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新解放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长春市新解放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新解放学校初中部2024--2025学年上学期
八年级地理试题
满分:50分 时间:4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题1分, 共20分)
方志敏同志在他的作品《可爱的中国》是这样描写祖国母亲的:以言气候,中国处于温带,不十分热,好像我们母亲的体温,不高不低,中国土地广大,纵横万数千里。读图,完成1~3题。
1.我国地理位置优越,主要体现在
A.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光热条件好
B. 地跨寒、温、热三带,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C.海陆兼备,利于发展陆上和海上贸易
D. 东靠亚欧大陆, 西临太平洋,季风气候显著
2. 秋分时节, 最早“迎来日出”的地点是
A.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B.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C.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D. 曾母暗沙
3.我国海运便利,海南岛的菠萝通过海运销往日本需要依次经过的海域是
A. 南海一东海一琼州海峡 B. 东海一南海一台湾海峡
C. 南海一台湾海峡一东海 D. 东海一台湾海峡一南海
下图分别为“我国各省区人口数量及人口增长率分布图”、 “我国第六次、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对比柱状图”,据此完成4~6题。
4. 由图可知, 我国人口
A.广东省的人口增长率比贵州省低 B.空间分布不均匀,西多东少
C.西藏自治区的人口数量比山东省多 D.人口大省主要在黑河——腾冲一线以东
5.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变化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城镇人口占比提高 ②少数民族比重减少
③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在上升 ④老龄化程度加剧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我国目前实施“全面三孩”政策,有利于
A.缓解人口老龄化 B.解决就业困难问题
C.疏缓交通堵塞 D.增加城镇人口数量
7.下列自然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石油、铁矿 B.煤炭、耕地 C. 土地、水 D. 阳光、天然气
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东线和中线工程全面通水以来,累计调水超过400多亿立方米,1.3亿多人直接受益,使沿线一些河湖生态得到有效恢复。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完成 题。
8.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B.减轻沙尘暴对北京的影响
C.解决珠江流域洪涝问题 D.缓解北方严重缺水的状况
9.关于南水北调工程叙述正确的是
A.西线方案利用京杭运河输水
B.东线工程补充西北地区的水资源
C. 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北达北京
D.彻底解决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读我国工业中心分布示意图。完成10~12题。
10.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是
A.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在中部地区 B.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
C.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 D.中部地区工业中心最少
11.关于我国主要工业基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临近港、澳是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
B.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C.京广线连接了京津唐工业基地和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纬度最高、矿产资源最为丰富
12.环渤海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有利条件为
A.水陆交通便利 B.淡水资源丰富
C.科技力量雄厚 D.矿产资源丰富
为了保护生物资源,我国设立了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国家公园。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某地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完成13~15题。
13.图中A山脉与B河流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其分布最接近的是
A.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 B.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C.珠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界线 D.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14.在下列国家公园游览时,最可能见到的是
A.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中虎豹出没于热带雨林
B.三江源国家公园有“千沟万壑”的景观
C.武夷山国家公园分布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大熊猫国家公园中牦牛奔走于原始森林
15.下列国家公园所属气候与右测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最相符的是
A.三江源国家公园 B.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C.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D.武夷山国家公园
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定期在北京召开,这体现了北京是全国的
A.政治中心 B.科技创新中心 C. 国际交往中心 D. 文化中心
读东北部分城市某年雪期(从当年降雪最初日期到次年降雪最终日期的天数)及最大积雪厚度的分布图、珲春借港出海路线示意图,完成17~19题。
17.造成图中四城市雪期长短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18.2023年5月4日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同意吉林省增加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海参崴港)作为内贸货物中转口岸, “借港出海”得以实现。海运相比公路运输的优势为
A.运速快,价格高 B.运速快,运量低
C.运量大,价格低 D.机动灵活,可直接海运到重庆
19.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为
①地形平坦,平原广阔 ②黑土肥沃 ③本地消费市场广大
④气候雨热同期 ⑤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
A. ①②④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20.台湾岛森林、矿产等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
A. “塞外江南” B. “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C. “中华水塔” D. “林海雪原”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4道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21.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它们的经济发展条件具有相似性又各具特色。图1、图2为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位置示意图,图3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7分)
(1)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位置优越。长江三角洲核心城市的简称是 ;珠江三角洲以博彩旅游业为经济支柱的是 特别行政区。
(2)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入海口,写出一点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交通便利,其中连接香港与首都之间的铁路干线为 线。
(3)长江经济带2023年首场环保盛会在重庆举行,该城市位于长江 游,该河段水能资源丰富,被誉为“ ”,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绿色清洁能源。
(4)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基本思路。 下面框图是对长江中游“荆江洪涝灾害成因分析”知识结构图,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字母依次是 。
a. 抬高 b. 减慢 c. 淤积 d.夏季
22.“无农不稳,无粮自乱”,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喜温喜湿的习性。我国一直致力于研发更加优质、高产的水稻品种。图为“我国水稻优势产区和新型水稻试验田分布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8分)
(1)水稻具有喜热喜湿的习性,单位面积产量大。长江流域水稻优势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主要是因为这里1月平均气温在( 以上,年平均降水量在 mm以上,耕地类型以 为主。
(2)东北平原水稻优势种植区是全球水稻种植的最北地区,主要得益于当地气候类型为 气候,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这里农作物熟制多为 。
(3)“无农不稳,无粮自乱”说明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新型水稻试验基地中,海拔最高的是位于 省的格尔木市,该地地高天寒,导致其气候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为 。
我国是人口大国,国家统计局2023年1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为14.11亿人,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有约1.3亩,排在世界126位以后。
(4)为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请写出一条利于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合理化建议 。
23.黄土高原自实施一系列生态工程以来,主色调实现了由“黄色”向“绿色”的转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日益富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分)
(1)黄土高原地处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位于半湿润区与 区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
(2)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黄土高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导致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右图所示的地理实验中,地表坡度、土壤类型、降水强度均相同,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为修复生态,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摸索出许多成功经验,结合所学知识补全框图。
① : ② 。
(4)延安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成功典范。据图2分析,延安的草地和 面积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4.读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8分)
(1)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大致以昆仑山脉、A 山脉等为界,分别位于地势的一、二阶梯上。
(2)两地自然环境各具特色,农业发展存在异同。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为 ,在有河水、地下水等地发展农业,形成 农业:青藏地区海拔高, 较低,所以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分布着河谷农业。
(3)西北地区的瓜果特别甜,主要原因是 。
(4)我国建设了大型的“西气东输”能源开发工程,该工程是将甲 盆地丰富的天然气输送到东部地区,请写出一点该工程对东部地区的有利影响 。
(5)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 江共同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