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雁归来》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大雁归来》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
参赛教师 年级与科目 八年级 语文
课题名称 大雁归来 所在单位
课标解读 新课程标准提出: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基本功的培养与提高,尤其应加强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并且充实词语积累量,培养科学理性的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精神,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而这一切都应在保证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进行,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以及师生互动的形式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模式 简介 “悦竞”互助课堂:“悦”指在课堂中学生悦耳、悦目、悦脑、悦心,课堂气氛轻松愉悦、课堂活跃灵动;“竞”既包含了校训“精竞”和学风“精竞求远”的精神内涵,也包含了学生通过自我的“口动、手动、脑动、心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间互动”互动交流学习,形成组内、组间的良性竞争,促进学生进步。“悦竞”课堂教学是“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方式,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过程,关注创新。互助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间互动”三层互动交流学习,全面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效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互助学习的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融学于趣、化教于心的教学理念,实现课堂“悦竞”。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篇幅不算短。内容上虽介绍大雁的生活习性,但同时又像一首抒情诗,抒发了对大雁的喜爱之情,面对大雁的联合观念,人类应该自愧不如。遗憾的是人类的猎杀行径给大雁制造着灾难。作者多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因为大雁在作者的心中就像人类一样具有灵性,雁群就像人群似的。从写作上来说,形象性、知识性、抒情性的完美结合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字里行间注满爱鸟之情。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在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学习了事物说明文,对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已有所了解。本单元两篇教读课文《大自然的语言》《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学习也让学生对事理说明文的学习要点、学习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但是学生初读课文后容易将其当成一篇介绍大雁生活习性的事物说明文,而对于传递的“自然共同体”的“大地伦理学”思想往往理解不到,思考还是浮光掠影,只停留在表面。
教学目标 1.通过提炼文章关键信息,撰写“观察笔记”,掌握科普文科学性的特点。 2.通过精读段落,聆听“雁声雁语”,学习科普文的抒情手法。 3.通过品读抒情词句和助读资料,感悟作者平等关爱自然界生命的情怀。
教学重难 点及解决 策略 教学重点:1.通过提炼文章关键信息,撰写“观察笔记”,掌握科普文科学性的特点。2.通过精读段落,聆听“雁声雁语”,学习科普文的抒情手法。
解决策略:一、课前准备:设计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了解大雁的基本知识和科普文的写作特点。 二、课堂互动:1.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提炼的关键信息和撰写的观察笔记。2.鼓励学生提出对文章抒情手法的理解和感受,进行互动交流。 三、拓展延伸:布置相关写作任务,让学生尝试运用科普文的写作风格进行创作实践。
教学难点:通过品读抒情词句和助读资料,感悟作者平等关爱自然界生命的情怀。
解决策略:一、深入挖掘抒情词句:1.挑选文章中表达作者对大雁情感深厚的抒情词句,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详细解读。 2.引导学生品味这些词句背后的深层含义,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对大雁的细腻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利用助读资料辅助理解:1.提供相关的助读资料,如其他相关作品,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 三、情感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自然界生命的态度,培养他们平等关爱自然界生命的意识。
教学方法 教法:互动讨论法、读写结合法
学法:主动笔记法、情感代入法、比较分析法、合作探究法、拓展学习法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重点难点、练习题等内容的课件,以便在课堂上展示和引导学生学习。 3.深入了解课文:教师应提前阅读并深入研究《大雁归来》的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4.扩展相关知识:教师可以查阅大雁的科普资料,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迁徙规律等,以便在课堂上能够准确回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 近期学校开设了科普账号,邀请各班级竞选“最牛科普博主”,你班商议开设“大雁归来”专栏,分享大雁的相关知识。那么,“大雁归来”专栏怎样才能在众多科普博主中脱颖而出,成为顶流呢?请大家协力合作,一起出谋划策,帮助班级完成“科普博主的进阶之路”。 初级阶段:撰写“观察笔记”; 中级阶段:聆听“雁声雁语”; 高级阶段:感悟“浪漫情怀”; 引入竞选“最牛科普博主”的任务情境,设置三个任务,其意图是让学生了解科普文科学性、文学性、思想性的特点,从而掌握科普文写作的方法。
初级阶段:撰写“观察笔记” 1.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撰写以下“科普博主的科学观察笔记”,完成“科普博主”的初级进阶之路。 2.通过整理“科学观察笔记”,你认为进阶“科普博主”的初级阶段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撰写“观察笔记”这一任务意在让学生能够掌握筛选提炼文章关键信息的能力,并理解作为一名科学家,首先必须具备细致的观察能力。
中级阶段:聆听“雁声雁语” 1.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找出描写大雁鸣叫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说说大雁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_______________(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手法,我从中看到了一群_____________的大雁”的句式回答。 2.通过品读雁声和模拟雁语,你认为进阶“科普博主”的中级阶段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聆听“雁声雁语”这一任务意培养学生句子赏析的能力以及模仿动物特点的写作能力,即读写结合,让学生理解科普文文学性的特点。
高级阶段:感悟“浪漫情怀” 1.作者的浪漫情怀首先体现在对大雁的喜爱上,请你找找作者是如何称呼大雁的?你是如何理解这种喜爱的? 2.请阅读以下补充资料,说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浪漫情怀? 3、感悟了作者的浪漫情怀后,你认为进阶“科普博主”的高级阶段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科普博主的科学观察笔记 观察者观察对象观察地点飞行距离飞行特点归来的保障迁徙特点栖息地喜欢的食物叫声特点 性格特点
感悟“浪漫情怀”这一任务意在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写作目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科普文具备深度思想的特点。
课堂总结 亲爱的博主,恭喜你顺利完成本节课的三项任务,成功晋阶为本校“最牛科普博主”,希望你保持初心,牢记科普博主应该具备的三大能力——科学性、文学性、思想性。同时也愿你能够承担起责任,做一名热爱自然、尊重生命、保护动物的环境使者,带领大家守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作业设计 基础:完成“我们是一群 的大雁”小视频拍摄。 拓展:完成一份大自然的档案: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选择并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小伙伴”——蚂蚁、蝉、螳螂、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风雨雷电的物候现象等,发挥科普博主的三大能力,把观察记录整理成一篇科普文章。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