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2.2 建构分子模型(第1课时) 分层练习科学观念:知道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也可由原子直接构成。科学思维:会解释水的状态模型;分析原子构成分子时结构和种类不同,物质的性质也不同。探究实践:通过探索活动为分子的特征找证据;建构分子模型,加深对分子构成的认识。态度责任:对构建模型、符号表示的体验领会模型的作用;体验使用符号、建立模型的思想。通过分子、原子的学习,领悟物质世界是无限可分的;体验模型构建对认识微观世界的作用。1.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或复杂的事物,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其中不属于模型的是A.原子结构 B.二氧化碳分子C.新冠病毒 D.接种疫苗标志【答案】D【详解】A、图为原子结构模型,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图为二氧化碳分子的微观模型,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图为新冠病毒模型,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图为接种疫苗标志,不是模型,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2.下列属于科学符号的是( )A.地壳中元素分布图 B.厕所标志C.甲烷分子 D.新冠病毒图片【答案】B【详解】A、地壳中元素分布图属于模型,故不合题意;B、厕所标志属于科学符号,故符合题意;C、图示是甲烷分子结构模型,故不合题意;D、该图片是新冠病毒分子结构模型,故不合题意。故选B。3.“超临界水”(H2O)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能表示“超临界水”分子的是( )A. B. C. D.【答案】C【分析】结合化学式分析微观粒子模型。【详解】超临界水的分子式为,一个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C选项模型图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4.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条件下,向密闭容器 M 中充入一定量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 300 ℃ ,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 M 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A. B. C. D.【答案】B【详解】A、该变化中分子体积增加了,而上述变化中分子大小不变,只是间隙变大,故不符合题意;B、该变化中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了一倍,而分子大小没变,分子数目也基本不变,故符合题意;C、该变化中分子全部破裂了,原子变大了,故不符合题意;D、该变化中分子全部破裂成了原子,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考查的是物理变化时分子的间隔变化特点,根据已有的分子间隔的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模型法指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下列属于模型法的是( )A.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身体 B.测量科学书本中一张纸的厚度C.用三色橡皮泥制作地球结构 D.参照动物分类方法对植物分类【答案】C【分析】将抽象的物理现象用简单易懂的具体模型表示,这种研究方法叫模型法。【详解】A.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身体,采用的是观察法,A不符合题意。B.测量科学书本中一张纸的厚度,采用的是测量法,B不符合题意。C.用三色橡皮泥制作地球结构,采用的是模型法,C符合题意。D.参照动物分类方法对植物分类,采用的是分类法,D不符合题意。故选C。6.下列关于模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都是一个模型B.模型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C.模型有具体形象的,也有抽象的D.模型与其所表示的事物都是一模一样的【答案】D【详解】A.根据模型的特征,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都是一个模型,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模型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有的模型则是抽象的(如一个数学或科学的公式),有些模型可以是具体形象的,例如人体骨骼模型,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建构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事物,有些模型可以是具体形象的,而有的模型则是抽象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7.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二氧化碳 B.空气 C.过氧化氢 D.水【答案】B【详解】A、二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不符合题意;B、空气中含有氧气,即含有氧分子,故符合题意;C、过氧化氢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不符合题意;D、水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8.下列关于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某种物体的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 ②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③可以表示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 ④有的模型是抽象的,如一些数学公式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D【详解】建构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到的事物。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模型可以表示很大或很小的事物,有些模型可以是具体形象的,而有的模型则是抽象的(如一个数学或科学的公式),故①②③④都正确;故D正确。9.下图为甲烷燃烧的过程示意图,图中出现的分子和原子的种类分别为( )A.3和3 B.2和3 C.3和4 D.4和3【答案】D【详解】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图中的分子有甲烷分子、氧气分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原子分别为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分子种类均为4,原子种类为3;故选D。10.观察方框中的分子模型,并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一种圆圈代表一种原子)( )A.相同种类的原子可以构成分子B.不同种类的原子可以构成分子C.相同种类,不同数目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D.不同的分子里不可能有相同的原子【答案】D【详解】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相同种类的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例如氢分子。故A正确;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不同种类的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例如甲烷分子等,故B正确;C、相同种类,不同数目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例如二氧化碳分子和一氧化碳分子,故C正确;D、不同的分子里可能有相同的原子,例如甲烷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中都含有碳原子,故D错误。故选D。11.物质的构成与原子和分子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分子 原子 物质C. D.原子 物质 分子【答案】C【分析】解: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观察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12.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如图),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以杀死癌细胞.下列有关“纳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A.“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B.“纳米车”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C.“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D.“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解答本题要根据分子的性质、分子和原子的联系、以及题目给的信息,结合起来考虑、回答本题。A、“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能按照人规定的线路运动,并不是说必须在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故A错误;B、分子和原子的联系是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故B错误;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用肉眼是看不到的,故C错误;D、“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在外力作用下能按照人规定的线路运动,说明了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属于利用典型信息解决新情境下的问题,解题时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3.下列对如图所示四种分子的分析错误的是()A.一个水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B.氮分子和氢分子由相同的原子构成C.比较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能说明分子可由种类不同的原子构成D.比较氮分子和氢分子,能说明分子可以由种类相同的原子构成【答案】B【详解】A、由如图信息可知,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正确。B、氮分子是由氮原子构成,氢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氮分子和氢分子由不同种类的原子构成,故错误;C、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说明分子可由种类不同的原子构成,故正确;D、氮分子是由氮原子构成,氢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说明分子可以由种类相同的原子构成,故正确。故选B。14.用“”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由氢、氧两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如下:(1)比较A、B、D可知,分子可由 种原子构成。(填“同”或“不同”)(2)比较C,E可知,分子可由 种原子构成。(填“同”或“不同”)(3)比较B,D可知: 。【答案】 同 不同 数量不同的同种原子可构成不同种分子【详解】(1)观察上图可知,A、B、D的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2)比较C,E可知,分子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3)比较B,D可知,数量不同的同种原子可构成不同种分子。15.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请回答:(1)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A 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B 分子变小了C 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 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2)从变化I 的微观过程可分析出,该变化的实质是 。【答案】 C 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分析】化学反应是指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生成新分子的过程。【详解】(1)A、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分子数目为6个,反应后分子的数目为4个,则分子的数目减少了,故A不正确;B、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分子变大了,故B不正确;C、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故C正确;D、变化I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变化II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了改变,故D不正确。故选C。(2)从变化I 的微观过程可分析出,该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生成新分子。1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A.密度公式 B.甲烷分子结构 C.北京冬奥会会徽 D.空气成分饼状图【答案】C【分析】模型是依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是用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表现手段;符号是代表事物的标记。【详解】A、密度公式是模型,不符合题意;B、甲烷分子结构是模型,不符合题意;C、北京冬奥会会徽是符号,不属于模型,符合题意;D、空气成分饼状图是模型,不符合题意。故选C。17.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D.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答案】D【详解】A.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18.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和碳原子,但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完全不同,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同B.构成分子的原子大小不同C.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相同但数目不同D.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不同【答案】C【详解】A、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子中,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相同,数目不同,不符合题意;B、构成分子的原子大小是相同的,不符合题意;C、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相同,但数目不同,所以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符合题意;D、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相同,都碳原子、氧原子,不符合题意。故选:C。19.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C.分子在不断运动,原子静止不动 D.物质只能由原子构成【答案】B【详解】试题分析:分子、原子和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A,D错误;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如氧原子可构成氧分子和臭氧分子两种不同的分子,B正确;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的运动,C错误。故选B。20.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A. B. C. D.【答案】C【详解】分子之间的间隔决定物质的状态,当由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但分子组成不变,故ABD项错误,C项正确;21.如图表示物质甲和乙发生的化学反应生成丙和丁,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小球间的短线代表原子间的结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B.构成丁分子的原子不同C.乙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D.丙分子是由3种不同的原子构成【答案】C【详解】A、由图可知,该反应中的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即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选项正确;B、由图可知,1个丁分子中含有两个不同的原子,即构成丁分子的原子不同,选项正确;C、由图可知,乙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选项错误;D、由图可知,丙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的原子,即丙分子是由3种不同的原子构成的,选项正确,故选C。22.在学习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后,四位同学对它们的区别作了如下发言:小倩说“区别在于是否在不停地运动”;小丹说“区别在于是否能够构成物质”;小鑫说“区别在于化学反应中是否可分”;小娜说“区别在于分子和原子的大小和质量都不同”。你赞同( )A.小倩 B.小丹 C.小鑫 D.小娜【答案】C【详解】A、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地运动,故A错误;B、分子和原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故B错误;C、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C正确;D、分子和原子不能直接比较大小,故D错误。故选C。23.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有趣的结构和性质。例如,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弱电场,能使水在常温常压下结成冰(俗称“热冰”,结构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弱电场下,水分子的排列从无序转变为有序B.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原子个数发生变化C.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D.利用该性质,人们可能在常温常压下建成溜冰场【答案】AD【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弱电场下,水分子的排列从无序转变为有序;故正确;B、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只是水分子的排列从无序转变为有序,分子的个数没有变化,所以原子个数也没有变化;故错误;C、上述变化过程中水分子的排列从无序转变为有序,分子之间的间隔也发生了变化;故错误;D、利用该性质,人们可能在常温常压下建成溜冰场,正确。故选AD。24.用和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氧原子,如图所示是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画图)。(2)此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选填“质子”、“原子”或“分子”)。(3)结合该图,从微观角度解释由A到C变化的实质是 。【答案】 分子 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详解】(1)由A→B是分子的分开过程,B中应该是原子数目与A中的相同,故应补充一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相关粒子图形为:;(2)由微粒的变化可知,此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氮分子和氧分子;此变化中不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氮原子和氧原子;(3)由微粒的变化可知,由A到C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25.如图分别是物质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1)图1表示的变化,从微观角度看改变的是 。 (2)图2表示的变化,所表示的宏观事实是 。 (3)图2表示的变化,从微观角度看,在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答案】 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氢气与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氯化氢 原子种类、个数和质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温度对分子间间隙的影响和化学反应的宏观解释。【详解】(1)图1表示的变化,从微观角度看改变的是: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2)图2表示的变化,所表示的宏观事实是:氢气与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氯化氢。(3)图2表示的变化,从微观角度看,在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原子种类、个数和质量。【点睛】重点:通过观察微观粒子示意图,可以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解释粒子变化。26.人类对水分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材料1: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认为水是由氢、氧元素的各一个原子构成的“HO原子”。材料2:1811年,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认为分子包括同种原子结合而成的“简单原子”和不同原子结合而成的“复杂原子”,并提出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观点。材料3:1833年,戈丹根据定量测算的结果绘制了氢氧结合变成水分子的“体积图”(如图)。而后,“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观点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1)水分子(H2O)属于阿伏加德罗提出的“ 原子”(选填“简单”或“复杂”)。(2)请将如图方框中“?”处补全: 。【答案】 复杂【详解】(1)水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属于阿伏加德罗提出的复杂原子;(2)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表示为;2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醛分子中有 种原子;1个甲烷分子中有 个原子;(2)比较氢分子(或氧分子)与水分子,可得出的结论是 。(3)比较过氧化氢和水分子、乙炔分子和甲烷分子,可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 3 5 分子可以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也可以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合理即可) 分子不同是由于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或数目不同(合理即可)【详解】(1)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甲醛分子中有碳、氢、氧3种原子;1个甲烷分子中有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共5个原子;(2)由氢分子与水分子的结构模型可知,分子可以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也可以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3)比较过氧化氢和水分子、乙炔分子和甲烷分子的分子结构,可得出分子不同是由于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或数目不同。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2.2 建构分子模型(第1课时) 分层练习科学观念:知道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也可由原子直接构成。科学思维:会解释水的状态模型;分析原子构成分子时结构和种类不同,物质的性质也不同。探究实践:通过探索活动为分子的特征找证据;建构分子模型,加深对分子构成的认识。态度责任:对构建模型、符号表示的体验领会模型的作用;体验使用符号、建立模型的思想。通过分子、原子的学习,领悟物质世界是无限可分的;体验模型构建对认识微观世界的作用。1.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或复杂的事物,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其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A.原子结构 B.二氧化碳分子C.新冠病毒 D.接种疫苗标志2.下列属于科学符号的是( )A.地壳中元素分布图 B.厕所标志C.甲烷分子 D.新冠病毒图片3.“超临界水”(H2O)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能表示“超临界水”分子的是( )A. B. C. D.4.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条件下,向密闭容器 M 中充入一定量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 300 ℃ ,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 M 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A. B. C. D.5.模型法指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下列属于模型法的是( )A.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身体 B.测量科学书本中一张纸的厚度C.用三色橡皮泥制作地球结构 D.参照动物分类方法对植物分类6.下列关于模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都是一个模型B.模型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C.模型有具体形象的,也有抽象的D.模型与其所表示的事物都是一模一样的7.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二氧化碳 B.空气 C.过氧化氢 D.水8.下列关于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某种物体的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②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③可以表示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④有的模型是抽象的,如一些数学公式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9.下图为甲烷燃烧的过程示意图,图中出现的分子和原子的种类分别为( )A.3和3 B.2和3 C.3和4 D.4和310.观察方框中的分子模型,并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一种圆圈代表一种原子)( )A.相同种类的原子可以构成分子B.不同种类的原子可以构成分子C.相同种类,不同数目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D.不同的分子里不可能有相同的原子11.物质的构成与原子和分子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分子 原子 物质C. D.原子 物质 分子12.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如图),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以杀死癌细胞.下列有关“纳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B.“纳米车”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C.“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D.“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13.下列对如图所示四种分子的分析错误的是( )A.一个水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B.氮分子和氢分子由相同的原子构成C.比较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能说明分子可由种类不同的原子构成D.比较氮分子和氢分子,能说明分子可以由种类相同的原子构成14.用“”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由氢、氧两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如下:(1)比较A、B、D可知,分子可由 种原子构成。(填“同”或“不同”)(2)比较C,E可知,分子可由 种原子构成。(填“同”或“不同”)(3)比较B,D可知: 。15.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请回答:(1)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A 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B 分子变小了C 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 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2)从变化I 的微观过程可分析出,该变化的实质是 。1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A.密度公式 B.甲烷分子结构 C.北京冬奥会会徽 D.空气成分饼状图17.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D.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18.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和碳原子,但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完全不同,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同B.构成分子的原子大小不同C.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相同但数目不同D.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不同19.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C.分子在不断运动,原子静止不动 D.物质只能由原子构成20.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A. B. C. D.21.如图表示物质甲和乙发生的化学反应生成丙和丁,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小球间的短线代表原子间的结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B.构成丁分子的原子不同C.乙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D.丙分子是由3种不同的原子构成22.在学习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后,四位同学对它们的区别作了如下发言:小倩说:“区别在于是否在不停地运动”;小丹说:“区别在于是否能够构成物质”;小鑫说:“区别在于化学反应中是否可分”;小娜说:“区别在于分子和原子的大小和质量都不同”。你赞同( )A.小倩 B.小丹 C.小鑫 D.小娜23.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有趣的结构和性质。例如,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弱电场,能使水在常温常压下结成冰(俗称“热冰”,结构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弱电场下,水分子的排列从无序转变为有序B.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原子个数发生变化C.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D.利用该性质,人们可能在常温常压下建成溜冰场24.用和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氧原子,如图所示是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画图)。(2)此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选填“原子”或“分子”)。(3)结合该图,从微观角度解释由A到C变化的实质是 。25.如图分别是物质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1)图1表示的变化,从微观角度看改变的是 。 (2)图2表示的变化,所表示的宏观事实是 。 (3)图2表示的变化,从微观角度看,在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26.人类对水分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材料1: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认为水是由氢、氧元素的各一个原子构成的“HO原子”。材料2:1811年,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认为分子包括同种原子结合而成的“简单原子”和不同原子结合而成的“复杂原子”,并提出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观点。材料3:1833年,戈丹根据定量测算的结果绘制了氢氧结合变成水分子的“体积图”(如图)。而后,“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观点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1)水分子(H2O)属于阿伏加德罗提出的“ 原子”(选填“简单”或“复杂”)。(2)请将如图方框中“?”处补全: 。2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醛分子中有 种原子;1个甲烷分子中有 个原子;(2)比较氢分子(或氧分子)与水分子,可得出的结论是 。(3)比较过氧化氢和水分子、乙炔分子和甲烷分子,可得出的结论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核心素养】2.2 建构分子模型(第1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 【核心素养】2.2 建构分子模型(第1课时)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