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目标,学生对语文学习有着一定的兴趣,都乐于参加到语文学习活动中来。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识生字,说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独特的感受。很多孩子都喜欢上了阅读,养成了比较好的阅读习惯。作文及写话水平有所提高。但个别学生接受能力差,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在新的学期需努力帮助他们共同提高。二、教材分析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21篇,略读课文7篇。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3-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本册要求认识250个字,会写2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1.突出语文学科以文化人的育人价值。发挥语文学科在铸魂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引导学生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养成自尊自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美好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双线组织单元,加强单元整合。教科书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除了加强不同年段、不同册次之间的纵向联系,体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发展梯度,教材还着力加强单元内部的横向联系,使各板块内容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发展。3.强化阅读,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教材体现“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本的阅读体系。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快乐读书吧”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精读课文学习方法,略读课文运用方法,“快乐读书吧”使课外阅读课程化,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实践。通过这样的设计,使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有机整合,共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4.重视方法指导,促进能力提升。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集中体现了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运用。每个单元的“交流平台”都聚焦学习方法,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从学生的学习实践中提取可迁移运用的方法,总结出一些最基础的、最重要的学习经验,使学生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更进一步认识。同时,在练习活动中渗透方法,培养学生的方法意识。教材中的每一个练习活动,往往不只是简单提出一个学习要求,而是引导学生运用某种方法完成学习任务,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也是方法运用的过程。这些练习活动蕴含的学习方法,都可以举一反三地迁移运用于今后的阅读和表达实践。5.突显实践性,加强语言文字运用。教材着力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不论是练习活动的设计,还是语文园地的内容安排,都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在生活情境中运用语文,突显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特点。教材还努力加强阅读与表达的联系,促进读写结合,将阅读中的收获迁移运用于自我表达,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三、教学目标(一)识字与写字1.对学习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认识常用汉字250个,会写常用汉字250个。3.能掌握正确的运笔方式,用硬笔书写成段文字,做到具有一定的速度。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二)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文章能想象画面;能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3.能初步感受人物形象;能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4.能把握一件事和几件事构成的文章的主要内容。5.读文章能提出问题;能用批注的方法阅读。6.能简要复述课文。7.诵读优秀古诗文。能借助注释,了解古诗文大意。8.能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十万字。(三)习作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4.能自己修改和互相修改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养成修改的习惯。(四)口语交际1.能在生活中转述事情。2.能准确传达信息,清楚、连贯地讲述。3.能根据对象和目的进行自我介绍。四、教学措施1.识字与写字中年级依然重视识字写字教学,在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写字的同时,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分类指导,特别是难字、容易出错的字,要用恰当的方法加以点拨。本册教科书的多音字数量较大,引导学生读准字音,并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多音字的方法,形成分辨多音字读音的能力,在阅读时遇到多音字能借助字义推断字音。2.阅读教学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每篇课文的课后题确定教学内容。准确把握略读课文、文言文等不同类型课文的目标定位,避免拔高要求。阅读策略单元中的课文和习作单元中的课文各有用途,避免定式思维,用好课文,指向核心目标的达成。重视课外阅读,将课外阅读课程化落到实处。促进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并组织交流阅读体会,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3.习作四年级习作要求仍定位在“写清楚”,不要求“写具体”。在习作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习作是为了与人交流,要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让别人能看明白。每次习作话题,设定适当的目标要求,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表达清楚,尽力避免定位不准、拔高要求的问题。重视引导学生作后修改,培养学生的修改意识。教学时让学生每次习作后都有修改的环节,使之逐渐成为习惯。从学生的习作成品中发现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将习作的具体指导放在学生习作之后,引导学生作后充分交流,在与同伴、教师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通过读者反馈获知如何把自己想写的内容写得更清楚明白。重视习作单元的教学,准确把握习作单元的编排意图,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这条主线开展教学。找准习作单元中精读课文、习作例文的定位,对单元中的“交流平台”“初试身手”等相关资源进行有效组合,使学生通过学习这个单元,在写清楚一件事的能力有较为明显的提升。4. 口语交际依据不同的口语交际类型,设计符合交际话题的情境,有侧重地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或应对能力。多给学生创造当众表达的机会,重视引导学生成段表达,避免对生活场景的简单重复。重视交际方法、策略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完成真实交际任务的同时,实践交际方法,学习运用交际技巧和交际策略。通过不同交际话题、不同交际情境,使学生有机会面对不同场合、面对不同交际对象,学习在不同情境下实现交际目标,发展口头表达能力,不断增强交际的勇气和自信心。五、教学进度教学 进 度 周次安排 第1周 1.古诗词三首;2.乡下人家:3.天窗第2周 4.三月桃花水;习作;语文园地第3周 5.琥珀;6.向蓝天的恐龙;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第4周 8.千年梦圆在今朝:习作: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第5周 9.短诗三首:10.绿:11.白桦第6周 12.在天晴了的时候第7周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颍的大门:语文园地第8周 13.猫;14.母鸡;15.白热第9周 习作;语文园地第10周 期中综合练习第11周 16.海上日出;117.记金华的双龙洞;习作第12周 18.文言文二则:19.小英雄雨来:20.我们家的男子汉第13周 21.芦花鞋:习作:语文园地第14周 22.古诗三首;23.黄继光;24.“诺曼底号”遇难记第15周 25.我山工;习作:语文园地第16周 26.宝葫芦的秘密;27.巨人的花园:28.海的安儿第17周 习作;语文园地第18周 期末夏习第19周 期末综合检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