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参考答案1-13:ACCDD ABBCD BBC14.4Al+3O2=2Al2O3 隔绝水和氧气(或空气) 元素 CaCO3+CO2+H2O==Ca(HCO3)215.(1)涂料(2)纯净物(3)AB(4)改性氮化硼16.(1)高温(2) 升高(3)过滤(4)增大二氧化碳与石灰浆的接触面积,提高吸收效率。(答出增大接触面积即可给分)CO2+Ca(OH)2=CaCO3↓+H2O17.(1)20 ----------1分(2)解:设理论上至少需要水的质量为x。2H2O2H2↑+O2↑---------1分36 32x 6.4 kg ------------1分----------1分x = 7.2kg --------------1分答:理论上至少需要水的质量为7.2kg。注:方程式书写错误不给分;格式不规范每处扣0.5分,累计不超过1分;无设、答、无↑、无反应条件共扣0.5分。18.(1)长颈漏斗(2)(无↑、无加热扣0.5分,没配平不给分)(3)将导气管伸入接近瓶底(4)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或蜡烛由下到上依次熄灭 )19.(1)“锡纸”中的金属是锡 (2)“锡纸”表面有深灰色固体析出 2Al+3ZnCl2=2AlCl3+3Zn(3)除去“锡纸”表面的涂层(或氧化膜) (4)D(5)短路时,温度升高,温度达到了“锡纸”的着火点(回答出温度达到了着火点即可得分)20.(1)K2CO3(2)①使生氧剂充分反应 ②Ⅰ.B Ⅱ.该生氧剂能维持35分钟左右正常呼吸(或每隔35分钟左右需要更换一次生氧剂等,合理即可)房县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九年级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一、选择题(共 13个题,共 18分。1~8题,每题 1分;9~13题,每题 2分。在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2024年4月25日,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三名宇航员在空间站开展约6个月的工作任务。回答1--3题。1.中国空间站是国家太空实验室。下列演示的实验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产生球形火焰 B.失重状态下水油分离实验C.点水成冰 D. 陀螺旋转带动航天员旋转2.在空间站中,“人造空气”的组成成分及含量与地球上空气基本相同,其中占比约为21%的气体是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稀有气体3.在空间站里使用NiFe20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 CO 转化为O2,已知NiFe2O4中Ni的化合价为+2,则 Fe 的化合价为A.+1 B. +2 C.+3 D.+44.环境和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是三种重要的化石燃料B.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C.太阳能、水能、风能是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重要能源D.地下水资源的大量开采可以为人类解除水危机,人类不必再为缺乏淡水而苦恼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A.倒取液体 B.量液读数 C.二氧化碳验满 D.取用锌粒6.如图是网络上流行的“苯宝宝”表情包系列之一,该物质学名为六氯苯,化学式为C6Cl6,(寓意是本宝宝多虑了)下列有关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5 B.该物质的分子中碳、氯原子个数比为C.该物质中碳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D.六氯苯分子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7.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下列化学用语及其意义表述正确的是A.3个氧原子:O3 B.2个一氧化氮分子:2NOC.1个镁离子:Mg+2 D.SO2中的“2”:2个氧原子8.科学家用“人工树叶”模拟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获得氧气,实现“碳中和”,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涉及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B. 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9:11C. 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D.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个数均不发生改变9.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100 mL酒精和100 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 mL——分子很小B.金刚石的硬度比石墨大——碳原子的内部结构不同C.氦、氖、氩等稀有气体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原子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 D.二氧化碳和干冰化学性质相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10.中国传统鎏金工艺是将金溶于汞中制成“金汞漆”,涂在器物表面,然后加热除汞,使金附着在器物表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汞漆属于合金 B.金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C.鎏金工艺利用了汞的易挥发性 D.金汞漆加入盐酸中会产生大量气泡11.“天为棋盘星作子,北斗光华耀太空”,最新一代原子钟——“铷原子钟”被称为北斗卫星的“心脏”。下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b属于非金属元素 B.一个Rb+有36个电子C.铷元素和铁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D.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7g12.宋代苏轼的《石炭·并引》一诗中提到“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意思是碳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会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体(水煤气),其燃烧可以冶炼矿石,熔化铁水。下列对内容的阐释错误的是A.“愈光明”是指H2和CO燃烧发光 B.该内容说明水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可燃性C.“烁玉流金见精悍”涉及到用CO炼铁D.“投泥泼水”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C 高温 H2+CO13.对下列所示实验分析错误的是A.甲:该实验可以探究石蜡中是否含有氢元素B.乙:该实验可以探究氧气浓度对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C.丙:该实验可以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D.丁:该实验可以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二、非选择题(本题共7个题,共32分)14.(4分)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1)铝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铝制品却耐腐蚀,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车身表面烤漆起到美观和防锈的作用,其防锈的原理是(3)盐是百味之首,也是咸味的来源。加碘可以预防甲状腺病。碘盐中的碘是指 (填“单质”、“元素“或”“原子”)。(4)野人洞中有形态各异的石笋和钟乳石,其形成原因是碳酸钙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Ca(HCO3)2],其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15.(4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环氧树脂是一种热固性树脂,化学式为(C11H12O3)n,具有质量轻、电绝缘性能优良、耐腐蚀、粘接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涂料、胶粘剂、建筑等领域,我国环氧树脂的应用领域如图1。环氧树脂的热导率较低,不利于散热。因此,常把热导率高的纳米材料作为填料添加到环氧树脂中以提升环氧树脂的导热性能。研究人员在环氧树脂(热导率为0.16W/m·K)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的六方氮化硼、改性氮化硼、立方氮化硼得到三种不同填料含量的材料。通过实验比较了三种材料的导热性能,其结果如图2,图中热导率越大,表明材料导热性能越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环氧树脂的潜能不断被激发,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1)由图1可知,我国环氧树脂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 。(2)氮化硼(BN)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___A.图2中加入氮化硼的环氧树脂热导率均高于0.16W/m·K,表明在实验研究的填料含量范围内,添加氮化硼可提升环氧树脂的导热性能。B.环氧树脂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C.环氧树脂电绝缘性能优良、导热性好。(4)相同条件下,应将 作为填料添加到环氧树脂中以提升环氧树脂的导热性能。16.(5分)超细碳酸钙平均粒直径0.02μm(1)石灰窑中,发生反应的条件是 。(2)随着反应的进行,乳化池中的温度会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3)过筛的目的是拦截大于筛孔直径的颗粒,此操作类似于实验室操作中的 操作。(4)碳化塔中,石灰浆从顶部喷淋注入、CO2从底部通入的目的是 。碳化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7.(5分)中国空间站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电力,利用电解水来提供氧气。(1)电解水时,若产生10L氧气,则产生氢气的体积约为_______L。(2)若需制取6.4kg氧气,理论上至少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写出计算步骤)18.(4分))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为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装置D收集CO2时,改进的措施是 ;(4)装置F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19.(6分)小明和妈妈在一次外出就餐的时候对盛“花甲粉”的容器产生了兴趣。经询问知道这是“锡纸餐盒”。这一发现引起了小明的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一起来到实验室进行探究:【提出问题1】“锡纸”是锡制成的吗?【查阅资料】“锡纸”是锡箔或铝箔和涂层粘合而成;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提出猜想】(1)猜想I: ;猜想Ⅱ:“锡纸”中的金属是铝。(2)【进行实验】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 猜想Ⅱ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交流讨论】(3)取“锡纸片”打磨,其目的是 。(4)下列物质中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氯化铜溶液 B.硝酸银溶液 C.硫酸钠溶液 D.硫酸亚铁溶液【提出问题2】为什么称为“锡纸”?【查阅资料】最初的锡纸是锡造的,但质软,熔点较低,到160℃以上就开始脆化,从而限制了它在食品包装方面的使用。铝价格较低,且熔点较高,加热到660℃以上才开始熔化。适用于普通食品包装,烘焙食品,既干净卫生又能保持食品原有风味。【趣味实验】(5)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请根据燃烧条件分析,其中的原因是 。20.(4)化学氧自救器是人在缺氧环境或在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环境中使用的一种安全防护装置。主要用于煤矿井下开采作业,当矿井内发生灾害事故时,矿工可及时佩戴本自救器,实现呼吸系统的保护,并从灾区撤离脱险。(1)某品牌化学氧自救器主体是由“生氧罐”供氧,内部装有颗粒状超氧化钾作为“制氧剂”,利用超氧化钾和人体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CO2反应制取O2其化学方程式为:①4KO +2H2O=4KOH+3O2↑②4KO2+2CO2=2X+3O2 则X的化学式为 。(2)如图1为化学氧自救器的往复式气路结构图。呼出气体通过呼吸软管进入生氧罐,与生氧剂反应后产生的富氧气流进入气囊,吸气时再丛气囊经过生氧罐进入呼吸软管,在1次呼吸循环中气流2次经过生氧剂。①该系统放出的氧气量远远大于人体所需要的,当气囊处于饱和后就需要将过剩的氧气通过排气阀,排出系统。体现了往复式气路的主要优点为②该自救器中放氧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图中L线以上部分为排气时间段,表明气囊内气体压力超过排气阀的临界值。L--M线之间表示自救器的正常工作阶段。M线以下表示氧气不足,难以维持人体正常呼吸。Ⅰ.在____(填字母)时间段内,气囊上的排气阀第一次开启。A. 5 min 左右 B.10min 左右 C.25 min 左右Ⅱ.分析曲线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有 (写一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化学试题.docx 期末化学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