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期末质量监测
生物学
2024.12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共6页。全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20分)
1. 下列有关观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观察需要依据观察目的进行
B. 用眼睛随便看看也属于观察
C. 观察对象相同,观察结果一定相同
D. 应该在观察之后凭回忆记录观察内容
2. 下列俗语或诗句中,描写生物能够生长、繁殖这一特征的是( )
A. 朵朵葵花向太阳
B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3. 如图为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其中控制植物生长、发育和遗传的结构是( )
A. ① B. ⑤ C. ⑥ D. ⑦
4.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其中的“碧”和“红”分别与植物细胞对应的结构是( )
A. 叶绿体、线粒体 B. 叶绿体、液泡
C. 液泡、叶绿体 D. 细胞质、线粒体
5. 海带细胞中碘的浓度远高于海水中碘的浓度,这是因为海带细胞大量从海水中吸收碘,与这一过程直接有关的细胞结构是(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6. 如图表示细胞核、染色体、DNA三者之间的层次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7. 如图,甲、乙、丙三个图示中,圆形表示细胞,其他形状表示组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表示细胞的分裂
B. 乙表示细胞的生长
C. 丙表示细胞的分化
D. 生物体由小长大,主要依靠丙
8. 与松鼠相比,松树不具有的结构层次是(  )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9. 下列生物中,生殖过程摆脱对水环境依赖的是( )
A 豌豆 B. 肾蕨 C. 尖叶葡灯藓 D. 紫菜
10. 下列有关蕨类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
B. 蕨类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
C. 煤的形成主要与古代蕨类植物有关
D. 蕨类植物的器官中有输导组织
11.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艾草属于被子植物,主要依据是( )
A. 有根、茎、叶的分化 B. 体内有机械组织
C. 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D. 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12. 下列几种动物和主要特征的搭配中,正确的是( )
A. 水螅——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
B. 涡虫——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有肛门
C. 蛔虫——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
D. 蚯蚓——身体呈长圆筒形,有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
13. 2024年10月30日,我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次,经典实验动物果蝇也一起进入太空,科学家将研究在亚磁环境下果蝇的一些生长发育及它的一些行为。下列关于果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果蝇是无脊椎动物 B. 果蝇是节肢动物
C. 果蝇用喙摄食 D. 果蝇一种昆虫
14. 成语“金蝉脱壳”源自一种生命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是( )
A. 成语描述了蝉的蜕皮现象
B. 成语中的“壳”是蝉的外骨骼
C. 蝉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D. 蝉身体分节,但足不分节
15. 如图所示,圆圈表示蜥蜴、鲫鱼、青蛙本身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甲表示三者之间的共同特征,乙、丙、丁表示两者之间的共同特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可表示体温恒定
B. 乙可表示变态发育
C. 丙可表示体内受精
D. 丁可表示生殖和发育不能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16. 如图为兔和狼的牙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和乙的牙齿都有分化
B. 甲乙的共同特点是都有门齿和臼齿
C. 甲的牙齿适于食草,乙的牙齿适于食肉
D. 乙的牙齿比甲的牙齿更有利于摄食和消化
17. 如图为细菌结构模式图,下列对结构a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表示细胞核 B. 表示DNA
C. 表示染色体 D. 表示细胞质
18. 蘑菇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特点,有“植物肉”的美誉。下列有关蘑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蘑菇对人体健康都非常有益
B. 蘑菇的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
C. 蘑菇能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
D. 蘑菇地上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
19. 下列生物中,需要在活细胞内完成增殖的是( )
A. 乳酸菌 B. 酵母菌 C. 眼虫 D. 噬菌体
20. 生物分类主要根据生物三个方面的相似程度进行化分,这三个方面包括( )
A. 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殖方式
B. 形态结构、生活环境、生殖方式
C. 生理功能、生活环境、生殖方式
D. 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活环境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道小题,共30分)
21. 生物课上,老师指导同学们用单目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如图为制作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示意图、显微镜物镜、显微镜结构图及显微镜下的视野。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滴加碘液的步骤是______(填序号)。
(2)请将制作临时装片的这四个步骤按操作先后排序,依次写出序号:______。
(3)用显微镜观察时,要使视野由甲到乙,应转动显微镜上的结构______(填字母)。
(4)如图显微镜结构d放大倍数为10,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物镜是______(填字母)。
(5)小明发现显微镜视野中有一个污点,他转动目镜,污点没动;又移动玻片标本,污点也没动。由此可以推测,污点很可能______上。
22. 如图为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基本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玉米和菜豆种子中,将来发育成新植物体的结构由______(填序号)组成。
(2)为便于观察,应使用______(填“浸软”或“干燥”)的种子。
(3)如图,若在玉米种子剖面滴一滴碘液,变蓝的结构是______(填序号)。
(4)菜豆和玉米在生物分类上都属于______门,其中菜豆属于______纲。
23. 如图为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以及“探究草履虫的趋性”实验图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草履虫能靠①______(填结构名称)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2)氧的摄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通过______(填序号)进行。
(3)单细胞的草履虫在水中并不会吸水涨破,这与草履虫可通过______(填序号)把体内多余的水分收集并排出有重要关系。
(4)草履虫在培养液的______(填“表层”、“底层”或“中层”)分布最多。
(5)肉汁对草履虫是有利刺激,所以乙实验中草履虫的趋性表现为:______。
(6)在实验过程中,甲、乙两组之间除刺激源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______,这样实验结果才可靠。
24. 如图甲为某同学构建的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念图,乙为与呼吸相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请对图甲中的内容进行补充。①______;②______(写出一条)。
(2)鸟的胸肌一端附着在______上,另一端附着在前肢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3)图乙中表示气囊的是______(填字母);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______(填字母)。
25. 康康洗手前和洗手后,分别用同一只手在两个配方相同、经高温灭菌的培养基上各按了一下,并迅速盖上培养皿;然后将两个培养皿放在适宜且相同的温度下培养,几天后形成了如图所示的菌落。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康康的探究中,他所提出的问题是:______。
(2)将培养皿和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的作用是______。
(3)“迅速盖上培养皿”的目的是______。
(4)在培养基上“按”一下,相当于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中的______步骤。
(5)该实验结果说明洗手可有效减少细菌和真菌。由此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请简要说一说______。
26. 梅、兰、竹、菊被人称为“四君子”,如图为这四种植物分类等级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梅、兰、竹、菊四种植物在生物分类上都属于______界。
(2)梅与另外三种植物中的______共同特征更多,二者亲缘关系更______。
(3)天门冬目和兰属相比,所包含的植物种类更多的是______。
七年级期末质量监测
生物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20分)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D
【17题答案】
【答案】B
【18题答案】
【答案】C
【19题答案】
【答案】D
【20题答案】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道小题,共30分)
【21题答案】
【答案】(1)④ (2)①②③④
(3)b (4)A
(5)物镜
【22题答案】
【答案】(1)②③④⑤(不要求顺序)
(2)浸软 (3)①
(4) ①. 被子植物 ②. 双子叶植物
【23题答案】
【答案】(1)纤毛 (2)⑦
(3)⑧⑨ (4)表层
(5)游向有肉汁的培养液/游向肉汁一侧
(6)保持一致/相同/一样
【24题答案】
【答案】(1) ①. 流线型 ②. 轻##薄
(2)龙骨突##胸骨 (3) ①. c ②. b
【25题答案】
【答案】(1)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吗 /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会有什么变化
(2)防止杂菌污染,保证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来自手部
(3)防止外界(或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进入,防止污染培养基等
(4)接种 (5)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饭前洗手/注意手部消毒等等
【26题答案】
【答案】(1)植物 (2) ①. 菊 ②. 近
(3)天门冬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