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平面向量的应用 同步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4 平面向量的应用 同步学案

资源简介

6.4.3 余弦定理(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余弦定理公式及推论能够应用它们解三角形(数学运算)
2.通过应用余弦定理公式进行角化边,判断三角形的形状(逻辑推理)
【学习重难点】
重点: 余弦定理公式的综合应用
难点:余弦公式中的角与边互化
【高考链接】
高考中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有时也与函数问题结合出题,分值在5-12分之间。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余弦定理: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________等于其他两边的_________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的________的余弦的积的__________,即:
a2= ____________________
b2=____________________
c2=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弦定理的推论:
cosA= __________________
cosB= ____________________
cosC= 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般地,三角形的三个角A,B,C和它们的对边a,b,c叫做三角形的_________.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________的过程叫做解三角形。
二、合作学习
1. 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 ,求
(1)求角A的大小
(2)若,试判断三角形ABC的形状。
2.在△ABC中,若acos B+acos C=b+c,试判断该三角形的形状.
三、课堂小结
四、当堂检测
1.在△ABC中,acos A=bcos B,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2. 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b,c,已知 ,求三角形ABC是(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正三角形
五、课后作业
课本P44 T26.4.3 余弦定理
【学习目标】
1.通过对三角形边角关系的探索,能得出余弦定理公式(逻辑推理)
2.通过余弦定理公式及推论能够应用它们解三角形(数学运算)
【学习重难点】
重点: 余弦定理的表示形式
难点:应用余弦定解决三角形问题。
【高考链接】
高考中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有时也与函数问题结合出题,分值在5-12分之间。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余弦定理: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________等于其他两边的_________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的________的余弦的积的__________,即:
a2= ____________________
b2=____________________
c2=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弦定理的推论:
cosA= __________________
cosB= ____________________
cosC= 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般地,三角形的三个角A,B,C和它们的对边a,b,c叫做三角形的_________.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________的过程叫做解三角形。
二、合作学习
1.在△ABC中,a=2,b=4,C=60°,求c的值
2. 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120°,a=7, b+c=8, 求b,c
3. 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 ,求
(1)求角A的大小
(2)若,试判断三角形ABC的形状。
4.在△ABC中,若acos B+acos C=b+c,试判断该三角形的形状.
三、课堂小结
四、当堂检测
1.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c=2,A+C=150°,求b
2. 在△ABC中,a=7,b=3,c=5,求最大角的大小.(大角对大边)
1.在△ABC中,acos A=bcos B,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2. 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b,c,已知 ,求三角形ABC是(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正三角形
五、课后作业
课本P44 T16.4.3正弦定理
【学习目标】
1.了解正弦定理的推导过程,掌握正弦定理及其基本应用(逻辑推理)
2.通过正弦定理公式及推论能够应用它们解三角形(数学运算)
【学习重难点】
重点: 正弦定理的推导及内容
难点:能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并能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高考链接】
在高考卷中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有时也与函数问题结合出现,分值在5到12分之间。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 .
2.sin(A+B)=
3.sin105°= ,sin75°= ,sin15°=
自主小测:
在△ABC中,b=2,B=30°,则=(  )
A.2   B.2   C.   D.4
二、合作学习
1.已知两角一边解三角形
在△ABC中,已知B=30°,C=105°,b=4,解三角形.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
在△ABC中,已知c=,A=45°,a=2,解三角形.
三、课堂小结
四、当堂检测
1.在△ABC中,已知a=8,B=60°,C=75°,求A,c的值.
2.在Δ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求c.
五、课后作业
课本P48 T2,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