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儋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海南省儋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儋州市2024年秋季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
生物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共7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就像一座座神秘的宝库,吸引着人们去探究和发现。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 机器人 B. 钟乳石 C. 珊瑚 D. 花生
2. 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语句中没有体现生命现象的是(  )
A. 稻花香里说丰年 B. 横看成岭侧成峰
C. 草长莺飞二月天 D. 一枝红杏出墙来
3. 在“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中,研究的实验变量是(  )
A. 时间 B. 植被 C. 空气 D. 水分
4. 煮红苋菜时,汤汁会变红,若将红苋菜放入清水中浸泡,水不会变红,这是因为活细胞中的某种结构阻止了物质的外流。这种结构是( )
A. 细胞膜 B. 细胞壁 C. 细胞核 D. 液泡
5. 下图①-④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显微镜镜头,若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最大,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  )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6. 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它的一个体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后,形成的子细胞数目和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
A. 2个,12条 B. 2个,24条
C. 4个,24条 D. 4个,48条
7. 诗句“桃花流水鳜鱼肥”中提及两种生物,下图是两种生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细胞取自桃树,乙细胞取自鳜鱼
B. 决定桃花颜色的物质存在于⑤中
C. 二者都有的结构是②④⑥⑦
D. ⑦是一种能量转换器,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8. “辣椒炒鸡肉”是一道营养丰富的家常菜。与鸡相比,辣椒植株没有的结构层次是( )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9. 细胞会经历生长、分裂、分化和衰老等过程。下图中③表示的过程是(  )
A. 细胞生长 B. 细胞分裂 C. 细胞分化 D. 细胞衰老
10. 为了能吃到新鲜、放心的蔬菜,勤劳的中国人把阳台的边边角角充分利用,种起了豇豆、黄瓜等蔬菜。种植中往往要用树枝、竹竿等搭架供其生长,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使植物充分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B. 促进植物体的呼吸作用
C. 利于浇水、采摘等管理活动 D. 防止蔬菜受到家养小宠物的破坏
11. 科研人员提取一级功勋犬“化煌马”的体细胞,通过如下图所示操作,成功培育出克隆犬“昆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昆勋”的遗传物质和A犬完全相同
B. “昆勋”的遗传物质和B犬完全相同
C. “昆勋”的性状与“化煌马”凡乎相同
D. “昆勋”的培育过程运用了转基因技术
12. 取一段带叶的茎,把它放入滴有几滴红墨水的水里,并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被染红的部分是(  )
A. 木质部中的筛管 B. 木质部中的导管 C. 韧皮部中的筛管 D. 韧皮部中的导管
13.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储存水稻种子的条件最好是(  )
A. 高温、干燥 B. 低温、潮湿 C. 低温、干燥 D. 高温、潮湿
14. 如图为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图像,仔细观察并分析:从图像A变成图像B是做了怎样的处理( )
①将低倍目镜换成高倍目镜 ②向右下移动了玻片 ③将高倍目镜换成低倍目镜 ④向左上移动玻片
A. ①② B. ②③ C. ④① D. ③④
15. 西瓜果实内有很多种子,是因为西瓜的雌花中有许多( )
A. 子房 B. 胚珠 C. 花粉 D. 花药
16. 将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条分别浸泡于甲、乙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浸泡在甲溶液中的萝卜条变硬增大,浸泡在乙溶液中的萝卜条变软缩小。对实验前甲、乙两种溶液浓度大小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乙 B. 甲<乙 C. 甲=乙 D. 无法判断
17. 在橡胶树林里,经常看到工人们将树皮割破后在树皮的伤口下挂一小桶,用来收集从树皮中流出的乳白色液体。流出这些液体的结构是(  )
A. 筛管 B. 形成层 C. 成熟区 D. 导管
18. 近年来,在果树栽培和树木移栽过程中,常给植物打针输液,以促进植物的生长。输入的液体中,除水外,最可能含(  )
A. 无机盐 B. 二氧化碳 C. 脂质 D. 核酸
19. 植物的茎、叶和花都是由芽发育而来的。叶芽的结构中,将发育成茎的是(  )
A. 芽轴 B. 幼叶 C. 叶原基 D. 芽原基
20. 栽花或种庄稼,都要经常松土,其目的是(  )
A. 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B. 抑制叶的蒸腾作用 C. 促进叶的光合作用 D. 抑制根对水的吸收
21. 在果树开花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常会造成果树减产,这主要是阴雨天气影响了植物的( )
A. 开花 B. 传粉 C. 受精 D. 结果
22. 将银边天竺葵(因叶片边缘没有叶绿素而得名银边,图中银边用甲表示)在黑暗中处理一昼夜后,用两个黑纸片把叶片同一位置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放在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然后取下遮盖的纸片和叶片,对取下叶片进行酒精脱色处理,漂洗后在甲、乙、丙处滴上碘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丙部位变蓝,乙部位不变蓝
B. 乙部位不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C. 丙部位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生成了淀粉
D. 甲部位不变蓝,是因为甲部位细胞中没有叶绿素
23. 被子植物的器官分为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下列常食用的植物器官不属于营养器官的是( )
A. 红薯 B. 苹果 C. 马铃薯 D. 莲藕
24. 杂交育种需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收集的花粉来自(  )
A. 花瓣 B. 柱头 C. 花药 D. 子房
25. 下图是小健同学构建的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示意图,其中过程a是( )
A. 呼吸作用 B. 光合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吸收作用
26. 葡萄被鸟兽吞食后,种子可不受消化液的侵蚀并随粪便排出体外进行传播。葡萄种子不被消化液侵蚀的原因是(  )
A. 胚能分裂和分化 B. 果肉富含营养
C. 种皮有保护作用 D. 子叶富含营养
27. 如图,果树挂果时,果农通常会在树干上环割树皮,其目的是( )
A. 减少病虫害
B. 防止果树长得太高
C. 限制有机物向下运输,使水果增产
D. 避免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得太多,影响水果口感
28. 下列生产措施与生物学原理对应错误的是(  )
A. 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降低光合作用
B. 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抑制呼吸作用
C. 水淹的农田及时排涝——保障农作物根部的氧气供应
D. 作物种植时“正其行,通其风”——使作物周围有充足的二氧化碳
29. 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扶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下列关于对这句话理解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
A. 植物是地球上出现最早的生物类群
B. 植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生物类群
C. 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能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
D. 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能为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
30. 我国政府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速率和吸收速率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碳中和即意味着禁止工厂排放二氧化碳
B. 实现碳中和离不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 绿色植物只消耗二氧化碳,不产生二氧化碳
D. 碳排放速率和鱼类、鸟类等动物无关
31. 为探究“绿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预测3天后种子萌发数量最多的一组是( )
A. 25℃、干燥 B. 0℃、水适量
C. 25℃、水适量 D. 25℃、种子浸没在水中
32. 如图①~③是根尖结构的不同区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中的细胞均来源于根冠细胞
B. ③细胞数量增多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C. ②细胞由小变大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D. ①中根毛的形成是细胞生长的结果
33. 牵牛花有蓝色、粉色、紫色等不同花色,具有自花和异花两种传粉方式。研究发现,同一种牵牛花柱头与花药的距离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决定不同花色的花青素储存在液泡中
B. 据图判断,牵牛花属于雌雄同株植物
C. 距离越大,其传粉方式越可能为自花传粉
D. 距离越小,后代越会产生更多的变异类型
34. 下列为探究植物生理活动的相关实验,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可用于探究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B. 乙可用于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 丙中隔水加热,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
D. 丁中蜡烛熄灭,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35. 如图为25°C时,某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量随光照强度变化情况。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无光条件下,该植物呼吸作用的二氧化碳释放量为2mg/dm h
B. 当光照强度小于n1时,该植物的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C. 当光照强度等于n1时,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同
D. 当光照强度为n2时,该植物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吸收量为9mg/dm h
第Ⅱ卷(共30分)
36. 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据2003年统计,地球上的森林以平均每年18万平方千米的速度减少。森林是动植物、真菌、细菌等多种生物的天然家园,森林减少预示着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2012年的世界环境日联合国主题是“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 ”。该主题旨在唤起社会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引起人们关注生态,关注物种,关注生物基因资源。
(1)生物家族中包含有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病毒等多种生物,它们共同构成_______多样性。其中,被生物学家发现、命名和记录的生物有70%以上是____________。
(2)在地球上,不同种生物体内所携带的基因是不同的,即使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也不尽相同,它们共同构成____________多样性。
(3)地球上有种类繁多的生态系统,它们构成了__________多样性,其中最大的生态系系统是生物圈,它包括地球上所存的__________及其生存____________。
37. 践行“山水林湖田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发展理念,生物实践小组根据下面植物生理过程简图,走进田间地头,对提高果蔬大棚产量作指导;并向农民讲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学原理,感悟推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后,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空气湿度明显增加,空气质量显著增高。据图分析回答问题(图中①、②代表生理过程,A、B代表气体)
(1)过程①代表______,其意义之一是为生物圈中所有生物提供有机物;过程②代表呼吸作用,其意义是释放有机物中的能量,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______。
(2)要提高产量,果蔬大棚白天要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使①_____(域“增强”或“减弱”),产生更多的有机物;晚上要适当降低_____,使②的速率减缓,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3)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原因之一是,绿色植物通过①过程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_____,使空气质量提高。过程①和②共同参与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平衡。
(4)空气湿度增加的原因是大量的绿色植物通过______,将水分以气体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促进生物圈的______循环。
38. 绿色开花植物作为生物圈中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它们不断地生长、发育,并通过生殖繁衍后代,维持着生物圈的勃勃生机。如图是某豆科植物的花、果实、种子和幼苗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注:“[ ]”填序号,“_____”填结构名称。)
(1)如图甲,这朵花主要结构是_____(填结构名称)。图乙中的A是果皮,它由图甲中的[③]______(填结构名称)发育来的。
(2)种子中的胚是新生植物的幼体,由丙图中的______组成。丁图中的b是由丙图中的[ ]_____发育来的。
(3)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细胞呼吸作用增强,所消耗有机物来自丙图中的[ ]______丙→丁过程中,大豆中的有机物含量变化趋势是_____。
39.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玉米种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设计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A B C D
种子数量/粒 200 200 200 200
温度/℃ 25 25 0 25
加入的液体 土壤浸出液 蒸馏水 土壤浸出液 土壤浸出液
加入液体量 适量 适量 适量 浸没种子
萌发数量/粒 186 187 0 2
(1)每组选用200粒种子而非10粒种子进行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若选择A组和C组进行对照实验,则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
(2)若要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则选择的对照实验组是__________。
(3)实验中加入的液体不能浸没种子,原因是____________。实验中的B组和C组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
(4)为了进一步探究蒸馏水对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该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取若干生长状况相似的幼苗,平均分为两组,甲组放在盛有适量土壤浸出液的试管中培养,乙组放在盛有等量蒸馏水的试管中培养。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组试管中幼苗生长良好。
儋州市2024年秋季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
生物 参考答案
第I卷(共7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B
【17题答案】
【答案】A
【18题答案】
【答案】A
【19题答案】
【答案】A
【20题答案】
【答案】A
【21题答案】
【答案】B
【22题答案】
【答案】A
【23题答案】
【答案】B
【24题答案】
【答案】C
【25题答案】
【答案】C
【26题答案】
【答案】C
【27题答案】
【答案】C
【28题答案】
【答案】A
【29题答案】
【答案】D
【30题答案】
【答案】B
【31题答案】
【答案】C
【32题答案】
【答案】B
【33题答案】
【答案】A
【34题答案】
【答案】D
【35题答案】
【答案】D
第Ⅱ卷(共30分)
【36题答案】
【答案】 ①. 物种 ②. 动物 ③. 遗传 ④. 生态系统 ⑤. 生物 ⑥. 环境
【37题答案】
【答案】(1) ①. 光合作用 ②. 能量
(2) ①. 光合作用 ②. 温度
(3) ①. 氧气 ②. 碳-氧
(4) ① 蒸腾 ②. 水
【38题答案】
【答案】(1) ①. 花蕊##雌蕊和雄蕊 ②. 子房壁
(2) ①. 1、2、3、4 ②. 2胚芽
(3) ①. 4子叶 ②. 先减少后增加
【39题答案】
【答案】(1) ①. 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②. 温度
(2)A和D (3) ①. 浸没种子会导致种子缺乏空气,不利于种子萌发 ②. 不能 ③. 有两个变量
(4)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