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河南版道德与法治中考专题第一部分 考点通关主题一 国情教育课时1 踏上强国之路基础练考点1 改革开放1.[2024四川达州]2023年,我国发展取得了可喜成就:国内生产总值1 260 582亿元,比上年增长5.2%;货物进出口总额417 568亿元,比上年增长0.2%;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6.16%,比上年增长0.94个百分点。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是(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④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题干信息涉及2023年我国经济、城镇化方面取得的发展成就,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①③④正确;题干未涉及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②不符合题意。知识链接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2.[2023山东滨州]下列图表反映的正确信息有 ( )图1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情况图2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有了显著提高②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③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是强国富民之路④我国已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成就。由题干两幅图表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有了显著提高,说明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是强国富民之路,①③符合题意;图表没有体现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②排除;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④错误。3.[2024江苏无锡一模]下表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有(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978 3 679 343 1342023 1 260 582 51 821 21 691①国民经济快速发展②人民生活显著改善③城乡发展不平衡④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腾飞的表现。表格中2023年相对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增长表明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①②正确;表格内容未体现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④不符合题意;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属于取得的成就,③不符合题意。4.[2023四川自贡]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5周年。习近平强调: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某校九年级学生要制作一张以“大国改革”为主题的手抄报,下列素材中适合该主题的是( )①安徽凤阳的小岗村,被称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④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相关知识。“安徽凤阳的小岗村,被称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均符合“大国改革”的主题,①④正确;改革开放让中国人民富起来,②错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我国还没有完成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③错误。考点2 共同富裕5.[2024天津滨海新区二模]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做法有利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是( )A. 高层老楼加装电梯,改善居民住房条件B.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根除城乡教育差距C. 大力发展养老产业,满足老人一切要求D. 暑期限制农村用电,保障城市工业生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高层老楼加装电梯,改善居民住房条件,体现了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有利于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A符合题意;“根除”“一切”说法太绝对,B、C错误;暑期限制农村用电可能影响农村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不利于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D错误。知识链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6.[2024辽宁]某班同学在准备新闻播报时,从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找到以下信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供给,惠及上千万家庭。这些信息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A. 坚持教育优先 B. 走向共同富裕C. 开展民主选举 D. 发展国有经济【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共同富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供给,惠及上千万家庭”体现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重视民生问题,采取措施推动共同富裕,B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教育、民主选举、国有经济,A、C、D不符合题意。7.[2024江苏泰州三模]土特产是独特乡土资源孕育的地域产品,也是一个地方独具一格的重要标志。一个特产往往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做大做好“土特产”文章( )A. 有利于满足各族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B. 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C. 有利于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乡村振兴D. 有利于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共同富裕。“一个特产往往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体现了做大做好“土特产”文章有利于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乡村振兴,C符合题意;“满足各族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夸大了“土特产”产业发展的作用,A错误;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B错误;做大做好“土特产”文章与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无关,D排除。8.[2024江苏盐城]近年来,江苏积极打造南京都市圈、淮海经济区、苏锡常都市圈,深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宁镇扬一体化发展。这样做( )A. 落实了健康中国战略 B. 推动了区域协调发展C. 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 D. 实施了兴边富民行动【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共同富裕。江苏打造不同的都市圈以及推动一体化发展,都是在促进区域之间的协同合作和协调发展,使不同地区能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这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相符合,B符合题意;题干内容与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无直接关联,A、C、D不符合题意。提升练9.跨学科·数学[2024四川遂宁]2024年1月17日,中国亮出了2023年经济答卷。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 21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3%;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同比增长0.2%。这一成绩表明( )①我国已经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②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④我国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地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的增长,表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②③正确;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①错误;④表述正确,但材料未涉及,排除。知识链接改革开放的地位(1)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3)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4)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10.综合性[2024四川宜宾]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四十五载波澜壮阔,四十五载砥砺奋进。改革开放大潮激荡神州,社会主义中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改革开放( )A. 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B. 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C. 解决了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D.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地位和重要性。题干中的描述说明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D正确;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A错误;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B错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尚未解决,C错误。11.跨学科·数学[2024山东烟台]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依据经济实力和GDP进行评估,2023年县域经济百强县的分布情况如下图。图表说明( )A. 我国经济保持着高速发展态势 B. 城乡发展不平衡矛盾亟待解决C. 应保障东北地区经济优先发展 D. 需要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协调发展。图表主要反映的是2023年县域经济百强县在全国的分布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百强县的数量存在差异,这体现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需要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D正确;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A错误;图表中并未直接体现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B不符合题意;“应保障东北地区经济优先发展”说法错误,我国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C错误。12.综合性[2024江苏扬州二模]《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有利于( )①提高农民收入,增进民生福祉②巩固脱贫成果,实现同步富裕③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美丽乡村④平均分配所得,共享发展成果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举措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增进民生福祉,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美丽乡村,①③符合题意;我国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②错误;我国反对平均主义,④错误。13.应用型·打卡公共文化场馆[2024安徽]进入新时代,我国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综合文化站、美术馆和90%以上的博物馆都实行免费开放,到这些场馆“打卡”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生活方式。该举措( )A. 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B. 保障了公民的政治权利C. 体现了公民履行受教育义务 D. 保障了公民的经济权利【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场馆实行免费开放,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便利的文化服务,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A符合题意;公民的政治权利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等,该举措与政治权利无关,B不符合题意;公民的受教育义务主要体现在接受学校教育等方面,到这些场馆“打卡”不属于履行受教育义务,C不符合题意;公民的经济权利主要包括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等,该举措未涉及保障公民的经济权利,D不符合题意。14.跨学科·语文[2024山西朔州二模]某校每天都会进行新闻播报,以下是该校周三播报的一则新闻。根据《山西省数字政府建设规划(2023—2025年)》,山西省实施智慧民生服务优化升级工程,到2024年底,90%以上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免证办”,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全面覆盖群众的办事需求。下列古语适合用作这则新闻标题的是( )A.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B.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C.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D.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山西省实施智慧民生服务优化升级工程,全面覆盖群众的办事需求,体现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C符合题意;“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意思是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A不符合题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B不符合题意;“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强调法治的重要性,D不符合题意。15.综合性[2024重庆B卷]某地淡水湖泊曾遭受过严重污染,水质变差,生态物种减少。之后,该地利用5G、大数据等“黑科技”进行大规模系统性生态治理,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候鸟天堂”美景重现。不仅如此,该地淡水湖泊生态的治理成效还带动了周边旅游的兴旺,带来了群众收入的增长等。该地的变化( )①得益于思维方式的转变与技术的应用②是当地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个缩影③是转变发展方式,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体现④使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高质量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绿色发展道路。该地利用5G、大数据等“黑科技”进行大规模系统性生态治理,这得益于思维方式转变和技术应用,这种生态治理以及由此带来的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体现,生态环境改善、旅游兴旺、群众收入增长等,使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①③④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生态治理及其带来的一系列积极影响,并未体现城乡协调发展,②不符合题意。16.综合性[2023江苏淮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以下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推导正确的有( )①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消除城乡之间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②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实现共同富裕③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共同富裕④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实现共同富裕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共同富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但不会消除差距,①错误;中华传统美德提供的是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保障,②错误;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有利于提高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③正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有利于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从而实现共同富裕,④正确。17.综合性[2023北京节选]路,便捷通行,指引方向。材料 今日中国,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从高原到大漠,从城市到乡村,条条大路穿山跨河,纵横交错,连接起祖国壮丽山河。中国路 “桥”见贵州 贵州是我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修路几乎就要建桥,筑路之难难以想象。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逢山开隧道、遇水搭桥梁,用1.4万座高速公路桥梁,不断拉低大山、抬平峡谷。中国路 跨海通衢 珠海和江门之间的黄茅海水域,阻隔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繁华。黄茅海跨海通道工程,跨海悬索桥避免涡振*,使用木质模板建造混凝土塔……把整个大湾区的东西两边连在一起。中国路 峡谷“天路” 金沙江山大沟深、山崖林立、河流湍急……正在修建中的金沙江下游河谷沿线高速公路,是长江经济带的重大支撑项目,也是服务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乡村振兴的大通道。中国路 打通天山 天山横贯新疆中部,正在修建的乌鲁木齐到尉犁的高速公路,将实现南北疆直通,原来翻天山的七八个小时缩短至穿天山的三个小时,服务新疆,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涡振,指的是大跨度桥梁在特定风速下出现的一种振动现象。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国修建这些路的意义。(6分)【答案】改善民生,推进共同富裕。(2分)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分)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增进民族团结。(1分)坚持对外开放,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1分)18.跨学科·数学[2024江苏扬州节选]材料 “银发经济”是指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发展银发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福祉。从材料可获取哪些信息?(3分)【答案】我国老龄化加剧;我国加大适老化改造力度,促进银发经济蓬勃发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3分)创新练19.新考法·续写畅想[2023浙江宁波]2023年9月,第19届亚运会帆船帆板、沙滩排球比赛将在宁波象山举行。阅读“小帆船”与“老渔船”的对话,回答问题。我是一艘停泊在象山亚帆中心的小帆船。我喜欢象山,这里有6 618平方公里的海域、988公里的最美海岸线;我喜欢这里温暖的气候、习习的海风、细软的沙滩。9月,我将在这里,与百舸争流,创亚运精彩。我是一艘停靠在象山石浦渔港的老渔船。正处在休渔期的我,看到人们忙着经营现代化“海洋牧场”,开展人工养殖、海钓休闲等项目,每天接待的客人也很多。9月开渔节,我将从这里出发,同千帆竞发,待满载而归。亚运因象山而精彩。我听说,场馆内外用了许多“宁波智造”和“黑科技”:省内首个体育灯塔气象站等专业探测设备,让亚运天气风云可测;“遥感+AI”技术能实时监测海岸线环境动态,让偷排污等违法行为无处遁形;360°全景智能球机系统,为场馆安全保驾护航。象山也会因亚运更出彩,城乡品质会大大提升……办好一个会,激活一片海,提升一座城。请你续写“老渔船”的畅想。(2分)【答案】知名度不断提高;旅游经济不断发展;市民业余体育休闲娱乐活动更加丰富;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等。(2分)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河南版道德与法治中考专题第一部分 考点通关主题一 国情教育课时1 踏上强国之路基础练考点1 改革开放1.[2024四川达州]2023年,我国发展取得了可喜成就:国内生产总值1 260 582亿元,比上年增长5.2%;货物进出口总额417 568亿元,比上年增长0.2%;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6.16%,比上年增长0.94个百分点。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是(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④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023山东滨州]下列图表反映的正确信息有 ( )图1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情况图2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有了显著提高②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③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是强国富民之路④我国已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4江苏无锡一模]下表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有(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978 3 679 343 1342023 1 260 582 51 821 21 691①国民经济快速发展②人民生活显著改善③城乡发展不平衡④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4.[2023四川自贡]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5周年。习近平强调: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某校九年级学生要制作一张以“大国改革”为主题的手抄报,下列素材中适合该主题的是( )①安徽凤阳的小岗村,被称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④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考点2 共同富裕5.[2024天津滨海新区二模]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做法有利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是( )A.高层老楼加装电梯,改善居民住房条件B.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根除城乡教育差距C.大力发展养老产业,满足老人一切要求D.暑期限制农村用电,保障城市工业生产6.[2024辽宁]某班同学在准备新闻播报时,从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找到以下信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供给,惠及上千万家庭。这些信息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A.坚持教育优先 B.走向共同富裕C.开展民主选举 D.发展国有经济7.[2024江苏泰州三模]土特产是独特乡土资源孕育的地域产品,也是一个地方独具一格的重要标志。一个特产往往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做大做好“土特产”文章( )A.有利于满足各族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B.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C.有利于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乡村振兴D.有利于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8.[2024江苏盐城]近年来,江苏积极打造南京都市圈、淮海经济区、苏锡常都市圈,深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宁镇扬一体化发展。这样做( )A.落实了健康中国战略 B.推动了区域协调发展C.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 D.实施了兴边富民行动提升练9.跨学科·数学[2024四川遂宁]2024年1月17日,中国亮出了2023年经济答卷。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 21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3%;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同比增长0.2%。这一成绩表明( )①我国已经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②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④我国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综合性[2024四川宜宾]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四十五载波澜壮阔,四十五载砥砺奋进。改革开放大潮激荡神州,社会主义中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改革开放( )A.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B.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C.解决了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D.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11.跨学科·数学[2024山东烟台]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依据经济实力和GDP进行评估,2023年县域经济百强县的分布情况如下图。图表说明( )A.我国经济保持着高速发展态势B.城乡发展不平衡矛盾亟待解决C.应保障东北地区经济优先发展D.需要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12.综合性[2024江苏扬州二模]《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有利于( )①提高农民收入,增进民生福祉②巩固脱贫成果,实现同步富裕③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美丽乡村④平均分配所得,共享发展成果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3.应用型·打卡公共文化场馆[2024安徽]进入新时代,我国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综合文化站、美术馆和90%以上的博物馆都实行免费开放,到这些场馆“打卡”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生活方式。该举措( )A.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B.保障了公民的政治权利C.体现了公民履行受教育义务 D.保障了公民的经济权利14.跨学科·语文[2024山西朔州二模]某校每天都会进行新闻播报,以下是该校周三播报的一则新闻。根据《山西省数字政府建设规划(2023—2025年)》,山西省实施智慧民生服务优化升级工程,到2024年底,90%以上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免证办”,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全面覆盖群众的办事需求。下列古语适合用作这则新闻标题的是(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B.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C.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D.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15.综合性[2024重庆B卷]某地淡水湖泊曾遭受过严重污染,水质变差,生态物种减少。之后,该地利用5G、大数据等“黑科技”进行大规模系统性生态治理,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候鸟天堂”美景重现。不仅如此,该地淡水湖泊生态的治理成效还带动了周边旅游的兴旺,带来了群众收入的增长等。该地的变化( )①得益于思维方式的转变与技术的应用②是当地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个缩影③是转变发展方式,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体现④使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综合性[2023江苏淮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以下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推导正确的有( )①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消除城乡之间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②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实现共同富裕③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共同富裕④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实现共同富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综合性[2023北京节选]路,便捷通行,指引方向。材料 今日中国,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从高原到大漠,从城市到乡村,条条大路穿山跨河,纵横交错,连接起祖国壮丽山河。中国路 “桥”见贵州 贵州是我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修路几乎就要建桥,筑路之难难以想象。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逢山开隧道、遇水搭桥梁,用1.4万座高速公路桥梁,不断拉低大山、抬平峡谷。中国路 跨海通衢 珠海和江门之间的黄茅海水域,阻隔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繁华。黄茅海跨海通道工程,跨海悬索桥避免涡振*,使用木质模板建造混凝土塔……把整个大湾区的东西两边连在一起。中国路 峡谷“天路” 金沙江山大沟深、山崖林立、河流湍急……正在修建中的金沙江下游河谷沿线高速公路,是长江经济带的重大支撑项目,也是服务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乡村振兴的大通道。中国路 打通天山 天山横贯新疆中部,正在修建的乌鲁木齐到尉犁的高速公路,将实现南北疆直通,原来翻天山的七八个小时缩短至穿天山的三个小时,服务新疆,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涡振,指的是大跨度桥梁在特定风速下出现的一种振动现象。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国修建这些路的意义。(6分)18.跨学科·数学[2024江苏扬州节选]材料 “银发经济”是指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发展银发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福祉。从材料可获取哪些信息?(3分)创新练19.新考法·续写畅想[2023浙江宁波]2023年9月,第19届亚运会帆船帆板、沙滩排球比赛将在宁波象山举行。阅读“小帆船”与“老渔船”的对话,回答问题。我是一艘停泊在象山亚帆中心的小帆船。我喜欢象山,这里有6 618平方公里的海域、988公里的最美海岸线;我喜欢这里温暖的气候、习习的海风、细软的沙滩。9月,我将在这里,与百舸争流,创亚运精彩。我是一艘停靠在象山石浦渔港的老渔船。正处在休渔期的我,看到人们忙着经营现代化“海洋牧场”,开展人工养殖、海钓休闲等项目,每天接待的客人也很多。9月开渔节,我将从这里出发,同千帆竞发,待满载而归。亚运因象山而精彩。我听说,场馆内外用了许多“宁波智造”和“黑科技”:省内首个体育灯塔气象站等专业探测设备,让亚运天气风云可测;“遥感+AI”技术能实时监测海岸线环境动态,让偷排污等违法行为无处遁形;360°全景智能球机系统,为场馆安全保驾护航。象山也会因亚运更出彩,城乡品质会大大提升……办好一个会,激活一片海,提升一座城。请你续写“老渔船”的畅想。(2分)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主题一 国情教育 课时1 踏上强国之路(学生版)--2025河南版道德与法治中考专题练习 第一部分.docx 主题一 国情教育 课时1 踏上强国之路(教师版)--2025河南版道德与法治中考专题练习 第一部分.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