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八下道法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教学设计
选用教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授课对象 初二年级
课程类型 授新课
教授课时 2-3个课时
教材分析 1.教材作用: 本框是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是全单元乃至整个宪法专册的逻辑起点。2.主要知识点:第一目“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阐述了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如何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和宪法的关系?第二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阐述了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宪法如何保障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主权原则的目的和要求?第三目“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阐述了如何认识人权?如何认识人权的广泛性?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基础:通过八年级上期对违法犯罪相关内容的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宪法相关主题活动的开展,学生初步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为本书宪法知识学习奠定了重要的基础。2.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由于身体急剧变化,学生感受到自己长大,希望自己支配自己,他们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他们的逻辑思维还不够成熟,思考问题比较片面,因此不能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等问题。
学习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回顾历史,学习优秀党员事迹,能够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2.法治观念:通过开展“党大还是法大”的讨论,列举国家保障我国人权的相关案例,引领学生走进宪法,了解党与宪法的关系,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3.责任意识:通过了解宪法规定的国家性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方面意识到中学生也是国家的主人,增强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点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教学难点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教学方法工具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探究法教学工具:书本、多媒体、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宪法知识抢答
我国第一部宪法是什么时候颁布的?提示:1954年
我国现行宪法是哪年的?提示:1982年
国家宪法日是什么时候?提示:12月4日
教师提问:为什么设立国家宪法日,不设立国家刑法日?
2.展示第一课两框标题
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二、新课讲解
第一目: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问题一: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展示本节课需学问题
教师过渡:宪法为何要坚持党的领导?
学生回答
2.回顾大事看经验——历史经验
看图猜事件:展示鸦片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等图片
教师提问:这些阶级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所以在中国危难之际,谁站出来了?提示:中国共产党
教师讲解: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并且他们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也获得了胜利。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终于站了起来,1978年,我们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富了起来,衣食住行变得越来越好,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强起来了,人民幸福感越来越强,中国取得了一项又一项举世瞩目的成就。所以说,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小结:(历史经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取得的。
教师过渡: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其他党派、阶级却失败了?
3.再看伟人明优势——党的优势、地位
播放视频:觉醒年代片段
教师提问:这里面你印象最深的话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他说,我们要让劳动者成为天下的主人,中国是我们中国人的中国,我们要唤起全民族的觉醒,这说明什么呢?大家学过历史知道,当时的工人阶级受到三重压迫,他们有极强的反抗意识,但是却不知如何反抗,所以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有一大批党员都是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他们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冲锋在前,组织了多次的工人起义。同时,中国共产党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人在压迫中沉睡不醒时,中国人走投无路时,是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地寻求办法叫醒中国人民,叫醒中华民族,就像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一样,就算是头破血流,也要为中国闯出一条出路来。
小结:(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教师提问:这一幕是陈独秀李大钊在建立中国共产党之前的宣誓,他们说让中国民富国强,要让人人都可以当家做主,可以看到,他们为何要建立中国共产党?
小结:(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目标)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展示优秀党员案例:钱学森、黄文秀、张桂梅、钟南山
教师提问:为何这些人放弃了名利、健康,甚至是生命也要投身于国家的事业?
教师过渡:所以,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以人民为中心,许许多多的优秀共产党员在为人民奋斗着,为我们这个民族冲锋着,它有着绝对的优势。无论是创造经济发展奇迹,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是持续向贫困宣战,解决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无论是提出小康社会目标,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一切进步和成就根本在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小结:(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是最高领导力量。
4.问题引导——法律依据
教师提问:既然我们是法治国家,那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法性在何处?
学生回答
小结:(法律依据)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问题二: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教师过渡:刚刚我们讲到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那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应如何坚持党的领导?
1.展示党领导体系图片——总体上看
教师讲解:在我们这个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就像是坐镇中军帐的“帅”,它是核心,那么其他“兵”,如人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都要坚持党的领导,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如果没有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就会造成软弱涣散、各自为政的局面,不仅我们确定的目标不能实现,而且必定会产生灾难性后果。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了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切实防止出现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现象。对于中央制定出台的大政方针和重要决策部署,都要组织企业领导班子集体学习,在第一时间学习领会精神,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推动实践,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在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文化方面,法治方面,都要坚持党的领导。
小结:(总体上)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2.学生讨论“党大还是法大”——法律上看
教师提问:那么在法治方面党的领导与宪法是什么关系?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党大还是法大”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回答
教师讲解:刚有同学说到党更大,也有同学说到法更大,其实它们两者不能作比较。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党大还是法大’是一个政治陷阱,是一个伪命题。”党和法、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高度统一的。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受到宪法约束,不能违背宪法,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我们这里是将党作为一个整体而言,但是具体到每个党政组织、每个领导干部,就必须服从和遵守宪法法律,就不能以党自居,就不能把党的领导作为个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挡箭牌。
小结:(法律上)(中国共产党和宪法的关系?②③p5)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和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③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依法执政)
第二目: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问题一:宪法的基本原则?
教师过渡:我们刚刚讲解的是宪法与党的关系,那么宪法与人民又有何关系呢?它如何体现了人民的意志?我们先来了解宪法的原则。
1.展示宪法的基本原则
①党的领导原则(p3)
②人民主权原则(p5):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p8)
④民主集中制原则(p15 p4)
⑤权力监督和制约原则(p16)
⑥法治原则
(除②勾画外,其余补充)
2.知识区分
区分“权利”与“权力”;“人民”与“公民”
问题二:宪法如何保障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图片展示不同性质的国家——国家性质
展示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小结:宪法确认我国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有地位)
2.图片展示国有企业——经济制度
知识拓展:生产资料
教师讲解:我们国家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也就是许多重要的行业和领域属于国家公有,比如国家电网、国家铁路、中国石油,中国粮食,他们的资源不是个人私有,而是国家和集体所有,这就保障了人民有钱当家做主。
小结: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有钱)。
3.问题引导——政治制度
教师提问:现在我们有地位,也有钱,那么通过何种方式当家做主呢?每逢大事14亿人民齐聚讨论吗?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我们人太多了,那就选举优秀的人,这些选举上来的代表组成了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我们去讨论、决策,管理国家事务。
小结: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有途径)
4.看图猜权利——基本权利
学生根据图片猜权利
小结:宪法规定了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有权利)
5.知识回顾——武装力量
回顾八上道法武装力量知识
小结: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有力量)
第三目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问题一:如何认识人权?
1.学生讨论——人权的内容
学生讨论“自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
教师列举相关案例进行讲解
案例一:疫情期间坚持人民至上
案例二:“高原孤岛”变身美丽边城
案例三:中国速度与中国温度
小结: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2.联系前文——人权的地位
联系上一目宪法的基本原则内容
小结: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3.前文案例深入讲解——人权的特点
小结:(1)实质
人民幸福生活就是最大的人权
(2)地位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3)特点
①广泛性
②公平性
③真实性
问题二:如何认识人权的广泛性?
举例说明
小结:(1)主体
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2)客体(对象)
人权保护的对象不仅包括个人,也包括群体
(3)内容
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问题三:国家如何尊重和保护人权?
材料:唐山打人事件
被告人陈继志犯寻衅滋事罪、抢劫罪、聚众斗殴罪、开设赌场罪、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二十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二万元;对其余27名被告人依法判处十一年至六个月有期徒刑不等的刑罚。
2024年1月21日,在廊坊市广阳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廊坊市广阳区人民法院代院长王沛恒向大会作出工作报告。在2023年工作回顾中提到,常态化扫黑除恶。全面宣传、认真实施《反有组织犯罪法》,审结涉恶案件3件8人。对“唐山烧烤店打人案”保护伞、唐山市公安局原党委委员、路北分局原局长马爱军,以徇私枉法罪、受贿罪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人民币70万元 。
案例讨论:结合上述材料思考,我国应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不同主体)
提示:对相关人员依法处罚:立法机关加强立法
公安局徇私枉法: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监察机关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
法院审判: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全面宣传、认真实施《反有组织犯罪法》:社会加强法治宣传
小结:
①(立法机关)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②(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执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③(监察机关)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④(司法机关)审判机关、监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分别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⑤(社会宣传)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三、知识总结
思维导图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