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9张PPT)专题十七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课时:第十七课时课本:第197页课标解读01知识梳理02目录重点突破03能力提升04过关训练05直击中考06课标解读01PART ONE2025课标解读知识梳理重点突破能力提升过关训练直击中考课标解读课标要求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结合实例,描述不同区域的差异,说明区域联系和协同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区域城乡分布和变化,推测该区域城乡发展图景进行野外考察或运用相关资料,说明自然环境与地方文化景观之间的关系2025年备考指导 本专题主要考查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突出的环境特征,一般结合时政热点考查该区域的农业发展、湿地生态功能的保护等 知识梳理02PART TWO2025课标解读知识梳理重点突破能力提升过关训练直击中考知识梳理重点突破03PART THREE2025课标解读知识梳理重点突破能力提升过关训练直击中考重点一 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与农业重点一 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与农业1.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概况(表17.1)重点突破地理区域 占全国总面积的比重/% 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 主要地形 地表景观 气候类型 地理特征西北地区 30 4 高原、盆地 草原、荒漠 温带大陆性气候 干旱青藏地区 25 1 高原、山地 草原、冰川 高原山地气候 高寒表17.12.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牧场类型和主要优良畜种(表17.2)地理区域 牧区名称 牧场类型 优良畜种西北地区 内蒙古牧区 温带草原牧场 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牧区 山地牧场 细毛羊青藏地区 西藏牧区 高寒牧场 牦牛、藏绵羊青海牧区 表17.23.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和青藏地区的河谷农业除了畜牧业外,在西北的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人们利用河水和地下水发展了灌溉农业,新疆绿洲修建了富有特色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在青藏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等海拔较低的地区,分布着河谷农业,主要农作物是小麦、青稞等。4. 特色农产品新疆:(1)新疆长绒棉: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和采摘。(2)哈密的瓜果: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糖分的积累。西藏:青稞和小麦。(2023·湖南衡阳)新疆天山地区的牧民有迁移轮牧的历史传统。图17.1示意天山迁移轮牧的过程。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影响图中四个牧场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和降水 B.坡向C.土壤 D.风力典题精析A2.牧民春、夏、秋、冬四季的轮牧地点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B重点突破03PART THREE2025课标解读知识梳理重点突破能力提升过关训练直击中考重点二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塔里木盆地重点二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塔里木盆地1.概况(1)自然环境。①气候: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②河流和植被:荒漠广布、河流稀少、多内流河。(2)人口分布规律:人口、城市和交通设施主要分布在盆地的边缘和有水源的绿洲。2.油气资源的开发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含油气盆地。(2)西气东输:四大跨世纪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和青藏铁路)之一。(以一线工程为例分析)①起止点: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东至上海。②所经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新、甘、宁、陕、晋、豫、皖、苏、沪。③所经地形区: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④穿越大河:黄河、淮河、长江。⑤产生效益。西部地区:使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东部地区:缓解能源短缺问题;改善环境;优化能源消费结构。3.环境保护:塔里木盆地环境脆弱,在开发利用油气资源的同时,需要采取多种措施避免破坏环境,并加强绿洲的环境保护,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四周高山环抱,气候干旱,戈壁、沙漠广布。图17.2示意塔里木盆地的现代城镇、铁路等要素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图中铁路、城镇的分布特征。(2)简述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原因。(3)该地区的阿克苏苹果、库尔勒香梨、若羌红枣享誉全国,简述其品质优良的原因。典题精析深居内陆,受山脉阻挡,来自海洋的水汽不易到达。铁路和城镇多沿盆地的边缘呈环状分布。光照强, 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瓜果特别甜。重点突破03PART THREE2025课标解读知识梳理重点突破能力提升过关训练直击中考重点三 三江源地区重点三 三江源地区1.位置:青海省南部。2.江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被誉为“中华水塔”。3.三江源地区的保护: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这直接影响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同时,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2023·四川广安)为了更好地复习和巩固青藏地区的相关知识,乐乐绘制了“青藏地区地理知识树”。读图17.3,完成1~2题。1.下列对“知识树”中信息的解读,能真实反映青藏地区特征的是( )A.“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纬度高B.高寒农牧业——畜牧业——牦牛C.资源丰富——地热能——拉萨“日光城”D.少数民族——藏族——火把节典题精析B2.青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为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以下措施可行的有( )A.开垦高原湿地,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B.开发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C.发展独特的民族风情文化旅游业D.兴建草场,扩大放牧规模C能力提升04PART FOUR2025课标解读知识梳理重点突破能力提升过关训练直击中考1.新疆棉花种植的优势条件。①昼夜温差大,有机质积累多,可以有效抑制棉花病虫害的发生;②光照强,空气湿度小,有利于棉花生长和采摘;③冰雪融水提供丰富的灌溉水源;④地形平坦,可耕种棉花的土地面积广,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种。2.新疆海鲜陆养的意义。①利用盐碱地,提高土地利用率;②有利于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升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③带动相关产业 (养殖业、水产加工业、冷藏保鲜业)的发展。能力提升过关训练05PART FIVE2025课标解读知识梳理重点突破能力提升过关训练直击中考位于河北省境内的塞罕坝,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几十年来,塞罕坝人用青春和汗水在荒漠沙地上营造起万顷林海,为京津冀地区构筑了一道强大的生态屏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图17.4示意塞罕坝林场及其周边区域。读图完成1~2题。1.根据北京气候及沙源地相对位置关系推断,北京的沙尘暴天气最不易发生于(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过关训练B2.塞罕坝林场发挥的效益有( )①可发展以森林公园为主体的生态旅游②林场耕地类型由旱地转为水田③阻沙源、保水源,维护京津冀生态安全④大量砍伐林场林木,提高收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甘肃玉门是中国第一个大型石油基地,但近年来资源趋于枯竭。目前甘肃省正在河西走廊建设千万千瓦级发电基地,打造“陆上三峡”,玉门是其主战场。图17.5为“河西走廊简图”。读图完成3~5题。3.河西走廊能够建设千万千瓦级发电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A.风电能源丰富B.油电能源丰富C.水电能源丰富D.煤电能源丰富A4.助推玉门成为“陆上三峡”主战场的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C.纬度 D.太阳辐射5.发电基地的建设利于当地( )A.完善基础建设,减少寒潮危害B.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C.加速资源枯竭,抑制经济发展D.改善当地环境,促进农作物生长BA图17.6是“塔里木盆地城镇、交通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6.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主要分布在( )A.塔里木盆地的边缘 B.塔里木河的沿岸C.盐沼泽的周围 D.石油、天然气丰富的地区7.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与交通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C.土壤 D.水源AD河西走廊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被称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每年玉米收获后,戈壁滩成为天然晾晒场,晾晒使玉米种子在短时间内快速脱水干燥。读“河西走廊示意图”(图17.7),完成8~9题。8.该地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的有利条件是( )A.海拔较高,气温较低B.气候干燥,光照充足C.经济发达,科技先进D.交通便利,离市场近B9.河西走廊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下列对其描述正确的有( )①有铁路经过②气候相对两侧湿润③地形相对两侧低平④绿洲农业发展基础好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D读图17.8,完成10~12题。10.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是( )A.远看是山,近看是川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A11.相比于高原上的其他地区,藏南谷地成为农田、城市最集中的区域,其最大的优势是( )A.纬度较低,交通很便利 B.地形平坦,交通较便利C.地势较低,水热较充足 D.距海较近,水热较充足C12.青藏高原分布有高原湿地——三江源,关于三江源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被誉为“中华水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②长江、黄河、珠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③雪山、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④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B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夏季葡萄收获后,若直接在太阳光下暴晒,制成的葡萄干易腐烂、发酸、变色。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在四壁有洞孔的荫房内晾制出的葡萄干糖分保留多、不发酸、色泽碧绿、状如珍珠,其“无核绿葡萄干”享誉世界。材料二 初酿出来的葡萄酒口味生涩,需贮藏(要求温度维持在12~15℃,相对湿度70%左右)一段时间待其自然老熟后,才会芬芳浓郁、口味醇厚。渤海湾沿岸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葡萄酒产地,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2。材料三 “我国葡萄集中产地分布图”(图17.9)。(1)分析吐鲁番盆地年降水量少的原因。(2)简述该地区气候对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吐鲁番盆地位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人口、城镇主要分布在盆地的边缘地带;传统民居多为平顶房;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绿洲农业。(3)简述吐鲁番地区葡萄干品质好的原因。(4)根据材料二,从气候角度分析吐鲁番地区所产的葡萄较少用于酿酒的原因。空气湿度小,昼夜温差大,不利于将葡萄酒贮藏至自然老熟。吐鲁番地区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葡萄中积累的糖分多;冬季气温低,不利于害虫越冬,夏季紫外线强,葡萄病虫害少,种出的葡萄品质好;深居内陆,各类污染少;在四壁有洞孔的荫房内晾制,避免了强光暴晒,制成的葡萄干不发酸,糖分保留多,色泽好。直击中考06PART SIX2025课标解读知识梳理重点突破能力提升过关训练直击中考1.在山下水源充足的地方,分布有( )A.桑蚕基地 B.常绿阔叶林C.绿洲 D.野生牦牛群(2023·江西)准噶尔盆地气候干旱,内部多荒漠,其东北侧的阿尔泰山脉水分条件好,多优质牧场。本区人口多沿河或山麓水源地分布。图17.10示意卓娅家的放牧路线。据此完成1~3题。直击中考C2.影响不同季节牧场位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 D.经度位置3.卓娅家的畜产品主要销往新疆省级行政中心( )A.乌鲁木齐 B.拉萨C.兰州 D.西宁CA(2023·江苏连云港)图17.11为“某铁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4.该铁路线是( )A.青藏铁路 B.川藏铁路C.成昆铁路 D.宝成铁路5.该铁路线经过( )A.昆仑山脉 B.祁连山脉C.横断山脉 D.喜马拉雅山脉BC6.该铁路线沿线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其原因是受到(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的影响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的影响C.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的影响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的影响A(2023·新疆)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航拍中国》,深受观众喜爱。据此完成7~8题。7.下列《航拍中国》拍摄到的民族风情与所属民族相符的是( )A.那达幕大会——蒙古族 B.泼水节——满族C.赛龙舟——傣族 D.长鼓舞——土家族8.节目中有很多涉及地理知识的诗词,如:①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②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③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上述①②③描述的内容分别对应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域是( )A.山西,新疆、内蒙古 B.四川、新疆、贵州C.甘肃、内蒙古、浙江 D.甘肃、河南、江苏AC(2023·江苏连云港)图17.12为“柴达木盆地简图”。读图完成9~10题。9.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的原因是( )A.矿产资源丰富 B.稀土资源丰富C.生物资源丰富 D.森林资源丰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该地应治理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耕地退化 B.湿地退化C.林地退化 D.草地退化AD11.(2023·山西晋中·改编)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棉花是喜温、耐旱作物,对热量和光照条件要求较高,适宜生长在沙质土壤。新疆地处内陆,是我国最大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新疆棉以纤细柔长、弹性良好、光泽洁白、品质高著称。材料二 随着人口增多和经济开发力度加大,新疆部分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材料三 “新疆棉花产区分布示意图”(图17.13)。(1)据图归纳新疆棉花主要的分布地区。(2)简述新疆棉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晴天多,光照充足;气温高,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小;有灌溉水源;地形平坦;多沙质土壤。塔里木盆地的边缘;盆地边缘的绿洲;水源充足的山前冲积平原地区;塔里木河及其支流沿岸。(3)说出该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并简要分析原因。(4)请为促进新疆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提倡节水农业,杜绝大水漫灌,推广滴灌和喷灌技术;防治水污染,提高用水效率,工业上推广水的循环利用,生活中一水多用;发展多元化经济,开发旅游业。问题: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河湖面积缩小等。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量大。人为原因:人口、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生活用水量增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农业规模的扩大,灌溉用水量增加;工 矿企业耗水量大。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