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0张PPT)专题一地球和地球仪课时:第1课时课本:第1页课标解读01知识梳理02目录重点突破03能力提升04过关训练05直击中考06课标解读01PART ONE2025课标解读知识梳理重点突破能力提升过关训练直击中考课标解读课标要求 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运用模型或软件,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说出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等结合实例,说出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地球仪 观察地球仪,并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说出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用经纬度描述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所在地的位置在地球仪上识别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说出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依据2025年 备考指导 本专题经常会以某一国际热点地区为背景来考查该地的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四季变化或昼夜长短变化情况等,结合生活实际考查地球运动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注重学生读图技能的考查 知识梳理02PART TWO2025课标解读知识梳理重点突破能力提升过关训练直击中考知识梳理重点突破03PART THREE2025课标解读知识梳理重点突破能力提升过关训练直击中考重点一 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仪重点一 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通过地球卫星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重点突破(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坐地日行八万里”就是指赤道周长),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1)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地球模型。(2)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分布。(3)纬线和经线。①纬线:在地球仪上,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②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③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④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4)经线、纬线的特点(表1.1)特点 经线 纬线形状 半圆,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都能组成一个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一个纬线圈长度 经线长度都相等 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赤道最长,并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到南、北极各缩成一点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西方向表1.1特殊的经纬线(1)特殊经线: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20°W、16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重合。(2)特殊纬线:赤道(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也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30°纬线是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的分界线;23.5°纬线是热带、温带的分界线;66.5°纬线是温带、寒带的分界线。(5)经度和纬度(表1.2)3.利用经纬网判断经纬度(1)确定经纬线的名称(度数+字母,如40°N 、120°E等)。方法1:直接读出度数,根据度数的变化特点来推断方向,如图1.1中A点的经纬度位置由所在的经线和纬线组成,即由40°N和60°E组成,写成A(40°N ,60°E)。3.利用经纬网判断经纬度(1)确定经纬线的名称(度数+字母,如 40°N 、120°E等)。方法2:先找特殊经纬线(如0°经线、0°纬线、180°经线等),后判断方向,如图1.2所示。3.利用经纬网判断经纬度(2)确定东、西半球:根据20°W与160°E经线进行判断,如图1.4所示。提示:依据“小小为东,大大为西,不大不小看字母”的原则,即小于20°的经线在东半球,大于160°的经线在西半球,经度为 20°~160°, 根据后面字母确定东、西半球。典题精析(2022·湖南衡阳)奋进新征程,建设航天强国。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我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读“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简图”(图1.5),完成1~2题。1.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所在地最接近的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A.(40°N,100°W)B.(40°N,100°E)C.(40°S,100°W)D.(40°S,100°E)B典题精析(2022·湖南衡阳)奋进新征程,建设航天强国。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我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读“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简图”(图1.5),完成1~2题。2.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太阳直射北半球 ②南半球处于夏季③衡阳昼长夜短 ④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D重点突破03PART THREE2025课标解读知识梳理重点突破能力提升过关训练直击中考重点二 地球的运动重点二 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1)含义: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2)方向:自西向东。(3)周期:一天(约为24小时)。(4)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时间差异和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重点突破2.地球的公转(图1.6)(1)含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2)方向:自西向东。(3)周期:一年(约为365天)。(4)特点: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66.5°。(5)产生的现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1)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此后,直射点北移,到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5°N),此后直射点南移,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又直射赤道,此后继续南移,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5°S),此后又北移,这样周而复始。一年中,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各被太阳直射一次,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范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2)昼夜长短的变化: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都是昼夜平分。(3)正午太阳高度是某地地方时12时的太阳高度。太阳高度与物影长度的关系:太阳高度越大,物影越短;反之,物影越长。(4)同一地点,不同季节获得的太阳光热不同,形成四季。北半球3、4、5月是春季,6、7、8月是夏季,9、10、11月是秋季,12、1、2月是冬季;南半球相反。结合图1.7,列表(表1.3)比较地球的公转运动(以北半球为例)。节气 大致日期 太阳直射点位置 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地球在公转时的两个特点春分 3月21日 赤道 昼夜等长 ①地轴总是倾斜的;②地轴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永远指向北极星的方向夏至 6月22日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秋分 9月23日 赤道 昼夜等长 冬至 12月22日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 表1.33.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1.8)典题精析(2022·广东)2022年6月5日,我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图1.9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时,地球运转位置处于公转示意图中的________之间。( )A.甲—乙 B.乙—丙C.丙—丁 D.丁—甲A典题精析(2022·广东)2022年6月5日,我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图1.9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2.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当天,广东省昼夜长短情况是( )A.极昼 B.昼长夜短C.昼夜平分 D.昼短夜长B能力提升04PART FOUR2025课标解读知识梳理重点突破能力提升过关训练直击中考能力提升1.太空探索的意义。①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②形成巨大市场潜力的空间产业;③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空间和条件;④利用宇宙空间环境收集信息。2.中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酒泉、太原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多晴朗天气,海拔较高,大气稀薄,利于观察。西昌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位于内陆,人烟稀少,较安全。文昌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①交通便利,海运方便运输,可以发射大吨位火箭;②纬度低,提高发射质量;③可以多方位发射,直接面向大海,安全系数高;④原有基础条件好。过关训练05PART FIVE2025课标解读知识梳理重点突破能力提升过关训练直击中考过关训练在极地地区,严寒大风是常见的天气,极地科考船纵跨南、北两半球往返航行,纬度变化大。悉尼某考察船对南、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途经图1.10中的M、N地。据此完成1~2题。1.M地位于( )A.西半球 B.高纬度C.北温带 D.极昼、极夜区C过关训练在极地地区,严寒大风是常见的天气,极地科考船纵跨南、北两半球往返航行,纬度变化大。悉尼某考察船对南、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途经图1.10中的M、N地。据此完成1~2题。2.考察船到达M地时,依次向正西、正北、正东、正南方向分别航行200千米,对附近海域进行勘察,该考察船最终位置在( )A.M地正北 B.M地正东C.M地正西 D.M地正南B3.图中①地的地理坐标是( )A.(70°N,170°E)B.(70°N,170°W)C.(70°S,170°E)D.(70°S,170°W)C读图1.11,完成3~4题。4.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②地位于中、高纬度的分界线上B.①地位于南寒带C.②地位于③地的正北方向D.④地位于西半球D读图1.11,完成3~4题。2023年4月20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的青少年进行了“天宫对话”。三位航天员回答了青少年的提问。图1.12为“地球公转和二十四节气图”。据此完成5~6题。5.此次“天宫对话”时,地球运行最接近的节气是( )A.立春 B.谷雨C.处暑 D.霜降6.“天宫对话”这天( )A.武汉荷塘蛙鸣 B.北京枫叶正红C.上海昼长夜短 D.沈阳日出最晚BC“雪龙”号科考船于2019年10月出发驶向南极,2020年4月顺利返回上海图1.13为“‘雪龙’号科考船部分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7.“雪龙”号从出发到返回,经历了( )A.春分、夏至 B.夏至、秋分C.秋分、冬至 D.冬至、春分D8.“雪龙”号停靠霍巴特时,其所处位置是( )A.(43°N,147°W) B.(43°N,147°E)C.(43°S,147°W) D.(43°S,147°E)D“雪龙”号科考船于2019年10月出发驶向南极,2020年4月顺利返回上海图1.13为“‘雪龙’号科考船部分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2019年4月,人类首张黑洞照片轰动世界。黑洞照片由全球8个射电望远镜联合“拍摄”获得,其中智利的ALMA望远镜功不可没,该望远镜所在地全年晴夜日数可达320天左右,气流稳定、空气干燥、无光污染。读“观测黑洞的望远镜分布示意图”(图1.14),完成9~10题。9.智利ALMA望远镜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B10.黑洞照片成功问世的意义有( )①证明了黑洞的存在②宇宙中最后的秘密终于被揭开③为人类找到了一个新的家园④说明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需要互相合作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C2019年4月,人类首张黑洞照片轰动世界。黑洞照片由全球8个射电望远镜联合“拍摄”获得,其中智利的ALMA望远镜功不可没,该望远镜所在地全年晴夜日数可达320天左右,气流稳定、空气干燥、无光污染。读“观测黑洞的望远镜分布示意图”(图1.14),完成9~10题。11.罗斯海新站位于长城站的( )A.西北方 B.西南方C.东北方 D.东南方12.科学家在南极洲考察时最适宜使用的能源是( )A.石油 B.核能C.太阳能 D.风能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76°S,163°E),位于南极三大湾系之一的罗斯海区域沿岸,于2018年2月7日正式选址奠基。读图1.15,完成11~12题。BD13.读“经纬网图和地球公转运动的二分二至图”(图1.16),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A点的经度是____;A、B、C、D四点中,位于E点西南方向的是___点。(2)7月份,图甲中D地为_____(季节);A、D两地同一时期季节相反,是由于地球的_____运动造成的。180°C冬季公转(3)图乙①②③④四个位置中,太阳直射南纬23.5°的是____(填序号);此时,广州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当太阳直射点在图甲C点所在纬线上,并且即将向北移动时,地球处在图乙公转轨道上的____(填序号)处。(4)当地球处于公转轨道④处附近时,B、E两地更早迎来日出的是____ 地。试说明理由。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越往东的地方越早看到日出,所以B地方更早迎来日出。③昼短夜长④B13.读“经纬网图和地球公转运动的二分二至图”(图1.16),回答下列问题。直击中考06PART SIX2025课标解读知识梳理重点突破能力提升过关训练直击中考直击中考(2022·广西贺州)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图1.17),完成1~3题。1.图中四地,所在纬线长度最短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2.图中纬度相同的两地是( )A.甲和丁 B.甲和丙C.甲和乙 D.乙和丙3.图中地方时相同的两地是( )A.甲和丁 B.甲和丙C.甲和乙 D.乙和丙ADC直击中考(2023·新疆)数九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计算寒天的方法,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民间有描画九九消寒图的习俗,人们用墨笔每天晕染一瓣梅花,九九八十一天后,梅花点道,春回大地。图1.18是“九九消寒图”,图1.19是“太阳直射点移动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4.当九九消寒图晕染第一瓣梅花时(12月22日前后),阳光直射(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C.地球形状 D.地球大小B直击中考5.当九九消寒图晕染最后一瓣梅花时,下列描述与实际相符的一项是( )A.步入春季开学季B.开启暑假生活C.观赏金色胡杨最佳时节D.准备冬至日的饺子A(2023·新疆)数九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计算寒天的方法,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民间有描画九九消寒图的习俗,人们用墨笔每天晕染一瓣梅花,九九八十一天后,梅花点道,春回大地。图1.18是“九九消寒图”,图1.19是“太阳直射点移动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2022·湖南常德)读“常德市某中学平面分布图”(图1.20),完成6~7题。6.贝贝同学下课后从主教学楼前往食堂吃饭,前进的主要方向是( )A.向东 B.向南C.向西 D.向北7.A为学校艺术中心,玲玲发现春分日琴房①上午洒满阳光,琴房②正午阳光普照,琴房③下午阳光比其他两处更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C.地球形状 D.地球大小DA(2020·广东)2020年6月21日,全球迎来天文奇观——日环食,日环食带所经过的部分地区能观测到日环食。读“2020 年6月21日日环食带示意图”(图1.21),完成8~10题。8.日环食当天恰逢我国某节气,该节气是(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B9.图中阿里观测点的位置最接近( )A.(31°S,80°W) B.(31°N,80°W)C.(31°S,80°E) D.(31°N,80°E)D(2020·广东)2020年6月21日,全球迎来天文奇观——日环食,日环食带所经过的部分地区能观测到日环食。读“2020 年6月21日日环食带示意图”(图1.21),完成8~10题。10.阿里观测点是我国境内观测日环食的最佳地点,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太阳光照强B.地处青藏高原,气温低C.冰川广布,植被稀少D.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D11.(2019·山东临沂·改编)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我国航空航天工业取得巨大成就: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于2019年1月3日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到2020年,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了全部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的发射,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导航定位服务。材料二 “中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分布示意图”(图1.22)。(1)写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经纬度位置 ;(2)例举其他两例高新技术产业 。(3)根据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所处的位置,试说明该卫星发射中心附近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航天发射的影响。(4)试分析文昌发射中心相比于其他三个发射中心的优势。三面临海,运输大型火箭更加方便,可降低火箭残骸落区的安全隐患。(28°14′N,102°01′E)生物技术、电子产业地势平坦,气候干燥,晴天多,大气能见度高;地处西北地区,多大风和扬沙等天气。影响:晴天多,能见度高,便于卫星的发射和跟踪;大风和扬沙天气多,不利于卫星发射,并危害航天发射设备等。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