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
(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
总 得 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读“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
A.水汽输送 B.降水 C.植物蒸腾 D.下渗
2.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可以( )
①减少内涝发生②改善生态环境③提高江河水位④加剧热岛效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云南省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被誉为“植物王国”。在全国3万种高等植汤中,云南省占60%以上,列入国家一、二、三级重点保护和发展的树种有150多种。从滇西北独特险峻的雪山冰川、高寒森林,到滇西、滇西南的热带雨林,再到滇东、滇东南的喀斯特地貌。莽莽的原始森林、珍贵的湿地资源、丰富多样的物种,构成了云南独特多彩的自然生态体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云南省被誉为“植物王国”的原因有( )
①地跨热带、亚热带气候区,地表植被覆盖率较高 ②引进栽培的外国植物种类比重很大
③山区面积大,山地垂直差异明显 ④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较好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滇西、滇西南森林比滇西北森林( )
A.生长环境更原生态 B.环境效应更微弱
C.生态系统更简单 D.物种资源更丰富
5.下列有利于促进云南省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
①积极发展森林资源非消耗型产业②大范围砍伐森林,提高经济效益
③全面发展壮大经济林木产业④建立和完善森林保护管理长效机制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岛1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结合图完成22-23题。
6.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7.有关熔岩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界面为古登堡界面
B.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
C.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
D.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自上而下明显加快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区域内大致可划分为湖泊区、外围区和周边区三部分。湖泊区内分布着大小湖泊近百个,湖水冬季不结冰,周边区为人类居住活动较多的区域。研究发现,湖泊区地表温度明显高于其它区域,具有“暖岛效应”。读巴丹吉林沙漠不同区域冬季白天和夜晚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8.推测该区域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高山冰雪融水 B.地下水 C.大气降水 D.河流水
9.与白天相比,夜晚的湖泊区( )
A.暖岛效应消失 B.地面辐射增强 C.大气层较稳定 D.风力显著增强
10.相对于湖泊区,周边区昼夜温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绿洲面积大 B.聚落分布多 C.距离海洋近 D.冬季多云雨
某校的地理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到郊区进行了红壤的野外观测调研,撰写了土壤与自然要素关系的报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红壤的有机质含量非常低,导致这一结果的基本因素是( )
A.人类活动 B.气候 C.地形 D.成土母质
12.红壤的肥力、疏松程度和酸碱度不利于农作物高产,为了实现当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民可采取的改良措施有( )
①大力推广秸秆还田②增施熟石灰③掺沙④大量施用化肥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知唤起了多少人对桂林山水的神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景观中属于喀斯特沉积地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景观④的代表性喀斯特地貌形态有( )
A.石芽、漏斗、落水洞 B.石钟乳、石笋、石柱
C.天生桥、石林、洼地 D.溶洞、地下河、峰丛
下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能正确反映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
A.a→b→c→d B.b→c→a→d C.c→a→b→d D.d→a→b→c
16.水循环中的( )
A.a环节主要动力是季风活动 B.b环节主要集中在夏季
C.c环节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D.d环节为水汽的输送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 小题,共 52 分)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油樟,属常绿乔木,喜湿喜暖,抗虫性较强,耐寒性较差,三年即可郁闭成林。油樟叶经蒸汽蒸溜冷凝可提取樟油,樟油在日化、医疗等产业中用途较大。叙州区位于宜宾市西部,平地少、坡地多,现有人工种植油樟林35万亩。人工种植的油樟林种群密度大于野生油樟林密度。一般野生油樟林内杂草丛生,但叙州区油樟林内几乎无杂草。
材料二 在每年的春季,叙州区村民纷纷上山收集油樟落叶,并利用简易蒸溜器蒸煮樟叶获取樟油,蒸煮后的樟叶及山坡上的枯枝还可作为薪柴燃烧,其他季节村民可进城务工。下图为叙州区油樟林分布图。
(1)分析当地居民主要在春季收集落叶提取樟油的原因。(4分)
(2)试分析叙州区油樟林内几乎无杂草的自然原因。(4分)
(3)简述叙州区在低山丘陵地区大量种植油樟的益处。(6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宋代临安城的选址与地形、水文、气候等自然要素关系密切,其城市形态与自然要素具有很好的适应关系。该城南北临山,东面沿江,西面临湖,河流穿城而过,体现了中国古代都城营建中巧妙利用自然环境资源,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的智慧。图为宋代临安城位置及布局示意图。
(1)宋代临安城的布局顺应山水自然格局,分析这样布局的好处。(4分)
(2)古代都城的建设一般都采用方正规则、左右对称的空间形态,而宋代临安城的布局则呈现南北狭长的不规则长方形,形似“腰鼓”。简析形成这种城市形态的原因。(6分)
(3)临安城在充分适应城内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形成“南宫北市”的空间布局,分析宫城选址的区位优势。(4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2019年1月8日,搭载“月面微型生态圈”的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面,进行人类首次月面生物实验并培育出第一株被子植物嫩芽。下图为“月面微型生态圈”工作原理图。
(1)“嫦娥四号”飞向月球的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天体是 。
(2)对“嫦娥四号”运行产生严重干扰的太阳活动是 、 。
(3)“月面微型生态圈”模拟地球外部圈层特点,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在月球上,“月面微型生态圈”运行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
(4)材料中提到的被子植物,主要盛行于 (填写地质年代)。这个地质年代出现一次大冰期,称为 大冰期。
(5)与地球相比,简述月球表面不适宜生物生存的原因。(3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某考察队到素有新疆“湿岛”之称的伊犁河谷进行了野外调查,通过对不同植被下土壤剖面的采样,分析了伊犁河谷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见下图)。研究还表明,气候条件和人类干扰强度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以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从而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
(1)比较典型草原与落叶阔叶林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变化的异同点。(4分)
(2)推测伊犁河谷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海拔变化的总体特点并解释其自然原因。(6分)
(3)考察队发现,与同纬度的内蒙古草原相比,伊犁河谷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偏高,试分析其原因。(4分)
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
1-5 DAADB 6-10 BDBCA 11-16 BDDBDC
【答案】
(1)原因:春季升温新叶发芽落叶量大;春季多大风,老叶易脱落;此时樟油含量大,蒸煮出油率高。(4分)
(2)自然原因:油樟林种群密度大,遮阴效果好,林下光照弱;油樟根深叶茂,生长速度较快,对土壤中水、肥的消耗量大,导致自然生长的杂草较少。(4分)
(3)森林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为农民提供了生活能源,减少过度樵采;油樟抗虫性较强,农药使用少,利于环境保护;农忙季节较短,可兼顾务工与务农,增加收入;油樟成林快,短期内可获收益,利于农民脱贫。(6分)
18.【答案】
(1)周围山、湖、江作为天然防卫屏障,减少了城市防御设施建设;河流穿城而过,供水和排水便利,可减轻洪涝灾害;利于商业网点和住宅沿河流布局,交通便利等。(4分)
(2)临安城的发展适应周边环境,城市西侧受到西湖限制;东侧受到钱塘江限制;南部又有山地(凤凰山)分布;北部为平原,利于城市的发展;城内的运河水道相互贯通,构建了城市南北向发展的骨架;南部山地地势较高,利于排水,可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6分)
(3)南部山地地势较高,生态环境良好,居住条件优越;地势高,通风条件好等。(4分)
19、【答案】
(1)行星际物质
(2)耀斑 太阳风(顺序可调换)
(3)生物 太阳辐射(或太阳能)
(4)新生代 第四纪
(5)昼夜温差大,没有适宜的温度;没有液态水;没有大气。
20.【答案】
(1)相同点: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不同点:典型草原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下降幅度大,落叶阔叶林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幅度较小。
(2)特点:土壤有机碳含量大致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原因: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下降,微生物分解动植物残体的速度变缓使土壤中有机碳含量较高。
(3)与内蒙古牧区相比,伊犁河谷受地形影响降水丰富,植被茂盛,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多;伊犁河谷海拔高,人类活动干预少,植被破坏少,土壤有机碳的流失少。
学校 专业 班级 姓名 座号
※※※※※※※※※※※※※※※※※※※※※※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
学校 专业 班级 姓名 座号
※※※※※※※※※※※※※※※※※※※※※※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
【地理试题】第1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