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核评价
八年级生物学科试题
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试室号、座位号等信息,并用2B铅笔将考生号相应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海蜇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其结构与下列哪种动物最相似( )
A. B.
C. D.
2. 白玉蜗牛(白色)是我国科研人员从野生非洲大蜗牛(褐色)选育出的一个变异品种。下列有关蜗牛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与乌贼、石鳖、河蚌等属于软体动物
B. 身体表面的外套膜分泌物质形成贝壳
C. 可作为中间寄主传播某些传染病
D. 两种蜗牛体色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生活环境不同
3. “鳌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描述的是餐桌美味——螃蟹。螃蟹属于节肢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
A. 是否用肺呼吸 B. 身体是否呈两侧对称
C. 是否有触角和疣足 D. 身体和附肢是否都分节
4. 广东某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团队在惠东莲花山区域发现了新物种——莲峰角蟾。这种生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它属于( )
A. 节肢动物 B. 爬行动物
C. 两栖动物 D. 哺乳动物
5. 广东在2024年度全国越冬水鸟同步监测中,共监测到92种越冬水鸟。下列关于水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身体呈流线型,可增加飞行的阻力
B. 发达胸肌,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C. 呼吸作用旺盛,消化能力强
D. 迁徙飞行过程中,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6. “会飞不是鸟,有翼无羽毛,双耳能探路,捕蚊本领高。”下列对谜语所描述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为胎生哺乳
B. 根据该动物的生理特点制造出雷达
C. 该动物体温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D. 从食性上看,该动物是一种杂食性动物
7. 打造“好蜂景”,铺就“甜蜜路”。现在很多农户在中药材种植基地周边配套养蜜蜂,让产业立体互促,既得药又得蜜,这体现了蜜蜂的作用是( )
A. 维持生态平衡 B. 帮助植物传粉
C. 维持碳一氧平衡 D. 促进物质循环
8. 为探究动物的呼吸方式,把体重相同、身体状况相似的甲鱼和鲫鱼,分别放入相同的装满水的甲乙容器内,顶部有可以统计它们头部触碰次数的计数器(如下图)。对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鱼和鲫鱼均属于鱼类
B. 这是对照实验,自变量是动物
C. 可统计比较两种动物的游泳速度
D. 预计甲乙电子触屏计数差别不大
9. 某同学学习细菌知识后,制作了如图所示细菌模型。模型中明显缺失的基本结构是( )
A. 荚膜 B. DNA C. 细胞核 D. 叶绿体
10. 皮肤大面积烧伤易感染绿脓杆菌而化脓,用噬菌体液清洗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更好。噬菌体能与细菌表面的特殊物质结合而感染细菌。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绿脓杆菌作为一种单细胞生物,能独立生活
B. 绿脓杆菌可能会形成某种结构抵抗抗生素的杀灭作用
C. 噬菌体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D. 噬菌体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菌内,进行分裂生殖
11. 鸟类在输电线路铁塔栖息和筑巢,给电网稳定运行带来电线腐蚀、电网跳闸等安全隐患,自身也容易受到高压电击伤害。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鸟翼上的大型羽毛彼此重叠又留有空隙,使鸟能振翅高飞
B. 鸟类用坚硬的角质喙和牙齿啄烂电力设备,引发线路故障
C. 不能在输电铁塔上搭建人工鸟窝
D. 保护电塔设施,要兼顾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12. 近日,浙江一女子发现苹果上长出了蘑菇(如下图所示),引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千里求菌”。经鉴定,这种蘑菇为裂褶菌。下列关于裂褶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能与苹果共生
B. 与木耳一样属于真核生物
C. 能作为消费者参与物质循环
D. 能利用苹果的物质进行光合作用
13. 为了防止食品腐败,食品的处理、保存尤为重要。下列有关食品保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大量添加防腐剂,防止食品腐败
B. 将牛奶高温煮沸,防止与细菌、真菌接触
C. 真空包装水果罐头,灭菌并防止细菌、真菌进入
D. 高盐腌制咸鱼,脱去水分并抑制所有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
14. 某文章称手机屏幕比马桶按钮单位面积上的细菌多。对此,某科技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本实验没有对照实验,结果不科学
B. 用无菌棉签在手机和马桶上取样时,取样的面积大小要一样
C. 因手指常接触手机,手机表面温暖、潮湿,适合细菌的生长
D. 为预防细菌感染,要定期清洁屏幕、勤洗手
15. 近期,研究人员在肇庆烂柯山地区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穿山甲以及它们挖掘的众多洞穴,如图表示穿山甲正在给幼体哺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中华穿山甲的生存依赖于适宜的环境条件
B. 中华穿山甲身披鳞甲、善打洞,属于爬行动物
C. 中华穿山甲的洞穴有利于其生存和繁衍
D. 设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中华穿山甲的有效措施
16.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人民吃得饱、吃得好、吃得放心”。2024年第44个世界粮食日的活动主题是“粮安天下,共建美好生活,共创美好未来”。近年来,全国各地推广“稻+”新型综合种养生态农业模式,实现高效生态农业新“丰”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农业生产重中之重。下列不属于由真菌引起的疾病是( )
A. 棉花枯萎病 B. 水稻稻瘟病
C. 小麦叶锈病 D. 玉米螟虫病
(2)夏天,受潮的粮食常常发霉长毛。下列关于该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发霉长出的霉菌是原核生物
B. 粮食能为霉菌生长提供营养物质
C. 夏天为霉菌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
D. 发霉的粮食可能含有黄曲霉素等致癌物质
(3)某科技团队探究了4种“稻+”模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下列关于“稻+”新型综合种养生态农业模式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水稻产量最高的是稻蟹模式
B. 可为城市提供农、渔等产品
C. 实现稻渔双赢,助力乡村振兴
D. 可通过围湖造田来扩大种植规模
(4)我国神舟飞船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完成了国际上首次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培养实验。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根据植物特征分类时,水稻属于双子叶植物
B. 航天员为水稻浇水,水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
C. “从种子到种子”的过程中,发育成幼苗的结构是种子中的胚
D. 太空育种可增加基因多样性,为水稻的遗传育种提供宝贵的遗传资源
(5)利用某些雌昆虫能分泌物质吸引雄虫的原理,可在农田中使用引诱剂诱杀雄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雌虫分泌的物质是性外激素
B. 雌雄虫间的交配行为属于社会行为
C. 这种信息是通过动作传递的
D. 使用引诱剂灭虫比使用杀虫剂更污染环境
某国画兴趣小组在老师组织下参观国画展,对国画大师齐白石的画作《双兔图》《鲤鱼图》《蛙趣图》《芙蓉虾逸图》印象深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7. 上述画作的四种动物中,不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8. 动物有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征,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来适应食草生活
B. ②可依靠侧线感知水流变化来探测猎物或避开障碍物
C. ③后肢发达、趾间有蹼,适应跳跃和划水
D. ④依靠坚硬的外骨骼抵御外界的捕食者和环境压力
19. 鱼在水中展现自由游弋的优雅和活力,并不停地用口吞水,再从鳃盖后缘排出,这是鱼在( )
A. 摄食 B. 呼吸
C. 吸收水分 D. 散发体内的热量
20. 龟和青蛙既可以在水中游泳又可在陆地生活,下列对两种动物分析错误的是( )
A. 都用肺呼吸,但龟肺的气体交换能力更强
B. 都能产卵,但龟卵有卵壳保护能在陆地环境发育
C. 都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
D. 龟有颈,头可以灵活转动便于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
21. 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以下成语中提到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 蛙鸣蝉噪 B. 春蚓秋蛇
C. 猴年马月 D. 招蜂惹蝶
骑行是一种环保、健康的出行方式,有锻炼身体、放松心情的作用。2024年10月20日,第一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华南区)自行车骑游大会暨清远连南石漠公园自行车骑行活动鸣笛开赛,吸引了400多名骑行爱好者参与,共同享受自然风光和骑行运动的魅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22. 骑行无忧,安全先行。下列关于骑行安全的做法错误的是( )
A. 穿骑行服、佩戴安全头盔
B. 佩带耳机边骑行边听音乐
C. 不逆行、不占用机动车道
D. 控制骑行速度并选择合适车座
23. 骑手听见发令枪响时奋力向前骑行的行为,与下列哪项相同( )
A. 羊群的其它羊跟着头羊走
B. 小袋鼠出生后爬到亲代的育儿袋里
C. 牧羊犬能按照牧羊人的指令驱赶羊群
D. 首领雄狒狒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
24. “助力外骨骼”是一种可辅助人体运动的新型穿戴设备,下图结构①的功能类似于( )
A. 骨 B. 肌肉 C. 关节 D. 神经
25. 下列关于骑行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骑行有减肥塑身的功效
B. 骑行运动需要骨、关节、肌肉的协调配合
C. 与竞速跑步相比,骑行对关节冲击更大
D. 结伴骑行可以增进友谊、缓解压力
26. 某创客工作坊研究“燃烧卡路里”骑行发电项目,利用机械能转化成电能。下列关于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细胞内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B. 骑行时产生的机械能主要由脂肪分解转化而来
C. 骑行发电可满足人们在户外应急充电的需求
D. 骑行发电是对能源利用方式的一种创新拓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7. 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中国选手潘展乐以46秒40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夺得金牌!请据图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完成游泳动作需要运动系统直接参与,同时还需要______系统的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提供______。
(2)当人处于图甲中所示的状态时,此时上肢肌肉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运动状态分别是______、______。
(3)图乙为关节结构模式图,能减少两骨之间的摩擦的结构是图中的______(填序号);适当的体育运动不仅能提高心、肺等器官的功能,还能使关节结构中的[ ]______和韧带更加牢固,从而增强关节的抗损伤能力。
(4)游泳测试是中考体育项目之一,按行为获得的途径划分,同学们学会游泳属于______;而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其中鱼类善于在水中游泳的特点有:______(写出两点)。溺水危及生命的主要原因是大量水分进入口鼻、气管和肺,阻塞呼吸道,导致______。
28. 微生物利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请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礼记·月令·仲冬篇》中,提出六个酿酒要素:秫稻必齐,曲糵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在《周礼》卷五《天官冢宰下》中还有“五齐”“三酒”等酒名的记载。
资料二:古代没有冰箱,用猪油封存食物使食品不变质。
资料三:明代有一种专治高热病症的药物叫“陈芥菜卤”,是中国早期发明的青霉素。其实是腌咸菜时腌坏了长绿毛,人们将绿毛收集装进坛子深埋,患病时取出喝几勺就可。
(1)资料一中添加“曲糵”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______步骤,其主要的微生物是______,它的繁殖方式是______,结构上与制作酸奶的乳酸菌相比最显著的差别是______。
(2)资料二中猪油封存能起到延长食品保存时间的作用,是因为______;现代冰箱冷藏食物不易变质,是因为______。
(3)资料三中“绿毛”是指______,其中“毛”其实是______,它通过产生大量的______来繁殖后代。
(4)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非常广泛,除以上例子外,还有______等方面(举一例)。
29. 广东十大最美森林——台山上川岛是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广东海岛型自然保护区的典型代表,拥有优美的海岸线和连绵不断的原始次生林、灌木林和乔木林,有植物1000多种,为蝴蝶、巨蜥、大壁虎、野猪、猕猴、小灵猫、苍鹭等多种野生动物提供丰富的食物和栖息环境。现将保护区内的几种生物作如下分类。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甲中字母代表的生物名称或结构特征:A______、B______、C______。
(2)对被子植物进行分类时,______的形态结构特征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界”与“种”相比,同“______”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根据图乙中月季的标牌简介推断其与图甲中______(填植物名称)的相似程度最高。
(3)月季的部分分类等级如下:①蔷薇科、②蔷薇目、③蔷薇属、④月季、⑤木兰纲,请按照分类单位由大到小进行排序:______(用序号表示)。月季的学名为Rosachinensis Jacquem,这是依据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提出的双名法命名的,其中第一部分Rosa是______(填“属名”或“种加词”)。
(4)上川岛猕猴自然保护区内猕猴的数量从最初的不到500只增加到了2200多只,还有100多种蝴蝶及其他众多动植物。作为中学生,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你认为可以做些什么?______(至少写两点)。
30. 某些蚊子能传播疾病,影响人类健康。据广东疾控中心数据,2024年10月14日至20日,全省新增报告20299例登革热病例,科研人员以叮咬人类的伊蚊为材料开展相关研究。
(1)伊蚊作为携带病原体的生物媒介,身体表面有外骨骼,有蜕皮现象,在分类上属于______动物;而引起登革热病的生物在分类上属于______。
(2)为探究伊蚊如何区别人和动物,科研人员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开展实验。几分钟后发现,伊蚊全部趋向人的气味一侧。科研人员的假设是______。
(3)科研人员测定出人和动物的气味主要有a、b、c和d等四种气味分子,含量如图乙所示。据图判断,人的气味中吸引伊蚊的是a和c两种气味分子,依据是______。
(4)为进一步研究上述两种气味分子对伊蚊的吸引作用,科研人员进行图丙所示的三组实验。
①本实验中A、B组的作用是______。
②本实验的观察指标为______。
③多次重复实验发现:
A组:伊蚊飞一会儿就随机停在1、2或3的某个区;
B组:伊蚊都兴奋地飞到3区;
C组:伊蚊的表现与B组相同;
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5)请结合上述研究,提出一条科学防蚊的对策:______。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核评价
八年级生物学科试题 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A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1)D (2)A (3)D (4)A (5)A
【17~21题答案】
【答案】17. D 18. A 19. B 20. C 21. C
【22~26题答案】
【答案】22. B 23. C 24. C 25. C 26.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7题答案】
【答案】(1) ①. 神经 ②. 能量
(2) ①. 收缩 ②. 舒张
(3) ①. ① ②. ②关节囊
(4) ①. 学习行为 ②. 一是靠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二是靠鳍来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协调游泳方向 ③. 无法呼吸
【28题答案】
【答案】(1) ①. 接种 ②. 酵母菌 ③. 出芽生殖或孢子生殖 ④. 酵母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
(2) ①. 防水防空气,抑制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②. 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3) ①. 青霉菌 ②. 菌丝 ③. 孢子 (4)酿醋
【29题答案】
【答案】(1) ①. 蝴蝶 ②. 卵生 ③. 被子植物
(2) ①. 花、果实、种子 ②. 种 ③. 土沉香
(3) ①. ⑤②①③④ ②. 属名
(4)拒绝购买和使用珍稀动植物制品、积极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0题答案】
【答案】(1) ①. 节肢 ②. 病毒
(2)伊蚊通过气味区分人和动物
(3)人的气味中a和c气体的相对含量高于动物的气味
(4) ①. 对照 ②. 伊蚊在123三个区主要分布区域 ③. 伊蚊喜欢人的气味,且喜欢人的气味中的a和c气体
(5)多洗澡,减少气味的散出;用a和c气体引诱伊蚊并杀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