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0张PPT)专题六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课时:第六课时课本:第65页课标解读01知识梳理02目录重点突破03能力提升04过关训练05直击中考06课标解读01PART ONE2025课标解读知识梳理重点突破能力提升过关训练直击中考课标解读课标要求 认识大洲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并依据大洲地理位置特点,判断大洲所处热量带和降水的空间分布概况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亚洲的地形、气候、人口、经济等地理特征2025年 备考指导 本专题主要考查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大洲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的特征,并能简述自然地理特征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知识梳理02PART TWO2025课标解读知识梳理重点突破能力提升过关训练直击中考知识梳理重点突破03PART THREE2025课标解读知识梳理重点突破能力提升过关训练直击中考重点一 亚洲的自然环境重点突破重点一 亚洲的自然环境1.世界第一大洲地理位置(表6.1)。(2)世界第一大洲的依据:①面积最大,约为4400万平方千米;②跨纬度最广,81°N~11°S;③东西距离最长,约8000千米。(3)亚洲分区(6个):东亚、南亚、东南亚、西亚、中亚、北亚。位置 半球位置 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海陆位置 位于太平洋的西岸,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纬度位置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 与欧洲的分界线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与非洲的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白令海峡表6.12.地形和河流(表6.2)重要地形区 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主要河流 长江、黄河、湄公河、印度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地形、地势特征 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中部地势高耸,四周地势较为低平河流走向 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表6.23.复杂的气候(图6.2、表6.3)亚洲气 候类型 (9种) 面积最广的气候 ④温带大陆性气候 季风气候 亚洲东部 ③温带季风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亚洲南部和东南部 ①热带季风气候其他类型 ⑤热带雨林气候、⑥地中海气候、⑦热带沙漠气候、⑧高原山地气候、⑨寒带气候 亚洲气候特点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表6.3典题精析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于3月26日至29日在海南博鳌举行,年会主题为 “亚洲与世界:共同的挑战,共同的责任”。图6.3为“亚洲地理位置及河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 1~2题。1.下列关于亚洲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①地跨热、温、寒三带 ②地势中间高,四周低③四面环海,气候湿润 ④地形多样,河流众多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B典题精析2.关于图中①②③三地所对应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A.①—热带季风气候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③—温带季风气候B.①—热带草原气候 ②—热带沙漠气候 ③—亚热带季风气候C.①—热带沙漠气候 ②—热带草原气候 ③—热带季风气候D.①—热带草原气候 ②—热带季风气候 ③—热带季风气候A重点突破03PART THREE2025课标解读知识梳理重点突破能力提升过关训练直击中考重点二 亚洲的人文环境重点二 亚洲的人文环境1.亚洲的人口(表6.4)项目 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7个:中国、日本、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人口数量(2020年) 46.41亿平均人口增长率(2015—2020年) 0.93%分布特点 人口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的依据 ①人数最多;②1亿人口以上的国家最多;③净增人口最多;④人口密度最大影响 亚洲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所以一方面要控制人口的数量,另一方面要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表6.42.亚洲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产生的因果关系(图6.4)3.多样的地域文化(1)亚洲大小民族约1000个。人数差异很大,既有人数超过10亿的汉族,又有人数不到1000的民族。(2)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3)亚洲不同的地域文化及成因(表6.5)。文化现象 自然条件或民族习俗日本的抗震建筑 处于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也门的住房和梯田 多山地,地形崎岖达雅克人的高脚长屋 气候湿热,人们过着聚居生活恒河三角洲的水乡生活 气候湿热,多河湖雅库特人的木屋 气候严寒,木材丰富贝都因人的帐篷、宽大袍子 热带沙漠和荒原地带,人们过着游牧生活表6.54.经济发展差异(1)各国经济差异及划分标准(表6.6)。(2)三次产业的划分。①第一产业:农业。②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③第三产业:流通、服务部门。发达国家 日本、韩国发展中国家 亚洲除日本、韩国之外的大部分国家划分标准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产业结构。一般来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越高、第三产业比重越大的国家,经济越发达表6.6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亚洲好世界才能更好。我们应坚定维护亚洲和平,积极推动亚洲合作,共同促进亚洲团结,继续把亚洲发展好、建设好,展现亚洲的韧性、智慧、力量。图6.5为“亚洲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典题精析(1)请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描述亚洲地理位置的特征。纬度位置: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2)简述亚洲河流的流向特征。大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入海。(3)亚洲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试分析亚洲三大古文明发祥地形成的有利条件。地形较为平坦;位于中、低纬度,气候较为温暖;有河流提供水源。能力提升04PART FOUR2025课标解读知识梳理重点突破能力提升过关训练直击中考1.区域地理位置的描述。(1)纬度位置的描述(图6.6)。①该区域主要位于×°(S/N)~×°(S/N),例如亚洲位于11°S~81°N;②特殊纬线从×(北/中/南)部穿过,例如北回归线从南部穿过;③主要位于×温度带或跨×个温度带,例如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地跨寒、温、热三带)。能力提升1.区域地理位置的描述。(2)海陆位置的描述。①该区域×(东/南/西/北)部濒临×洋;②方位1(东部)与×洲相连,方位2(西南)与×洲相邻,方位3(东北)隔某地理事物(海峡/海域)与×洲相望。例如,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北、东、南分别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西面与欧洲毗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能力提升2.地理位置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1)纬度位置。①低纬度地区:热量充足,有利于农业发展,适宜种植热带经济作物。②中纬度地区:温带地区,气温适中,适宜人类居住,四季分明,气候类型多样,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营。③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有利于发展特色旅游业(如冰雪产业、观赏极光等),不利于发展种植业。能力提升(2)海陆位置(图6.7)。①四面环海的岛屿型:有利于发展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海上贸易。②四周均不临海的内陆型:邻国众多,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③海陆兼备的临海型:兼具内陆型和岛屿型优势,既可发挥临海优势,也可发展边境贸易。能力提升过关训练05PART FIVE2025课标解读知识梳理重点突破能力提升过关训练直击中考40°N被称为“地球的金项链”,这里环境多样,物产丰富。图6.8为“40°N沿线部分地区地形剖面图及主要农产品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是( )A.以山地为主,东高西低B.以平原为主,西高东低C.以高原为主,中间高,东西低D.以盆地为主,中间低,东西高过关训练C2.图示地区自然环境多样,体现在( )①人口分布不均,东西差异大 ②地表起伏大,植被类型不同③纬度跨度大,热量差异大 ④东西跨度大,降水差异大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D3.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描述,正确的是( )A.华北平原发展水田种植业,盛产水稻B.内蒙古高原发展以细毛羊为主的畜牧业C.图兰平原临近里海,水源充足,便于灌溉D.阿拉尔农垦区引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D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经济稳步发展,人均GDP已达发达国家水准。1997年12月,哈萨克斯坦政府将首都从中亚最大城市阿拉木图(图6.9中甲地)迁至位于中北部的阿斯塔纳(图6.9中乙地),并用10年时间,将阿斯塔纳从一个荒漠草原环绕的小城镇变成了拥有百万人口的现代化大都市。读图6.9,完成4~5题。4.根据材料,哈萨克斯坦迁都阿斯塔纳的首要目的是( )A.平衡地区发展B.分解首都功能C.保障国防安全D.增强国际影响5.与阿拉木图相比,阿斯塔纳建设新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A.自然条件优越 B.建筑用地充足C.开发历史悠久 D.水陆交通便利AB白令海峡是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相距最近处,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铁路同原有铁路连通,可以为两大陆提供一条便捷的陆上交通通道(图6.10)。读图完成6~7题。6.从北京到洛杉矶的铁路沿线,占绝对优势的自然景观是( )A.阔叶林 B.针叶林C.半荒漠 D.苔原7.陆上交通通道的开通对 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A.俄罗斯 B.加拿大 C.美国 D.日本BA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图6.11),完成8~9题。8.亚洲季风气候显著,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图中序号代表季风气候的有( )A.①②③ B.①⑤⑥C.⑤⑥⑦ D.④⑥⑦9.形成季风气候的原因主要是( )A.纬度跨度大B.经度跨度大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D.地形类型复杂多样BC读“‘金砖国家’示意图”(图6.12),完成10~12题。10.图中所示“金砖国家”都属于( )A.北半球国家 B.东半球国家 C.发达国家 D.沿海国家D11.下列关于俄罗斯、巴西两国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俄罗斯地跨两个大洲,国土面积广大B.俄罗斯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C.巴西位于南半球,气候比较凉爽D.巴西北部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C12.近些年来,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迅速,被誉为亚洲经济发展中的“双子星”,受到世界普遍关注。两国发展经济共同的社会条件有(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政策优惠 ④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⑤市场广阔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C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24年 3月26—19日,博鳌亚洲论坛 2024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材料二 2022年第二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在西亚波斯湾沿岸国家卡塔尔举行。材料三 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和热量,尤其是需要大量的水分。此外,平坦的地形也有利于水稻种植和农田管理。材料四 图6.13为“亚洲简图”,图6.14为“热带季风气候资料图”。(1)波斯湾海上的唯一出口是 海峡(该海峡被称为“世界油阀”);石油东运路线中,经过了C 海峡(该海峡被称为“海上生命线”)。霍尔木兹马六甲(2)韩国足球队参加卡塔尔世界杯,随行翻译必须掌握 。(填语言)。卡塔尔当地居民喜欢穿宽大白色长袍,当地很多建筑外观也是白色,原因是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东南亚种植水稻具有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4)博鳌亚洲论坛的召开给海南的发展带来哪些积极的影响 阿拉伯语气候炎热,白色对光照的反射率强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加强了海南与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提升了海南的国际知名度。水稻喜温喜湿,东南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耕地多,有利于种植水稻。直击中考06PART SIX2025课标解读知识梳理重点突破能力提升过关训练直击中考(2023·新疆)“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听到这首《亚洲雄风》,我们的脑海中会呈现出一幅亚洲壮丽山河的画卷。据此完成1~2题。1.“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是( )A.天山山脉博格达峰 B.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C.喀喇昆仑山脉乔戈里峰 D.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直击中考D(2023·新疆)“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听到这首《亚洲雄风》,我们的脑海中会呈现出一幅亚洲壮丽山河的画卷。据此完成1~2题。2.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的是( )D(2019·广东)塔吉克斯坦大部分位于帕米尔高原上,境内山地和高原约占国土面积的90%,其中约一半在海拔3000米以上,该国拥有整个中亚地区60%的水资源。读“塔吉克斯坦示意图”(图6.15),完成3~4题。3.下列关于塔吉克斯坦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深居内陆②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③境内有大量冰川分布④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A4.塔吉克斯坦的城市集中分布在该国西南部,主要原因是这里( )A.纬度较低,阳光充足 B.地势较低,水源充足C.气候温和多雨 D.平原面积广大B5.(2022·黑龙江)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的生活差异对应正确的是( )A.西亚——传统民居是长屋B.北亚——交通工具主要是船C.南亚——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D.东南亚——以游牧生活为主C(2023·江苏常州)俄罗斯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基地是世界第一座航天发射中心,它位于哈萨克斯坦西南部人烟稀少的荒漠草原地区,平均海拔90米左右,气候干旱。据此完成6~8题。6.俄罗斯的首都是( )A.圣彼得堡 B.摩尔曼斯克C.莫斯科 D.符拉迪沃斯托克7.哈萨克斯坦西南部气候干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拔 D.海陆位置8.拜科努尔航天发射的不利条件是( )A.人烟稀少 B.冬季寒冷 C.地势平坦 D.降水稀少CDB(2022 ·安徽)日本位于亚欧大陆的东侧,是发达的工业化岛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很大。图6.16示意日本2017年进出口贸易额的货物结构。据此完成9~10题。9.据材料可知,日本( )A.进口中工业原料多于工业制成品B.出口中工业原料多于工业制成品C.工业制成品进口和出口量都最多D.金属矿产和能源种类多、储量大10.日本主要工业区大多临近太平洋沿岸,主要原因是沿海地区( )A.气候适宜 B.地形平坦C.海运便利 D.人口密集CC11.(2019·山东临沂·改编)河流是文明的发祥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三个位于亚洲,其所在流域分别为黄河—长江流域、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亚洲各国人文环境差异大,国情各异,发展水平不一,文化多样。正是这种多样性和互补性,亚洲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实现和平共处,共同繁荣。根据“亚洲地形图”(图6.17)和“世界人口分布图”(图6.18),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说出亚洲的地形特征。(2)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3)从经济的角度分析中国与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条件。(4)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促进了亚洲各国共同发展,互利共赢。请分别阐述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在矿产资源领域开展的合作对双方产生的有利影响。以山地、高原为主。有利于中国获得大量矿产资源,缓解矿产资源紧张问题,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本国工业,推动经济发展。有利于哈萨克斯坦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扩大消费市场,增加经济收入,增加就业机会。①有大面积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形比较平坦,耕地面积大;②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粮食产量高;③土壤肥沃,河流水资源丰富,灌溉便利,粮食生产有保证。①劳动力充足;②消费群体庞大,消费市场广阔。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