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运城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学业质量监测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全卷共6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相应的位置上。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务必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 选择题(共15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2024年11月10日,中国政府划定并公布黄岩岛领海基线,向联合国交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黄岩岛领海基线的声明》。黄岩岛海域拥有丰富的造礁生物、鱼类等海洋生物资源,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渔场。读我国黄岩岛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黄岩岛位于我国( )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
2. 我国向联合国交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黄岩岛领海基线的声明》,反映了( )
A. 黄岩岛附近渔业资源丰富 B. 黄岩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
C. 黄岩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 D. 黄岩岛位于我国领土最南端
中国地形壮丽多姿,有纵横交错的山脉,气势磅礴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群山环绕的盆地,起伏连绵的丘陵,构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景观。读“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沿32°N纬线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3. 下列关于我国地势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A为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B. 图中B盆地与C平原的分界为横断山脉
C. 平原C以东海域南海,渔业资源丰富
D. 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大致呈三级阶梯逐级下降
4. 我国地势特征对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
A. 中西部的降水丰富,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B. 在地势三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C. 东部地区地势较高,成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D. 西部地区地势较高,运输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5. 下列景观描述与地形区对应正确的是( )
A. “山环水绕,黑土广布”——华北平原 B. “地形崎岖,溶洞广布”——东北平原
C. “坦荡开阔,一望无际”——内蒙古高原 D. “远看是山,近看是川”——云贵高原
202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迎来全面通水10周年。10年来,这个世界最大的调水工程,正在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6. 下列关于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丹江口水库调水 B. 跨越了珠江流域 C. 主要利用京杭运河调水 D. 可缓解西北缺水问题
7. 南水北调给华北地区带来的“福祉”是( )
A. 减轻洪涝灾害 B. 缓解水资源短缺 C. 改变耕地类型 D. 提高黄河航运能力
青稞是藏族聚居区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具有高抗氧化性、营养价值高等优点。读西藏自治区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8. 图示区域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为( )
A 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B. 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C. 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D. 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9. 雅鲁藏布江谷地是西藏重要的青稞产区,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河谷地带( )
A. 热量更充足 B. 降水量更大 C. 光照更充足 D. 土壤更肥沃
10. 青稞是青藏高原主要粮食作物,能适应青藏高原( )
A. 湿热的气候 B. 干旱的气候 C. 高寒的气候 D. 冷湿的气候
下图为某地蜂农东线放蜂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转场到内蒙古自治区,蜂农利用的主要蜜源是( )
A. 油菜 B. 枣树 C. 向日葵 D. 荞麦
12. 为了充分利用外地蜜源,蜂农需要频繁转场放蜂。影响蜂农迁移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
A. 光照 B. 降水 C. 气温 D. 市场
13. 蜂农转场过程中,奔波于各地,有机会品尝各地美食。我国食材丰富的气候原因是( )
A. 气候复杂多样 B. 大陆性气候强 C. 以热带气候为主 D. 季风气候显著
铁水联运是指铁路和水路高效联合运输。通过将铁路引入码头平台,集装箱采用车船直取的交接模式,打通铁水运输“最后一公里”。下图为这种交接模式的示意图。
14. 铁水联运适合的货物和距离特点是( )
A. 大宗货物长距离 B. 易变质鲜活长距离 C. 大宗货物短距离 D. 易变质鲜活短距离
15. 这种铁水联运的高效联合运输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北京 B. 太原 C. 武汉 D. 西安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3个小题,共35分)
16. 【研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课题名称:中国农业的区域差异
资料一:《在希望的田野上》歌曲中唱到:“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劳动,为她打扮,为她梳妆。”
资料二: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受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在东部和西部、南方和北方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资料三:下图为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示意图和2023年中美两国耕地总面积与粮食总产量示意图。
课题思考:
(1)从耕地总面积和粮食总产量两方面比较中国与美国的差异。
(2)在图中描绘歌词“禾苗在农民汗水里抽穗”和“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的分界线,并说出该线两侧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
(3)写出A、B集中产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4)从中国土地类型分布图、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中国主要河流和湖泊分布图中任选一幅地图,说明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部门分布的影响。
17. 【探究学习】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工业从弱到强、从旧到新,不断向均衡化、高端化、生态化方向发展。读中国的工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布局调整均衡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工业地区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于沿海的上海、天津、青岛、大连、广州等少数几个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进行大规模改造,并推进中西部的工业建设。
(1)分别说出上海、广州所在的工业基地名称。
(2)工业布局受到政策、资源、运输、市场、技术、劳动力等因素的影响。请补充京津唐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
①国家政策支持;②地理位置优越;③人口集中,市场广阔;④____;⑤____等。
【产业提升高端化】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了工业跨越式发展。目前,我国在载人航天、超级计算机等领域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3)试举一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新质生产生态化】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议话题。山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积极发展风电光伏、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推动煤电和新能源优化组合,不断推动山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山西煤炭开发和能源工业发展产生了哪些环境问题?请你为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献计献策。
18. 【地理实验】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实验背景: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经过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黄土高原主色调由“黄”转“绿”。某中学地理社团为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四组进行了水土流失模拟实验。试验如下图所示:
实验材料:
海绵板、斜木架、喷壶、沙土、黏土、烧杯、草皮等
实验步骤:
第一组实验步骤:
①将两块海绵板固定在不同倾斜角度的斜木架上;
②在两块海绵板上铺设质量相同的黏土;
③在两块海绵板上铺设密度相同的草皮;
④单位时间内用喷壶在两块海绵板上喷洒相同的水量;
⑤观察烧杯中的土量。
(1)列举进行第一组实验需要使用的实验材料。
(2)第一组实验结论:土质、植被密度、降水强度相同,地表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____(选填“严重”或“轻微”)。
(3)设计不同的土质对水土流失影响的实验,模仿第一组实验,将第四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写出第四组实验结论。
第四组实验步骤( )
①____;
②____;
③在两块海绵板上铺设密度相同的草皮;
④单位时间内用喷壶在两块海绵板上喷洒相同的水量;
⑤观察烧杯中的土量。
第四组实验结论:____。
实验结论:
(4)综合第二组、第三组实验结论,分析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
知识迁移:
(5)黄土高原“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和“缓坡兴建梯田系带子”这两个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分别利用了哪组实验的结论?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学业质量监测
地理试题 答案
第I卷 选择题(共15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2题答案】
【答案】1. D 2. B
【3~5题答案】
【答案】3. A 4. B 5. C
【6~7题答案】
【答案】6. C 7. B
【8~10题答案】
【答案】8. A 9. A 10. C
【11~13题答案】
【答案】11. D 12. C 13. A
【14~15题答案】
【答案】14. A 15. C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3个小题,共35分)
【16题答案】
【答案】(1)美国耕地总面积在总量上相对中国有优势;中国粮食总产量高于美国。
(2)分界线:大致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如图标注即可: 。该线以东主要农业生产部门为种植业,该线以西主要农业生产部门为畜牧业。
(3)A:小麦;B:水稻。
(4)中国土地类型分布图:东部平原和丘陵地区以耕地为主,发展种植业;山地、高原多为林地或草地,发展林业、畜牧业;湿润的盆地地区以耕地为主,发展种植业。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显著,降水较为丰富,这使得在季风区内,适宜发展需水量较大的种植业、渔业、林业;非季风区,因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水源成为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不适宜发展大规模种植业,更适合发展畜牧业。中国主要河流和湖泊分布图:靠近河流和湖泊的地区,水源充足,为种植业提供了良好的灌溉条件;湖泊和较大的河流,为渔业提供了广阔的水域空间。
【17题答案】
【答案】(1)上海:沪宁杭工业基地;广州: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 ①. 资源丰富 ②. 交通便利
(3)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智能手机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典型代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通信和社交方式;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这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电动汽车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等。
(4)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污染较严重。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加强生态保护与治理;发展科技与教育;发展第三产业等。
【18题答案】
【答案】(1)海绵板、斜木架、喷壶、烧杯、草皮
(2)严重 (3) ①. 将两块海绵板固定在不同倾斜角度的斜木架上 ②. 在两块海绵板上铺设质量相同的沙土和黏土 ③. 铺设沙土的实验中烧杯中土量较大。
(4)第二组实验说明有森林覆盖的比裸地的水土流失量少,第三组实验说明暴雨比小雨的水土流失量大,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是植被覆盖率和降水量。 (5)第二组、第一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