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上期期末素质测试题
七年级地理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从冬至之日起,中国即进入了数九寒天。民间广为流传的《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 “数九”从每年冬至那一天开始算起,每九天为“一九”,共九九八十一天,即为“出九”。“九尽桃花开”,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A 南半球向南移 B. 南半球向北移 C. 北半球向南移 D. 北半球向北移
2 《九九消寒歌》中由“不出手”到“冰上走”,再依次到看柳、河开、雁来、耕牛遍地,最后到春暖花开,这期间( )
A. 地球公转到图中的乙和丙之间 B. 北极地区极夜范围不断扩大
C. 广东省日出时刻会逐渐提前 D. 我们学校教室内光照面积越来越大
2024年7月3日22时51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第二次出舱,完成了舱外巡检任务。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是因为( )
①距离太阳远近适中,有适宜的温度②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空气和水
③地球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④地球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A. ③④ B. ①② C. ①④ D. ②③
4. 当某颗行星恰好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地球上的观察者就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 )
A. 土星凌日 B. 火星凌日 C. 木星凌日 D. 水星凌日
5. 我国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主要有( )
①揭示宇宙形成与演化的奥秘②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实验
③探索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④占领地外空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图为竖版世界地图的一部分。结合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 甲地位于( )
A. (90N,150°W) B. (0°,60°E) C. (0°,120°W) D. (60°S,120°W)
7. 地图中不可见的大洋是( )
A. 北冰洋 B. 太平洋 C. 大西洋 D. 印度洋
8. 图中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
A. a—亚洲 B. b—非洲 C. C—南美洲 D. d—南极洲
2024年10月,小明去香山观赏红叶,感受北京最浓的秋色。图为香山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北门位于东门( )
A. 西北方向约100米 B. 东北方向400米 C. 西北方向约500米 D. 正北大约700米
10. 图示区域( )
A. 索道沿山脊部位修建 B. 塔后身景点位于鞍部
C. 地势大致东高西低 D. 索道上升高度约470米
11. 某同学选择线路②观赏红叶,可能的原因是( )
A. 坡度较陡有挑战性 B. 方便从北门进入
C. 登山线路距离最短 D. 沿途红叶观赏点多
某学校计划举办2024年冬季学生运动会,同学们查询了近期的天气状况。读天气状况数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 12月13日 12月14日 12月15日 12月16日
气温 1—6℃ -1—2℃ 0—3℃ 1—5℃
天气
空气质量指数 160 80 30 20

12. 根据表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3日阴天,空气质量最差 B. 14日气温降低,有小雪,气温日较差最大
C. 15日天气转晴,西北风6级 D. 16日晴,东北风2级,空气质量最差
13.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四天中最适合举办运动会的是( )
A. 13日 B. 14日 C. 15日 D. 16日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局部图和世界年降水量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有关气温的分布,不正确的是( )
A. 北半球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递减
B. 等温线大致沿东西方向延伸,气温南北差异明显
C. 夏季,人们选择去海边避暑的自然原因是沿海地区降水少
D. 亚马孙平原是高温中心
15. 影响世界气温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形因素 D. 人类活动
16. 有关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说法错误的是( )
A. 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 B. 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C. 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西岸降水多,东岸降水少 D. 南极地区降水少
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图(2020年)和两类国家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在①类国家与②类国家的经济合作中,②类国家对①类国家具有吸引力的是( )
a.雄厚的资金b.丰富的资源c.先进的科技d.廉价的劳动力
A. ab B. bc C. bd D. cd
18. 下列四个国家中,属于图中所示①类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是( )
A. 非洲的南部 B. 欧洲的西部 C. 大洋洲的南部 D. 北美洲的北部
百事饮料国际集团(美国)现已在我国建立了几十家合资企业。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联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中国与美国的合作中( )
A. 美国提供生产资源 B. 中国提供科学技术
C. 中国是最大的受益者 D. 实现了互利共赢
20. 百事可乐的成功发展案例说明了( )
A. 我国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B. “地球村”要求加强国际合作
C. “南北对话”的复杂性 D. “南南合作”的重要性
二、综合题(共30分)
21. 项目主题世界人口问题研究
项目背景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成为人口问题。某学校地理社团开展了以“世界人口问题研究”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活动。下面是同学们项目式学习的内容。
任务一 收集信息
《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指出,未来30年全球新增人口中将有一半集中在非洲国家。欧洲人口在减少,德国、意大利、瑞典等国家人口负增长的情况严峻。预计2050年欧洲老龄人口将占到该地区总人口的35%。
注:在人口统计图上,常把美洲分为北美和拉丁美洲两个地区。北美包括美国和加拿大,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
(1)分别说出世界上人口增长率最高和人口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任务二 分析研究
(2)从图1、图2中任选一副图,说出该图表达人口问题及带来的影响。
(3)读图3,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中任选其一,参照范例描述其与人口数量的关系。
范例: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均粮食占有率会在人口达到一定数量后开始减少。
任务三 发表观点
(4)综上所述,谈谈正确的人口观。
2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聚落是指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聚落可以根据其职能或形态特征进行分类,一般将其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城市拥有更复杂的社会结构和经济活动。如图为上海在演变过程中的用地、人口和形态变化示意图。
(1)描述上海在演变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上海临海滨江,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下图为上海地理位置示意图。
(2)分析上海发展为城市的有利条件。
上海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的古镇、古街、园林等传统建筑。
(3)对于上海传统建筑的保护有“建新如旧”和“修旧如旧”。你赞成哪一种观点,说出你的理由。
23. 气候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以“探究气候”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图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活动1】探究气候的分布规律
(1)通过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发现了一些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请你仔细观察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参考兴趣小组所写的示例,仿写一条某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吧。
示例: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
【探究活动2】探究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判断中纬度亚欧大陆自西向东降水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3)图中AB,分别表示赤道地区某地和南极地区某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说明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
(4)我国的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请说出影响青藏高原气候寒冷的主要因素是____。
【探究活动3】探究气候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5)气候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你结合日常生活所看所见及地理课堂所学所思,参考示例,举例说明气候对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衣食住行)的影响。
示例:西亚的阿拉伯人喜欢穿白色的宽大长袍,是因为当地为气候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白色的长袍既能反射阳光,又能很好地透气。
24. 【探究发现】
探究名称:板块运动与地震
探究资料:
资料一:某学校七年级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盛满水的盆、海绵纸、吸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板块构造运动的实验如下图。
资料二: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运动着。板块在运动过程中,板块的内部和交界地带呈现不同的特点,下图示意六大板块分布。
资料三: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平均每年发生的有感地震有1000多次,危害较大的地震平均3年就要发生1次,全球10%的地震均发生在日本及其周边地区。
探究思考:
(1)同学们在实验中将吸管插入水中向盆底吹气时,指出大量气泡会出现在海绵纸的“内部”还是“交界处”?图中冒出的气泡模拟的地理现象,最有可能是火山和地震,说出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
(2)下图为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绘制的“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珠穆朗玛峰的前世今生”漫画图。说出漫画中“关系不和”的两个板块C、E(材料二六大板块分布图)分别是____、____。
(3)试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简析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提示:须说出相关的板块名称)。
(4)地震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但通过合理的应急措施,可以减轻地震发生时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从以下情形中任选一个,介绍地震发生时安全逃生的方法,并与同学共享。
A.如果我在室内 B.如果我在室外 C.如果我在行驶的汽车上 D.如果我被困在废墟
2024—2025学年度上期期末素质测试题
七年级地理 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2题答案】
【答案】1. B 2. C
【3~5题答案】
【答案】3. B 4. D 5. A
【6~8题答案】
【答案】6. B 7. A 8. D
【9~11题答案】
【答案】9. C 10. A 11. D
【12~13题答案】
【答案】12. C 13. D
【14~16题答案】
【答案】14. C 15. A 16. C
【17~18题答案】
【答案】17. C 18. B
【19~20题答案】
【答案】19. D 20. B
二、综合题(共30分)
【21题答案】
【答案】(1)非洲;欧洲。
(2)图1:人口数量过多(人口增长过快);大气污染,环境恶化,就业困难,住房紧张,教育、医疗资源短缺等。图2:人口数量过少(人口负增长、人口增长过慢);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国防兵源短缺等。
(3)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自然资源持续减少;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环境污染会不断加重。
(4)人类要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22题答案】
【答案】(1)用地变化:城市范围大幅扩张。人口变化:上海人口急剧增加,反映了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形态变化:上海某区从相对低矮、分散的建筑形态逐渐演变为高楼林立、密集的城市形态,体现了城市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
(2)地理位置优越;经济腹地广阔;历史基础良好;政策支持;人才优势等。
(3)“建新如旧”观点 ,理由:建新如旧可以在保留传统建筑风格的同时,满足现代功能需求,可以重现传统建筑的风貌,传承历史文化。“修旧如旧”观点,理由:修旧如旧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古建筑的原汁原味,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避免因新建建筑而导致的历史信息丢失。
【23题答案】
【答案】(1)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内陆地区和大陆的西岸地区,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面积最为广大;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周边地区最为典型。
(2)东西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或西部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东部沿海地区降水多;海陆分布因素。
(3)纬度位置 (4)地形因素或地形地势因素
(5)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穿兽皮毛缝制的衣,住冰屋,与当地气候冰天雪地有关;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居民需要厚实保暖的衣物,而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居民则需要轻薄透气的衣服;寒冷地区,房屋墙体厚、窗户小,有助于保暖;在炎热多雨地区,房屋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和通风散热;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利于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生长;温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利于牧草和牲畜生长,利于畜牧业的发展。(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24题答案】
【答案】(1)出现在交界处;实验结论: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2) ①. 印度洋板块 ②. 亚欧板块
(3)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4)如果我在室内:可躲在空间较小卫生间;躲到较为坚固的房间的墙角;用软物体护住头部迅速躲在桌子或柜台下等。如果我在室外:可跑到空旷的地方;迅速远离高压电线和陡坡。如果我在行驶的汽车里:要离开汽车,躲到安全地方。如果我被困在废墟下:可用物体敲击求救;应当保存体力,等待救援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