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秋期期末文化素质调研七年级地理作业注意事项:1、本作业共6页,两大题,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笔迹的水笔填写。3、作答前请将答题卡上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学生编号填涂完整。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宜居带也叫适合居住带,太阳系宜居带就是太阳系中适宜生物生存的一个范围。读太阳系宜居带示意图,完成第1~2题。1.宜居带的范围主要位于( )A.木星和土星之间 B.火星和木星之间C.地球和火星之间 D.水星和地球之间2.有液态水存在是宜居的重要条件之一,宜居带存在液态水的主要原因是( )A.行星距离太阳远近适中 B.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C.行星质量和体积适中 D.行星有稳定的太阳光照2023年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将于11月3日至5日在西安举办。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以“硬科技·新质生产力”为主题。读右图,完成第3~4题。3.西安的地理位置是( )A.34.1°N,108.5°W B.34.1°N,108.5°E C.34.1°S,108.5°W D.34.1°S,108.5°E4.关于西安的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东半球、中纬度地区 B.北半球、东半球、低纬度地区C.北半球、西半球、中纬度地区 D.南半球、西半球、低纬度地区“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二十四节气歌》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便于记忆指导农事的二十四节气而编成的诗歌。读图,完成第5~6题。5.下列选项中,与二十四节气的成因不同的是( )A.学校旗杆正午影子长短的季节变化 B.广州比拉萨日出更早C.同一地区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 D.挪威出现了“午夜太阳”景观6.下列诗句中所包含的节气,我国均为昼短夜长的是( )A.春雨惊春清谷天 B.夏满芒夏暑相连 C.秋处露秋寒霜降 D.冬雪雪冬小大寒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第7~8题。7.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位于山谷 B.乙为山峰C.该地为丘陵地区 D.甲、乙两地间相对高度大于500米8.图中标出的几条支流中,有一条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其序号是( )A.① B.② C.③ D.④随着科技的进步,车载导航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小宇的爸爸乘出租车从杭州富阳站到上城区,下面是车上的车载导航地图。读图完成第9~10题。9.关于图中信息的表述,正确的是( )A.这次导航的目的地是富阳站 B.图中直线为出行的最短路线C.到达目的地必须跨过钱塘江 D.上城区位于富阳站的正北方10.关于导航提供的三个方案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个方案中最短路程是29.3公里 B.经过的红绿灯最多、费用最高的是方案2C.经过时代高架路的是方案3 D.距离最短、用时最少、红绿灯最少的是推荐方案1如图是美国东海岸到其西海岸的海上最短交通捷径图,图中P运河大大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线。读图完成第11~12题。11.P运河是( )A.苏伊士运河 B.白令海峡 C.京杭大运河 D.巴拿马运河12.P运河是两大洲的分界线,两大洲是( )A.南美洲和北美洲 B.南美洲和南极洲 C.亚洲和非洲 D.亚洲和欧洲某同学利用铝金、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图),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读图完成第13~14题。13.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为( )A.碰撞 B.张裂 C.挤压 D.下沉14.下列地理事物的变化,可以用该演示解释的是( )①喜马拉雅山脉的升高 ②地中海的缩小 ③东非大裂谷的扩张 ④红海的扩张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如图为小明验证影响气候的因素所做的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完成第15~16题。15.此实验验证了对气温产生影响的(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16.通过实验,小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纬度越低,气温越高 B.陆地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C.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D.人类生产生活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导致陆地气温高“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据此完成第17~18题。17.上面文字中描述的景观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A.乡村景观,这里有河流 B.乡村景观,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C.城镇景观,这里有田野 D.城镇景观,这里以工业生产为主18.该景观地处( )A.地表崎岖的山区 B.冰天雪地的高原 C.干旱缺水的荒漠 D.灌溉便利的平原C919是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大飞机。读C919部分零部件来源图,完成第19~20题。19.国产大飞机C919零部件来自许多国家,对此现象的正确理解是( )A.国家间的发展没有差异 B.各国经济发展各成一体C.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 D.国际矛盾与冲突加剧20.图示国产C919大飞机零部件来源国中,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A.中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21.(共8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1 图2图3(1)A点的经度是______,它与______经线构成经线圈;B点的纬度是______,此纬线一年中有______次太阳直射现象。(4分)(2)当太阳直射在C点(图1)时,地球公转至图2的______(填序号)处,对应“春意盎然”的节气是______处,此时我国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3分)(3)图3是北京某中学学生记录的二分二至日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其中符合图2中④所示日期光照情况的是______处。(1分)22.(共7分)清合C23级同学们在清合地理课上通过实践活动探究“世界的海陆分布”。结合活动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活动主题】探究世界的海陆分布【活动步骤】第一步:图中给陆地涂上深灰色,给海洋涂上浅灰色。(1)C2303的同学们在涂色过程中可见:面积最大的大洲是______(填大洲名称),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__(填大洲名称)。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______(填大洋名称),热带分布面积最广的大洲是______(填大洲名称),平均温度最低的大洋是______(填大洋名称)。(5分)第二步:沿大陆轮廓剪下陆地,包括面积较大的岛屿。(2)C2305的同学们在裁剪过程中可见:世界上陆地主要集中在______(双项选择)。(1分)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第三步:C2306的同学们将剪下的陆地和海洋依次粘贴到10×10方格纸上,见如图。(3)C2306的同学们发现上图中A最可能是______%。(1分)23.(共8分)北京某中学的地理课堂以“发现世界”为主题开展学习活动。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图1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小组一:发现气候分布规律(1)同学们发现,南、北回归线之间主要分布有______气候、热带沙漠气候、______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四种热带气候类型,它们共同的特点是______,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4分)小组二:文学之旅资料1: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老舍《济南的冬天》图2(2)济南的气候类型是______气候。图2中能反映该气候类型的是______(填字母),其气候特征是______。(3分)(3)阅读资料1和“伦敦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2中C)。老舍先生觉得“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这是因为伦敦______。(1分)24.(共7分)同学们在地理课上探究人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图1为世界人口分布图、图2为西亚传统民居、图3为西亚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图1 图2 图3探究问题一: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读图可知,世界人口分布______(均匀/不均匀)。甲、乙、丙三地人口稠密:从纬度位置看,都分布在______(中低/高)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看,多分布在内陆地区:从地形上看,多分布在平原。丁地人口稀疏,主要原因是该地______(选择填空)。(3分)A.极端干旱 B.气候湿热 C.终年严寒 D.地势高峻探究问题二: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分析西亚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3分)当地自然环境 西亚传统民居特点全年①______(炎热/寒冷) 为减少热量的传递,墙体较厚降水②______(多/少) 屋顶形状为平顶风沙较大 为防止风沙侵入,窗子较③______(大/小)树木、野草等地表植被少 材料就地取材,形成土砖、泥房探究问题三:聚落的发展与保护(3)面对别具特色的传统民居,正确的做法是______(双项选择)。(1分)A.全部拆除后建设现代化高楼大厦 B.在原有基础上合理维护开发C.加强保护,有效推动其传承发展 D.大力商业化,提高经济收入2024年秋期期末文化素质调研七年级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答案】1. C 2. A 3. B 4.A 5. B 6.D 7.B8. A 9. C 10. D 11. D 12. A 13. B 14. D15. B 16. B 17. B 18. D 19. C 20. A21.(1)100°E 80°W 23.5°N 1(2)①或③ ① 昼夜等长(3)甲22.(1)亚洲 南极洲 印度洋 非洲 北冰洋(2)AC(3)2923.(1)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全年高温 纬度因素(2)温带季风 B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多阴雨天气24.(1)不均匀 中低 A(2)炎热 少 小(3)B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