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评估八年级地理(晋教版)姓名_____准考证号_____(本练习满分50分,时间60分钟)第I卷 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2024年国庆期间,小晋同学看到大街上来往的车辆,下列车牌号与所属省区轮廓及省会对应正确的是( )A. B. C. D.2. 下列关于我国海洋国土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我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B. 台湾岛是我国的第一大岛C. 我国海域从北向南依次分布渤海、黄海、东海、南海D. 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外海3. 我国建国以后,2022年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未来可能出现问题是( )①学校生源减少②老年人口比重下降③人口分布不均④年轻劳动力减少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4. 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降落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返回舱选择在内蒙古高原降落,主要原因是该地( )A. 地面崎岖,峰岭众多 B. 地面坦荡,地广人稀C. 海拔高,空气稀薄 D.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下图为我国东部山桃花花期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5. 我国东部地区山桃花盛开时间的特点是( )A. 由南向北变早 B. 由南向北变晚 C. 由东向西变早 D. 由东向西变晚6. 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山桃花盛开时间差异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因素 D. 人类活动长江江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微笑天使”之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 长江江豚保护区主要分布在长江的( )A. 河源区 B. 中上游 C. 中下游 D. 入海口8. 为保护长江江豚,应在保护区内( )A. 建设水电站 B. 发展航运 C. 围湖造田 D. 治理污染,保护生态9.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 自然资源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C. 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D. 应注意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10. 近几年来,许多中小学对部分教材推行课本循环使用政策,每年就可以少订课本10万多册。课本的循环使用,对下列哪种资源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 )A. 煤炭资源 B. 森林资源 C. 土地资源 D. 石油资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我国水质按功能高低分为五类,且I类水质良好,II类水质受轻度污染,III类水质污染较重,IV类及以下水质恶劣。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 图示反映出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是( )A. 水资源分布不均 B. 水浪费 C. 水资源利用率低 D. 水污染问题严重12. 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问题及其主要解决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 B. 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海水淡化C 水污染—修建水库 D. 水浪费—开发利用地下水13. 2024年“十一”期间,小明从广州一路向北,开启了“特种兵旅行”,终点选在了北京,旅行中他可能看到( )A. 越往北方,面食越多 B. 传统民居屋顶的坡度越来越大C. 长江流域的黄土塬 D. 北京郊区农民正在田里收获甘蔗14. 高新技术产业一般分布在( )①农业基础好、农产品质量优良的地区②矿产资源丰富、能源充足的地区③科研院所和大学密集的地区④科技人才积聚、工业基础好、交通便利的地区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15. 11月12日,2024的“双十一”活动顺利收官,天猫、京东等平台的下单量与销售额创下了新高。下列“双十一”货物的交通方式的选择,不合理的是( )A. 一批鲜花从昆明运往山西,选择航空运输B. 一吨海鱼从上海运往南京,选择公路运输C. 800千克葡萄从山东运往山西蔬菜市场,选择水路运输D. 十万吨大米从大连运往广州,选择海运16. 利用手机下单,随时租借、随时归还的“共享单车”已成为城市一种新兴的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关于这种绿色出行方式,评价正确的是( )A. 促进市区电动车的销售 B. 缓解城市公共交通压力C. 占用城市大量交通主干道 D. 扩大城市中心区范围17. 藏袍是青藏地区的传统服饰,该服饰宽大、厚重、半肩,反映了居住地( )A. 冬冷夏热的特点 B. 雪山连绵的特点C. 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D. 游牧生活的特点18. 下图为东北三省及周边部分省区图,下列关于图示区域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 ①山脉是长白山 B. ②处河流全年无结冰期C. ③省区濒临黄海与东海 D. ④省与朝鲜接壤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文化丰富多样,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完成下面小题。19. 我们漫步在黄土高原上,常常可以看到( )A. 小桥流水,前街后河 B. 连绵起伏,沟谷密布C. 河网密布,四合院落 D. 椰树林立,竹楼掩映20. 治理黄土高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A. 加大煤炭开采力度 B. 陡坡开垦梯田C. 控制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 D. 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第II卷 非选择题(共3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30分)21. 暑假,广州某中学地理研学组开始暑期研学活动,分为三小组分别沿①、②、③路线研学。读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及研学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势的特征是______,呈三级阶梯状分布。(2)图中的甲是______山脉,它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该山脉东侧是______(地形区)。(3)在研学路线中,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______路线,能感受到祖国南北地理环境差异的是______路线。(填序号)(4)沿着②路线研学,沿线的植被景观呈“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变化,请你分析其主要原因。22. 研究性学习】课题名称:中国的农业课题资料:资料一“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资料二2024年,我国迎来了粮食产量的“二十一连丰”,以有限的耕地养活世界上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中国人的饭碗,再次牢牢端稳在自己手里。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我国具备着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保障能力,但若要迈进世界农业强国的门槛,所要具备的条件,却不仅是这些。(1)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大体以____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我国的牧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分布着全国80%以上的____(耕地/林地)。(2)我国的重要农作物主要分布在____(季风/非季风)气候区。上图中④种植区是____(粮食作物)的集中产区,其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3)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描述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4)“若要迈进世界农业强国的门槛,所要具备的条件,却不仅是这些。”请你从地理角度提出我国今后农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23. 【案例分析】【案例名称】东北三省【案例资料】资料一东北三省不仅是“中国饭碗”,也是“国之重器”之地。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传统工业面临资源枯竭、能耗高、经济效益差等问题。自从中央做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决定以来,该地区已成为我国西部开发后又一个投资热土。资料二“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为了青山常在,东北的林场积极探索“从伐木取材到生态建设的转型”之路。资料三下图是东北三省矿产资源分布图(图1)及某省略图(图2)。(1)据图1分析东北三省发展重工业的资源条件是什么?面对资源枯竭、经济效益差等问题,请你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出两条建议。(2)图2所示省级行政区域是____,同工业一样,甲林场也面临转型发展问题。森林虽属于可再生资源,但东北三省距离亚洲北部寒冷的____(选填夏季风/冬季风)源地较近,冬季____,夏季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较____(选填高/低),树木生长速度慢,成林时间长,砍伐后需长时间修复。(3)为了“青山不墨千秋画”,资料三图2中的甲林场加强林场生态建设。开发冰雪旅游是甲林场转型举措之一,结合地图信息,从气候、地形角度简要分析甲林场发展冰雪旅游的优势。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评估八年级地理(晋教版)答案第I卷 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D【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B【5~6题答案】【答案】5. B 6. A【7~8题答案】【答案】7. C 8. D【9题答案】【答案】B【10题答案】【答案】B【11~12题答案】【答案】11. D 12. A【13题答案】【答案】A【14题答案】【答案】D【15题答案】【答案】C【16题答案】【答案】B【17题答案】【答案】C【18题答案】【答案】D【19~20题答案】【答案】19. B 20. C第II卷 非选择题(共3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30分)【21题答案】【答案】(1)西高东低(2) ①. 太行 ②. 华北平原(3) ①. ③ ②. ①(4)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地区,我国的降水逐渐减少。(言之有理即可)【22题答案】【答案】(1) ①. 400 ②. 耕地(2) ①. 季风 ②. 水稻(3)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量少;土地资源类型多种多样,区域差异显著;难以开发利用的土地比例大,耕地后备资源不足。(4)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布局,加大科技投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高农产品产量;实行科学管理,发展绿色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延长农业产业链,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等。【23题答案】【答案】(1)条件:(煤炭、石油、铁矿等)矿产资源丰富。建议:调整产业结构;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等。(2) ①. 黑龙江 ②. 冬季风 ③. 寒冷漫长 ④. 低(3)气候: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降雪较多,冰雪保存时间较长;地形: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处小兴安岭山区),地势起伏较大,利于建设户外滑雪项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