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第四节 微生物的结构与生殖第一课时回顾回忆一下上节课学的内容:什么是营养繁殖?植物用营养器官,比如根、茎、叶直接发育成一个新的个体的繁殖方式叫营养繁殖。常用营养繁殖的类型有哪些?扦插、压条、嫁接。植物OK!那么植物的相关内容我们也已经学完了。动物的知识我们也学完了。那么就该轮到微生物了。看一看微生物都有哪些类型和结构吧。微生物先来看一看细菌:细菌个体十分微小,大小只有几微米,用肉眼或者放大镜都无法直接观察到细菌。需要用显微镜才能够观察到细菌,其分布十分广泛,几乎遍布地球的各个角落。但是当大量的细菌聚集在一起时,我们能够用肉眼看到一个细菌团,这个细菌团我们称为菌落。一个菌落里约有几百万个细菌。微生物细菌都有哪些种类呢?我们大致把细菌分为三个类型:球菌、杆菌、螺旋菌。微生物虽然细菌的种类形状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细胞质中间:细胞壁最内层:细胞膜最外层:荚膜这边是遗传物质集中区域,细菌没有成型细胞核这些触须:鞭毛微生物总结:细菌基本结构特殊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集中区域,无成型细胞核鞭毛:荚膜:帮助细菌自由移动处于细胞壁外,起保护作用。需要注意:细菌虽然有细胞壁,但是无叶绿体,所以没办法自己合成有机物,需要依靠外界来摄取有机物,属于异养生物。微生物细菌的繁殖方式:分裂繁殖。细菌繁殖能力非常强,如大肠杆菌20分钟即可繁殖一次。若没有条件限制,一小时分裂3次,10个小时分裂30次,便可从1个细菌,分裂成1073741824个细菌。微生物细菌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对我们有益的一面:我们利用细菌参与生产各种物品,如酸奶,我们利用乳酸菌制作;用甲烷菌生产沼气;酱油、食醋、泡菜的制作也都需要相应的细菌参与。微生物细菌与我们人类的关系:一些细菌会导致我们人体生病,如肺结核、霍乱、鼠疫。对我们有害的一面:我们唯二的两种甲级传染病,就是霍乱和鼠疫。霍乱:由霍乱弧菌引起。常见感染来源是污染的水、海鲜、水果等。症状是上吐下泻,这个上吐下泻可就厉害了,水会从肛门和口腔中“喷射”出来,像水龙头一样,止都止不住,最终因为体内电解质紊乱和失水死亡。微生物鼠疫:由鼠疫菌引起。主要在啮齿动物之间传播,如老鼠。当被带菌老鼠或跳蚤咬伤,或者吸入空气中的鼠疫菌,就会感染。症状是发热,出血,局部组织坏死。死亡率高大60%,死后身体呈紫黑色,曾经十四世纪席卷欧洲的“黑死病”,就是鼠疫引起,造成5000万人死亡,约占当时欧洲的三分之一人口。微生物细菌微生物学完了细菌,我们再来看一下真菌:真菌的种类也很多,分布广。但是和细菌不同的是,细菌都很微小,但是真菌既有微小个体的单细胞真菌,也有大型的多细胞真菌。但是不管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真菌的结构都是一样的。微生物真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需要注意:真菌虽然有细胞壁和液泡,但是无叶绿体,所以没办法自己合成有机物,需要依靠外界来摄取有机物,属于异养生物。微生物单细胞真菌:酵母菌。酵母菌与人类关系密切,在食品和发酵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如葡萄酒和啤酒。平常吃的馒头和面包,也是由酵母菌发酵而成。繁殖方式:出芽生殖。微生物酵母菌微生物多细胞真菌:霉菌。一块面包买回来放了很久的时间,我们会发现这块面包“发霉”了。导致发霉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面包上的霉菌开始滋生。微生物霉菌有很多类型,比如青霉、根霉、曲霉等。它们的结构都差不多,都有顶部的孢子囊和底部的菌丝构成。孢子囊菌丝主要繁殖方式就是孢子繁殖。需要注意:菌丝并不是根,根是植物的一部分,有细胞壁和细胞核,菌丝只是真菌的营养体,无细胞核。微生物细菌克星——青霉素。青霉素就是由青霉产生的。是治疗细菌感染的特效药,能够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但是随着青霉素的滥用,细菌的抗药性也在逐渐增强,现在的青霉素药效没有以前好了。微生物霉菌微生物大型多细胞真菌:蘑菇。蘑菇也是由菌丝构成。1.底部菌丝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2.上面的菌丝组成菌柄和菌盖。微生物菌盖部分有大量的孢子,所以蘑菇的繁殖方式也是孢子繁殖。微生物食用菌:我们把可以食用的真菌称为食用菌。如蘑菇、香菇、金针菇等。蘑菇香菇蘑菇和香菇的区别:1.口感不同,蘑菇更柔软,香菇较硬。2.营养不同:②香菇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健脑益智,降低血压血脂胆固醇。①蘑菇含大量膳食纤维和维生素D,能增强免疫力,促进钙的吸收。练习A1.提到细菌和真菌,人们往往只想到它们的危害,其实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下列有关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说法错误的是( )A.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是为了抑制乳酸菌繁殖B.制作不同的发酵食品,所利用的细菌或真菌可能是不同的种类C.新鲜蔬菜放在冰箱冷藏,其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D.腌肉长时间不易腐烂,是由于盐分多会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练习D2.为了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某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甲、乙两套装置分别连接好,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15分钟,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室温为25℃的环境中。三天后,甲装置中的肉汤变质了,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 )A.室温保持在25℃ B.没有空气进入乙试管内C.选用的肉比甲的好 D.弯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中练习3.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将黄曲霉菌产生的毒素黄曲霉素划定为Ⅰ类致癌物,如图四种生物中与黄曲霉结构最相似的是( )A.细菌 B.衣藻C.酵母菌 D.草履虫C感谢观看新版科学 第一章 第四节 微生物的结构与生殖(第一课时)基础练习:1.世界上最大的细菌被称之为纳米比亚的硫磺珍珠,呈球形,人类用肉眼就可以看清楚。下列有关这种球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叶绿体 B.属于多细胞生物体C.没有遗传物质 D.可以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2.微生物跟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跟做馒头、制酸奶有关的微生物依次为( )A.细菌、乳酸菌 B.酵母菌、真菌 C.细菌、真菌 D.酵母菌、乳酸菌3.下列对青霉菌和酵母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青霉菌有细胞核,酵母菌没有明显的细胞核B.青霉菌是多细胞生物,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C.青霉菌有细胞壁,酵母菌没有细胞壁D.青霉菌用于制作馒头,酵母苗用于制作药物4.近年来,在许多国家都发现了“超级细菌”。现有的绝大多数抗生素对这种细菌都不起作用。下列有关这种细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超级细菌”也有遗传物质B.“超级细菌”以分裂方式进行繁殖,属于无性生殖C.“超级细菌”不需要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D.“超级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5.某小组同学为探究牛奶腐败的原因,利用三个规格相同经过消毒的锥形瓶进行下表所示的实验操作,在室温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编号 甲 乙 丙加入的物质 50毫升灭菌鲜牛奶 50毫升鲜牛奶 50毫升灭菌鲜牛奶瓶口的处理 不做处理 用消毒瓶塞密封 用消毒棉球塞住A.本实验的变量是瓶内空气的有无B.乙瓶和丙瓶内牛奶不会腐败变质C.上述实验操作应该在无菌条件下进行D.与室温相比,5℃条件下牛奶会先腐败6.根据微生物的某一特征进行简单分类(见下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待分类微生物 青霉、酵母菌、乳酸菌、曲霉、醋酸杆菌类别一 乳酸菌、醋酸杆菌类别二 青霉、酵母菌、曲霉A.其分类标准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B.其分类标准是单细胞生物或多细胞生物C.其分类标准是有无细胞壁D.其分类标准是能否进行光合作用7.有些细菌外面具有鞭毛和荚膜,其作用分别是( )A.防御和保护 B.运动和保护 C.攻击和保温 D.运动和保温8.将某种细菌接种于已消毒的培养基上,加盖后以不同方式处理,并置于不同温度中,培养24h后,观察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培养基 处理方法 温度(℃) 观察现象1 接种细菌 40 全表面呈浑浊2 接种细菌 0 全表面清晰3 接种细菌 100 全表面清晰4 接种细菌,并在上面放一张吸有抗生素X的圆纸片 40 全表面呈浑浊5 接种细菌,并在上面放一张吸有抗生素Y的圆纸片 40 纸片周围呈现一清晰区,其余表面呈浑浊A.1、4、5培养基中观察到的浑浊现象是细菌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菌落B.将培养基2和3再放在40℃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都是全表面清晰C.依据实验结果推测,如果人体感染该种细菌,可用抗生素Y进行治疗D.以上实验运用对照实验方法,探究温度、抗生素对该种细菌生活的影响9.酵母菌与乳酸菌的本质区别是( )A.乳酸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而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B.乳酸菌有细胞壁,而酵母菌没有C.酵母菌有叶绿体,而乳酸菌没有D.利用酵母菌可以制作酸奶,而乳酸菌可以用来酿酒10.清洗干净的湿衣服若遗忘在阴暗潮湿处没有及时晾晒,则可能出现霉变情况,如图所示。有关湿衣服长霉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霉菌都会影响人类健康 B.霉菌形态分为球状、杆状和螺旋状C.霉菌主要依靠孢子繁殖 D.霉菌不属于真菌11.“超级细菌”曾一度引起人们关注,它是指因为抗菌药物的滥用,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而出现的具有多重耐药性质的细菌。图乙是某“超级细菌”照片。请回答下列问题:甲 细菌结构示意图 乙 超级细菌(1)从形态上分,细菌可以分成三种类型,图乙中的这种“超级细菌”属于 。(2)“超级细菌”携带的遗传物质存在于如图甲所示细菌结构的 中(填字母)。(3)细菌与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 ,因此细菌属于 (选填“原核”或“真核”)生物。12.图甲表示在不同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曲线。图乙表示某种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在不同温度下的成活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甲 乙(1)细菌通过 繁殖后代,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2)图乙中的细菌最适宜生存的环境温度约是 。(3)某同学想采用高压锅煮沸灭菌,高压锅的气压应不低于 个标准大气压。(4)杀灭这种细菌还可以用 方法。13.在“探究酵母菌发酵的最佳条件”实验中,明明设计了如表所示实验方案:编号 温度(℃) 酵母菌含量 发酵前面团的体积(mL) 发酵3h后体积(mL)A 4 适量 100 100B 10 适量 100 105C 28 适量 100 175(1)该实验的目的是 。(2)设计该实验的原理是控制发酵前面团体积、发酵时间和 保持不变,通过观察 来了解酵母菌发酵的效果。(3)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该实验尚有不足之处,请你写出一条改进意见: 。提高训练:14.科学家为了研究链霉素对某些细菌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取两个培养皿盛上适于细菌生存的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在A培养皿的一侧接种链霉菌,在远离链霉菌接种线条一侧的三点上分别接种大肠肝菌、结核杆菌、肺炎双球菌;在B培养皿中不接种链霉菌,其他相同于A培养皿。将A、B培养皿同时放在25℃的环境中培养,七天后,三种细菌在A、B培养皿中生存情况不相同,结果见下图。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来说,培养基中必须有有机物,以保证细菌生长的需要,在制作固体培养基时,还必须添加琼脂作为凝固剂B.产生链霉菌素的链霉菌是属于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C.在接种前要高温消毒,是为了消除培养皿中原有细菌对实验的影响D.实验结果表明链霉菌素对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最弱15.某班同学做“检测硬币上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甲、乙两组试验方法步骤如下表:甲组 乙组1 取两套一样的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贴上编号为①、②的标签 取一套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2 用无菌棉棒擦取硬币后,把该棉棒在①号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盖好封严, ②号培养皿不做处理 用无菌棉棒擦取硬币后,把该棉棒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盖好封严3 ①号、②号两套培养皿放在室内温暖环境下培养,其他实验条件都保持一致 把培养皿放在室内温暖环境下培养4 每天观查一次,做好记录 每天观查一次,做好记录请分析表中信息并回答下列问题:(1)甲组同学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推测甲组同学在实验中,能在__________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观察到菌落。(3) 乙组同学的实验方案不科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当把酵母菌加到生面团中时,酵母菌会大量繁殖并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膨胀,如图显示了温度对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以看出,当温度由0℃逐渐升高到30℃时,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量________ (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2)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用酵母菌发面时,要将其溶于________(填“热水”或“冷水”或“温水”)中。3)如果把生面团放到冰箱里,它还会发酵吗?请解释原因:________。17.为了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小伍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按图连接好甲、乙、丙三套装置,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肉汤至沸腾15min,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室温为25℃的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三天后,甲装置中的肉汤变质了,乙、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将装置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 。(2)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 (填字母)。A.室温保持在25℃B.弯管阻挡了微生物进入肉汤中C.选用的肉比甲装置中的好D.没有空气进入乙装置内(3)这个实验说明了肉汤变质的原因是 。(4)甲、丙组对照实验中的变量是 。(5)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1.D【解析】A.细菌中没有叶绿体,大部分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极少数细菌可以自己合成有机物,A错误。B.细菌是单细胞生物,B错误。C.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DNA的集中区域,属于原核生物,C错误。D.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以 速度增加,繁殖速度快,D正确。故选D。2. 【答案】 D【解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和奶有一种特殊的酸味。 故选D。3. 【答案】 B【解析】青霉菌是多细胞真菌,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它们都有细胞壁,青霉菌用于制作药物,酵母菌用于馒头,青霉菌和酵母菌都有细胞核,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4. 【答案】 C【解析】AD、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具有核区,核区中存在着遗传物质;故AD正确;B、细菌是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的,这种生殖方式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故B正确;C、细菌没有叶绿体,只能通过从外界摄取有机物生存;故C错误; 故答案为:C。5.C【解析】A、本实验的变量是瓶内细菌的有无,错误;B、乙瓶会提前腐败,丙瓶会较长时间的保存,错误;C、上述实验操作应该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正确。D、温度低可抑制微生物的繁殖,5℃条件下牛奶会晚些时间腐败,错误。故选:C。6.A【解析】A.乳酸菌、醋酸杆菌属于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青霉、酵母菌、曲霉属于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A正确。B.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乳酸菌、醋酸杆菌属于细菌,细菌是单细胞的,B错误。CD.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细菌真菌都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D错误。7. 【答案】B【解析】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保护,有些细菌生长的中后期细胞壁增厚形成荚膜,故荚膜的作用是保护。鞭毛有运动作用,依靠鞭毛的摆动细菌可以运动。故选:B。8. 【答案】B【解析】A、1, 4, 5培养基中观察到的浑浊现象是细菌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菌落,正确;B、将培养基2和3再放在40℃一段时间,细菌繁殖形成菌落。因此观察到的现象都是浑浊现象,而不是全表面清晰,错误;C、4全表面呈浑浊,表明抗生素X对该种细菌没有抑制作用;5纸片周围呈现一清晰区,其表面则呈浑浊,表明抗生素Y对该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因此依据实验结果推测,如果人体感染该种细菌,可用抗生素Y进行治疗,正确;D、以上实验运用对照实验方法,探究温度、抗生素对该种细菌生活的影响,正确。故选:B。9. 【答案】A【解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细菌与真菌的根本区别在于真菌具有成形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乳酸菌是细菌,酵母菌是真菌,因此乳酸菌和酵母菌的最大区别是:乳酸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故选:A。10. 【答案】C【解析】A、多数霉菌都对人类有害,也有对人类有益的霉菌,如在制酱却用到霉菌,A错误;B、霉菌由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丝体组成,B错误;C、霉属于多细胞真菌,霉菌主要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C正确;D、霉菌由大量的菌丝构成的,每个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体内不含叶绿体,属于真菌,D错误。故选:C。11. 【答案】(1)杆菌 (2)A (3)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原核【解析】(1)细菌的形态有球菌、杆菌、螺旋菌三种类型,图中的这种超级细菌根据形态判断应该属于杆菌。(2)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超级细菌携带的NDM-1基因存在于(图甲)细菌结构的A中。(3)与植物细胞相比细菌体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答案】(1)杆菌 (2)A (3)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原核12. 【答案】(1)分裂 无性 (2)50℃ (3)2 (4)冷冻【解析】(1)细菌是通过分裂繁殖后代,这种生殖方式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属于无性生殖。(2)从图乙看出,该细菌最适宜生存的环境温度是50℃。(3)从图乙看出,该细菌在120℃时成活率是0,从图甲看出,在2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20℃,因此某同学想采用高压锅煮沸杀菌,高压锅的气压应不低于2个标准大气压。(4)从图乙看出,该细菌在-20℃时成活率是0,因此对这种细菌还可以用低于-20℃的低温杀菌。故答案为:(1)分裂 无性 (2)50℃ (3)2 (4)冷冻13. 【答案】(1)温度对酵母菌发酵的影响 (2)含菌量 发酵后体积 (3)温度越高,发酵程度越高 (4)设置一个对照组(无酵母菌环境)【解析】(1)酵母菌生长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指温度、有机物、水等。由题干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温度对酵母菌发酵的影响。(2)设计该实验的原理是在控制发酵前面团体积、发酵时间和含菌量保持不变,通过控制发酵后体积观察,来判断酵母菌发酵效果与温度的关系。(3)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温度越高,发酵程度越高。(4)该实验应增加一个对照实验,因为没有对照实验,难以说明温度对酵母菌发酵的影响。应设置一个对照组(无酵母菌环境)。故答案为:(1)温度对酵母菌发酵的影响 (2)含菌量 发酵后体积 (3)温度越高,发酵程度越高 (4)设置一个对照组(无酵母菌环境)14.B【解析】A.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营养物质)等。培养基中必须有有机物,以保证细菌真菌生长的需要,在制作固体培养基时,还必须添加琼脂作为凝固剂,A正确。B.产生链霉菌素的链霉菌是属于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B错误。C.在接种前,要进行高温灭菌,其目的是消除杂菌影响。接种后要放在25℃的环境中培养,这是因为该温度适合菌类生长,C正确。D.抗生素是真菌(另外还有放线菌)产生的可杀死某些致病菌的物质,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如图所示,实验结果表明,链霉菌产生的链霉素是一种抗生素类物质,它可以抑制某些细菌的繁殖。分析实验A的结果可以看出:链霉素对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弱,D正确。故选B。15. 硬币上有细菌和真菌吗? ① 缺少对照组【解析】(1)依据某班同学做“检测硬币上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及其方法步骤,甲组同学要探究的问题是硬币上有细菌和真菌吗?所做出的假设是硬币上有细菌和真菌。(2)从甲组同学在实验中,在①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接种了细菌和真菌,给予了适宜的条件,所以能在①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观察到菌落。(3)甲组设置①、②号培养皿的目的是对照实验,而乙组同学的实验方法缺少对照组,因此实验方法步骤不科学。16. 【答案】 (1)增加(2)温水(3)不会,低温抑制酵母菌繁殖【解析】(1) 由图可以看出,当温度由0℃逐渐升高到30℃时,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在增加。(2) 在用酵母菌发面时,要让酵母菌大量繁殖并且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膨胀,由图可知,温度为30℃左右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最多,温度过高反而会受到抑制,所以要将其溶于温水中。(3)由图可知,当温度较低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很少,说明酵母菌未能很好的进行发酵;所以可知如果把生面团放到冰箱里, 低温抑制酵母菌繁殖,不会发酵。17. 【答案】(1)高温杀灭肉汤内的细菌等微生物 (2) B(3)空气中的细菌或芽孢落在肉汤里,然后大量繁殖,使得肉汤腐败变质(4)温度 (5)低温抑制细菌、真菌(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解析】(1)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食物中的微生物繁殖生长引起的,食物中的微生物不会凭空产生,而是由空气中原有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繁殖产生的。“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通过鹅颈瓶实验验证了这一结论。因此将肉汤煮沸的目的是通过高温将肉汤内的细菌等微生物杀灭。(2)甲装置肉汤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的结果,空气中有细菌,如果落入瓶中的肉汤中,会使肉汤腐败变质;乙瓶的瓶颈弯曲,空气中的细菌只落到了瓶颈的弯曲处,不能进入肉汤,故弯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中,乙瓶中的肉汤能保存较长的时间。(3)上述实验说明:肉汤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细菌或芽孢落在肉汤里,然后大量繁殖,使得肉汤腐败变质。(4)将甲装置放在25℃的室温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内。甲、丙可以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唯 一变量是温度,甲和乙形成对照,变量是细菌,目的是探究细菌是肉汤变质的原因。(5)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将肉汤放入冰箱,低温抑制细菌、真菌(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故答案为:(1)高温杀灭肉汤内的细菌等微生物 (2) B(3)空气中的细菌或芽孢落在肉汤里,然后大量繁殖,使得肉汤腐败变质(4)温度 (5)低温抑制细菌、真菌(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试卷第5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四节 微生物的结构与生殖(第一课时).docx 第四节 微生物的结构与生殖(第一课时)(27张PPT) 练习(含答案) 素材.pptx 细菌简介.mp4 酵母菌简介.mp4 霉菌简介.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