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东方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海南省东方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东方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检测
地理科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综合题)两部分。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宣布: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经启动实施,计划先期开展无人登月飞行,并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完成下面小题。
1. 从“嫦娥揽月”到“天问探火”,我国始终致力于探月和深空探测领域,以期为人类探索浩瀚宇宙作出中国贡献。“天问一号”探测器到达火星说明其已能离开(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宇宙
2. 下列属于我国太空探索成就的是( )
A. 加加林完成人类首次太空载人飞行 B. “雪龙号”南极考察获得成功
C. “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 D. “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
地球不停自转,昼夜不断更替,使地球上绝大部分地区的人们形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规律。下图为地球某日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面小题。
3. 下列有关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转一周的周期是一年 B. 自转的中心是太阳
C. 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D. 从南极上空看,自转方向是逆时针
4. 下列关于①、②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两地同属南半球 B. ①地此时是白天 C. ②地在①地的东南方 D. ②地比①地日出早
5. 该日是北半球的( )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天宫空间站是我国自主研发距地400千米-500千米绕地飞行的空间站系统、下图为天宫空间站某时刻运行位置和轨迹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对①②③④大洲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①是亚洲 B. ②是欧洲 C. ③是非洲 D. ④是南美洲
7. ②④大洲分界线是( )
A. 白令海峡 B. 苏伊士运河 C. 巴拿马运河 D. 土耳其海峡
8. 天宫空间站飞过的大洋甲是( )
A. 印度洋 B. 太平洋 C. 北冰洋 D. 大西洋
9. 关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描述正确是( )
A. 地球表面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B. 东半球的海洋面积小于陆地面积
C. 北半球的海洋面积大于南半球的海洋面积 D. 任意半球海洋面积小于陆地而积
10. 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五种,即( )
A. 平原、高原、山地、沙漠、盆地 B. 沼泽、高原、山地、山坡、冰原
C. 沼泽、高原、山地、沙漠、盆地 D.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空间,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对人类的未来有着绝对的重要性。图1为世界主要山脉分布图,图2为海底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世界陆地上高峻的山脉带主要分布在( )
A. 环太平洋沿岸、美洲西岸 B. 太平洋东岸、太平洋西岸
C. 亚欧大陆南部、非洲西北部 D. 环太平洋沿岸、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
12. 图2中①②③⑤四处的地形分别是( )
A. 洋盆、大陆架、海沟、大陆坡 B. 大陆架、大陆坡、洋盆、海沟
C. 大陆架、洋盆、大陆坡、海沟 D. 洋盆、大陆坡、大陆架、海沟
2024年1月1日,日本西海岸发生了7.6级地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日本西海岸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 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 地处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D. 地处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14. 确定灾害影响区域,及时发送预警信息,引导人们提前转移,避免人员伤亡,最适用的地图是( )
A. 世界政区图 B. 世界地形图
C. 数字地图 D. 人口分布图
读世界局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北半球的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
A. 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 B. 从北向南递减
C. 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D.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16. 下列关于甲地降水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全年多雨 B. 降水集中在夏季 C. 降水集中在冬季 D. 年降水量稀少
17. 美国作家海明威有本著名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由图可知乞力马扎罗山在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积雪,此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形因素 D. 人类活动
18. 近年来,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的积雪融化,冰川退缩非常严重,乞力马扎罗山“雪冠”一度消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水土流失 B. 全球变暖 C. 乱砍滥伐 D. 土地污染
19. 为了防止全球气候变暖,人类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
②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森林
③秋收后农民把田里的秸秆烧掉,用秸秆灰肥田
④积极开发新能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暖,湿度回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回南天”发生时,当地的天气一般是( )
A. B. C. D.
21. “回南天”现象,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 )
A. 天气干燥,适合晾晒衣物 B. 多暴雨,城市积水严重
C. 雾天多,影响交通出行 D. 春风和畅,适合爬山踏青
人们的聚居地——乡村和城市。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关于乡村聚落和城市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乡村比城市交通发达 B. 城市建筑高大、密集 C. 城市人口密度小 D. 乡村自然景观保留较少
23. 乡村与城市景观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 生产生活方式不同 B. 现代运输方式不同
C. 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不同 D. 环境卫生条件的不同
24. 下列关于特色城乡景观发展与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于特色城乡景观应该加以保护和合理利用
B. 对于影响城市现代化布局的特色城乡景观一定要全部拆除
C. 对于特色城乡景观,要封闭起来,不能供人参观
D. 对于特色城乡景观没有必要加以保护,而应充分利用
读下列M、N两国人口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 总人口/万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M国 6398 12.50 0.65
N国 12689 0.94 0.82
25. 下列关于两国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更低的是M国②人口自然增长率更低的是N国
③M国最有可能属于发达国家④N国最有可能属于发达国家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6. M国人口增长最不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
A. 生态破坏,资源短缺 B. 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C. 粮食短缺,饥饿贫困 D. 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世界文化丰富多彩,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下图是世界局部地区人种分布图。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7. 图中A地区居民信仰的宗教主要是( )
A. 伊斯兰教 B. 佛教 C. 基督教 D. 印度教
28. 图中B地区居民主要是( )
A. 白色人种 B. 黄色人种 C. 黑色人种 D. 混血人种
29. 图中C地区居民使用的语言主要是( )
A. 英语 B. 法语 C. 俄语 D. 汉语
读北半球甲、乙两地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30. 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下列信息不能从图中获取的是( )
A. 日降水量 B. 月降水量 C. 年降水量 D. 降水的季节变化
31. 下列关于甲、乙两地降水量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年降水量比乙地少,主要集中在夏季
B. 甲地年降水量比乙地多,主要集中在夏季
C. 乙地各月降水量差异不大,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D. 乙地各月降水量差异大,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金砖国家最初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个国家。2024年1月1日起,沙特、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金砖成员国数量从5个增加到10个。随着这次扩员,金砖国家正在巩固其作为“全球南方”声音的地位。完成下面小题。
32. 中国与金砖国家间的交流合作称为( )
A. 南北磋商 B. 南北对话 C. 南南合作 D. 南南会谈
33. 习近平主席提出设立“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的举措。这说明( )
A. 国际竞争会越来越弱 B. 国际合作应逐渐加强
C. 国家间经济独自发展 D. 中国已成发达国家
读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34. 关于图中甲、乙、丙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都位于西半球 B. 甲、丙属于中纬度,乙地属于低纬度
C. 乙、丙有阳光直射现象,甲地有极昼、极夜现象 D. 甲在乙的西北方向
35. 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假如甲、乙、丙三人以同样的速度同时从各自所在位置出发,最先到达180°经线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同时到达
第Ⅱ卷(综合题)
二、综合题
3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了锻炼学生体能,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某中学利用暑假到鲁中山区开展了一次登山旅行活动,同学们从王村火车站分组出发,设计了三条活动路线。
路线①:登大青山,锻炼体能;
路线②:徒手攀岩,试试胆量;
路线③:参观古庙,寻踪文化.
材料二:旅行地点的等高线地形图。
(1)此图的等高距是____米,路线①中,同学们从出发地点到达大背山,途中主要沿(山体部位)行走。据图判断出发地的地形类型为____。
(2)路线____中,能开展徒手攀岩,因为沿途经过____(地形部位)。
(3)路线③中,同学们去参观古庙,寻踪文化。图中古庙位于王村的____方向,若出发地到古庙的图上距离为6厘米,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是____千米。
(4)①②③三条路线中,你会建议体力较弱的同学选择____路线,理由是____。
37. 读“东西半球图”和“板块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F所代表的大洲是____洲,序号②所代表的大洋是____洋,大洲C与E的分界线是____运河。
(2)跨经度范围最广的大洲是____,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围的大洲是____。(填字母或序号)
(3)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板块名称:b____板块,e____板块。
(4)有人预言几千万年以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是因为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____板块张裂地带;请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喜马拉雅山脉的成因:____。
3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性学习】
主题:世界气候差异及其影响
方法:气候类型分布——气候特点——影响因素——气候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材料:每年夏季,高温总会以各种姿态刷屏,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某年8月更有报道称,北极圈内出现罕见高温,甚至高达32℃,致使冰川迅速融化。
(1)左图中①、②、③三地对应右图气候资料依次的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2)①、②两地降水更少的是____(填序号),其影响因素是____。
(3)右图字母A和C两种气候类型对比,____(填字母)气温年较差更大。字母B是____气候,其气候特征为:____。根据水果的生长习性,该气候区盛产____(从下图中选择,填写水果名称)。
东方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检测
地理科试题 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2题答案】
【答案】1. A 2. D
【3~5题答案】
【答案】3. C 4. D 5. B
【6~8题答案】
【答案】6. B 7. C 8. D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D
【11~12题答案】
【答案】11. D 12. B
【13~14题答案】
【答案】13. A 14. C
【15~18题答案】
【答案】15 D 16. A 17. C 18. B
【19题答案】
【答案】B
【20~21题答案】
【答案】20. A 21. C
【22~24题答案】
【答案】22. B 23. A 24. A
【25~26题答案】
【答案】25. D 26. B
【27~29题答案】
【答案】27. C 28. C 29. D
【30~31题答案】
【答案】30. A 31. C
【32~33题答案】
【答案】32. C 33. B
【34~35题答案】
【答案】34. A 35. A
第Ⅱ卷(综合题)
二、综合题
【36题答案】
【答案】(1) ①. 50 ②. 山谷
(2) ①. ② ②. 陡崖
(3) ①. 西南 ②. 3
(4) ①. ③ ②. 此路线主要沿等高线行走,经过的等高线最少,坡度平缓。
【37题答案】
【答案】(1) ①. 大洋 ②. 大西 ③. 苏伊士
(2) ① G ②. G
(3) ①. 非洲 ②. 印度洋
(4) ①. 印度洋 ②. 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
【38题答案】
【答案】(1) ①. A ②. C ③. B
(2) ①. ② ②. 海陆因素
(3) ①. C ②. 地中海 ③.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④. 油橄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