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初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八年级科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初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八年级科学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初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八年级科学试卷
1.(2025八上·临海期末)天气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下列描述天气现象的是
A.长夏无冬 B.烈日炎炎 C.腊月寒冬 D.四季如春
【答案】B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着的;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解答】 四季如春、长夏无冬、腊月寒冬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烈日炎炎表示的是某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天气状况,属于天气。
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2.(2025八上·临海期末)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A.过滤 B.溶解
C.取粗盐 D.蒸发
【答案】C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
【解答】A.过滤时,漏斗下口紧贴烧杯内壁,玻璃棒滴在三层滤纸处,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溶解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可以加快溶解,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取粗盐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故C错误符合题意;
D.蒸发结晶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飞溅,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3.(2025八上·临海期末)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 B.矿泉水 C.血液 D.泥沙水
【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固体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小液滴。
【解答】牛奶不溶于水,形成悬浊液,故A不合题意;
矿泉水中存在可溶性的杂质,为溶液,故B符合题意;
血液由水和不溶于水的血小板,红细胞和白细胞组成,为悬浊液,故C不合题意;
泥沙不溶于水,形成悬浊液,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4.(2025八上·临海期末)2024年4月15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该火箭升空时,首先穿过大气层的
A.外层 B.暖层 C.平流层 D.对流层
【答案】D
【知识点】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其中在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以上到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有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卫星的运行。
【解答】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该火箭升空时是刚刚离开地面,属于地球大气层最底层的对流层,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5.(2025八上·临海期末)2024年11月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下列可以用来治疗糖尿病的激素是
A.生长激素 B.肾上腺素 C.甲状腺激素 D.胰岛素
【答案】D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
【解析】【分析】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分泌不足易患糖尿病.
【解答】 2024年11月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下列可以用来治疗糖尿病的激素是胰岛素,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6.(2025八上·临海期末)如图所示,玉米秸秆内的组织细胞成蜂窝状有序排列,有较高的孔隙率,能达到良好的净化水体效果。利用玉米秸秆这一结构特点可实现的物质分离功能类似于
A.蒸发 B.结晶 C.过滤 D.蒸馏
【答案】C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过滤操作用于分离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
【解答】 由题意可知,玉米秸秆内的组织细胞成蜂窝状有序排列,提供了较高的孔隙率,这种结构特点能将固液分离,所以可实现的物质分离功能是过滤。
故选C。
7.(2025八上·临海期末)如图是调光台灯中用于调节亮度的电位器,它的实质是一种变阻器。A、B、C是三个接线柱,当A、B 两接线柱接入电路时,将滑片向A 端旋转,连入电路的电阻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B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根据图片分析滑片转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的大小变化即可。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变阻器接入的接线柱为AB,当滑片向A端旋转时,AB部分变短,则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8.(2025八上·临海期末)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锶镧铜在-120℃时电阻突然消失,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该现象说明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是导体的
A.材料 B.长度 C.横截面积 D.温度
【答案】D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根据描述确定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即可。
【解答】根据“ 锶镧铜在-120℃时电阻突然消失 ”可知,要实现超导现象需要低温,那么说明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是导体的温度,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9.(2025八上·临海期末)列表归纳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表是某同学对大气压强知识的整理,其中不正确的是
大气压强的存在 ①覆杯实验
②马德堡半球实验
大气压强的应用 ③打气筒
④吸尘器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根据对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应用的知识判断。
【解答】 覆杯实验和马德堡半球实验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故A、B正确不合题意;
打气筒的工作原理为:压缩体积增大气体压强,与大气压强无关,故C错误符合题意;
吸尘器工作时,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强,则大气压强将灰尘压入舱内,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0.(2025八上·临海期末)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各大商场门口陆续放置了写有迎新标语的气球,如图所示,此时气球所受浮力的方向是
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
C.沿着绳子的方向斜向上 D.沿着绳子的方向斜向下
【答案】A
【知识点】浮力产生的原因
【解析】【分析】根据浮力方向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1.(2025八上·临海期末)蜜蜂在飞行中与空气摩擦会带电。当蜜蜂靠近花朵时,花粉受到蜜蜂的静电吸引力,能更好地附着在蜜蜂身上。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花粉可能带电荷 B.花粉一定不带电荷
C.两者可能带同种电荷 D.两者一定带异种电荷
【答案】A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带电体的性质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蜜蜂靠近花朵时,花粉受到蜜蜂的静电吸引力,能更好地附着在蜜蜂身上,则:
①不带电,因为所有的带电体都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②带异种电荷,因为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2.(2025八上·临海期末)火车站的进站检票实行的是“验检合一”。乘客只需通过验票闸机“一道闸”,当身份信息和人脸信息都符合时,电动机“ ”转动,打开闸门,就能直接到达站台,进站速度明显提升。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
【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只有两个开关都闭合的情况下,电动机才工作,这说明两个开关相互影响,是串联的关系,然后与电动机串联,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3.(2025八上·临海期末)我国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科学知识,如古代人民就能充分利用空气流动原理设计建筑、制作工艺品等。如图是传统工艺品“走马灯”,上方平放叶轮,当下方蜡烛点燃时,叶轮旋转,并带动纸筒转动,从而产生“走马”的效果。蜡烛点燃后,走马灯内空气的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与密度相关的物理现象
【解析】【分析】 根据密度变化的特点;气体温度升高,气体的密度变小,热空气向上运动。
【解答】 点燃走马灯内的蜡烛,加热烛焰上方的空气,气体温度升高,气体的密度变小,热空气就会向上运动,运动的热空气推动纸风车和固定在转轴上的纸马转动,周围的冷空气过来填充热空气原来的位置,使空气形成对流。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4.(2025八上·临海期末)科学中对于一些不易观察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转换法。下列研究运用了转换法的是
A.研究电压时把电压比作水压
B.研究物质的导电能力时,用小灯泡的亮暗来反映导电能力
C.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相关因素时,把水换成其它液体再次实验
D.研究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大小时,控制温度、溶剂的质量和种类等因素相同
【答案】B
【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实验使用的物理研究方法,然后与对照法比照即可。
【解答】A.研究电压时把电压比作水压,使用类比法,故A不会题意;
B.研究物质的导电能力时,用小灯泡的亮暗来反映导电能力,使用转换法,故B符合题意;
C.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相关因素时,把水换成其它液体再次实验,使用控制变量法,故C不合题意;
D.研究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大小时,控制温度、溶剂的质量和种类等因素相同,使用控制变量法,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5.(2025八上·临海期末)将一根细金属丝置入柔性塑料中,可以制成用来检测物体形变的器件应变片,其结构如图甲所示。将它接入图乙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当应变片随被检测物体发生拉伸形变时,塑料中的金属丝会被拉长变细,导致电阻变大,则电路中的
A.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变大
B.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变小
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答案】D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导体电阻的影响因素判断应变片的阻值变化,根据R总=R片+R分析总电阻的变化,根据分析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分析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即可。
【解答】根据乙图可知,应变片和定值电阻R串联,电压表与应变片并联,电流表测总电流。
闭合开关S,当应变片随被检测物体发生拉伸形变时,塑料中的金属丝会被拉长变细,导致电阻变大。根据R总=R片+R可知,总电阻变大。根据可知,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则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6.(2025八上·临海期末)读“水的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各字母代表水循环的环节,其中C 表示的环节是   。
(2)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的保护刻不容缓。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
A.使用节水型马桶 B.建立水资源保护区
C.工业废水引入地下 D.生活污水净化后排放
【答案】(1)水汽输送
(2)A;B;D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1)水循环的基本环节包括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2)根据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判断。
【解答】(1)图中各字母代表水循环的环节,其中C 表示的环节是水汽输送。
(2)A.使用节水型马桶,可以节约用水,故A符合题意;
B.建立水资源保护区,可以保护水资源,防止水体污染,故B符合题意;
C.工业废水引入地下,会污染地下水源,故C不合题意;
D.生活污水净化后排放,可以保证水体不被污染,故D符合题意。
故选ABD。
17.(2025八上·临海期末)如图所示,植物出现了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这是因为植物具有   性。原因是单侧光照射会引起植物尖端   分布不均匀,使背光一侧的茎比向光一侧的茎生长得快。
【答案】向光;生长素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 植物生长器官受单方向光照射而引起生长弯曲的现象称为向光性。生长素对生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的生长,特别是细胞的伸长。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是生长旺盛的部位,如顶端的分生组织;生长素具有背光运输的特性;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
【解答】如图所示,植物出现了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这是因为植物具有 向光 性。原因是单侧光照射会引起植物尖端 生长素 分布不均匀,使背光一侧的茎比向光一侧的茎生长得快。
18.(2025八上·临海期末)请结合大气压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用力往B管中吹气,A管中水面上升,这是因为A管上方空气流速增大,压强   ,大气压将水压入 A 管。
(2)如图乙所示,烧瓶中的水已沸腾,再用注射器缓缓地向烧瓶内充气,使瓶内的气压增大,可观察到水停止沸腾,说明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   。
【答案】(1)减小
(2)增大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解答;
(2)根据液体沸点随上方气压的变化规律解答。
【解答】(1)如图甲所示,用力往B管中吹气,A管中水面上升,这是因为A管上方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大气压将水压入A管。
(2)如图乙所示,烧瓶中的水已沸腾,再用注射器缓缓地向烧瓶内充气,使瓶内的气压增大,可观察到水停止沸腾,说明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增大。
19.(2025八上·临海期末)2024年10月26日,东南大学科技团队荣获“半机械人仿生奥运会”世界冠军,展现了人机共融“中国智造”的绚丽风采。比赛过程中,残疾人运动员徐敏在机械手的帮助下完成拧灯泡、端杯子、砸钉子、从盲盒中取玩具等操作。机械手包括“手”和运动员穿戴在肩膀的马甲两部分,马甲能采集上臂和肩部的神经信号,实现神经系统与机械手的信息连通。
(1)运动员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当运动员用机械手从盲盒中取指定玩具时,利用指尖上的摄像头找出物体,机械手指尖的摄像头相当于反射弧中的   。
(3)运动员通过艰苦训练,实现了对机械手的协调控制。人体动作的协调主要受   (填“大脑”、 “小脑”或“脑干”)控制。
【答案】(1)神经元(或“神经细胞”)
(2)感受器
(3)小脑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1)根据对人体神经系统的认识解答;
(2) 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沿着传入神经向神经中枢传导;神经中枢随之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神经中枢的兴奋经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效应器对刺激作出应答。
(3) 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
【解答】(1)运动员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或“神经细胞”);
(2)当运动员用机械手从盲盒中取指定玩具时,利用指尖上的摄像头找出物体,机械手指尖的摄像头相当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
(3)运动员通过艰苦训练,实现了对机械手的协调控制。人体动作的协调主要受小脑控制。
20.(2025八上·临海期末)农业上通常用10%~20%的食盐溶液来选种。下图是某同学配制100克质量分数为12%的食盐溶液的操作过程。
(1)称量时,向托盘天平的称量纸上加入一定量的食盐,天平的指针偏向右边,接下来的正确操作是____。
A.减少砝码 B.调节平衡螺母
C.减少适量食盐 D.添加适量食盐
(2)步骤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食盐水放置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这是因为溶液具有   的特点。
【答案】(1)D
(2)加速溶解
(3)均一稳定(只写“稳定”也给分)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根据天平指针的偏转方向确定药品偏大还是偏小,然后确定增加还是减小药品即可;
(2)根据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用途解答;
(3)根据溶液的特点解答。
【解答】(1) 称量时,向托盘天平的称量纸上加入一定量的食盐,天平的指针偏向右边, 说明左盘药品的质量偏小,那么需要添加适量食盐,故选D;
(2)步骤⑤为溶解操作,其中玻璃棒的用途为加速溶解;
(3)盐水放置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这是因为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点。
21.(2025八上·临海期末)为保障用电安全,用电器的导线规格必须符合要求。
(1)导线的内芯常用铜制成,这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   。
(2)下表是某铜芯导线在常温下的安全载流量(长时间通电时的最大安全电流)。某款电茶壶的工作电流为5.5A,则应选横截面积为   mm2的铜芯导线作为其导线,才符合既适用又经济的原则。
铜芯导线规格
导线横截面积S/mm2 0.5 1 1.5 2.0
安全载流量I/A 4 8 12 20
【答案】(1)导电性
(2)1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也能根据用途推测物质的性质;
(2)在家庭电路中,应该让导线的安全载流量稍大于电路的最大工作电流。
【解答】(1)线的内芯常用铜制成,这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2)根据题意可知,电茶壶的工作电流为5.5A,则导线的安全载流量应该稍大于5.5A,故选横截面积为1mm2的铜芯导线。
22.(2025八上·临海期末)学习了溶液的知识,某兴趣小组开展制作硫酸铜玫瑰的项目化学习,步骤如下:
(1)步骤1中,判断硫酸铜溶液已经饱和的方法是:   。
(2)步骤2中,硫酸铜晶体析出附着在假花上,主要采用   (填“蒸发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使之结晶。
【答案】(1)底部有剩余固体不再继续溶解
(2)冷却热饱和溶液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分析】(1)如果溶液中存在未溶的晶体,那么溶液肯定饱和;否则,无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2)结晶的方法:①蒸发溶剂;②改变温度减小溶解度。
【解答】(1)步骤1中,判断硫酸铜溶液已经饱和的方法是:底部有剩余固体不再继续溶解。
(2)步骤2中,硫酸铜晶体析出附着在假花上,主要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使之结晶。
23.(2025八上·临海期末)同学们利用图甲电路研究“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已知电源电压为3V。
(1)闭合开关S,发现L1发光、L2不发光,A1示数如图乙,A2无示数,则电路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填“L2短路”或“L2断路”) , 此时L1的电阻为   Ω。
(2)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两灯均发光,此时电路中电流表A1测量的是   的电流,其示数将   。
【答案】(1)L2断路;5
(2)干路(或 “L1+L2”);变大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解析】【分析】(1)①根据甲图可知,两个灯泡并联,则二者不相互影响。L1发光,说明它所在的支路正常。灯泡L2不发光,肯定不是短路,否则L1也被短路不发光,据此分析解答。
②根据乙图确定电流表的示数,根据计算L1的电阻;
(2)电流表与被测的用电器并联。结合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分析解答。
【解答】(1)①闭合开关S,发现L1发光、L2不发光,A1示数如图乙,A2无示数,则电路故障的原因可能是L2断路;
② 根据乙图可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则示数为0.2A,则此时L1的电阻为;
(2) 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两灯均发光, 此时二者并联,电流表A1在干路上,则它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1原来测L1的电流,后来测干路电流,根据I总=I1+I2可知,它的示数变大。
24.(2025八上·临海期末)物质溶解时,是从外界吸收热量,还是向外界释放热量呢 某兴趣小组探究物质溶解时的热量变化。
器材:烧杯、药匙、玻璃棒、量筒。
过程:取4只烧杯,各加入50mL的水,在其中3 只烧杯中分别加入1药匙的氯化铵、氯化钙、氯化钠,溶解后测量液体温度,记录数据如下表:
烧杯 水的体积 所加物质 液体温度 (℃)
1 50mL 氯化铵 15
2 50mL 氯化钙 28
3 50mL 氯化钠 21
4 50mL 无 22
(1)本实验还应补充的仪器是   。
(2)氯化钙溶解时会   热量。
(3)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上述三种物质中最合适的是   。
(4)烧杯1中没有等氯化铵完全溶解就测量液体温度,对结果有没有影响,理由是   。
【答案】(1)温度计
(2)放出
(3)氯化铵
(4)有影响,未溶解的部分继续溶解时还会导致温度变化(或“没有影响,此时温度变化已经可以反映热量变化”)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过程确定要测量的物理量,据此确定缺少的实验仪器;
(2)溶液温度升高,则放出热量;溶液温度降低,则吸收热量;
(3)冷敷时要求冰袋吸收热量,即吸收热量,据此分析;
(4)从氯化铵是否能够继续溶解的角度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实验中还需要测量液体温度,那么还需要温度计;
(2)根据表格可知,没有加物质时液体温度为22℃,即室温为22℃。加入氯化钙时,溶液温度为28℃,则温度升高,因此放出热量;
(3)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那么物质溶解时吸收热量,温度降低,上述三种物质中最合适的是氯化铵;
(4)烧杯1中没有等氯化铵完全溶解就测量液体温度,对结果有影响,理由是:未溶解的部分继续溶解时还会导致温度变化(或“没有影响,此时温度变化已经可以反映热量变化”)。
25.(2025八上·临海期末)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探究。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利用伏打电池对水通电,发现两极上都有气体逸出,后人不断研究和改进该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图甲所示的电解水装置来测定水的组成。
实验步骤:安装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往U型管中装入适量的水。取下注射器,打开电源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将注射器活塞推到顶后,连接U形管,再次打开电源。当注射器I中活塞停留在 10mL 刻度线处,关闭电源。检验气体。
(1)问题讨论:
实验开始时,先打开电源,通电一段时间后再接上注射器,目的是   。
(2)实验结束时注射器Ⅱ中活塞停留在   mL 刻度线处。
(3)图乙是电解水的微观过程(图中“●”表示氧原子, “o”表示氢原子),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____。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
(4)查阅资料:设置超声波场可以提高电解效率。
图丙、图丁分别为两种不同条件下电极表面的气泡直径分布情况图。
已知气泡覆盖在电极表面会使电解反应界面减小,降低电解效率。请结合图像,解释超声波振动能提高电解效率的原因   。
【答案】(1)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防止检验气体时因气体不纯发生爆炸 (只写“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也给分)
(2)20
(3)D
(4)超声波振动使气泡直径变小,气泡覆盖电极表面的面积减小,电极表面暴露面积更大,从而提高了电解效率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1)反应生成氢气,与空气混合后通电容易发生爆炸;
(2)在水的电解实验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
(3)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解答;
(4)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则反应越快,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实验开始时,先打开电源,通电一段时间后再接上注射器,目的是: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防止检验气体时因气体不纯发生爆炸。
(2)根据甲图可知,左边与正极相连为氧气,右边与正极相连为氢气,则注射器II内气体体积是注射器I气体体积的2倍,也就是:10mL×2=20mL;
(3)水电解的过程,其实就是水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过程,则正确顺序为①④②③,故选D。
(4)已知气泡覆盖在电极表面会使电解反应界面减小,降低电解效率,超声波振动能提高电解效率的原因:超声波振动使气泡直径变小,气泡覆盖电极表面的面积减小,电极表面暴露面积更大,从而提高了电解效率。
26.(2025八上·临海期末)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人在睡前使用手机玩游戏、刷视频等。睡前使用手机对睡眠有影响吗 科研人员在某大学选取了400名有睡前使用手机习惯的健康大学生,随机分成甲、乙两组并进行了相关实验,过程如下:
组别 甲 乙
实验要求 睡前 1 小时使用手机
持续时间 4周
实验结果 (注:睡眠质量指数越低,睡眠质量越好)
(1)上表中乙的实验要求“ ”处应填   。
(2)设置甲乙两组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
(3)分析实验结果,睡前使用手机对睡眠有影响,依据是   。
(4)研究发现,褪黑素是松果体(位于脑)分泌的一种促进睡眠的激素。口服一定剂量的褪黑素可以改善睡眠。褪黑素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白天(光信号)分泌受抑制,晚上(暗信号)分泌活跃。结合以上信息,晚上睡前使用手机会影响睡眠的原因可能是   。
【答案】(1)睡前 1h不使用手机
(2)对照
(3)实验4周后,睡前1h使用手机的同学比睡前不使用手机的同学入睡时间长,且睡眠质量指数高,睡眠质量差
(4)手机光线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分析】(1)根据题目描述分析本次实验要探究的目的,结合对照实验的要求解得;
(2)在对照实验中,一组为因素变化为实验组,另一组因素不变为对照组,二者对照探究被探究因素对物理量的影响;
(3)根据表格数据分析解答;
(4)使用手机时屏幕会发出强光,而入睡时间变长说明褪黑素分泌减少,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2)本实验探究睡前使用手机对入睡时间的影响,那么甲和乙为对照组,甲中“睡前1小时使用手机”,则乙中“?”应该为“ 睡前 1h不使用手机 ”。
(3)分析实验结果,睡前使用手机对睡眠有影响,依据是:实验4周后,睡前1h使用手机的同学比睡前不使用手机的同学入睡时间长,且睡眠质量指数高,睡眠质量差。
(4)结合以上信息,晚上睡前使用手机会影响睡眠的原因可能是:手机光线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
27.(2025八上·临海期末)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的电路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恒为6伏,实验所用电阻R的阻值分别为5欧、10欧、20欧,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30Ω 2A”。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补充完整。   
(2)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
(3)下图能反映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Rp与电阻R之间关系的是   。
(4)下表是某同学设计的数据记录表格,小组同学结合实验器材,对表格进行分析,认为该表格存在多个缺陷,请指出其中的一处   。
实验次数 U=2 伏
电阻(欧) 电流(安)
1    
2    
【答案】(1)
(2)保护电路,调节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3)B
(4)实验次数太少,无法得出电流随电阻的变化规律(或“当U=2V时,使用20Ω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阻值不够,无法完成实验”、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不能满足电压表达到所控制的电压值”)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目的确定电器元件的串并联关系,注意电压表的量程和接线柱的选择,以及变阻器接线“一上一下”。
(2)根据滑动变阻器的作用解答;
(3)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分析判断;
(4)在科学探究中,往往需要换用不同器材,多次完成实验,从而收集多组数据,这样得出的结论会更加客观,具有普遍意义。
【解答】(1)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除了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外,其他的都是串联。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且接线一上一下,如下图所示:
(2)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要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则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护电路,调节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3)在实验中,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不变。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那么定值电阻与变阻器接入的阻值的比值保持不变,那么二者变化的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故选B。
(4)经过观察可知,这个表格的缺陷为: 实验次数太少,无法得出电流随电阻的变化规律 。
28.(2025八上·临海期末)学校开展了制作简易密度计的实践活动。使用的材料有:粗细均匀长约30cm的塑料吸管、橡皮泥、细铁丝。在吸管下端绕上适量细铁丝,用橡皮泥封住管口并使底部平整,用电子天平测出简易密度计的质量。将它们放入足够深的水中,当竖直漂浮时,在吸管上标出水面的位置,并测出该位置到吸管下端的距离,即浸入深度H,如图甲所示。实验数据和现象如下表。
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密度计的质量m/g 25 20 15 12 8
浸入深度 H/cm 触底 26.7 20.0 16 倾倒
(1)⑤号密度计放入水中后不能竖直漂浮,可采用的改进方法有   。
(2)通过计算后,在吸管上标出对应的刻度值,图乙中标示合理的是   。
(3)①②③④四支密度计中,一定无法测量酒精密度的是   。
(4)用②③两支密度计测量盐水密度,精确度较高的是   。
【答案】(1)再缠绕一些细铁丝(或“增加橡皮泥的质量”)
(2)C
(3)①
(4)②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物体的重心越低越稳定,通过在密度计下端增加重物的方式,将重心降低到水面附近,此时密度计可以竖直立在水中。
(2)根据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密度计上的刻度变化规律即可;
(3)根据密度计的工作原理分析;
(4)当液体密度的变化相同时,密度计排开水的体积的变化量越大,则浸入水中深度变化越大,那么测量越准确。
【解答】(1)⑤号密度计放入水中后不能竖直漂浮,可采用的改进方法有:再缠绕一些细铁丝(或“增加橡皮泥的质量”);
(2)密度计始终漂浮在液面上,则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浮力保持不变。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当液体密度变大时,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小,即浸入的深度越小,
则密度计上刻度值上小下大。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与液体密度成反比,则越靠下刻度值越大,而刻度之间的距离越小,
故选C。
(3)密度计的工作原理为物体的漂浮条件,①中密度计触底,不能保持漂浮状态,则①无法测量酒精密度;
(4)根据表格可知,当测量盐水的密度时,②浸入深度大于③浸入深度,因此精确度较高的是②。
29.(2025八上·临海期末)秋冬季流感肆虐,感染流感后会出现体温升高、全身酸痛等症状。
(1)当人体体温持续升高时,人体产热   散热。
(2)发烧有时也有利于身体健康。有一种解释机体维持体温稳定的学说——调定点学说。该学说认为,人体调定点一般为37℃,当体温偏离调定点时,机体会通过相应的调节机制使体温恢复至调定点附近。但当身体出现异常后,调定点也可发生改变,如图甲所示。当病毒入侵人体后,体温调定点会   ,从而更好地清除病毒。
(3)医生建议服用布洛芬胶囊来缓解发热酸痛的症状。布洛芬可以抑制某种激素的分泌,从而使人体皮肤血管的血流量增加,起到降温的作用。图乙中,符合服用布洛芬后皮肤下血管状态的是   。
【答案】(1)大于
(2)升高
(3)B
【知识点】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1)人体产热大于散热,则体温升高;二者相等,则体温恒定;产热小于散热,则体温降低;
(2)根据甲图分析解答;
(3)血管膨胀,散热面积变大,散热能力增强;血管收缩,散热面积变小,则散热能力变弱,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当人体体温持续升高时,人体产热大于散热。
(2) 如图甲所示。当病毒入侵人体后,体温调定点会升高;
(3) 布洛芬可以抑制某种激素的分泌,从而使人体皮肤血管的血流量增加,起到降温的作用,此时血管膨胀,故选B。
30.(2025八上·临海期末)“天气瓶”是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菲茨罗伊在1834~1836年航行时发明的,瓶内的晶体可随天气变化而发生变化。某兴趣小组利用蒸馏水、酒精、硝酸钾、氯化铵和樟脑制作天气瓶,步骤如下图:
(1)瓶内溶质的溶解和结晶可以反应的天气要素是____。
A.温度 B.相对湿度 C.风力 D.气压
(2)瓶中出现大量晶体时,说明瓶内物质的溶解度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配制溶液 B时,需要酒精多少克
【答案】(1)A
(2)变小
(3)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当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时会析出晶体,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受到温度高低的影响;
(2)溶解度增大,则晶体质量减小;溶解度减小,则晶体质量增大;
(3)首先根据“”计算溶液的质量,再用溶液质量减去樟脑质量得到酒精的质量。
【解答】(1) 瓶内溶质的溶解和结晶受到温度的影响,则可以反应的天气要素是温度,故选A;
(2) 瓶中出现大量晶体时,说明瓶内物质的溶解度变小。
31.(2025八上·临海期末)2024年12月11日,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在广东阳江正式投运。这是全球首个采用双塔筒、双叶轮、双主机设计以及应用拉索系统的风电平台,设备最高处达219米,作业工况下平台排水总量达1.5万吨。
(1)作业工况下,平台所受的浮力有多大
(2)作业工况下,平台排开海水的体积为多少
(3)当将平台拖航至海水密度更大的海域,平台吃水深度将   。
【答案】(1)
(2)或
(3)变小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计算平台受到的浮力;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或密度公式的变形式 计算平台排开海水的体积;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变形式分析解答。
【解答】(3) 当将平台拖航至海水密度更大的海域, 它受到的浮力保持不变。根据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变形式可知,海水的密度变大,则平台排开水的体积变小,即平台吃水深度将变小。
32.(2025八上·临海期末)某项目化学习小组设计了用弹簧测力计显示大气压强的装置,产品制作过程如下:
①将装置置于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打开止水夹,往装置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如图甲所示。
②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且高度不变,下端用细线连接一个重为3N的金属块,金属块始终部分浸入水中,如图乙所示。待水面静止后,关闭止水夹,容器左侧液面上方封闭一定体积的空气。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并将该示数标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1)此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   N。
(2)若该装置左侧液面上方气密性不佳,则大气压强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3)若该装置两边的水位出现“左低右高”,说明此时外界气压   一个标准大气压。
(4)当大气压强变化时,为了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更明显,可用图丁中的   金属块替换图乙中的金属块 (三个金属块质量相等)。
【答案】(1)1
(2)不变
(3)小于
(4)a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称量法F浮=G-F拉计算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2)根据平衡力的知识F拉=G-F浮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
(3)根据p内=p大气+p水分析解答;
(4)首先根据F浮=G-F拉分析金属块受到浮力的变化,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金属块排开体积的变化即可。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G-F拉=3N-2N=1N;
(2) 该装置左侧液面上方气密性不佳,则大气压强变大时, 内外水面始终保持相平,那么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不变。根据F拉=G-F浮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3)若该装置两边的水位出现“左低右高”,则左边容器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强和水柱压强之和,即p内=p大气+p水,则外界大气压强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4)当大气压强发生改变时,内外水面会发生改变。当水面变化相同时,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则受到的浮力越大。根据F拉=G-F浮力可知,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变化越明显。根据图片可知,a的底面积较大,根据V=Sh可知,此时它排开水的体积更大,
故选a。
33.(2025八上·临海期末)为进一步消除夜间行车安全隐患,规范交通文明出行,提升台州城市形象,交警部门决定于12月份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机动车不按规定使用灯光交通违法集中统一行动。
(1)司机通过拨动方向盘旁边的横杆来切换远近光灯,这根横杆相当于电路中的   元件。拨动横杆后发现两个远光灯一个亮,一个不亮,说明这两灯是   联的。
(2)如图是某同学利用光敏电阻设计的“汽车远、近光灯的自动控制”模拟电路图。汽车远、近光灯电控转换器K相当于电压表。闭合开关S,当光强E≥3cd的光照到光敏电阻时,远光灯能自动切换为近光灯。已知电源电压恒为6V,R0=6Ω,光敏电阻的阻值R随光强E变化的关系如下表:
光强E/ cd 1 2 3 4 5 6
光敏电阻 R/Ω 36 18 12 9 7.2 6
当电控转换器K两端的电压为   V时,就能自动把远光灯切换为近光灯。
(3)要使E≥2.4cd时就能实现远光灯自动切换为近光灯,R0应换成多大的电阻
【答案】(1)开关;并
(2)2
(3)方法一: E=2.4cd时, R=15Ω
U=6V-2V=4V
(1分)
或方法二: E=2.4cd时, R=15Ω
R0=7.5Ω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在电路中,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导线输送电能。用电器相互影响为串联,不相互影响为并联。
(2)根据表格确定光强E≥3cd时光敏电阻的阻值,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此时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即可。
(3)方法一:根据表格确定 E=2.4cd时光敏电阻的阻值,根据U=U总-U0计算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 计算此时电路的电流,最后根据 计算R0的阻值即可;
方法二:据表格确定 E=2.4cd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再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的规律计算R0的阻值即可。
【解答】(1)司机通过拨动方向盘旁边的横杆来切换远近光灯,这根横杆控制电路通断,相当于电路中的开关元件。拨动横杆后发现两个远光灯一个亮,一个不亮,说明它们不相互影响,则这两灯是并联的。
(2)根据表格可知,光强E≥3cd时光敏电阻的阻值R=12Ω;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得到:;

解得:U0=2V。
则当电控转换器K两端的电压为2V时,就能自动把远光灯切换为近光灯。
1 / 1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初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八年级科学试卷
1.(2025八上·临海期末)天气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下列描述天气现象的是
A.长夏无冬 B.烈日炎炎 C.腊月寒冬 D.四季如春
2.(2025八上·临海期末)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A.过滤 B.溶解
C.取粗盐 D.蒸发
3.(2025八上·临海期末)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 B.矿泉水 C.血液 D.泥沙水
4.(2025八上·临海期末)2024年4月15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该火箭升空时,首先穿过大气层的
A.外层 B.暖层 C.平流层 D.对流层
5.(2025八上·临海期末)2024年11月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下列可以用来治疗糖尿病的激素是
A.生长激素 B.肾上腺素 C.甲状腺激素 D.胰岛素
6.(2025八上·临海期末)如图所示,玉米秸秆内的组织细胞成蜂窝状有序排列,有较高的孔隙率,能达到良好的净化水体效果。利用玉米秸秆这一结构特点可实现的物质分离功能类似于
A.蒸发 B.结晶 C.过滤 D.蒸馏
7.(2025八上·临海期末)如图是调光台灯中用于调节亮度的电位器,它的实质是一种变阻器。A、B、C是三个接线柱,当A、B 两接线柱接入电路时,将滑片向A 端旋转,连入电路的电阻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8.(2025八上·临海期末)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锶镧铜在-120℃时电阻突然消失,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该现象说明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是导体的
A.材料 B.长度 C.横截面积 D.温度
9.(2025八上·临海期末)列表归纳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表是某同学对大气压强知识的整理,其中不正确的是
大气压强的存在 ①覆杯实验
②马德堡半球实验
大气压强的应用 ③打气筒
④吸尘器
A.① B.② C.③ D.④
10.(2025八上·临海期末)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各大商场门口陆续放置了写有迎新标语的气球,如图所示,此时气球所受浮力的方向是
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
C.沿着绳子的方向斜向上 D.沿着绳子的方向斜向下
11.(2025八上·临海期末)蜜蜂在飞行中与空气摩擦会带电。当蜜蜂靠近花朵时,花粉受到蜜蜂的静电吸引力,能更好地附着在蜜蜂身上。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花粉可能带电荷 B.花粉一定不带电荷
C.两者可能带同种电荷 D.两者一定带异种电荷
12.(2025八上·临海期末)火车站的进站检票实行的是“验检合一”。乘客只需通过验票闸机“一道闸”,当身份信息和人脸信息都符合时,电动机“ ”转动,打开闸门,就能直接到达站台,进站速度明显提升。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13.(2025八上·临海期末)我国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科学知识,如古代人民就能充分利用空气流动原理设计建筑、制作工艺品等。如图是传统工艺品“走马灯”,上方平放叶轮,当下方蜡烛点燃时,叶轮旋转,并带动纸筒转动,从而产生“走马”的效果。蜡烛点燃后,走马灯内空气的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A. B.
C. D.
14.(2025八上·临海期末)科学中对于一些不易观察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转换法。下列研究运用了转换法的是
A.研究电压时把电压比作水压
B.研究物质的导电能力时,用小灯泡的亮暗来反映导电能力
C.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相关因素时,把水换成其它液体再次实验
D.研究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大小时,控制温度、溶剂的质量和种类等因素相同
15.(2025八上·临海期末)将一根细金属丝置入柔性塑料中,可以制成用来检测物体形变的器件应变片,其结构如图甲所示。将它接入图乙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当应变片随被检测物体发生拉伸形变时,塑料中的金属丝会被拉长变细,导致电阻变大,则电路中的
A.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变大
B.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变小
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16.(2025八上·临海期末)读“水的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各字母代表水循环的环节,其中C 表示的环节是   。
(2)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的保护刻不容缓。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
A.使用节水型马桶 B.建立水资源保护区
C.工业废水引入地下 D.生活污水净化后排放
17.(2025八上·临海期末)如图所示,植物出现了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这是因为植物具有   性。原因是单侧光照射会引起植物尖端   分布不均匀,使背光一侧的茎比向光一侧的茎生长得快。
18.(2025八上·临海期末)请结合大气压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用力往B管中吹气,A管中水面上升,这是因为A管上方空气流速增大,压强   ,大气压将水压入 A 管。
(2)如图乙所示,烧瓶中的水已沸腾,再用注射器缓缓地向烧瓶内充气,使瓶内的气压增大,可观察到水停止沸腾,说明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   。
19.(2025八上·临海期末)2024年10月26日,东南大学科技团队荣获“半机械人仿生奥运会”世界冠军,展现了人机共融“中国智造”的绚丽风采。比赛过程中,残疾人运动员徐敏在机械手的帮助下完成拧灯泡、端杯子、砸钉子、从盲盒中取玩具等操作。机械手包括“手”和运动员穿戴在肩膀的马甲两部分,马甲能采集上臂和肩部的神经信号,实现神经系统与机械手的信息连通。
(1)运动员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当运动员用机械手从盲盒中取指定玩具时,利用指尖上的摄像头找出物体,机械手指尖的摄像头相当于反射弧中的   。
(3)运动员通过艰苦训练,实现了对机械手的协调控制。人体动作的协调主要受   (填“大脑”、 “小脑”或“脑干”)控制。
20.(2025八上·临海期末)农业上通常用10%~20%的食盐溶液来选种。下图是某同学配制100克质量分数为12%的食盐溶液的操作过程。
(1)称量时,向托盘天平的称量纸上加入一定量的食盐,天平的指针偏向右边,接下来的正确操作是____。
A.减少砝码 B.调节平衡螺母
C.减少适量食盐 D.添加适量食盐
(2)步骤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食盐水放置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这是因为溶液具有   的特点。
21.(2025八上·临海期末)为保障用电安全,用电器的导线规格必须符合要求。
(1)导线的内芯常用铜制成,这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   。
(2)下表是某铜芯导线在常温下的安全载流量(长时间通电时的最大安全电流)。某款电茶壶的工作电流为5.5A,则应选横截面积为   mm2的铜芯导线作为其导线,才符合既适用又经济的原则。
铜芯导线规格
导线横截面积S/mm2 0.5 1 1.5 2.0
安全载流量I/A 4 8 12 20
22.(2025八上·临海期末)学习了溶液的知识,某兴趣小组开展制作硫酸铜玫瑰的项目化学习,步骤如下:
(1)步骤1中,判断硫酸铜溶液已经饱和的方法是:   。
(2)步骤2中,硫酸铜晶体析出附着在假花上,主要采用   (填“蒸发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使之结晶。
23.(2025八上·临海期末)同学们利用图甲电路研究“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已知电源电压为3V。
(1)闭合开关S,发现L1发光、L2不发光,A1示数如图乙,A2无示数,则电路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填“L2短路”或“L2断路”) , 此时L1的电阻为   Ω。
(2)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两灯均发光,此时电路中电流表A1测量的是   的电流,其示数将   。
24.(2025八上·临海期末)物质溶解时,是从外界吸收热量,还是向外界释放热量呢 某兴趣小组探究物质溶解时的热量变化。
器材:烧杯、药匙、玻璃棒、量筒。
过程:取4只烧杯,各加入50mL的水,在其中3 只烧杯中分别加入1药匙的氯化铵、氯化钙、氯化钠,溶解后测量液体温度,记录数据如下表:
烧杯 水的体积 所加物质 液体温度 (℃)
1 50mL 氯化铵 15
2 50mL 氯化钙 28
3 50mL 氯化钠 21
4 50mL 无 22
(1)本实验还应补充的仪器是   。
(2)氯化钙溶解时会   热量。
(3)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上述三种物质中最合适的是   。
(4)烧杯1中没有等氯化铵完全溶解就测量液体温度,对结果有没有影响,理由是   。
25.(2025八上·临海期末)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探究。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利用伏打电池对水通电,发现两极上都有气体逸出,后人不断研究和改进该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图甲所示的电解水装置来测定水的组成。
实验步骤:安装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往U型管中装入适量的水。取下注射器,打开电源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将注射器活塞推到顶后,连接U形管,再次打开电源。当注射器I中活塞停留在 10mL 刻度线处,关闭电源。检验气体。
(1)问题讨论:
实验开始时,先打开电源,通电一段时间后再接上注射器,目的是   。
(2)实验结束时注射器Ⅱ中活塞停留在   mL 刻度线处。
(3)图乙是电解水的微观过程(图中“●”表示氧原子, “o”表示氢原子),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____。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
(4)查阅资料:设置超声波场可以提高电解效率。
图丙、图丁分别为两种不同条件下电极表面的气泡直径分布情况图。
已知气泡覆盖在电极表面会使电解反应界面减小,降低电解效率。请结合图像,解释超声波振动能提高电解效率的原因   。
26.(2025八上·临海期末)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人在睡前使用手机玩游戏、刷视频等。睡前使用手机对睡眠有影响吗 科研人员在某大学选取了400名有睡前使用手机习惯的健康大学生,随机分成甲、乙两组并进行了相关实验,过程如下:
组别 甲 乙
实验要求 睡前 1 小时使用手机
持续时间 4周
实验结果 (注:睡眠质量指数越低,睡眠质量越好)
(1)上表中乙的实验要求“ ”处应填   。
(2)设置甲乙两组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
(3)分析实验结果,睡前使用手机对睡眠有影响,依据是   。
(4)研究发现,褪黑素是松果体(位于脑)分泌的一种促进睡眠的激素。口服一定剂量的褪黑素可以改善睡眠。褪黑素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白天(光信号)分泌受抑制,晚上(暗信号)分泌活跃。结合以上信息,晚上睡前使用手机会影响睡眠的原因可能是   。
27.(2025八上·临海期末)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的电路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恒为6伏,实验所用电阻R的阻值分别为5欧、10欧、20欧,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30Ω 2A”。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补充完整。   
(2)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
(3)下图能反映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Rp与电阻R之间关系的是   。
(4)下表是某同学设计的数据记录表格,小组同学结合实验器材,对表格进行分析,认为该表格存在多个缺陷,请指出其中的一处   。
实验次数 U=2 伏
电阻(欧) 电流(安)
1    
2    
28.(2025八上·临海期末)学校开展了制作简易密度计的实践活动。使用的材料有:粗细均匀长约30cm的塑料吸管、橡皮泥、细铁丝。在吸管下端绕上适量细铁丝,用橡皮泥封住管口并使底部平整,用电子天平测出简易密度计的质量。将它们放入足够深的水中,当竖直漂浮时,在吸管上标出水面的位置,并测出该位置到吸管下端的距离,即浸入深度H,如图甲所示。实验数据和现象如下表。
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密度计的质量m/g 25 20 15 12 8
浸入深度 H/cm 触底 26.7 20.0 16 倾倒
(1)⑤号密度计放入水中后不能竖直漂浮,可采用的改进方法有   。
(2)通过计算后,在吸管上标出对应的刻度值,图乙中标示合理的是   。
(3)①②③④四支密度计中,一定无法测量酒精密度的是   。
(4)用②③两支密度计测量盐水密度,精确度较高的是   。
29.(2025八上·临海期末)秋冬季流感肆虐,感染流感后会出现体温升高、全身酸痛等症状。
(1)当人体体温持续升高时,人体产热   散热。
(2)发烧有时也有利于身体健康。有一种解释机体维持体温稳定的学说——调定点学说。该学说认为,人体调定点一般为37℃,当体温偏离调定点时,机体会通过相应的调节机制使体温恢复至调定点附近。但当身体出现异常后,调定点也可发生改变,如图甲所示。当病毒入侵人体后,体温调定点会   ,从而更好地清除病毒。
(3)医生建议服用布洛芬胶囊来缓解发热酸痛的症状。布洛芬可以抑制某种激素的分泌,从而使人体皮肤血管的血流量增加,起到降温的作用。图乙中,符合服用布洛芬后皮肤下血管状态的是   。
30.(2025八上·临海期末)“天气瓶”是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菲茨罗伊在1834~1836年航行时发明的,瓶内的晶体可随天气变化而发生变化。某兴趣小组利用蒸馏水、酒精、硝酸钾、氯化铵和樟脑制作天气瓶,步骤如下图:
(1)瓶内溶质的溶解和结晶可以反应的天气要素是____。
A.温度 B.相对湿度 C.风力 D.气压
(2)瓶中出现大量晶体时,说明瓶内物质的溶解度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配制溶液 B时,需要酒精多少克
31.(2025八上·临海期末)2024年12月11日,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在广东阳江正式投运。这是全球首个采用双塔筒、双叶轮、双主机设计以及应用拉索系统的风电平台,设备最高处达219米,作业工况下平台排水总量达1.5万吨。
(1)作业工况下,平台所受的浮力有多大
(2)作业工况下,平台排开海水的体积为多少
(3)当将平台拖航至海水密度更大的海域,平台吃水深度将   。
32.(2025八上·临海期末)某项目化学习小组设计了用弹簧测力计显示大气压强的装置,产品制作过程如下:
①将装置置于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打开止水夹,往装置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如图甲所示。
②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且高度不变,下端用细线连接一个重为3N的金属块,金属块始终部分浸入水中,如图乙所示。待水面静止后,关闭止水夹,容器左侧液面上方封闭一定体积的空气。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并将该示数标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1)此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   N。
(2)若该装置左侧液面上方气密性不佳,则大气压强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3)若该装置两边的水位出现“左低右高”,说明此时外界气压   一个标准大气压。
(4)当大气压强变化时,为了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更明显,可用图丁中的   金属块替换图乙中的金属块 (三个金属块质量相等)。
33.(2025八上·临海期末)为进一步消除夜间行车安全隐患,规范交通文明出行,提升台州城市形象,交警部门决定于12月份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机动车不按规定使用灯光交通违法集中统一行动。
(1)司机通过拨动方向盘旁边的横杆来切换远近光灯,这根横杆相当于电路中的   元件。拨动横杆后发现两个远光灯一个亮,一个不亮,说明这两灯是   联的。
(2)如图是某同学利用光敏电阻设计的“汽车远、近光灯的自动控制”模拟电路图。汽车远、近光灯电控转换器K相当于电压表。闭合开关S,当光强E≥3cd的光照到光敏电阻时,远光灯能自动切换为近光灯。已知电源电压恒为6V,R0=6Ω,光敏电阻的阻值R随光强E变化的关系如下表:
光强E/ cd 1 2 3 4 5 6
光敏电阻 R/Ω 36 18 12 9 7.2 6
当电控转换器K两端的电压为   V时,就能自动把远光灯切换为近光灯。
(3)要使E≥2.4cd时就能实现远光灯自动切换为近光灯,R0应换成多大的电阻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着的;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解答】 四季如春、长夏无冬、腊月寒冬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烈日炎炎表示的是某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天气状况,属于天气。
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2.【答案】C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
【解答】A.过滤时,漏斗下口紧贴烧杯内壁,玻璃棒滴在三层滤纸处,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溶解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可以加快溶解,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取粗盐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故C错误符合题意;
D.蒸发结晶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飞溅,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固体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小液滴。
【解答】牛奶不溶于水,形成悬浊液,故A不合题意;
矿泉水中存在可溶性的杂质,为溶液,故B符合题意;
血液由水和不溶于水的血小板,红细胞和白细胞组成,为悬浊液,故C不合题意;
泥沙不溶于水,形成悬浊液,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4.【答案】D
【知识点】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其中在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以上到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有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卫星的运行。
【解答】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该火箭升空时是刚刚离开地面,属于地球大气层最底层的对流层,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5.【答案】D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
【解析】【分析】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分泌不足易患糖尿病.
【解答】 2024年11月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下列可以用来治疗糖尿病的激素是胰岛素,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6.【答案】C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过滤操作用于分离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
【解答】 由题意可知,玉米秸秆内的组织细胞成蜂窝状有序排列,提供了较高的孔隙率,这种结构特点能将固液分离,所以可实现的物质分离功能是过滤。
故选C。
7.【答案】B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根据图片分析滑片转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的大小变化即可。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变阻器接入的接线柱为AB,当滑片向A端旋转时,AB部分变短,则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8.【答案】D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根据描述确定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即可。
【解答】根据“ 锶镧铜在-120℃时电阻突然消失 ”可知,要实现超导现象需要低温,那么说明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是导体的温度,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9.【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根据对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应用的知识判断。
【解答】 覆杯实验和马德堡半球实验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故A、B正确不合题意;
打气筒的工作原理为:压缩体积增大气体压强,与大气压强无关,故C错误符合题意;
吸尘器工作时,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强,则大气压强将灰尘压入舱内,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0.【答案】A
【知识点】浮力产生的原因
【解析】【分析】根据浮力方向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1.【答案】A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带电体的性质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蜜蜂靠近花朵时,花粉受到蜜蜂的静电吸引力,能更好地附着在蜜蜂身上,则:
①不带电,因为所有的带电体都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②带异种电荷,因为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2.【答案】A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
【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只有两个开关都闭合的情况下,电动机才工作,这说明两个开关相互影响,是串联的关系,然后与电动机串联,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3.【答案】C
【知识点】与密度相关的物理现象
【解析】【分析】 根据密度变化的特点;气体温度升高,气体的密度变小,热空气向上运动。
【解答】 点燃走马灯内的蜡烛,加热烛焰上方的空气,气体温度升高,气体的密度变小,热空气就会向上运动,运动的热空气推动纸风车和固定在转轴上的纸马转动,周围的冷空气过来填充热空气原来的位置,使空气形成对流。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4.【答案】B
【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实验使用的物理研究方法,然后与对照法比照即可。
【解答】A.研究电压时把电压比作水压,使用类比法,故A不会题意;
B.研究物质的导电能力时,用小灯泡的亮暗来反映导电能力,使用转换法,故B符合题意;
C.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相关因素时,把水换成其它液体再次实验,使用控制变量法,故C不合题意;
D.研究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大小时,控制温度、溶剂的质量和种类等因素相同,使用控制变量法,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5.【答案】D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导体电阻的影响因素判断应变片的阻值变化,根据R总=R片+R分析总电阻的变化,根据分析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分析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即可。
【解答】根据乙图可知,应变片和定值电阻R串联,电压表与应变片并联,电流表测总电流。
闭合开关S,当应变片随被检测物体发生拉伸形变时,塑料中的金属丝会被拉长变细,导致电阻变大。根据R总=R片+R可知,总电阻变大。根据可知,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则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6.【答案】(1)水汽输送
(2)A;B;D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1)水循环的基本环节包括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2)根据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判断。
【解答】(1)图中各字母代表水循环的环节,其中C 表示的环节是水汽输送。
(2)A.使用节水型马桶,可以节约用水,故A符合题意;
B.建立水资源保护区,可以保护水资源,防止水体污染,故B符合题意;
C.工业废水引入地下,会污染地下水源,故C不合题意;
D.生活污水净化后排放,可以保证水体不被污染,故D符合题意。
故选ABD。
17.【答案】向光;生长素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 植物生长器官受单方向光照射而引起生长弯曲的现象称为向光性。生长素对生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的生长,特别是细胞的伸长。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是生长旺盛的部位,如顶端的分生组织;生长素具有背光运输的特性;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
【解答】如图所示,植物出现了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这是因为植物具有 向光 性。原因是单侧光照射会引起植物尖端 生长素 分布不均匀,使背光一侧的茎比向光一侧的茎生长得快。
18.【答案】(1)减小
(2)增大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解答;
(2)根据液体沸点随上方气压的变化规律解答。
【解答】(1)如图甲所示,用力往B管中吹气,A管中水面上升,这是因为A管上方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大气压将水压入A管。
(2)如图乙所示,烧瓶中的水已沸腾,再用注射器缓缓地向烧瓶内充气,使瓶内的气压增大,可观察到水停止沸腾,说明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增大。
19.【答案】(1)神经元(或“神经细胞”)
(2)感受器
(3)小脑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1)根据对人体神经系统的认识解答;
(2) 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沿着传入神经向神经中枢传导;神经中枢随之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神经中枢的兴奋经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效应器对刺激作出应答。
(3) 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
【解答】(1)运动员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或“神经细胞”);
(2)当运动员用机械手从盲盒中取指定玩具时,利用指尖上的摄像头找出物体,机械手指尖的摄像头相当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
(3)运动员通过艰苦训练,实现了对机械手的协调控制。人体动作的协调主要受小脑控制。
20.【答案】(1)D
(2)加速溶解
(3)均一稳定(只写“稳定”也给分)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根据天平指针的偏转方向确定药品偏大还是偏小,然后确定增加还是减小药品即可;
(2)根据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用途解答;
(3)根据溶液的特点解答。
【解答】(1) 称量时,向托盘天平的称量纸上加入一定量的食盐,天平的指针偏向右边, 说明左盘药品的质量偏小,那么需要添加适量食盐,故选D;
(2)步骤⑤为溶解操作,其中玻璃棒的用途为加速溶解;
(3)盐水放置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这是因为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点。
21.【答案】(1)导电性
(2)1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也能根据用途推测物质的性质;
(2)在家庭电路中,应该让导线的安全载流量稍大于电路的最大工作电流。
【解答】(1)线的内芯常用铜制成,这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2)根据题意可知,电茶壶的工作电流为5.5A,则导线的安全载流量应该稍大于5.5A,故选横截面积为1mm2的铜芯导线。
22.【答案】(1)底部有剩余固体不再继续溶解
(2)冷却热饱和溶液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分析】(1)如果溶液中存在未溶的晶体,那么溶液肯定饱和;否则,无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2)结晶的方法:①蒸发溶剂;②改变温度减小溶解度。
【解答】(1)步骤1中,判断硫酸铜溶液已经饱和的方法是:底部有剩余固体不再继续溶解。
(2)步骤2中,硫酸铜晶体析出附着在假花上,主要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使之结晶。
23.【答案】(1)L2断路;5
(2)干路(或 “L1+L2”);变大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解析】【分析】(1)①根据甲图可知,两个灯泡并联,则二者不相互影响。L1发光,说明它所在的支路正常。灯泡L2不发光,肯定不是短路,否则L1也被短路不发光,据此分析解答。
②根据乙图确定电流表的示数,根据计算L1的电阻;
(2)电流表与被测的用电器并联。结合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分析解答。
【解答】(1)①闭合开关S,发现L1发光、L2不发光,A1示数如图乙,A2无示数,则电路故障的原因可能是L2断路;
② 根据乙图可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则示数为0.2A,则此时L1的电阻为;
(2) 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两灯均发光, 此时二者并联,电流表A1在干路上,则它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1原来测L1的电流,后来测干路电流,根据I总=I1+I2可知,它的示数变大。
24.【答案】(1)温度计
(2)放出
(3)氯化铵
(4)有影响,未溶解的部分继续溶解时还会导致温度变化(或“没有影响,此时温度变化已经可以反映热量变化”)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过程确定要测量的物理量,据此确定缺少的实验仪器;
(2)溶液温度升高,则放出热量;溶液温度降低,则吸收热量;
(3)冷敷时要求冰袋吸收热量,即吸收热量,据此分析;
(4)从氯化铵是否能够继续溶解的角度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实验中还需要测量液体温度,那么还需要温度计;
(2)根据表格可知,没有加物质时液体温度为22℃,即室温为22℃。加入氯化钙时,溶液温度为28℃,则温度升高,因此放出热量;
(3)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那么物质溶解时吸收热量,温度降低,上述三种物质中最合适的是氯化铵;
(4)烧杯1中没有等氯化铵完全溶解就测量液体温度,对结果有影响,理由是:未溶解的部分继续溶解时还会导致温度变化(或“没有影响,此时温度变化已经可以反映热量变化”)。
25.【答案】(1)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防止检验气体时因气体不纯发生爆炸 (只写“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也给分)
(2)20
(3)D
(4)超声波振动使气泡直径变小,气泡覆盖电极表面的面积减小,电极表面暴露面积更大,从而提高了电解效率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1)反应生成氢气,与空气混合后通电容易发生爆炸;
(2)在水的电解实验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
(3)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解答;
(4)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则反应越快,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实验开始时,先打开电源,通电一段时间后再接上注射器,目的是: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防止检验气体时因气体不纯发生爆炸。
(2)根据甲图可知,左边与正极相连为氧气,右边与正极相连为氢气,则注射器II内气体体积是注射器I气体体积的2倍,也就是:10mL×2=20mL;
(3)水电解的过程,其实就是水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过程,则正确顺序为①④②③,故选D。
(4)已知气泡覆盖在电极表面会使电解反应界面减小,降低电解效率,超声波振动能提高电解效率的原因:超声波振动使气泡直径变小,气泡覆盖电极表面的面积减小,电极表面暴露面积更大,从而提高了电解效率。
26.【答案】(1)睡前 1h不使用手机
(2)对照
(3)实验4周后,睡前1h使用手机的同学比睡前不使用手机的同学入睡时间长,且睡眠质量指数高,睡眠质量差
(4)手机光线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分析】(1)根据题目描述分析本次实验要探究的目的,结合对照实验的要求解得;
(2)在对照实验中,一组为因素变化为实验组,另一组因素不变为对照组,二者对照探究被探究因素对物理量的影响;
(3)根据表格数据分析解答;
(4)使用手机时屏幕会发出强光,而入睡时间变长说明褪黑素分泌减少,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2)本实验探究睡前使用手机对入睡时间的影响,那么甲和乙为对照组,甲中“睡前1小时使用手机”,则乙中“?”应该为“ 睡前 1h不使用手机 ”。
(3)分析实验结果,睡前使用手机对睡眠有影响,依据是:实验4周后,睡前1h使用手机的同学比睡前不使用手机的同学入睡时间长,且睡眠质量指数高,睡眠质量差。
(4)结合以上信息,晚上睡前使用手机会影响睡眠的原因可能是:手机光线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
27.【答案】(1)
(2)保护电路,调节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3)B
(4)实验次数太少,无法得出电流随电阻的变化规律(或“当U=2V时,使用20Ω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阻值不够,无法完成实验”、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不能满足电压表达到所控制的电压值”)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目的确定电器元件的串并联关系,注意电压表的量程和接线柱的选择,以及变阻器接线“一上一下”。
(2)根据滑动变阻器的作用解答;
(3)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分析判断;
(4)在科学探究中,往往需要换用不同器材,多次完成实验,从而收集多组数据,这样得出的结论会更加客观,具有普遍意义。
【解答】(1)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除了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外,其他的都是串联。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且接线一上一下,如下图所示:
(2)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要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则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护电路,调节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3)在实验中,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不变。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那么定值电阻与变阻器接入的阻值的比值保持不变,那么二者变化的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故选B。
(4)经过观察可知,这个表格的缺陷为: 实验次数太少,无法得出电流随电阻的变化规律 。
28.【答案】(1)再缠绕一些细铁丝(或“增加橡皮泥的质量”)
(2)C
(3)①
(4)②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物体的重心越低越稳定,通过在密度计下端增加重物的方式,将重心降低到水面附近,此时密度计可以竖直立在水中。
(2)根据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密度计上的刻度变化规律即可;
(3)根据密度计的工作原理分析;
(4)当液体密度的变化相同时,密度计排开水的体积的变化量越大,则浸入水中深度变化越大,那么测量越准确。
【解答】(1)⑤号密度计放入水中后不能竖直漂浮,可采用的改进方法有:再缠绕一些细铁丝(或“增加橡皮泥的质量”);
(2)密度计始终漂浮在液面上,则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浮力保持不变。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当液体密度变大时,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小,即浸入的深度越小,
则密度计上刻度值上小下大。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与液体密度成反比,则越靠下刻度值越大,而刻度之间的距离越小,
故选C。
(3)密度计的工作原理为物体的漂浮条件,①中密度计触底,不能保持漂浮状态,则①无法测量酒精密度;
(4)根据表格可知,当测量盐水的密度时,②浸入深度大于③浸入深度,因此精确度较高的是②。
29.【答案】(1)大于
(2)升高
(3)B
【知识点】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1)人体产热大于散热,则体温升高;二者相等,则体温恒定;产热小于散热,则体温降低;
(2)根据甲图分析解答;
(3)血管膨胀,散热面积变大,散热能力增强;血管收缩,散热面积变小,则散热能力变弱,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当人体体温持续升高时,人体产热大于散热。
(2) 如图甲所示。当病毒入侵人体后,体温调定点会升高;
(3) 布洛芬可以抑制某种激素的分泌,从而使人体皮肤血管的血流量增加,起到降温的作用,此时血管膨胀,故选B。
30.【答案】(1)A
(2)变小
(3)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当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时会析出晶体,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受到温度高低的影响;
(2)溶解度增大,则晶体质量减小;溶解度减小,则晶体质量增大;
(3)首先根据“”计算溶液的质量,再用溶液质量减去樟脑质量得到酒精的质量。
【解答】(1) 瓶内溶质的溶解和结晶受到温度的影响,则可以反应的天气要素是温度,故选A;
(2) 瓶中出现大量晶体时,说明瓶内物质的溶解度变小。
31.【答案】(1)
(2)或
(3)变小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计算平台受到的浮力;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或密度公式的变形式 计算平台排开海水的体积;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变形式分析解答。
【解答】(3) 当将平台拖航至海水密度更大的海域, 它受到的浮力保持不变。根据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变形式可知,海水的密度变大,则平台排开水的体积变小,即平台吃水深度将变小。
32.【答案】(1)1
(2)不变
(3)小于
(4)a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称量法F浮=G-F拉计算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2)根据平衡力的知识F拉=G-F浮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
(3)根据p内=p大气+p水分析解答;
(4)首先根据F浮=G-F拉分析金属块受到浮力的变化,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金属块排开体积的变化即可。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G-F拉=3N-2N=1N;
(2) 该装置左侧液面上方气密性不佳,则大气压强变大时, 内外水面始终保持相平,那么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不变。根据F拉=G-F浮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3)若该装置两边的水位出现“左低右高”,则左边容器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强和水柱压强之和,即p内=p大气+p水,则外界大气压强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4)当大气压强发生改变时,内外水面会发生改变。当水面变化相同时,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则受到的浮力越大。根据F拉=G-F浮力可知,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变化越明显。根据图片可知,a的底面积较大,根据V=Sh可知,此时它排开水的体积更大,
故选a。
33.【答案】(1)开关;并
(2)2
(3)方法一: E=2.4cd时, R=15Ω
U=6V-2V=4V
(1分)
或方法二: E=2.4cd时, R=15Ω
R0=7.5Ω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在电路中,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导线输送电能。用电器相互影响为串联,不相互影响为并联。
(2)根据表格确定光强E≥3cd时光敏电阻的阻值,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此时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即可。
(3)方法一:根据表格确定 E=2.4cd时光敏电阻的阻值,根据U=U总-U0计算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 计算此时电路的电流,最后根据 计算R0的阻值即可;
方法二:据表格确定 E=2.4cd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再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的规律计算R0的阻值即可。
【解答】(1)司机通过拨动方向盘旁边的横杆来切换远近光灯,这根横杆控制电路通断,相当于电路中的开关元件。拨动横杆后发现两个远光灯一个亮,一个不亮,说明它们不相互影响,则这两灯是并联的。
(2)根据表格可知,光强E≥3cd时光敏电阻的阻值R=12Ω;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得到:;

解得:U0=2V。
则当电控转换器K两端的电压为2V时,就能自动把远光灯切换为近光灯。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