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课时作业 (含答案)七年级生物学人教版(2024)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4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课时作业 (含答案)七年级生物学人教版(2024)下册

资源简介

3.2.4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七年级生物学人教版(2024)下册同步课时作业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国家正在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扩大森林覆盖率。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不包括( )
A.制造氧气 B.提高大气的湿度
C.吸收有机物并把它分解成无机物 D.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2.2023年我国将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000余公里,我国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非常注重对当地环境的保护,在路基两旁和裸露地带都实行了种草或植树处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利用植物来维持空气中碳-氧平衡
B.利用植物来改善当地的气候
C.利用植物来为当地生态系统提供物质和能量
D.利用植物根的吸收和固定功能,涵养水分,保持水土
3.近年来,北京“见缝插绿”地新建了许多“口袋公园”,将废弃闲置的角落变成了百姓家门口的百草园,扩大了绿化面积。关于“口袋园”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②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③减少沙尘,降低噪音
④提高大气湿度,改善小气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可以维持大气中的碳一氧平衡
B.绿色植物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C.绿色植物可以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D.绿色植物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能量的最终来源
5.关于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被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大气中氧的主要来源
B.煤、石油的过量燃烧对碳一氧平衡具有破坏作用
C.生物的呼吸作用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来源之一
D.植树造林、低碳生活可以有效缓解碳一氧平衡的破坏
6.如图是小建同学构建的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示意图,其中过程a是(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7.习近平总书记在谈生态文明时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以下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能为自己也能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B.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
C.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
D.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8.每年3月12日是全国“植树节”,人们参加植树造林活动的主要生物学意义不包括( )
A.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维持碳氧平衡
B.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
C.增加大气湿度和降雨量
D.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
9.《黄帝内经》里针对饮食养生提出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体现了绿色植物( )
A.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B.能调节气候,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C.为生物的生存提供无机盐
D.为生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和能量
10.下列关于我国植被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植被中,森林占据了主体
B.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已接近或超过世界人均水平
C.过度放牧已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
D.我国植被保护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11.下面为我国植树节的图标,主旨是倡导每个公民每年义务植树3~5棵。结合图
表分析并判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3月12日是植树节,应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种草活动
B.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有效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
C.树木高大挺拔,其茎逐年增粗是形成层细胞分裂的结果
D.在植树时,不需要注重植物的空间搭配,单位面积内种植的数量越多越好
12.如图漫画“手下留情”,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B.禁止采伐森林,杜绝使用木材
C.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保护森林资源
D.退耕还草,加快国土绿化
13.绿化祖国,从我做起。某校开展了“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以下设计思路可能不会被学校采纳的是( )
A.选择适合本地气候条件的植物 B.种植一些四季常绿的树种
C.要注意植物高低、大小和色彩搭配 D.在教学楼临窗处种植几棵高大的乔木
14.如图是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表示人类的生产、生活需要燃烧煤、石油等,要消耗_______,产生_______。
(2)生物圈中的牛等生物通过_______作用消耗②_______,分解有机物释放_______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
(3)③表示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该生理过程发生在细胞的_______中。
(4)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维持与植物的_______作用密不可分。
(5)图中的牛比图中的树多_______了结构层次。
15.阅读以下三则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计算:1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树林的叶片总面积为50000~70000平方米,每天能够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蒸腾量是15701950毫米/年。蒸腾作用大大提高了大气湿度,增加了降水,缓冲雨水对地面的冲刷;树林中的枯枝落叶,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资料二:两千年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达50%,而截至2022年仅有24.02%。
资料三: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有些水草丰美、生机勃勃的大草原,由于失去了植被的保护,在狂风侵蚀下很快变成了荒凉的沙漠。
(1)碳—氧平衡是指__________的相对平衡。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作用维持碳—氧平衡。
(2)资料三中过度放牧导致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
(3)绿色植物能通过_________作用,把根吸收的绝大部分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促进了生物圈的_________。
(4)资料二显示,我国的植被面临着严重的问题,请你为保护植被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不合题意;
B.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的湿度,参与水循环,不合题意;
C.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而通过呼吸作用吸收有机物不属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符合题意;
D.绿色植物直接或间接为各种动物提供食物来源,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不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D
解析: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可谓“根深叶茂”“树大根深”,可见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例如梨的水平根大于树冠的3-4倍,深约2米,树冠下的根基本与地面平行,冠外的根渐向深处生长。根系深度约0.2—0.4米分布最密。利用植物根的吸收和固定功能,涵养水分,保持水土,故D符合题意。故选:D。
3.答案:D
解析:①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正确。
②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正确。
③绿色植物能阻滞和吸附灰尘,减少沙尘,降低噪音。正确。
④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湿度,改善小气候。正确。
故选:D。
4.答案:D
解析:A.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A正确。
B.绿色植物的根将植物体固定在土壤中,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B正确。
C.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绿色植物可以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C正确。
D.太阳能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能量的最终来源,D错误。
故选D。
5.答案:A
解析:A、自然界中藻类植物的数量极为庞大,分布也十分广泛。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有叶绿体,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自然界中百分之九十的氧气都是藻类植物产生的,因此藻类植物是空气中氧的主要来源,A错误; B、煤、石油的过量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破坏碳一氧平衡,B正确; C、动植物呼吸作用过程中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来源之一,C正确;D、缓解碳一氧平衡被破坏的有效措施是植树造林、低碳生活等,D正确。
6.答案:C
解析: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一种泵的原理,为根向上吸水提供了动力,促进了水循环,因此过程a是蒸腾作用,C正确。
7.答案:B
解析:A、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它制造的有机物可以建造自身细胞,为自身提供物质和能量,也能为消费者提供物质和能量,A正确。
B、植物的呼吸作用不是造成的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而是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是造成温室气体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B错误。
C、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气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一氧平衡,C正确。
D、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D正确。
故选:B。
8.答案:A
解析:A.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维持碳氧平衡,A错误。
B.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中十分发达,把土壤牢牢地“抓住”,起到了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B正确。
C.绿色植物能够进行蒸腾作用,能增加大气湿度和增加降雨量,C正确。
D.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大量氧气,起到了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D正确。
故选:A。
9.答案:D
解析: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A不符合题意。
B.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调节气候,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B不符合题意。
C.一些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遗物(枯枝落叶、动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促进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C不符合题意。
D.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些生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物,可见植物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体现了绿色植物为生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和能量,D符合题意。
故选D。
10.答案:B
解析:A.我国的森林面积15894.1万公顷。A叙述正确;
B.我国的森林资源尽管植物种类丰富,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25公顷。B叙述正确;
C.我国的草原植被由于过度放牧已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的面积在逐年扩大;
D.土地沙漠化已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故选:B。
11.答案:D
解析:A.3月12日是植树节,我国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种草活动,故A正确。
B.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有效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同时能改善环境、调节气候等,故B正确。
C.木本植物的茎有形成层,形成层细胞具有分裂增生能力,使茎逐年增粗,故C正确。
D.在植树时,应该注意植物的空间搭配,充分利用光能,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使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的最大化,故D错误。
故选D。
12.答案:C
解析:目前我国对林地的管理与利用不尽合理,滥伐森林的问题仍然严重.为了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加快国土绿化,要切实执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林业方针,严禁滥伐、盗伐森林。漫画反映的问题是: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保护森林资源,爱护人类家园,C正确。
故选C。
13.答案:D
解析:
14.答案:(1)氧气;二氧化碳
(2)呼吸;氧气;能量
(3)光合;叶绿体
(4)光合
(5)系统
解析:(1)煤、石油的燃烧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2)动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
(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5)牛比树多了系统这结构层次。
15.答案:(1)二氧化碳和氧气;光合
(2)草场退化沙化,荒漠化
(3)蒸腾;水循环
(4)植树造林(或不过度放牧,减少污染等)
解析:(1)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2)如果人为地过度放牧,导致草场植被大量破坏,沙漠化。
(3)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绿色植物能通过蒸腾作用,绝大多数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中。
(4)从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植被面临着严重的问题,植树造林,减少污染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