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清单(含答案)一、字音字形矄( ) □ 铤( ) □ 沥( ) □颊( ) □ 髭( ) □ 髯( ) □绺( ) □ 鬈( ) □ 鞘( ) □元勋( ) □ diàn( )基 □ 选pìn( ) □yáo( )言 □ 背sònɡ( ) □ zhòu( )夜 □昆lún( ) □ zhì( )友 □ 萦( )带 □燕( )然 □ 殷( )红 □ shū ( )头 □抱qiàn( ) □ 秩( )序 □ 深xiāo( ) □伴lǚ ( ) □ 小楷( ) □ shuò( )果 □卓yuè ( ) □ 迭( )起 □ 澎湃( ) □大无wèi( )□ yǒu( )黑 □ 粗cāo( ) □平yōnɡ( ) □ zhì( )留 □ 涟涟( ) □愚dùn ( ) □ qì( )宇 □ 蒙昧( ) □酒肆( ) □ jiānɡ( )绳 □ 轩ánɡ( ) □胆qiè( ) □ 盎( )然 □ 禁锢( ) □侏rú ( ) □ 锃( )亮 □可歌可qì ( ) □ 鲜( )为人知 □ 至死不xiè ( ) □jū ( )躬尽瘁 □ 当之无kuì( ) □ 家yù( )户晓 □锋芒毕露( ) □ 妇rú( )皆知 □ 马革ɡuǒ( )尸 □qiè( )而不舍 □ 目不kuī( )园 □ lì( )尽心血 □心不在yān( ) □ 慷慨( )淋漓 □ 气冲斗( )牛 □诚huánɡ( )诚恐□ 兀兀( )穷年 □ 群蚁排衙( ) □迥( )乎不同 □ 藏污纳垢( ) □ hè( )立鸡群 □正jīn( )危坐 □二、词语积累1.请你用本单元涉及的词语填写,并勾选好词放入积累本。□(1)(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2)( ):平旷的沙地。课文中指旷野。□(3)( ):环绕。□(4)( ):昏暗。□(5)( ):快步奔跑。□(6)( ):暗红,红中带黑。□(7)( ):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8)( ):中医诊病的四种方法,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9)( ):一年到头辛苦劳动,勤劳不懈。□(10)( ):这里指整齐地排列着。□(11)( ):很不一样。□(12)( ):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13)( ):上唇的胡须。□(14)( ):两腮的胡子,也泛指胡子。□(15)( ):线、麻、头发、胡须等许多根顺着聚在一起叫一绺。□(16)( ):(头发)弯曲。□(17)( ):停留不动。滞,不流通。□(18)( ):气概,风度。□(19)( ):束缚,限制。□(20)( ):酒馆。肆,铺子。□(21)( ):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22)( ):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23)( ):精神饱满,气度不凡。□(24)( ):沉下肩膀,低着头,形容谦卑恭顺。□(25)( ):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26)( ):身材异常矮小的人。□(27)( ):形容闪亮耀眼。□(28)( ):泪流不断的样子。□(29)( ):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2.测试训练(1)基础巩固: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上长满了高大的树木,其中一棵鹤立鸡群般站在它们中间,俯视着它的弟兄们。B.他那入木三分的精湛雕刻技艺赢得了业界的全部好评。C.在艺术中,他刮垢磨光,兀兀穷年,树立了中国人现代油画创作的一个高峰。D.陈老师非常好,同学们十分敬佩他,对他也总是诚惶诚恐的。(2)提升训练:请你从上方词语列表中挑选两至四个写一段话。三、文言词句积累1.重点字词(1)关键字词①卿今当涂掌事卿:当涂:②蒙辞以军中多务辞:务: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治经:博士:④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但:涉猎:见往事:⑤及鲁肃过寻阳及:过: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今者:才略:非复:⑦即更刮目相待更:刮:⑧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大兄:见事:(2)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3)古今异义①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古义:今义: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今义:③见往事耳古义:今义:④但当涉猎古义:今义:(4)一词多义①当但当涉猎:卿今当涂掌事:②见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③就蒙乃始就学: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④以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2.重点句子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 )。③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④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四、句段背诵默写1.《孙权劝学》中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 , !2.《孙权劝学》中鲁肃发现吕蒙今非昔比,表示惊叹的话是: , 。3.《孙权劝学》中孙权建议吕蒙采用的学习方法是 , 。《孙权劝学》中面对鲁肃的赞扬,吕蒙说:“ , , !”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了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一、文体知识积累1.记叙文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时间、人物、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记叙文写的是生活中的见闻,记叙文的写作,是将亲身感受和经历,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给读者,表达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记叙文包括的范围很广,如记人记事,日记、游记、传说、新闻、通讯、小说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二、文学知识积累1.副词副词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起修饰、限制作用,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或语气等。常用的副词有:“很”“更”“最”“都”“只”“才”“就”“没“不”“非常”“已经”“曾经”““刚刚”“立刻”“马上”“忽然”“终于”“大概”“简直”“难道”等。比如,“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杨振宁《邓稼先》)”中的副词“最”,表示程度极深,指某种属性超过所有同类的人或事物。2.夸张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指为了启发读者或听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物。夸张可分为“普通”类和“超前”类,普通类又可分为两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扩大夸张是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缩小夸张是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超前夸张是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3.抒情抒情意思为表达情思,抒发情感。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抒情方式具体来分又可分为借景抒情法、触景生情法、咏物寓情法、咏物言志法、直抒胸臆法、融情于事法和融情于理法等。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 三、文化常识积累1.作家作品(1)杨振宁杨振宁(1922-至今),在安徽合肥出生。1938至1944年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读书,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194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创立“杨-米尔斯规范场”论(Yang-Mills gauge theory)和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曾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美国费城富兰克林研究所的鲍威尔科学成就奖、费萨尔国王国际奖的科学奖。著有《杨振宁论文选集》《杨振宁文集》《曙光集》《晨曦集》等。发表论文约300篇。(2)臧克家臧克家(1905-2004),我国著名诗人, 山东潍坊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被称为“农民诗人”,曾获得中国作家协会首届文学期刊编辑荣誉奖。曾任《诗刊》主编,第一部诗集是《烙印》,主要讽刺诗集《宝贝儿》,文艺论文集《在文艺学习的道路上》。其短诗《有的人》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被选入人教版教材。(3)《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2.历史文化人物(1)邓稼先邓稼先(1924-1986),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罗伯特·奥本海默尤利乌斯·罗伯特·奥本海默(1904-1967),著名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曼哈顿计划的领导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教授(1929-1947年)。1943年奥本海默创建了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并担任主任;1945年主导制造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被誉为“美国原子弹之父”。闻一多闻一多(1899-1946),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代表作有《七子之歌》、诗集《红烛》《死水》。列夫·托尔斯泰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80年代创作有剧本《黑暗的势力》《教育的果实》,中篇小说《魔鬼》《伊凡·伊里奇之死》《克莱采奏鸣曲》《哈泽·穆拉特》;短篇小说《舞会之后》,特别是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孙权孙权(182-252),字仲谋,吴太祖大皇帝,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孙权亦善书,唐代张怀瓘在《书估》中将其书法列为第三等。吕蒙吕蒙(179—220),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吕家岗)。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以胆气称,累封别部司马。孙权统事后,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封横野中郎将。而后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不久后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岁。吕蒙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将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与其有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3.时代背景(1)《邓稼先》写作背景《邓稼先》是杨振宁写的一篇记人传记型文章。该文以中华几千年来的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邓稼先先生。杨振宁选取“奇”事、对比“奇”人、引用“奇”文,通过塑造人物的独特方法,使得邓稼先的形象不止于停留在课本上,而能够让我们真正走近伟大人物,进而唤起自身对理想的憧憬和追求。(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写作背景这篇文章选自1980年2月12日的《人民日报》。是“农民诗人”臧克家所作。这一篇文章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这篇文章写得十分精粹,全文只有一千多字,就突出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思想品格的最本质特征。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精练的诗一般的语言,精当的抒情性议论,使这篇文章充满了感人的力量。(3)《孙权劝学》写作背景《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文题为后人所加。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此文简练生动,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更是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的风采。四、测试训练1.基础巩固(1)填空①记叙文是以 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记叙文的六要素是 、 、 、 、 、 。②副词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起修饰、限制作用,可以表示 、 、 、 、 等。③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叫 。可分为 、 和 。④中国著名的和物理学家,被称为“两弹元勋”的是 ,所谓的“两弹”指的是 和 。⑤ ,我国著名诗人,被称为“农民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讽刺诗集《宝贝儿》,文艺论文集《在文艺学习的道路上》。(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抒情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方式,抒情方式可分为借景抒情法、触景生情法、咏物寓情法、咏物言志法、直抒胸臆法、融情于事法和融情于理法等。B.列夫·托尔斯泰是18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他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忏悔录》和《复活》。C.《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涵盖了十六朝一千多年的历史。D.“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句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是缩小夸张。2.提升训练从夸张、抒情的手法中任选一个,撰写一个片段,要求能充分体现这一手法的作用。 1.外貌描写写人的文章常常离不开人物的外貌描写。描写外貌,可写人物的五官、头发与胡须,也可写脸色、神情,尤其是眼睛;描绘衣着,可写人物某次的具体穿着,也可写其习惯的颜色搭配、衣服式样等。注意不要泛泛地叙述和描写要抓住人物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之处来写。比如《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从“多毛的脸庞”“浓密的胡髭”,到“覆盖了两颊”的长髯、“朝上倒竖”的眉毛,一直到“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这些外貌描摹,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语言积累】一、字音字形矄(xūn) □ 铤(tǐnɡ) □ 沥(lì ) □颊(jiá) □ 髭( zī ) □ 髯(rán) □绺(liǔ) □ 鬈(quán) □ 鞘(qiào)□元勋(xūn ) □ diàn(奠)基 □ 选pìn(聘) □yáo(谣 )言 □ 背sònɡ(诵 ) □ zhòu(昼)夜 □昆lún(仑 ) □ zhì(挚 )友 □ 萦(yínɡ )带 □燕(yān )然 □ 殷(yān )红 □ shū (梳)头 □抱qiàn( 歉) □ 秩(zhì )序 □ 深xiāo(宵) □伴lǚ (侣) □ 小楷(kǎi ) □ shuò(硕)果 □卓yuè (越) □ 迭(dié )起 □ 澎湃(pài ) □大无wèi(畏 )□ yǒu(黝)黑 □ 粗cāo(糙) □平yōnɡ(庸) □ zhì(滞)留 □ 涟涟(lián ) □愚dùn ( 钝) □ qì(器)宇 □ 蒙昧(mèi) □酒肆(sì ) □ jiānɡ(缰)绳 □ 轩ánɡ(昂) □胆qiè(怯) □ 盎( ànɡ)然 □ 禁锢(ɡù ) □侏rú (儒) □ 锃( zènɡ)亮 □可歌可qì (泣) □ 鲜( xiǎn)为人知 □ 至死不xiè (懈) □jū (鞠)躬尽瘁 □ 当之无kuì(愧) □ 家yù(喻)户晓 □锋芒毕露(lù ) □ 妇rú( 孺)皆知 □ 马革ɡuǒ(裹)尸 □qiè(锲)而不舍 □ 目不kuī( 窥)园 □ lì(沥)尽心血 □心不在yān(焉) □ 慷慨( kǎi)淋漓 □ 气冲斗(dǒu)牛 □诚huánɡ(惶)诚恐 □ 兀兀( wù )穷年 □ 群蚁排衙(yá) □迥(jiǒnɡ )乎不同 □ 藏污纳垢(ɡòu ) □ hè( 鹤)立鸡群 □正jīn(襟)危坐 □二、词语积累1.请你用本单元涉及的词语填写,并勾选好词放入积累本。(1)马革裹尸 (2)平沙 (3)萦带 (4)矄 (5)铤(6)殷红 (7)锲而不舍 (8)望闻问切 (9)兀兀穷年 (10)群蚁排衙(11)迥乎不同 (12)气冲斗牛 (13)髭 (14)髯 (15)绺(16)鬈 (17)滞留 (18)器宇 (19)禁锢 (20)酒肆(21)鹤立鸡群 (22)正襟危坐 (23)轩昂 (24)低眉 (25)诚惶诚恐(26)侏儒 (27)锃亮 (28)涟涟 (29)盎然2.测试训练(1)D解析:诚惶诚恐的意思是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用在这里句义不通。(2)略三、古诗关键词句1.重点字词(1)关键字词①卿: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的爱称。朋友间也以“卿”为爱称。当涂:当权,掌权。②辞:推托务:事务③孤:古时王侯的自称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历来被尊为典范的著作,这里指《易》《书》《诗》《礼》《春秋》等儒家经典。博士:官名,始设于战国时期,西汉中期之后专掌经学讲授。④但:只,只是涉猎:粗略地阅读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⑤及:到,等到过:经过⑥今者:如今,现在才略:才干和谋略非复:不再是⑦更:另外,再刮:擦拭。⑧大兄:对同辈朋友的敬称见事:明白事理、事势(2)通假字邪:语气词,同“耶”(3)古今异义①古义:古代王侯的自称今义:孤单,孤独②古义:官名,始设于战国时期,西汉中期之后专掌经学讲授。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③古义:指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④古义:只,只是今义:不过,可是(4)一词多义①当但当涉猎:应当卿今当涂掌事:动词,正②见见往事耳: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知晓③就蒙乃始就学:从事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完成④以以军中多务:用自以为大有所益:以为,认为2.重点句子①你现在执政掌权,不能不学习!②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③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这样)大有好处。④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吴县的吕蒙了!四、句段背诵默写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文学文化常识】四、测试训练1.基础巩固(1)填空①叙述 时间、人物、地点、起因、经过、结果②程度、范围、时间、频率、语气③夸张 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④邓稼先 原子弹和氢弹⑤臧克家(2)B解析: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2.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