 分析论证方法,理清论证思路论证方法 答题模式举例论证 本文(段)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了……的事例,证明了……的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道理论证 本文(段)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通过讲道理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更深入,更有说服力。对比论证 本文(段)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把……和……做比较,有力地证明(突出强调)了……的观点。比喻论证 本文(段)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证明了……的观点,使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具有说服力。2.典型试题【例】(2023·广东省)《善读无字之书》:下列关于论证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段引用周恩来的自勉对联,意在引出既要会读有字书,又要会读无字书的观点。B.②段把事业成功者和不善读无字书者作对比,突出了前者比后者更善于读有字书。C.③段列举鲁迅与瞿秋白、冰心与巴金等事例,论证了会交友是读无字书的一个方面。D.⑥段运用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方法,论证了入社会是读无字书的一个方面。B【解析】此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回答此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即选择“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逐项分析,就会发现本文第②段“古往今来,那些事业成功者绝大多数都既善于读有字书,又善于读无字书。然而,现实中常有人只重视读有字书而不善于读无字书”中的对比论证突出事业成功者比只重视读有字书者更善于读无字书。故选B。【例】(2016·广东深圳)《培养兴趣是提升记忆力的基石》:第⑤⑥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参考答案】举例论证,列举了以下事例:莎士比亚由于迷恋戏剧而成功作为替补演员取代了原本的演员,甚至在表演上比其更胜一筹;门德尔松因为热爱音乐而在第一次听过贝多芬的音乐之后就记下了曲谱。这两个例子论证了兴趣有助于记忆和提高学习效率,也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兴趣是提升记忆力的基石”。【解析】解答时,先点明使用的论证方法,再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解说,最后说明其一般作用,即典型、有代表性、增强文章说服力。需要注意的是,分析其作用要和论点联系起来。(二)理清论证思路1.解题思路及答题方法解答这类题时,要先明确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分析论证思路就是分析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法来论证论点的过程,具体考查的是文章是如何运用论证方法证明论点的,形式上更侧重于对文章逻辑关系方面的考查和理解。答题时,要注意论证过程的层次性,使用“首先”“然后”“其次”“再次”“最后”等表示逻辑次序的词语来概括阐释文章的内容。关键是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表述要准确、简练、通顺。【答题模式】文章开头首先提出(引出)……的论点(列举……的事例),接着从正面(反面、正反两面)用……事例证明了论点(从……的角度分析了……的道理),最后再次强调了观点(总结出……的观点)。论证过程严谨,思路清晰,有说服力。2.典型试题【例】(2010·广东省)《三思而行》:简述第⑥段的论证思路。【参考答案】作者先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证明多思有时会使人糊涂而误大事;接着举出当年德国法西斯“说干就干,不必思考”的材料,说明绝不能不思而行,鲁莽行动;最后阐明遇事必须深思熟虑,从正反两面充分考虑以后,就必须做出决定,立即行动。(三)分析论证顺序1.解题思路及答题方法解答段落之间能否调换顺序这类题时,要先根据段落大意分析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因果关系、对比(照)关系、总分关系。然后再分析段落的内容是否照应文章的开篇或结尾的语句。【答题模式】先判断能否调换,接着分别概括段落的内容和论证的观点,然后分析段落之间的关系和段落观点之间的联系。2.典型试题【例】(2023·广东省)《善读无字之书》:选文④⑤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不能调换(1分);因为两段属于递进关系,只有先走遍天下,广接地气,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才能够在经历的事上懂得思考,做事有道,成事有方(1分)。游历是基础,经历是提升。所以不能调换(1分)。1.解题思路及答题方法此类题主要有以下两种考查形式:(1)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谈谈如何运用选文的观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拓展知识不是考查文本知识,而是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把阅读体验引向理性的思考,是根据文章中所学的理论去指导实践。要注意三点:考点四 联系实际,评析观点①准确地理解原文的观点。②联系原文阐述自己的看法。理念上要求接受原文的主张,不能脱离。③关注题目创设的具体生活情境,根据生活情境在原文中找到与之匹配的观点和看法。(2)联系实际,结合自身经历谈感受(理解、看法、启示),或对文章的观点进行评述。解答谈感受题,首先要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回答时要紧扣文章的观点(切记不要重新自拟和文章无任何联系的新观点),并围绕该观点发散思维,善于从文本中吸取人物的优秀品质,从事例中吸取宝贵的人文精神,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其社会意义,同时也要辩证地、发展地评价一些事件。再结合自身生活积累及体验,写出自己的认识、体验、感受或获得的启示等。表达要紧密围绕中心,避免空谈。解答评述观点题,首先要对观点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表态,然后紧扣文本中论证观点的有关论据,联系实际,阐明自己对观点肯定或否定的理由。要围绕自己的见解,有理有据,逻辑性强,切忌空谈。2.典型试题【例】(2023·广东省)《善读无字之书》:小粤所在学校将到外地与某中学联合开展“走进田间”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他担心参加活动影响学习,不愿意参加。假如你是他的好朋友,请结合选文内容,劝他参加此次活动。【参考答案】你好!小粤同学(称呼),你担心参加社会活动会耽误学习,这是你热爱学习的良好表现(1 分),但是走进田间参加社会教育活动也是一种学习(1分),走进社会读无字书,可以让你了解社会,拥抱生活,做事有道,成事有方。所以,我建议你还是要积极地参加(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文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需要关注题目创设的情境——与某中学联合开展“走进田间”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从原文中找到与之匹配的观点和看法——会交友的益处以及其他方面的益处。此外,还要关注原文提到“读有字书时学到的知识,要通过无字书来实践、检验”,因此也要回答劳动实践对读有字书的促进作用。知识储备ZHI SHI CHU BEIPART FOUR042025真题探究答题技巧课标解读知识储备1.议论文的概念: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法表达作者见解和主张的一种文体。其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主要目的是以理服人。2.议论文的三要素(1)论点——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见解和主张。(2)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根据。论据包括:①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实以及统计数据等。②道理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精辟理论、名言警句、民间谚语及公认的事理等。③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论据为证明论点服务,论点和论据是被证明和证明的关系。(3)论证——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3.论证方法及其作用(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作用:使论证真实具体,具有说服力。(2)道理论证: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的方法。作用: 具有权威性、科学性,使论证具有说服力。(3)对比论证:将一个事物的正反意见或优劣情况进行对照分析来论证论点的方法。作用:使正确与错误的情况对比分明,是非曲直更为明确,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4)比喻论证:运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论证论点的方法。作用:使深刻的道理通俗易懂,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4.议论文的结构:总-分-总、分-总、总-分。5.议论文的语言:严密、准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