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荷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着“大自然的朋友”,分别编排了古人眼中的春天、燕子、荷花和昆虫带领学生学会仔细观察大自然,感受作家笔下这些大自然生灵的特点,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荷花》是本单元第三篇精读课文,对于激发学生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会积累和练习边读边想象画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和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在《荷花》一课后安排了:说说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和画出课文中你觉得优美生动的语句,和同学交流。这两项练习的落实关联本课的语文要素,需要教师在引导具象化感受的同时,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帮助学生更轻松体会“一大幅活的画”。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则需要指导学生会发现,会摘抄。教学目标语言建构: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自主识记认识“挨、蓬”等6个生字,会写“瓣、蓬”等11个生字,会写“花瓣、姿势”等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花瓣儿”“花骨朵儿”儿话音和“莲蓬”“衣裳”轻声词,背诵课文2—4段。思维发展: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幅活的画”,理解荷花的种种姿态,体会荷花的美。文化传承:让学生体会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自主识记认识“挨、蓬”等6个生字,会写“瓣、蓬”等11个生字,会写“花瓣、姿势”等词语。2.通过联系生活经验及图文欣赏,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幅活的画”,理解荷花的种种姿态,体会荷花的美。3.通过抓重点词、句感受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学会发现并摘抄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教学难点在仿照句式学会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过程第1课时环节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玩游戏:说花名。看诗句猜花名。2.有这样一种花,许多诗人为它写下了人人传诵的诗句。齐读描写荷花的诗句,(出示描写荷花的诗句,齐读。)了解诗人笔下的荷花。3.这是诗人笔下的荷花,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三课《荷花》,看看大作家叶圣陶笔下的荷花又是怎样一番景象?【设置意图】以游戏导入,并联系学生已学过的诗句,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从情感上拉近与作者的距离,引起共鸣,为学习课文激发兴趣,做好铺垫。环节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轻声读,个别读,齐读预习单上难读的词语。挨挨挤挤 花瓣儿 花骨朵儿 莲蓬 饱胀 姿势 翩翩起舞 衣裳 舞蹈2.分段朗读课文。 3.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内容?理清文章脉络。【设置意图】通过检查预习引导学生从字词入手再到进一步熟悉课文,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同时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实现为品读文本做好铺垫。环节三:品读语句,想象画面1.学习第一段。读第一段,说说从哪里看出来叶圣陶先生是爱极了荷花?2.学习第三段。(1)(出示荷花图)看到这一池荷花,你想说什么?叶老先生是怎样评价的?(2)那什么叫“活的画”?3.学习第二段。(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哪些句子让你体会到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并交流找到的句子。(2)重点研读。a.体会“挨挨挤挤”。朗读感受,做动作理解,想象画面。b.体会“冒”。结合画面交流“冒”好在哪里,指导朗读。c.学习具体描写。一边读排比句,一边想象。有的……有的……有的……(边展示荷花图,边让孩子说。)【设置意图】借助图片、句式,联系生活演一演,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感受作者用词的优美生动,激发进一步探究的兴趣。让学生经历小组合作学习,经历挨着自主探究、交流分享的过程中,理解一幅“活的画”。同时抓住关键词句,结合画面想象说话等形式,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这么生动的画面写出来的。生动、形象的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作者的表达之妙,轻松习得方法。环节四:学习写法,小试牛刀1.大自然处处有可爱的生灵,也有美丽的风景。2.仿照第二自然段,写一写菊花或者你喜爱的植物的样子,也可以写写它们的颜色,如果能展开想象就更好了。3.交流分享,评价。评价标准:语句通顺。能写出不同样子。想象合理。【设置意图】传授方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水到渠成。既锻炼学生写作,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再一次感受荷花的姿态万千。环节五:指导背诵,总结延伸1.在叶圣陶先生笔下这一池的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荷叶挨挨挤挤,荷花千姿百态。让我们看着图,试着背一背二三两段。2.小结延伸:今天我们跟随作者,从优美生动的语句表达中,欣赏了他眼中的荷花,这些都是他看到的,那么此情此景,他又想到了什么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来学习。第二课时环节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相互纠正。挨挨挤挤 花瓣儿 花骨朵儿 翩翩起舞 随风飘动同桌之间校对、反馈。(2)说话练习。(3)齐读第一、二、三自然段【设置意图】听写词语重在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字形,说话练习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环节二:研读课文,品味语言1.学习第四自然段。(1)听老师朗读。(2)交流:自己现在就是荷花,刚才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3)学生交流,展开想象并交流。 露珠______ ,告诉我_____。 蝴蝶_________,告诉我_______。_______,告诉我 ________。(4)个别读,齐读第四段。2.学习第五段。(1)朗读第五段。思考叶圣陶爷爷为何把自己当成了荷花?(2)交流感受。叶圣陶爷爷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情不自禁地把自己想成了一朵荷花。(3)请学生想象自己是从荷花身边经过的小动物,在向老师这朵荷花诉说。(4)指导想象:a.你知道蜻蜓为什么会感到快乐吗?b.小鱼告诉你什么好梦呢?c.你会对蜻蜓小鱼说什么呢?d.还会有哪些动物来,会告诉你什么呢?3.齐读第四、五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设置意图】给予学生一定是句式,让他们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想象画面说话,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有效的。借助图片,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能将自己想象的画面说清楚,并展开想象说话,加深对语句的感受。在指导学生想象说话的过程中,通过多元的方式拓展学生思维,让画面更丰富。环节三:总结全文,体会写法1.正因为如此,历代的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赞美荷花的古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齐读描写荷花的诗句。2.指名小组交流并全班分享。可以写几句话赞赏荷花,分享交流。3.交流感受。作者观察仔细,写出了荷花不同的姿态。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自己当成是一朵美丽的荷花。4.回归全文,朗读课文。【设置意图】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体会语言美,并且读写结合,力争将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力。环节四:课后延伸1.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2.画出课文中自己觉得优美生动的句子,积累在作业纸上,并和同学交流。 评价标准:(1)摘录时做到不加字,漏字,书写正确。(2)摘抄美观,能主动分享优美生动的词句。【设置意图】“积累”作为一种阅读方法,一种学习策略,在孩子的语文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积累的句段各有特色,而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独特的欣赏眼光,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课堂总结之所以我们能身临其境的去感受荷花,当然少不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啊!合理想象也是我们写好作文的制胜法宝。板书设计3荷花叶 大、圆、绿花 千姿百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