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做自尊的人课件(共22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做自尊的人课件(共22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2025年春季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七年级下册(2025)
第二单元 焕发青春活力
第三课 人贵自尊
3.2 做自尊的人
新课讲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这就是人的自尊心。
真正的尊重,不是流于嘴上的阿谀奉承,而是人格修养的自然流露。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需要得到尊重,也渴望被理解。盛气凌人,以伤人为乐者,也终会被人所伤。不尊重别人,只会破坏彼此的关系,甚至让事情越发僵持而不可收拾。 尊重,是一种高尚的美德。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说:对人不尊重的人,首先就是对自己不尊重。
一个人甘心为了一些小事降低自己的修养,去鄙薄他人,本来就是对自己极大的不负责任。 尊重,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它就在举手投足间。尊重不同的价值观念,不急不躁,不争对错,不颐指气使;尊重别人的选择,不嘲笑,不揭短,不落井下石;尊重别人的习惯,各自的喜好总是不尽相同,才有了多姿多彩的世界;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不管是对陌生人还是亲人,都应怀抱感恩之心……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自尊的世界,探索如何成为一个自尊的人。
新课讲授

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新课讲授
《晏子春秋》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 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 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 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你还知道哪些维护人格尊严的故事?
①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②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④徐悲鸿与歧视中国人的外国学生对峙,维护国家尊严和自尊。
新课讲授
青少年普法课堂学宪法篇——人格尊严
以上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①人格尊严是指公民作为平等的人的资格和权利应该受到国家的承认和尊重,包括与公民人身存在密切联系的名誉、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的权利。
②人格尊严的法律表现是公民的人格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③侵犯人格尊严是指行为人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
做自尊的人,要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我们要恪守为人之德,坚持人格独立,不做有损人格的事。面对他人的议论或批评,我们要有平和、豁达的心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面对他人的侮辱和诋毁,我们应当予以回击,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新课讲授

学会不断提升自己
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
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①尊重不是求来的,实力是赢得他人尊重的关键。实力的积累,离不开不断学习和努力。
②只有通过持续学习,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才能表现更加出色,赢得他人的尊重。我们在平时付出的每一分努力、投入的每一份精力,都是在为自己创造价值、塑造形象、赢得认可。
新课讲授
当地时间2024年8月4日,在巴黎奥运会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中,由徐嘉余、覃海洋、孙佳俊、潘展乐组成的中国队夺得金牌。这一胜利背后所展现出的,不仅仅是奖牌的荣耀,更是实力所带来的尊重与认可,深刻地印证了“任何时候,都要用实力说话”这一真理。 此次比赛,中国队的夺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此前潘展乐与其他选手打招呼遭到无视,这无疑是一种轻视与冷落。然而,面对这样的不公对待,中国队的队员们没有陷入沮丧和抱怨,而是选择将所有的委屈与不甘转化为拼搏的动力,用泳池中的速度和力量来证明自己。
在决赛的赛场上,他们齐心协力,每一次划水、每一次转身都凝聚着无数日夜的汗水与付出。当他们率先触壁,夺得金牌的那一刻,所有的质疑和轻视都被彻底击碎。那一刻,他们用无可争议的实力,让世界为之瞩目。 在颁奖仪式后的大合影环节,那有趣且令人深思的一幕,更是实力带来尊重的生动写照。中国队本打算坐下,却被一旁的美国队员阻止并让出C位,示意“冠军要站在上面”。美、法两队的主动握手、拥抱,与之前潘展乐所遭遇的无视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态度的转变,并非源于一时的客气或礼貌,而是源自对中国队强大实力的由衷钦佩和尊重。






做自尊的人,要学会不断提升自己
真正的自尊,来自一个人的努力、拼搏和进取。在学习上,我们应努力充实自己,开阔视野,增长智慧;在生活中,我们要不断历练自己,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个人修养。
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

学会尊重他人
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
越是有修养的人,越懂得尊重和接纳他人。乐见别人好,也是乐见自己好;成全别人,往往也能成就自己。
别总在自己的位置看别人,要多在别人的位置上看自己。人与人走近,心与心贴近,情与情浓厚,都需要我们拥有换位思考的智慧和能力。
生命,是一种回声。换位思考,不仅是一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体贴,更是一份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善良。
每个人生长环境不同,思维方式、个人喜好也不相同,若只认为自己的喜好就是对的,未免有些片面。
一段长久的关系,应当是彼此包容、互相尊重。懂得大事不含糊、小事不纠缠,才是与人交往的黄金法则。
人和人之间,有来有往才是最好的状态。尊重他人,其实也在成就自己。很多时候,理解差异远胜于固执己见。
眼界越宽,越懂得尊重他人的“不同”。只有这样,才能彼此更融洽地相处。
——摘自《人民日报》
做自尊的人,要学会尊重他人
人都有自尊的需要,尊重他人,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就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和人格,不取笑、歧视他人,更不能侮辱他人;接纳他人不同的个性和处世风格,尊重他人不同的生活习惯,珍视他人的劳动和付出。
新课讲授
怎样做自尊的人?
课堂小结
①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②学会不断提升自己。
③学会尊重他人。
课堂小结
做自尊的人
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学会尊重他人
学会不断提升自己
随堂练习
1.小佳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质极大增强,心态也变得越来越好,在班级活动中总能看到她的身影。小佳不断提升自己并取得进步也是自尊的一种证明。这启示我们(  )
①真正的自尊来自我们的努力、拼搏和进取
②学会不断提升自己、历练自己
③进行体育锻炼就一定可以获得成功
④只学习课本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智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随堂练习
2.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
A
A.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
B.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会产生自卑感
C.只尊重他人,不尊重自己
D.我们都要尊重自己
谢谢!同学们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