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山海联盟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科学试题(2024八上·乐清期中)国庆假期,小科一家人乘飞机去北京游玩,为了这次旅游,他们提前做好游玩攻略,查阅各种资料。旅途中,小科对很多现象感兴趣。请根据信息,完成下面小题。1.下图是小科出发当日的天气预报,以下对天气预报理解正确的是( )A.这一天的天空总云量在以下B.这一天的最低气温是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C.这一天的风是从西南方向往东北方向吹D.这一天的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2.小科可以用下列仪器测量这一天湿度的是( )A. B.C. D.3.去机场的路上,小科发现,轿车行驶时,将天窗后面微微向上打开,形成一个凸面,这样做可以使轿车内空气流通的原因是( )A.天窗外空气流速慢,汽车内部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B.天窗外空气流速快,汽车内部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C.天窗外空气流速慢,汽车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D.天窗外空气流速快,汽车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4.飞机起飞时,天阴沉沉的,突然窗外阳光明媚,天碧蓝碧蓝的,看上去像无际的雪原。小科对这些现象作出了如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地面阴天,高空却阳光明媚,此时飞机还在对流层B.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平流C.“天阴沉沉的”是描述当地的天气特征D.飞机起飞的原理是利用大气压的原理(2024八上·乐清期中)旅游归来,小科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于是他决定利用自己课堂所学的知识,和小伙伴们一起动手玩转科学。请根据信息,完成下面小题。5.玩转科学的过程中,小科发现了很多实验操作中的问题,以下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取用固体药品B.倾倒液体药品C.过滤泥浆水D.蒸发食盐水6.小科自制“棒棒糖”的流程如下(已知方糖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丁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丙一定是饱和溶液C.丙溶液最甜 D.丁中方糖的溶解度最大7.小伙伴们也不甘示弱,自制了一个“化学冰箱”,如图所示。当水袋破裂时,水袋中的水与固体碎块混合,箱内食物温度明显下降,制造此“化学冰箱”的固体碎块可选用( )A.蔗糖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食盐8.小科利用注射器进行电解水的创新实验,其中电极插入注射器筒内。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B.两支注射器内的原始液面高度、电极长度要保持一致C.与电源负极相连端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D.反应一段时间后,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9.接下来利用以上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小伙伴们一起画出了以下4幅有关水电解的图像,其中与水通电分解情况相符的是(纵坐标表示生成气体的体积,横坐标表示反应时间,①表示氢气,②表示氧气)( )A. B.C. D.10.针筒是不是还可以做其他的模型呢?小伙伴们经过讨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潜艇模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模型漂浮于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B.向内推注射器活塞,水会被压入试管中,可实现模型下沉C.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模型会下沉,它受到的浮力将变小D.在较浅处悬浮的模型要下潜至更深处悬浮,活塞应先拉后推11.(2024八上·乐清期中)据专家统计,到2025年,全世界35亿人将处于缺水状态。因此,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开发水资源已刻不容缓。根据“水循环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D 。(2)为了使2024年奥运会开幕式期间天气晴好,人们能干预的环节是 (填图中字母)12.(2024八上·乐清期中)如图是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步骤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Ⅲ、Ⅳ、Ⅴ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该仪器在操作Ⅳ中的作用是 。(2)粗盐提纯实验步骤较多、操作繁琐,可以缩短粗盐提纯实验时间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填字母)A.研碎粗盐 B.溶解时多加一倍的水C.过滤时玻璃棒紧靠一层滤纸处 D.蒸发时不用玻璃棒搅拌散热(3)各小组的产率及评价如表所示:组别 1 2 3 4产率 75% 83% 88% 72%老师对产率的评价 偏低 偏高 偏高 偏低下列各组同学对造成产率偏高或偏低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A.第1组:烧杯里的食盐未溶解完就开始过滤B.第2组:蒸发时,有固体飞溅C.第3组:滤液浑浊就开始蒸发D.第4组:蒸发后,精盐中还含有水分13.(2024八上·乐清期中)咸鸭蛋是中国特色食物,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其腌制过程如下:第一步:挑选鸭蛋。将鸭蛋放入食盐溶液,通过观察鸭蛋的浮沉情况进行挑选。现有四种食盐溶液供选择,其溶质质量分数与密度关系如表所示。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密度2 1.016 1.0310 1.0715 1.10(1)第二步:配制溶液。使用溶质质量分数过大的食盐溶液,鸭蛋的水分流失快、味咸且口感不鲜;使用溶质质量分数过小的食盐溶液,防腐能力较差、营养价值会降低。人们常选用质量分数为的食盐溶液。现配制质量分数为食盐溶液,需要食盐多少?(写出计算过程)(2)第三步:浸泡腌制。将鸭蛋放入容器再倒入食盐溶液将其浸没,加盖保存,如图甲所示,图中鸭蛋A的体积为,则鸭蛋A所受的浮力为 ,浸泡过程中,其中一个鸭蛋进入配制好的盐水中的运动轨迹如图乙所示,则该鸭蛋在此过程中所受浮力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为 14.(2024八上·乐清期中)学习了浮力知识后,小科想要自己动手验证阿基米德原理。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弹簧测力计下方挂空小桶,小桶下方挂金属块(下表面恰好接触水面),溢杯中装满水,小烧杯盛接溢出的水,压力秤可以精确显示所受压力大小。实验中,小科缓慢升高升降台至金属块完全没入水中(下表面始终没有碰到溢水杯底部)。请回答下列问题:(1)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压力秤示数的变化量,从而证明阿基米德原理成立;(2)保持升降台的位置不动,将小烧杯中的水倒入空桶中,通过 现象,也能证明阿基米德原理成立;(3)金属块浸入过程中,溢水杯对压力秤的压力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正确的是 ;(4)继续保持升降台高度不变,小科将溢水杯中的水倒出,改为装满食盐水,小科想要研究的问题是: 。15.(2024八上·乐清期中)在测定大气压的实验中,因缺少大量程的弹簧测力计,小科设计了用吸盘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可选用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秒表和天平。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步骤:①如图所示,将塑料吸盘用力按压在光滑的水平玻璃板上,这是为了 。②用小桶通过细绳与吸盘挂钩相连接,向小桶中缓慢添加 (填“砝码”或“细沙”),直到吸盘恰好脱离玻璃板。③用天平测出小桶和里面物体的总质量为。④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为。⑤根据测得数据计算大气压强值。(2)为了减小误差,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A.减小吸盘的直径B.减小塑料桶的质量C.减小吸盘的质量D.在吸盘上沾点水后再压在玻璃板上(3)若小科在实验中测出的大气压数值偏小,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条即可)。16.(2024八上·乐清期中)【探究目标】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探究。材料一材料二 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燃烧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探究思考】(1)读图甲,两等量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时,A地纬度较低,受热面积小,光热集中,单位面积获得热量 (填“多”或“少”)。(2)图乙中实验证明,白天沙石温度比水高,夜晚沙石温度比水低。这是因为海陆热力性质不同,沙石(代表陆地)吸热快,散热也快;水(代表海洋)吸热慢,散热也慢。所以,同一纬度,夏季 (填“陆地”或“海洋”)的气温高,冬季则相反。(3)图丙中安第斯山脉北段低海拔处为热带雨林,海拔越高直到成为草地,这是因为随着海拔的增高,气温 。【探究结论】(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影响气候的因素有 、 (写出两点即可)。17.(2024八上·乐清期中)如图所示高压锅的示意图,锅盖上有一个空心柱为排气孔,空心柱上戴着一个帽子为限压阀,当高压锅内气体的压强超过安全值时,锅内气体就会冲开限压阀,气体跑出一部分,使锅内气体减小。现有空心柱小孔的横截面积为,限压阀的质量为的高压锅,要用它来煮饭,若当时的大气压为。0.98 1.13 1.29 1.48 1.69 1.80 2.0099 103 107 111 115 117 120(1)用高压锅煮饭,可以增大锅内气体的压强,使水的沸点 (填“升高”或“降低”),从而使饭菜熟得更快。(2)此高压锅内气体达到的最大压强为多少?(3)锅内水的最高温度能达到 ℃。(4)该高压锅在大气压强为的地区使用时,要保证水的沸点与上题一样,则应换一个质量为多少克的限压阀?18.(2024八上·乐清期中)某学习小组自制“浮力秤”,用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如图所示。它是由浮体和外筒构成的,浮体包括小筒和秤盘。已知小筒的质量为,筒内装入的细砂,底面积为,可浸入水中的最大深度为秤盘的质量为,外筒是足够高的透明大筒,容器壁厚度可忽略不计。(1)该“浮力秤”的工作原理: (填“>”“<”或“=”),其中小筒内装入细沙的作用是 。(2)小筒上的零刻度线距小筒底部的距离是多少? (3)下表是“浮力秤”模型评价量表,请选择任意一个指标进行评价,并说明理由。 “浮力秤”模型评价量表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一 刻度均匀 刻度不均匀 没有刻度指标二 最大量程超过500克 最大量程在300-500克 最大量程小于300克(4)如果要提高浮力秤的精度,从而减小测量误差,下列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A.换用密度更小的液体B.适当减小细沙的质量C.换用横截面更小的小筒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D2.A3.B4.C【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风;降水;空气的湿度【解析】【分析】(1)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不是向哪个方向吹。(2)测量湿度的仪器称为湿度计,B是风向标,用于测定风向;C是风速仪,用于测量风速;D是雨量筒,用于测定下雨量。(3)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4)对流层有丰富的水汽且有强烈的对流运动,所以天气现象几乎都发生在对流层。1.A、天气预报图可知当地天气是多云天气,多云天空总云量在5/10到7/10之间,故A错误;B、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范围是21~24℃,最好是23℃,而非是当天最低气温,故B错误;C、当日是东北风,所以当天的风是由东北吹向西南,故C错误;D、午后2时左右地面辐射最强,一般是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故D正确。故答案为:D.2.A图是干湿球湿度计,用以测量空气湿度,其他实验装置均不能测量空气湿度。故答案为:A。3.天窗前面闭合后面打开,在车顶形成一个凸面,加快了空气的流速,使天窗开口处的气压小于车内的气压,则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车内污浊的空气,被自动“抽出”,从而保持车内空气清新。故答案为:B。4.A、平流层没有天气现象,表现为阳光明媚,万里无云,高空阳光明媚说明飞机已经到了平流层,故A错误;B、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故B错误;C、“天阴沉沉的”是描述当地的天气特征,故C正确;D、飞机起飞利用的是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不属于大气压的利用,故D错误。故答案为:C。【答案】5.D6.C7.B8.D9.B10.D【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倾倒液体时,为防止标签被腐蚀,标签要向手心。(2)最甜的溶液应是质量分数最大的溶液。(3)固体与水混合后,食物的温度降低,可知该物质与水混合是吸热过程,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满足要求。(4)电解时,溶质的质量不变,水被电解导致溶液的质量变小,因此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5)水电解时,负极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是正极产生氧气体积的两倍。(6)向内推活塞,气体进入试管,试管内压强增大,将水排出,试管重力减小,浮力大于重力,模型上浮。5.A、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故A不符合题意;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故B不符合题意;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故C不符合题意;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蒸发皿能直接进行加热,无需垫上石棉网,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6.A、方糖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乙、丁分别是37℃、5℃时方糖的饱和溶液,乙、丁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故A错误;B、乙溶液加热后得到60℃时方糖的溶液,丙不一定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B错误;C、甲、乙、丙、丁中溶剂的质量相等,丙中溶质的质量最多,则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即丙溶液最甜,故C正确;D、方糖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丙中温度最高,丙中方糖的溶解度最大,故D错误。故答案为:C。7.A、蔗糖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故A错误;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故B正确;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故C错误;D、食盐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故D错误。故答案为:B。8.A、由于氢氧化钠在水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作用是增强水的导电性,故A不符合题意;B、两个注射器内的原始液面、电极长度要保持一致,故B不符合题意;C、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故C不符合题意;D、反应一段时间后,水减少,氢氧化钠的质量不变,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变大,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9.随着反应进行,生成氢气、氧气的体积比是2:1,B中与水通电分解情况相符。故答案为:B。10.A、当模型漂浮于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故A错误;B、向内推注射器活塞,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大,试管内的水将变少,总重力变小,模型将上浮,故B错误;C、从外拉注射器活塞,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小,试管内的水将变多,总重力变大,模型会下沉;此时它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它受到的浮力不变,故C错误;D、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浮沉的,要让原本在较浅处悬浮的模型下潜至更深处悬浮,此时应向外抽气,使试管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让水进入试管中,使潜艇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实现下沉,然后停止抽气,再适当充气,通过向外排水使重力等于浮力而悬浮,由此可知,活塞应先拉后推,故D正确。故答案为:D。11.【答案】(1)地表径流(2)C【知识点】水循环【解析】【分析】(1)D是地表径流,是人类较容易干预的环节。(2)C是降水环节,天气晴好即不能降水,干预的是降水环节。【解答】(1)读图可知,D由地表指向海洋,为地表径流。(2)根据题干可知,为了开幕式期间天气晴好,采取人工干预,实现不同当地降水少,天气晴朗的目的,所以该计划是对水循环的降水C环节进行干预。(1)读图可知,D由地表指向海洋,为地表径流。(2)根据题干可知,为了开幕式期间天气晴好,采取人工干预,实现不同当地降水少,天气晴朗的目的,所以该计划是对水循环的降水C环节进行干预。12.【答案】(1)玻璃棒;引流(2)A(3)A;C【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解析】【分析】(1)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和搅拌,在过滤是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在溶解和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2)粗盐提纯是要先将粗盐溶解,将粗盐研碎可以加快溶解速度,进而加快实验进度,缩短实验时间。(3)产率偏低可能是因为粗盐没有完全溶解、蒸发时有固体飞溅等;产率偏高可能是因为杂质没有完全除去或者精盐没有蒸干,导致精盐的质量偏大等。【解答】(1)操作Ⅲ、Ⅳ、Ⅴ分别是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操作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玻璃棒在过滤操作中的作用是引流。(2)A、研碎粗盐,可加快粗盐的溶解,缩短粗盐提纯实验时间,故A正确;B、溶解时多加一倍的水,加长了蒸发的时间,故B错误;C、过滤时玻璃棒要紧靠三层滤纸处,不能靠在一层一侧,与缩短粗盐提纯实验时间无关,故C;D、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散热,加快水分的蒸发,故D错误。故答案为:A。(3)A、第1组:烧杯里的食盐未溶解完就开始过滤,得到精盐的质量偏少,造成产率偏低,故A正确;B、第2组:蒸发时,有固体飞溅,得到精盐的质量偏少,造成产率偏低,故B错误;C、第3组:滤液浑浊就开始蒸发,得到精盐的质量偏多,造成产率偏高,故C正确;D、第4组:蒸发后,精盐中还含有水分,得到精盐的质量偏多,造成产率偏高,故D错误。故答案为:AC。(1)操作Ⅲ、Ⅳ、Ⅴ分别是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操作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玻璃棒在过滤操作中的作用是引流。(2)A. 研碎粗盐,可加快粗盐的溶解,缩短粗盐提纯实验时间,此选项符合题意;B. 溶解时多加一倍的水,加长了蒸发的时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过滤时玻璃棒要紧靠三层滤纸处,不能靠在一层一侧,与缩短粗盐提纯实验时间无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散热,加快水分的蒸发,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3)A. 第1组:烧杯里的食盐未溶解完就开始过滤,得到精盐的质量偏少,造成产率偏低,此选项符合题意;B. 第2组:蒸发时,有固体飞溅,得到精盐的质量偏少,造成产率偏低,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第3组:滤液浑浊就开始蒸发,得到精盐的质量偏多,造成产率偏高,此选项符合题意;D. 第4组:蒸发后,精盐中还含有水分,得到精盐的质量偏多,造成产率偏高,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C。13.【答案】(1)配制质量分数为食盐溶液,需要食盐的质量为5000mL×1.1g/cm3×15%=825g(2)0.88N;A【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浮力的变化;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解析】【分析】(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乘以溶质质量分数。质量等于密度乘以体积。(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鸡蛋浸没,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鸡蛋的体积。【解答】(2)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5%食盐溶液的密度为1.1g/cm3,则鸭蛋A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液gV排=1.1×103kg/m3×10N/kg×(80×10-6 m3)=0.88N。鸭蛋在下沉到刚好浸没在盐水的过程中,排开盐水的体积变大;鸭蛋继续下沉,再上浮到上表面刚接触水面的过程中,排开盐水的体积不变(等于鸭蛋的体积);当鸭蛋上浮至漂浮的过程中,排开盐水的体积减小,因为盐水的密度不变,则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鸭蛋在整个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先增大,再不变,再减小,最后漂浮时又保持不变(等于鸭蛋的重力)。故答案为:A。(1)见答案;(2)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5%食盐溶液的密度为1.1g/cm3,则鸭蛋A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液gV排=1.1×103kg/m3×10N/kg×(80×10-6 m3)=0.88N;鸭蛋在下沉到刚好浸没在盐水的过程中,排开盐水的体积变大;鸭蛋继续下沉,再上浮到上表面刚接触水面的过程中,排开盐水的体积不变(等于鸭蛋的体积);当鸭蛋上浮至漂浮的过程中,排开盐水的体积减小,因为盐水的密度不变,则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鸭蛋在整个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先增大,再不变,再减小,最后漂浮时又保持不变(等于鸭蛋的重力),故A符合题意。故选A。14.【答案】等于;测力计恢复原来的读数;A;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解析】【分析】(1)阿基米德原理验证的是浮力等于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2)测力计示数等于空桶和金属块的总重力,说明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也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3)由可知,物体浸没前,金属块向下运动,浮力变大,则排开水受到的重力变大,因此压力变大;当金属块浸没后,浮力不变,所以压力不变。(4)食盐水和水的密度不同,所以探究的是液体密度对浮力的影响。【详解】(1)升降台升高后,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时受到的浮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等于浮力的大小,而将烧杯、水和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受到弹力的拉力逐渐减小,对压力秤的压力逐渐增大,且变化量相等,从而证明阿基米德原理成立。(2)保持升降台的位置不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值等于浮力大小,将小烧杯中的水倒入空桶中,增加了排开液体的重力,通过弹簧测力计恢复原来的读数的现象,也能证明阿基米德原理成立。(3)如图乙所示,金属块浸入过程中,液体密度不变,排开液体的体积先增大,浮力增大,浸没后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因而溢水杯对压力秤的压力变化情况是先增大,后不变。故答案为:A。(4)继续保持升降台高度不变,小科将溢水杯中的水倒出,改为装满食盐水,保持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改变了液体的密度,小科想要研究的问题是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15.【答案】(1)挤出吸盘里面的空气;细沙(2)C;D(3)吸盘漏气【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解析】【分析】(1)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可以减小误差,所以要将塑料吸盘用力按压在光滑的水平玻璃板上。细沙的质量可以微调,可以减小误差,所以应选用细沙进行探究。(2)吸盘的质量会对实验造成干扰,所以应尽量减小吸盘的质量;吸盘上沾水,能排尽吸盘内的空气,减小误差。(3)测得的大气压强偏小,可能是吸盘内的空气未排尽或吸盘漏气。【解答】(1)将塑料吸盘用力按压在光滑的水平玻璃板上,这是为了挤出吸盘里面的空气。用小桶通过细绳与吸盘挂钩相连接,向小桶中缓慢添加细沙,添加细沙质量增加缓慢,直到吸盘恰好脱离玻璃板。(2)AC、减小吸盘的质量,可以减小误差,因为吸盘的自重会影响到大气压力的测量,但减小吸盘的直径,不能减小误差,故A错误,C正确;B、减小塑料桶的质量,不能减小误差,故B错误;D、在吸盘上沾点水后再压在玻璃板上排尽吸盘内有空气,可以减小误差,故D正确。故答案为:CD(3)若小科在实验中测出的大气压数值偏小,可能是因为吸盘漏气,导致测量的大气压力偏小,从而计算出来的大气压数值偏小。(1)[1]①将塑料吸盘用力按压在光滑的水平玻璃板上,这是为了挤出吸盘里面的空气。[2]②用小桶通过细绳与吸盘挂钩相连接,向小桶中缓慢添加细沙,添加细沙质量增加缓慢,直到吸盘恰好脱离玻璃板。(2)AC.减小吸盘的质量,可以减小误差,因为吸盘的自重会影响到大气压力的测量,但减小吸盘的直径,不能减小误差,故A错误,C正确;B.减小塑料桶的质量,不能减小误差,故B错误;D.在吸盘上沾点水后再压在玻璃板上排尽吸盘内有空气,可以减小误差,故D正确。故选CD。(3)若小科在实验中测出的大气压数值偏小,可能是因为吸盘漏气,导致测量的大气压力偏小,从而计算出来的大气压数值偏小。16.【答案】多;陆地;降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人类活动【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解析】【分析】(1)单位面积获得热量等于总热量除以受热面积,光热集中,受热面积小,所以单位面积获得热量多。(2)水的比热容大于沙石,所以夏天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沙石温度升高的多,因此陆地气温高。(3)对流层海拔越高,气温越低。(4)海拔、海陆位置、地形、季风、人类活动等都会影响气候。【解答】(1)A地纬度较低,受热面积小,光热集中,且光照在到达A地时路程较短,受大气削弱时间短,所以单位面积获得热量多。(2)海陆热力性质不同,海洋较陆地热容量更大,夏季时海陆同时增温,但由于陆地热容量小,所以陆地增温更快,表现为夏季陆地气温高。(3)对流层高度内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随着海拔的增高,气温下降。(4)材料一中体现了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对气温的影响,而材料二中体现了人类过量燃烧矿物质导致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这体现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17.【答案】(1)升高(2)原来的限压阀对出气孔的压力F=G=mg=0.1kg×10N/kg=1N空心柱小孔的横截面积S=10mm2=1×10-5m2原来的限压阀对出气孔的压强高压锅内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p内=p0+p1=1×105Pa+1×105Pa=2×105Pa。(3)120(4)此时限压阀对出气口的压强p限=p最大-p0=2×105Pa-0.8×105Pa=1.2×105Pa此时作用在出气口的压力F限=p限S=1.2×105Pa×1×10-5 m2=1.2N此时限压阀的重力G'=F限=1.2N配制的限压阀的质量。【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分析】(1)液体沸点与大气压强有关,大气压强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2)锅内最大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加限压阀产生的压强。(3)根据(2)中计算的最大压强,查表可知最高温度。(4)利用锅内最大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加限压阀产生的压强,计算出限压阀产生的压强,再根据压力等于受力面积乘以压强计算出限压阀产生的压力,压力等于限压阀的重力,再根据重力公式计算质量,注意单位换算。【解答】(1)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水的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2)(3)高压锅内气体达到的最大压强为2×105Pa时,对照表格数据可知,锅内水的最高温度能达到120℃。(1)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水的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2)原来的限压阀对出气孔的压力F=G=mg=0.1kg×10N/kg=1N空心柱小孔的横截面积S=10mm2=1×10-5m2原来的限压阀对出气孔的压强高压锅内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p内=p0+p1=1×105Pa+1×105Pa=2×105Pa(3)高压锅内气体达到的最大压强为2×105Pa时,对照表格数据可知,锅内水的最高温度能达到120℃。(4)此时限压阀对出气口的压强p限=p最大-p0=2×105Pa-0.8×105Pa=1.2×105Pa此时作用在出气口的压力F限=p限S=1.2×105Pa×1×10-5 m2=1.2N此时限压阀的重力G'=F限=1.2N配制的限压阀的质量18.【答案】(1)=;能让浮体竖直漂浮在水中(2)见解析(3)见解析(4)A;C【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浮力秤的原理即为此。(2)零刻度线的位置为空浮力秤漂浮时与液面相交的位置,此时浮力等于秤的重力,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排开液体的体积,体积除以横截面积等于高度。(3)测量时,浮力秤仍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物体和浮力秤的总重力,最大测量值等于最大浮力减去秤自身的重力,最大浮力用最大排开液体的体积计算。(4)提高精度,指的是称量一定质量的物体时,刻度线之间的距离较远。【解答】(1)“浮力秤”一直漂浮在液体中,其浮力等于重力;其中小筒内装入细沙的作用是能让浮体竖直漂浮在水中。(2)浮力秤的总重力G秤=m总g=(50g+10g+100g)×10N/kg=0.16kg×10N/kg=1.6N浮力秤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即F浮=G秤=1.6N浮力秤没有称物体时浸入水中的体积零刻度线距小筒底部的距离为(3)选指标一:当放上质量为m的物体时,有即可得故物体的质量与浸入的深度成正比,所以浮力秤的刻度是均匀,指标一为优秀。选指标二:浮力秤放物体后排开水的最大体积此时浮力秤受到浮力为称量的物体最大重力G物=F浮-G秤总=4N-1.6N=2.4N称量的物体最大质量指标二为待改进。(4)A、称量同一物体时其受到的浮力一定,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ρ液越小,V排越大,吸管浸入的深度越大,可以标注的刻度线越多,分度值越小,所以烧杯中换用密度更小的液体也可以提高浮力秤的精确度,故A正确;B、适当减小细沙的质量,则浮力称受到的浮力会变小,对应浮力秤的精度没有影响,故B错误;C、浮力秤竖直漂浮于水中,称量同一物体时其受到的浮力一定,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V排一定,根据V=Sh可知横截面积越小,浸入的深度越大,可以标注的刻度线越多,分度值越小,所以用横截面更小的小筒可以提高浮力秤的精确度,故C正确。故答案为:AC。(1)[1][2]“浮力秤”一直漂浮在液体中,其浮力等于重力;其中小筒内装入细沙的作用是能让浮体竖直漂浮在水中。(2)浮力秤的总重力G秤=m总g=(50g+10g+100g)×10N/kg=0.16kg×10N/kg=1.6N浮力秤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即F浮=G秤=1.6N浮力秤没有称物体时浸入水中的体积(3)选指标一:当放上质量为m的物体时,有即可得故物体的质量与浸入的深度成正比,所以浮力秤的刻度是均匀,指标一为优秀。选指标二:浮力秤放物体后排开水的最大体积此时浮力秤受到浮力为称量的物体最大重力G物=F浮-G秤总=4N-1.6N=2.4N称量的物体最大质量指标二为待改进。(4)A.称量同一物体时其受到的浮力一定,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ρ液越小,V排越大,吸管浸入的深度越大,可以标注的刻度线越多,分度值越小,所以烧杯中换用密度更小的液体也可以提高浮力秤的精确度,故A正确;B.适当减小细沙的质量,则浮力称受到的浮力会变小,对应浮力秤的精度没有影响,故B错误;C.浮力秤竖直漂浮于水中,称量同一物体时其受到的浮力一定,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V排一定,根据V=Sh可知横截面积越小,浸入的深度越大,可以标注的刻度线越多,分度值越小,所以用横截面更小的小筒可以提高浮力秤的精确度,故C正确。故选AC。1 / 1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山海联盟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科学试题(2024八上·乐清期中)国庆假期,小科一家人乘飞机去北京游玩,为了这次旅游,他们提前做好游玩攻略,查阅各种资料。旅途中,小科对很多现象感兴趣。请根据信息,完成下面小题。1.下图是小科出发当日的天气预报,以下对天气预报理解正确的是( )A.这一天的天空总云量在以下B.这一天的最低气温是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C.这一天的风是从西南方向往东北方向吹D.这一天的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2.小科可以用下列仪器测量这一天湿度的是( )A. B.C. D.3.去机场的路上,小科发现,轿车行驶时,将天窗后面微微向上打开,形成一个凸面,这样做可以使轿车内空气流通的原因是( )A.天窗外空气流速慢,汽车内部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B.天窗外空气流速快,汽车内部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C.天窗外空气流速慢,汽车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D.天窗外空气流速快,汽车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4.飞机起飞时,天阴沉沉的,突然窗外阳光明媚,天碧蓝碧蓝的,看上去像无际的雪原。小科对这些现象作出了如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地面阴天,高空却阳光明媚,此时飞机还在对流层B.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平流C.“天阴沉沉的”是描述当地的天气特征D.飞机起飞的原理是利用大气压的原理【答案】1.D2.A3.B4.C【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风;降水;空气的湿度【解析】【分析】(1)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不是向哪个方向吹。(2)测量湿度的仪器称为湿度计,B是风向标,用于测定风向;C是风速仪,用于测量风速;D是雨量筒,用于测定下雨量。(3)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4)对流层有丰富的水汽且有强烈的对流运动,所以天气现象几乎都发生在对流层。1.A、天气预报图可知当地天气是多云天气,多云天空总云量在5/10到7/10之间,故A错误;B、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范围是21~24℃,最好是23℃,而非是当天最低气温,故B错误;C、当日是东北风,所以当天的风是由东北吹向西南,故C错误;D、午后2时左右地面辐射最强,一般是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故D正确。故答案为:D.2.A图是干湿球湿度计,用以测量空气湿度,其他实验装置均不能测量空气湿度。故答案为:A。3.天窗前面闭合后面打开,在车顶形成一个凸面,加快了空气的流速,使天窗开口处的气压小于车内的气压,则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车内污浊的空气,被自动“抽出”,从而保持车内空气清新。故答案为:B。4.A、平流层没有天气现象,表现为阳光明媚,万里无云,高空阳光明媚说明飞机已经到了平流层,故A错误;B、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故B错误;C、“天阴沉沉的”是描述当地的天气特征,故C正确;D、飞机起飞利用的是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不属于大气压的利用,故D错误。故答案为:C。(2024八上·乐清期中)旅游归来,小科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于是他决定利用自己课堂所学的知识,和小伙伴们一起动手玩转科学。请根据信息,完成下面小题。5.玩转科学的过程中,小科发现了很多实验操作中的问题,以下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取用固体药品B.倾倒液体药品C.过滤泥浆水D.蒸发食盐水6.小科自制“棒棒糖”的流程如下(已知方糖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丁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丙一定是饱和溶液C.丙溶液最甜 D.丁中方糖的溶解度最大7.小伙伴们也不甘示弱,自制了一个“化学冰箱”,如图所示。当水袋破裂时,水袋中的水与固体碎块混合,箱内食物温度明显下降,制造此“化学冰箱”的固体碎块可选用( )A.蔗糖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食盐8.小科利用注射器进行电解水的创新实验,其中电极插入注射器筒内。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B.两支注射器内的原始液面高度、电极长度要保持一致C.与电源负极相连端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D.反应一段时间后,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9.接下来利用以上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小伙伴们一起画出了以下4幅有关水电解的图像,其中与水通电分解情况相符的是(纵坐标表示生成气体的体积,横坐标表示反应时间,①表示氢气,②表示氧气)( )A. B.C. D.10.针筒是不是还可以做其他的模型呢?小伙伴们经过讨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潜艇模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模型漂浮于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B.向内推注射器活塞,水会被压入试管中,可实现模型下沉C.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模型会下沉,它受到的浮力将变小D.在较浅处悬浮的模型要下潜至更深处悬浮,活塞应先拉后推【答案】5.D6.C7.B8.D9.B10.D【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倾倒液体时,为防止标签被腐蚀,标签要向手心。(2)最甜的溶液应是质量分数最大的溶液。(3)固体与水混合后,食物的温度降低,可知该物质与水混合是吸热过程,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满足要求。(4)电解时,溶质的质量不变,水被电解导致溶液的质量变小,因此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5)水电解时,负极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是正极产生氧气体积的两倍。(6)向内推活塞,气体进入试管,试管内压强增大,将水排出,试管重力减小,浮力大于重力,模型上浮。5.A、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故A不符合题意;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故B不符合题意;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故C不符合题意;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蒸发皿能直接进行加热,无需垫上石棉网,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6.A、方糖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乙、丁分别是37℃、5℃时方糖的饱和溶液,乙、丁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故A错误;B、乙溶液加热后得到60℃时方糖的溶液,丙不一定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B错误;C、甲、乙、丙、丁中溶剂的质量相等,丙中溶质的质量最多,则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即丙溶液最甜,故C正确;D、方糖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丙中温度最高,丙中方糖的溶解度最大,故D错误。故答案为:C。7.A、蔗糖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故A错误;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故B正确;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故C错误;D、食盐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故D错误。故答案为:B。8.A、由于氢氧化钠在水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作用是增强水的导电性,故A不符合题意;B、两个注射器内的原始液面、电极长度要保持一致,故B不符合题意;C、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故C不符合题意;D、反应一段时间后,水减少,氢氧化钠的质量不变,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变大,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9.随着反应进行,生成氢气、氧气的体积比是2:1,B中与水通电分解情况相符。故答案为:B。10.A、当模型漂浮于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故A错误;B、向内推注射器活塞,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大,试管内的水将变少,总重力变小,模型将上浮,故B错误;C、从外拉注射器活塞,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小,试管内的水将变多,总重力变大,模型会下沉;此时它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它受到的浮力不变,故C错误;D、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浮沉的,要让原本在较浅处悬浮的模型下潜至更深处悬浮,此时应向外抽气,使试管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让水进入试管中,使潜艇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实现下沉,然后停止抽气,再适当充气,通过向外排水使重力等于浮力而悬浮,由此可知,活塞应先拉后推,故D正确。故答案为:D。11.(2024八上·乐清期中)据专家统计,到2025年,全世界35亿人将处于缺水状态。因此,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开发水资源已刻不容缓。根据“水循环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D 。(2)为了使2024年奥运会开幕式期间天气晴好,人们能干预的环节是 (填图中字母)【答案】(1)地表径流(2)C【知识点】水循环【解析】【分析】(1)D是地表径流,是人类较容易干预的环节。(2)C是降水环节,天气晴好即不能降水,干预的是降水环节。【解答】(1)读图可知,D由地表指向海洋,为地表径流。(2)根据题干可知,为了开幕式期间天气晴好,采取人工干预,实现不同当地降水少,天气晴朗的目的,所以该计划是对水循环的降水C环节进行干预。(1)读图可知,D由地表指向海洋,为地表径流。(2)根据题干可知,为了开幕式期间天气晴好,采取人工干预,实现不同当地降水少,天气晴朗的目的,所以该计划是对水循环的降水C环节进行干预。12.(2024八上·乐清期中)如图是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步骤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Ⅲ、Ⅳ、Ⅴ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该仪器在操作Ⅳ中的作用是 。(2)粗盐提纯实验步骤较多、操作繁琐,可以缩短粗盐提纯实验时间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填字母)A.研碎粗盐 B.溶解时多加一倍的水C.过滤时玻璃棒紧靠一层滤纸处 D.蒸发时不用玻璃棒搅拌散热(3)各小组的产率及评价如表所示:组别 1 2 3 4产率 75% 83% 88% 72%老师对产率的评价 偏低 偏高 偏高 偏低下列各组同学对造成产率偏高或偏低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A.第1组:烧杯里的食盐未溶解完就开始过滤B.第2组:蒸发时,有固体飞溅C.第3组:滤液浑浊就开始蒸发D.第4组:蒸发后,精盐中还含有水分【答案】(1)玻璃棒;引流(2)A(3)A;C【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解析】【分析】(1)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和搅拌,在过滤是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在溶解和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2)粗盐提纯是要先将粗盐溶解,将粗盐研碎可以加快溶解速度,进而加快实验进度,缩短实验时间。(3)产率偏低可能是因为粗盐没有完全溶解、蒸发时有固体飞溅等;产率偏高可能是因为杂质没有完全除去或者精盐没有蒸干,导致精盐的质量偏大等。【解答】(1)操作Ⅲ、Ⅳ、Ⅴ分别是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操作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玻璃棒在过滤操作中的作用是引流。(2)A、研碎粗盐,可加快粗盐的溶解,缩短粗盐提纯实验时间,故A正确;B、溶解时多加一倍的水,加长了蒸发的时间,故B错误;C、过滤时玻璃棒要紧靠三层滤纸处,不能靠在一层一侧,与缩短粗盐提纯实验时间无关,故C;D、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散热,加快水分的蒸发,故D错误。故答案为:A。(3)A、第1组:烧杯里的食盐未溶解完就开始过滤,得到精盐的质量偏少,造成产率偏低,故A正确;B、第2组:蒸发时,有固体飞溅,得到精盐的质量偏少,造成产率偏低,故B错误;C、第3组:滤液浑浊就开始蒸发,得到精盐的质量偏多,造成产率偏高,故C正确;D、第4组:蒸发后,精盐中还含有水分,得到精盐的质量偏多,造成产率偏高,故D错误。故答案为:AC。(1)操作Ⅲ、Ⅳ、Ⅴ分别是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操作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玻璃棒在过滤操作中的作用是引流。(2)A. 研碎粗盐,可加快粗盐的溶解,缩短粗盐提纯实验时间,此选项符合题意;B. 溶解时多加一倍的水,加长了蒸发的时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过滤时玻璃棒要紧靠三层滤纸处,不能靠在一层一侧,与缩短粗盐提纯实验时间无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散热,加快水分的蒸发,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3)A. 第1组:烧杯里的食盐未溶解完就开始过滤,得到精盐的质量偏少,造成产率偏低,此选项符合题意;B. 第2组:蒸发时,有固体飞溅,得到精盐的质量偏少,造成产率偏低,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第3组:滤液浑浊就开始蒸发,得到精盐的质量偏多,造成产率偏高,此选项符合题意;D. 第4组:蒸发后,精盐中还含有水分,得到精盐的质量偏多,造成产率偏高,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C。13.(2024八上·乐清期中)咸鸭蛋是中国特色食物,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其腌制过程如下:第一步:挑选鸭蛋。将鸭蛋放入食盐溶液,通过观察鸭蛋的浮沉情况进行挑选。现有四种食盐溶液供选择,其溶质质量分数与密度关系如表所示。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密度2 1.016 1.0310 1.0715 1.10(1)第二步:配制溶液。使用溶质质量分数过大的食盐溶液,鸭蛋的水分流失快、味咸且口感不鲜;使用溶质质量分数过小的食盐溶液,防腐能力较差、营养价值会降低。人们常选用质量分数为的食盐溶液。现配制质量分数为食盐溶液,需要食盐多少?(写出计算过程)(2)第三步:浸泡腌制。将鸭蛋放入容器再倒入食盐溶液将其浸没,加盖保存,如图甲所示,图中鸭蛋A的体积为,则鸭蛋A所受的浮力为 ,浸泡过程中,其中一个鸭蛋进入配制好的盐水中的运动轨迹如图乙所示,则该鸭蛋在此过程中所受浮力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为 【答案】(1)配制质量分数为食盐溶液,需要食盐的质量为5000mL×1.1g/cm3×15%=825g(2)0.88N;A【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浮力的变化;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解析】【分析】(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乘以溶质质量分数。质量等于密度乘以体积。(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鸡蛋浸没,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鸡蛋的体积。【解答】(2)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5%食盐溶液的密度为1.1g/cm3,则鸭蛋A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液gV排=1.1×103kg/m3×10N/kg×(80×10-6 m3)=0.88N。鸭蛋在下沉到刚好浸没在盐水的过程中,排开盐水的体积变大;鸭蛋继续下沉,再上浮到上表面刚接触水面的过程中,排开盐水的体积不变(等于鸭蛋的体积);当鸭蛋上浮至漂浮的过程中,排开盐水的体积减小,因为盐水的密度不变,则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鸭蛋在整个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先增大,再不变,再减小,最后漂浮时又保持不变(等于鸭蛋的重力)。故答案为:A。(1)见答案;(2)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5%食盐溶液的密度为1.1g/cm3,则鸭蛋A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液gV排=1.1×103kg/m3×10N/kg×(80×10-6 m3)=0.88N;鸭蛋在下沉到刚好浸没在盐水的过程中,排开盐水的体积变大;鸭蛋继续下沉,再上浮到上表面刚接触水面的过程中,排开盐水的体积不变(等于鸭蛋的体积);当鸭蛋上浮至漂浮的过程中,排开盐水的体积减小,因为盐水的密度不变,则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鸭蛋在整个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先增大,再不变,再减小,最后漂浮时又保持不变(等于鸭蛋的重力),故A符合题意。故选A。14.(2024八上·乐清期中)学习了浮力知识后,小科想要自己动手验证阿基米德原理。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弹簧测力计下方挂空小桶,小桶下方挂金属块(下表面恰好接触水面),溢杯中装满水,小烧杯盛接溢出的水,压力秤可以精确显示所受压力大小。实验中,小科缓慢升高升降台至金属块完全没入水中(下表面始终没有碰到溢水杯底部)。请回答下列问题:(1)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压力秤示数的变化量,从而证明阿基米德原理成立;(2)保持升降台的位置不动,将小烧杯中的水倒入空桶中,通过 现象,也能证明阿基米德原理成立;(3)金属块浸入过程中,溢水杯对压力秤的压力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正确的是 ;(4)继续保持升降台高度不变,小科将溢水杯中的水倒出,改为装满食盐水,小科想要研究的问题是: 。【答案】等于;测力计恢复原来的读数;A;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解析】【分析】(1)阿基米德原理验证的是浮力等于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2)测力计示数等于空桶和金属块的总重力,说明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也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3)由可知,物体浸没前,金属块向下运动,浮力变大,则排开水受到的重力变大,因此压力变大;当金属块浸没后,浮力不变,所以压力不变。(4)食盐水和水的密度不同,所以探究的是液体密度对浮力的影响。【详解】(1)升降台升高后,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时受到的浮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等于浮力的大小,而将烧杯、水和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受到弹力的拉力逐渐减小,对压力秤的压力逐渐增大,且变化量相等,从而证明阿基米德原理成立。(2)保持升降台的位置不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值等于浮力大小,将小烧杯中的水倒入空桶中,增加了排开液体的重力,通过弹簧测力计恢复原来的读数的现象,也能证明阿基米德原理成立。(3)如图乙所示,金属块浸入过程中,液体密度不变,排开液体的体积先增大,浮力增大,浸没后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因而溢水杯对压力秤的压力变化情况是先增大,后不变。故答案为:A。(4)继续保持升降台高度不变,小科将溢水杯中的水倒出,改为装满食盐水,保持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改变了液体的密度,小科想要研究的问题是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15.(2024八上·乐清期中)在测定大气压的实验中,因缺少大量程的弹簧测力计,小科设计了用吸盘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可选用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秒表和天平。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步骤:①如图所示,将塑料吸盘用力按压在光滑的水平玻璃板上,这是为了 。②用小桶通过细绳与吸盘挂钩相连接,向小桶中缓慢添加 (填“砝码”或“细沙”),直到吸盘恰好脱离玻璃板。③用天平测出小桶和里面物体的总质量为。④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为。⑤根据测得数据计算大气压强值。(2)为了减小误差,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A.减小吸盘的直径B.减小塑料桶的质量C.减小吸盘的质量D.在吸盘上沾点水后再压在玻璃板上(3)若小科在实验中测出的大气压数值偏小,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条即可)。【答案】(1)挤出吸盘里面的空气;细沙(2)C;D(3)吸盘漏气【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解析】【分析】(1)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可以减小误差,所以要将塑料吸盘用力按压在光滑的水平玻璃板上。细沙的质量可以微调,可以减小误差,所以应选用细沙进行探究。(2)吸盘的质量会对实验造成干扰,所以应尽量减小吸盘的质量;吸盘上沾水,能排尽吸盘内的空气,减小误差。(3)测得的大气压强偏小,可能是吸盘内的空气未排尽或吸盘漏气。【解答】(1)将塑料吸盘用力按压在光滑的水平玻璃板上,这是为了挤出吸盘里面的空气。用小桶通过细绳与吸盘挂钩相连接,向小桶中缓慢添加细沙,添加细沙质量增加缓慢,直到吸盘恰好脱离玻璃板。(2)AC、减小吸盘的质量,可以减小误差,因为吸盘的自重会影响到大气压力的测量,但减小吸盘的直径,不能减小误差,故A错误,C正确;B、减小塑料桶的质量,不能减小误差,故B错误;D、在吸盘上沾点水后再压在玻璃板上排尽吸盘内有空气,可以减小误差,故D正确。故答案为:CD(3)若小科在实验中测出的大气压数值偏小,可能是因为吸盘漏气,导致测量的大气压力偏小,从而计算出来的大气压数值偏小。(1)[1]①将塑料吸盘用力按压在光滑的水平玻璃板上,这是为了挤出吸盘里面的空气。[2]②用小桶通过细绳与吸盘挂钩相连接,向小桶中缓慢添加细沙,添加细沙质量增加缓慢,直到吸盘恰好脱离玻璃板。(2)AC.减小吸盘的质量,可以减小误差,因为吸盘的自重会影响到大气压力的测量,但减小吸盘的直径,不能减小误差,故A错误,C正确;B.减小塑料桶的质量,不能减小误差,故B错误;D.在吸盘上沾点水后再压在玻璃板上排尽吸盘内有空气,可以减小误差,故D正确。故选CD。(3)若小科在实验中测出的大气压数值偏小,可能是因为吸盘漏气,导致测量的大气压力偏小,从而计算出来的大气压数值偏小。16.(2024八上·乐清期中)【探究目标】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探究。材料一材料二 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燃烧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探究思考】(1)读图甲,两等量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时,A地纬度较低,受热面积小,光热集中,单位面积获得热量 (填“多”或“少”)。(2)图乙中实验证明,白天沙石温度比水高,夜晚沙石温度比水低。这是因为海陆热力性质不同,沙石(代表陆地)吸热快,散热也快;水(代表海洋)吸热慢,散热也慢。所以,同一纬度,夏季 (填“陆地”或“海洋”)的气温高,冬季则相反。(3)图丙中安第斯山脉北段低海拔处为热带雨林,海拔越高直到成为草地,这是因为随着海拔的增高,气温 。【探究结论】(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影响气候的因素有 、 (写出两点即可)。【答案】多;陆地;降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人类活动【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解析】【分析】(1)单位面积获得热量等于总热量除以受热面积,光热集中,受热面积小,所以单位面积获得热量多。(2)水的比热容大于沙石,所以夏天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沙石温度升高的多,因此陆地气温高。(3)对流层海拔越高,气温越低。(4)海拔、海陆位置、地形、季风、人类活动等都会影响气候。【解答】(1)A地纬度较低,受热面积小,光热集中,且光照在到达A地时路程较短,受大气削弱时间短,所以单位面积获得热量多。(2)海陆热力性质不同,海洋较陆地热容量更大,夏季时海陆同时增温,但由于陆地热容量小,所以陆地增温更快,表现为夏季陆地气温高。(3)对流层高度内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随着海拔的增高,气温下降。(4)材料一中体现了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对气温的影响,而材料二中体现了人类过量燃烧矿物质导致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这体现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17.(2024八上·乐清期中)如图所示高压锅的示意图,锅盖上有一个空心柱为排气孔,空心柱上戴着一个帽子为限压阀,当高压锅内气体的压强超过安全值时,锅内气体就会冲开限压阀,气体跑出一部分,使锅内气体减小。现有空心柱小孔的横截面积为,限压阀的质量为的高压锅,要用它来煮饭,若当时的大气压为。0.98 1.13 1.29 1.48 1.69 1.80 2.0099 103 107 111 115 117 120(1)用高压锅煮饭,可以增大锅内气体的压强,使水的沸点 (填“升高”或“降低”),从而使饭菜熟得更快。(2)此高压锅内气体达到的最大压强为多少?(3)锅内水的最高温度能达到 ℃。(4)该高压锅在大气压强为的地区使用时,要保证水的沸点与上题一样,则应换一个质量为多少克的限压阀?【答案】(1)升高(2)原来的限压阀对出气孔的压力F=G=mg=0.1kg×10N/kg=1N空心柱小孔的横截面积S=10mm2=1×10-5m2原来的限压阀对出气孔的压强高压锅内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p内=p0+p1=1×105Pa+1×105Pa=2×105Pa。(3)120(4)此时限压阀对出气口的压强p限=p最大-p0=2×105Pa-0.8×105Pa=1.2×105Pa此时作用在出气口的压力F限=p限S=1.2×105Pa×1×10-5 m2=1.2N此时限压阀的重力G'=F限=1.2N配制的限压阀的质量。【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分析】(1)液体沸点与大气压强有关,大气压强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2)锅内最大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加限压阀产生的压强。(3)根据(2)中计算的最大压强,查表可知最高温度。(4)利用锅内最大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加限压阀产生的压强,计算出限压阀产生的压强,再根据压力等于受力面积乘以压强计算出限压阀产生的压力,压力等于限压阀的重力,再根据重力公式计算质量,注意单位换算。【解答】(1)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水的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2)(3)高压锅内气体达到的最大压强为2×105Pa时,对照表格数据可知,锅内水的最高温度能达到120℃。(1)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水的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2)原来的限压阀对出气孔的压力F=G=mg=0.1kg×10N/kg=1N空心柱小孔的横截面积S=10mm2=1×10-5m2原来的限压阀对出气孔的压强高压锅内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p内=p0+p1=1×105Pa+1×105Pa=2×105Pa(3)高压锅内气体达到的最大压强为2×105Pa时,对照表格数据可知,锅内水的最高温度能达到120℃。(4)此时限压阀对出气口的压强p限=p最大-p0=2×105Pa-0.8×105Pa=1.2×105Pa此时作用在出气口的压力F限=p限S=1.2×105Pa×1×10-5 m2=1.2N此时限压阀的重力G'=F限=1.2N配制的限压阀的质量18.(2024八上·乐清期中)某学习小组自制“浮力秤”,用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如图所示。它是由浮体和外筒构成的,浮体包括小筒和秤盘。已知小筒的质量为,筒内装入的细砂,底面积为,可浸入水中的最大深度为秤盘的质量为,外筒是足够高的透明大筒,容器壁厚度可忽略不计。(1)该“浮力秤”的工作原理: (填“>”“<”或“=”),其中小筒内装入细沙的作用是 。(2)小筒上的零刻度线距小筒底部的距离是多少? (3)下表是“浮力秤”模型评价量表,请选择任意一个指标进行评价,并说明理由。 “浮力秤”模型评价量表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一 刻度均匀 刻度不均匀 没有刻度指标二 最大量程超过500克 最大量程在300-500克 最大量程小于300克(4)如果要提高浮力秤的精度,从而减小测量误差,下列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A.换用密度更小的液体B.适当减小细沙的质量C.换用横截面更小的小筒【答案】(1)=;能让浮体竖直漂浮在水中(2)见解析(3)见解析(4)A;C【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浮力秤的原理即为此。(2)零刻度线的位置为空浮力秤漂浮时与液面相交的位置,此时浮力等于秤的重力,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排开液体的体积,体积除以横截面积等于高度。(3)测量时,浮力秤仍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物体和浮力秤的总重力,最大测量值等于最大浮力减去秤自身的重力,最大浮力用最大排开液体的体积计算。(4)提高精度,指的是称量一定质量的物体时,刻度线之间的距离较远。【解答】(1)“浮力秤”一直漂浮在液体中,其浮力等于重力;其中小筒内装入细沙的作用是能让浮体竖直漂浮在水中。(2)浮力秤的总重力G秤=m总g=(50g+10g+100g)×10N/kg=0.16kg×10N/kg=1.6N浮力秤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即F浮=G秤=1.6N浮力秤没有称物体时浸入水中的体积零刻度线距小筒底部的距离为(3)选指标一:当放上质量为m的物体时,有即可得故物体的质量与浸入的深度成正比,所以浮力秤的刻度是均匀,指标一为优秀。选指标二:浮力秤放物体后排开水的最大体积此时浮力秤受到浮力为称量的物体最大重力G物=F浮-G秤总=4N-1.6N=2.4N称量的物体最大质量指标二为待改进。(4)A、称量同一物体时其受到的浮力一定,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ρ液越小,V排越大,吸管浸入的深度越大,可以标注的刻度线越多,分度值越小,所以烧杯中换用密度更小的液体也可以提高浮力秤的精确度,故A正确;B、适当减小细沙的质量,则浮力称受到的浮力会变小,对应浮力秤的精度没有影响,故B错误;C、浮力秤竖直漂浮于水中,称量同一物体时其受到的浮力一定,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V排一定,根据V=Sh可知横截面积越小,浸入的深度越大,可以标注的刻度线越多,分度值越小,所以用横截面更小的小筒可以提高浮力秤的精确度,故C正确。故答案为:AC。(1)[1][2]“浮力秤”一直漂浮在液体中,其浮力等于重力;其中小筒内装入细沙的作用是能让浮体竖直漂浮在水中。(2)浮力秤的总重力G秤=m总g=(50g+10g+100g)×10N/kg=0.16kg×10N/kg=1.6N浮力秤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即F浮=G秤=1.6N浮力秤没有称物体时浸入水中的体积(3)选指标一:当放上质量为m的物体时,有即可得故物体的质量与浸入的深度成正比,所以浮力秤的刻度是均匀,指标一为优秀。选指标二:浮力秤放物体后排开水的最大体积此时浮力秤受到浮力为称量的物体最大重力G物=F浮-G秤总=4N-1.6N=2.4N称量的物体最大质量指标二为待改进。(4)A.称量同一物体时其受到的浮力一定,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ρ液越小,V排越大,吸管浸入的深度越大,可以标注的刻度线越多,分度值越小,所以烧杯中换用密度更小的液体也可以提高浮力秤的精确度,故A正确;B.适当减小细沙的质量,则浮力称受到的浮力会变小,对应浮力秤的精度没有影响,故B错误;C.浮力秤竖直漂浮于水中,称量同一物体时其受到的浮力一定,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V排一定,根据V=Sh可知横截面积越小,浸入的深度越大,可以标注的刻度线越多,分度值越小,所以用横截面更小的小筒可以提高浮力秤的精确度,故C正确。故选AC。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山海联盟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山海联盟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