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初二地理试题说明:本试题闭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的空格内)读欧洲西部和非洲地图和甲乙两地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1. 与非洲地图相比,欧洲西部地图的特点是( )A. 地图的比例尺较大 B. 地图所示的范围较大C. 内容更为简略 D. 图中纬线长度更大2. 与甲地所在的国家相比,乙地所在国家的经济发展特点是( )A. 人均创造的财富更多 B. 农矿产品比重大C. 产品的科技含量高 D. 经济发展对环境影响小3. 与甲地相比,乙地气候突出特征是( )A. 冬半年多雨 B. 气温年较差大C. 降水季节变化大 D. 冬冷夏热图示地区战争不断,2023年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冲突再度升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 构成亚洲和欧洲分界线的地理事物,位于图示地区的是( )A. 乌拉尔山脉 B. 大高加索山脉 C. 乌拉尔河 D. 苏伊士运河5. 形成图示地区战争不断的人文要素是( )A. 多元文化冲突 B. 水资源缺乏 C. 石油资源丰富 D. 地理位置优越读竖版世界地图,完成下面小题。6. 对图中A、B两地所在的国家地理位置共同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位于西半球 B. 都位于北半球 C. 都位于中纬度 D. 都位于南半球7. 对图中A、B两地所在的国家农业发展共同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种植业规模大,产量高 B. 热带农产品生产为主C. 农产品出口量大 D. 主要农业区地形平坦8. 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读澳大利亚农业带及沿南纬30度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9. 对该国地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中部高四周低 B. 中间高东西低 C. 东西高中间低 D. 南北高中部低10. 对澳大利亚粗放牧羊带发展畜牧业有利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国最大河流流经该农业带,灌溉水源充足B. 面积广大,地形相对平坦C. 是该国降水量最丰富地区D. 人口城市集中,消费市场大11. 单位面积养牲畜数量最多的农业带是( )A. 粗放牧牛带 B. 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C. 粗放牧羊带 D. 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造成重大损失。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 下列有关土耳其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北临里海 B. 地跨亚欧两洲 C. 位于热带 D. 位于西半球13. 土耳其地震主要是由于( )A. 位于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活跃 B. 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C. 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D. 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14. 对土耳其地震发生时该国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半岛沿海寒冷干燥,内陆温和湿润B. 半岛沿海温和湿润,内陆寒冷干燥C. 半岛沿海高温多雨,内陆炎热干燥D. 半岛沿海寒冷多雨,内陆寒冷干燥下图为沙特阿拉伯的气候类型的判断思路,据图完成下面小题。15. 框图中,各数码与其填入的内容,恰当的是( )A. ①位于南半球 B. ②地处温带C. ③各月降水量大于100mm D. ④热带沙漠气候16. 下列地理现象的形成,与框图所探究的气候无关的是( )A. 大多居民信仰伊斯兰教 B. 骆驼为传统交通工具C. 墙厚窗小的传统民居 D. 宽大的白色长袍为传统服饰17. “各月平均降水量低于30毫米”,该特征可能对应图中的序号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读极地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材料1:极地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近年来极地呈现异常增温趋势。北极航道是指穿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材料2:北极地区图18. 气温异常升高对图示地区的主要影响是( )A. 淡水资源将大幅增加 B. 陆地面积将增大C. 北极熊生存范围缩小 D. 北极航道航行难度增大19. 为缓解极地地区升温现象,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②增加耕地面积,科技兴农③推广清洁能源,节能减排④加强国际合作,互利共赢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0. 对我国黄河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气候最温和的季节是12月—2月B. 距离最近的大洲是亚洲C. 暖季,从我国前去科考的最短航线经过苏伊士运河D. 位于东半球近年来,我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数量不断增多,2023年约占全国大豆进口总量的70%,巴西大豆种植在湿季播种、干季收获。图为当地大豆分布和巴西利亚气候特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1. 巴西大部分大豆产区所在的地形区和气候区是( )A. 巴西高原、热带雨林气候 B. 亚马孙平原、温带大陆性气候C. 巴西高原、热带草原气候 D. 密西西比河平原、亚热带湿润气候22. 从巴西沿海启航的大豆运输船前往我国,经过巴拿马运河的航线,船只主要行进方向是( )A. 东北 B. 西北 C. 西南 D. 东南23. 对巴西大豆产区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2月低温多雨 B. 6月高温干燥 C. 9月炎热多雨 D. 12月寒冷干燥新西兰位于大洋洲,多火山和地震。如图为新西兰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4. 南极大陆位于新西兰的方位是( )A. 东 B. 东南 C. 南 D. 西南25. 根据新西兰所在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判断,该国主要气候类型可能是( )A. 热带草原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二、读图分析题(37分)26. 读图和文字等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地形剖面图中下列字母所在地区农业带名称:A____,B____,C____。(2)据图分析美国的地形特点(3)把代表下列地理现象的填在关系图中,以说明A地附近水果品质好的原因。①光照充足②地形崎岖③灌溉水源充足④地中海气候⑤大陆西岸A____B____C____D____E____(4)说明C地区农业生产专业化对提高农业产量的好处。27. 利用图文材料完成问题材料1: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正式开站。秦岭站的经纬度为(163°42'E,74°56'S),主要用于开展大气环境、海洋基础环境、生物生态等多圈层、多学科的观监测和科学研究工作。材料2:秦岭站主体建筑采取在国内加工好房屋组件,运往现场拼装的模块化绿色建站方式。(1)我国先后建成的五个南极科考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和____,地势最高的可能是____。(2)秦岭站所在地球五带的____带,面临的大洋是____洋。(3)说明采取国内模块化生产现场拼装的建站方式,对保护极地环境的作用(4)各国的南极科考站建设多采用底层架空的方式,把下列序号填在下面关系图中,以说明底层架空的原因。①防止大风破坏建筑物②防止积雪堆积掩埋建筑物③全年低温④大风时间长、风速大A____B____C____D____28. 读“20世纪以前巴西几种重要农矿产品开发图,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23年7月,我国某自主汽车品牌公司与巴西某州政府达成协议,在该州的卡马萨里建设新能源汽车基地。巴西人口约2.16亿人,资源丰富。材料二:20世纪以前巴西农矿产品的开发和巴西矿产和河流分布图(1)16世纪末和19世纪初,依托纬度低和降水较多的环境,巴西兴起了____和____等两种农作物的种植和出口。19世纪末,伴随着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该国____的生产和出口收入增加。(2)把代表各自内容的序号填在巴西新能源汽车发展条件示意图,(见上面右图)以说明在巴西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自然和人文条件。1____2____3____4____5____6____①矿产资源丰富②海岸漫长③河流多,高原和平原广布④人口多⑤经济基础好⑥钢铁和天然橡胶加工等企业多,产量高(3)说明中国在巴西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对该国的有利影响。三、地理探究作业(见地理探究作业成果,13分)我的地理探究学习题目是____,我的过程得分是____,我的结果得分是____。2024—2025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初二地理试题 答案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的空格内)【1~3题答案】【答案】1. A 2. B 3. C【4~5题答案】【答案】4. B 5. A【6~8题答案】【答案】6. A 7. B 8. D【9~11题答案】【答案】9. C 10. B 11. D【12~14题答案】【答案】12. B 13. C 14. B【15~17题答案】【答案】15. D 16. A 17. C【18~20题答案】【答案】18. C 19. C 20. D【21~23题答案】【答案】21. C 22. B 23. B【24~25题答案】【答案】24. C 25. D二、读图分析题(37分)【26题答案】【答案】(1) ①. 水果和灌溉农业区 ②. 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③. 小麦区(2)分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年轻、高大的落基山脉,中部是广阔的大平原,东部是低矮的阿巴拉契亚山脉。(3) ① ⑤ ②. ④ ③. ① ④. ③ ⑤. ②(4)地区专业化生产便于推广先进的生物技术、耕作技术等,使农产品的质量优良;同时便于大规模使用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7题答案】【答案】(1) ①. 长城站 ②. 秦岭站 ③. 昆仑站(2) ①. 南寒 ②. 太平(3)缩短在极地的建站时间,减少建筑人员进入和大型建筑机械的使用,降低对南极环境的影响;降低废气排放,尽可能避免在极地产生建筑垃圾,减少对南极环境的影响;尽可能少地利用当地水资源等资源,保护自然资源等。(4) ①. ③ ②. ④ ③. ① ④. ②【28题答案】【答案】(1) ①. 甘蔗 ②. 咖啡 ③. (天然)橡胶(2) ①. ③ ②. ① ③. ② ④. ④ ⑤. ⑤ ⑥. ⑥(3)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扩大当地财政收入;减少对燃油车的依赖,改善当地环境;刺激与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三、地理探究作业(见地理探究作业成果,13分)我的地理探究学习题目是____,我的过程得分是____,我的结果得分是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